零玖小说>都市情感>旧战场>第35章 附录2:轶事若干

  徐慎如身后遗稿,计有日记、书信,回忆文章等等,在解禁后录入档案,别并无奇特之处。

  内中独有《伯阳先生》一篇,绘同僚周曦事迹,情态如在眼前,读之不免喷饭。

  又有情书及诗词若干,纤丽幽怨,使人瞠目。

  徐氏的文集获准出版,其故友王采荆为之作序。众人翘首盼王深揭内幕,未料王氏只写了“此为闲事,可免赘述”八字,实在深负众望。

  徐氏在行都时,虚乏多病、意态惫懒,然从不误要事,井井有序。

  人惊异之,徐便笑言:“我病中度日久之,初时不无怨恨,如今手熟而已。”

  王采荆避难嘉陵,好做三样事:坐茶馆吃茶、逛街而不买一物、办公桌前对朋友哭穷。

  友不堪其扰,谓之曰:“你是财长朋友,哭得甚么穷。”

  王应声答言:“财长好卖可怜,我不免染他恶习。”

  王采荆本专治上古历史,浩劫余生,居然转投近代,亦颇有为。

  后辈问以治学诀窍,答曰:“要活得长。”

  蒋瑶山生平谨慎,闭门著述,怡然自足。

  人或誉之,蒋拒不受:“苦求自保,以至谦退如此,生平愧对圣贤。”

  武侠宗师洗花馆主,为文奇诡恣肆、令人拍案,惜不擅写细腻情事。

  生平二十余作,唯有三篇格外纤敏,传闻是因为写于闭居租界时,得过萧令望的补充。

  另,洗花馆主本名吴浣弦,在商业上亦颇有成就。

  旁人认为他是经商之余写作自娱,但他在晚年的回忆里则自称“经商是为能随意写作而不得不做的罢了”。

  二语不知孰真孰假。

  周曦与其子周恪似有不伦之欢,此语亦不知真假。

  女影星蓝雪桥一生三嫁,又三次离婚。

  独居珠城,后不幸于浴室内意外触电身亡。

  徐三小姐徐若霜寿过百岁,为好事者收入《何处旧风华——细数近代名媛》一流的书籍成为压卷之作。又因为她可用于论证“看淡云卷云舒”之类观点的联考作文,声名颇著。

  受波及而被骂得最不堪的当数与她分合数次的丈夫陶永谦。

  能与“陶永谦究竟是不是坏男人”相提并论的问题,上一个还是“著名女作家沈栖北君因为红杏出墙而死,是罪有应得还是追求真爱”。

  这或许是因为她的遗作《春尘》被节选入了中学课本。

  萧令望刻意的公开并未改变徐慎如的风流轶事被刻意回避的现实。双方的书信从未能够专门地、完整地出现在世人面前,不过故事的零散版本则一直都是众人津津乐道的秘闻。

  他们在年龄和身份上的巨大差异使那些词句直白的信件在后来注定要受到严厉的道德审判。多数人都认为萧令望显然在年轻时代被本应负起教育引导责任的徐氏暗中诱惑,这才走上了不可挽回的道路,但当事人却对这种说法展现出不加掩饰的轻蔑。

  或许因为过早地公开了这段情史,萧令望终生未曾建立家庭,至于是否有过其他同性伴侣,则已不可考。

  参考文献:

  “徐若冰档案”,琼宁,中央研究院近代文档案馆

  《中央研究院浦希严先生纪念特刊》,琼宁,1986年

  萧令望:《萧令望日记》,琼宁,1971年

  萧令珈:《旧人旧事》,仙源,2001年

  徐慎如:《徐慎如往来书信集》,云间,1997年

  徐慎如:《伯阳先生》,琼宁,1950年

  徐若云:《秋柳室稿》,云间,1981年

  王采荆:《关于徐若冰此人生平的报告》,平京,1963年

  王采荆:《西园文存》,平京,1996年

  陈嘉君:《萧令望口述自传》,琼宁,1957年

  赵雁声:《徐慎如年谱》,云间,2017年

  谢屏斋:《周伯阳先生交游考》,云间,2002年

  周屿:《徐若云年谱》,平京,2013年

  谢闻汐:《含怀不能宣:徐君容生平》,云间,2014年

  陈燕羽:《王采荆与蒋瑶山在青壮年的交往》,《疑古》2010年第2期

  江雨霏:《特别事务轶闻》,仙源,1988年

  褚秋秋:《蓝雪桥与近代影事》,嘉陵,2016年

  程思玉:《离乱四十年:中央大学记往》,平京,2009年

  (不要信,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