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颂宁到敬平侯府的时候,府上正乱糟糟的,对她倒还忙里抽闲匀出几分恭谨。

  她一路朝着郭氏的院子进,就看见徐颂焕脸色灰白惨败地从屋里出来,看见她,嘴唇翕动,半晌说不出话来,哇一声哭出来。

  宋姨娘脸色很疲倦,步子匆匆地跟出来:“二姑娘,二姑娘……”

  徐颂焕瞥她一眼,半点不给她留脸面,直接把她手甩开了。

  她嗓音发哑,鬓边竟然有了一点发灰,她仰起脸,看向徐颂宁,深深地叹口气,唇边为难且勉强地弯起了:“姑娘。”

  “别着急,慢慢说。”

  徐颂宁手抬着,要阿清先进去看一看,另一边,抓了徐颂焕的手臂:“好了,不哭了。你不是傻的,我从出嫁后就深居简出,什么事情也没做,也没冒过头,害你母亲也对我没有任何好处,你仔细想一想,我没可能害她的。”

  她当然也知道,惶然无措地站在那里,扯着自己的袖子不知道该怎么做。

  “姨娘先说吧,好好的人,怎么就病倒了?”

  宋姨娘摇着头:“姑娘出嫁后不久,夫人的身体便每况愈下,虽然日常请了大夫调理着,但始终病榻缠绵,一直好不起来。”她说着便忍不住叹气,徐颂宁拍了拍她的手,示意自己知道了,瞥一眼还在恍惚着的徐颂焕,自己先走进了郭氏的屋宅里。

  宋姨娘对郭氏并无任何苛待,她依旧居住在从前宽阔明亮的院落里,屋子采光很好,在她嫁进来之前,原本是归属阿娘的。

  然而这里属于她的痕迹早就已经被抹去了,郭氏还命人打通了此间的厢房,何止人非,物也已经更改了,这没什么可说道的,她在这里居住,她是这府里的主母,她自然有这样的权利和理由这样做,真正让徐颂宁觉得怅惘的是她发觉自己对母亲那时候这院子的模样已经渐渐记不清了。

  所有关于她记忆里的画面,只剩下了葡萄架、绿树荫,以及母亲随手洒下,开得轰轰烈烈的凤仙花,旧时服侍母亲的侍女们会捣碎了合着明矾为指甲染上鲜艳的颜色,一层层叠上去,从偏橙到滟滟的几点红。

  那时候宋姨娘也是其中一个,是就中最漂亮的一个,指甲水润漂亮,染上凤仙花颜色的时候,还看得见指甲的光泽,晃过人眼前,鲜红的几点。

  母亲怀抱着她,看她支着手掐下几枝凤仙花,汁液淌过指节,也看她们染好的指甲,抿着唇笑:“该给你们几个丫头说亲事了。”

  后来也就没有后来,母亲去世后众人都被遣散了,只有宋姨娘生得实在美丽,又是十分的温柔,被父亲收入房中,天长地久,做了宋姨娘,早些时候的名字也被人淡忘了,只剩下“宋姨娘”这一个苍白无力的称呼,当年葡萄架下,欢声笑语地伸着修长的十指,要人给自己包上指甲的姑娘,此刻已经两鬓泛起灰来。

  这记忆在她脑海里一闪而过,徐颂宁步子不可抑制地停顿了片刻,然后才挑开垂下的竹帘,绕过屏风,站在了郭氏的床边。

  她的确是老了,入目是衰颓的一张脸,和年初时候大相径庭,遍布着细细密密的皱纹,鬓边的发灰白一片,老得不像是样子,与她的年龄极不相符,更遑论她锦衣玉食地活着,尊贵细致地养着。

  “夫人。”

  徐颂宁没坐下,垂着手站在她身边,以恭谨的语气开口,郭氏自喉咙中发出咔咔的咳痰声,眼皮费力地抬起,浑浊一双眼球,看着她的时候脸上带着深深的憎恨与恶意。

  阿清的手还搭在她手腕上,在她要挥起来的时候,眼疾手快地按住手,掐着她关节要她靠在衾被间:“夫人请别急,脉尚未诊完。”

  郭氏声音嘶哑:“诊脉做什么,帮你主子看看,我什么时候死吗?”

  她发出短促讥诮的笑,用气声嘲弄着徐颂宁:“我告诉你,你那个短命的娘,什么都没有给你留下,你以为你可以依靠什么,我死了,我儿子还能做世子,这侯府百年后还是我们的,他绝不会做你依靠的,等你年老色衰,你那位情深义重的薛侯爷,就会像你父亲当年一样,嗤——”

  她说至此,忽然想到什么,笑出来,手指在阿清的桎梏中不能高抬起,于是贴着床面轻轻地一勾,示意她附耳过来。

  徐颂宁微微倾了身,依旧是恭顺温和的语气,仿佛当真把她当作长辈。

  “你晓得么,你母亲死了,我搬进这个死人院子来的时候,在那墙根儿底下发觉了什么?”她似乎是想起来了什么了不得的好笑的事情:“我说呢,她好好儿的一个人,怎么就死得那么快呢?”

  徐颂宁脑海里闪过一点破碎的画面,想起母亲嘴角疲乏的微笑,想起她一日日地喟叹。

  “我被人盼望着死,我也无所谓生死,可是阿怀,我们阿怀才那样大。”

  郭氏眼里放着明灿的光,发出呼噜呼噜含着痰的笑声,她急促地喘着气,手指乱颤到阿清几乎按不住:“徐颂宁,等再过十几年,你可一定要盯好你那位枕边人——哦,也不用多少年了,人家不是现在就去寻自己的情儿了吗?”

  她嘲弄的语气在她耳边徘徊,徐颂宁这时候能说得出千万句恶毒的话,来刺痛她这个垂死人的心,然而看着她癫狂的模样,她最后只有轻轻一叹,附带着寡薄的笑;“夫人,你这样恨我,是觉得我害你至斯的吗?你有没有去看一看,你如今院子里的墙根。”

  郭氏的笑陡然隔断了一瞬,仿佛被什么东西卡了壳,眼珠子几乎要凸出来,怨毒地盯着头顶:“怎么会,怎么会,我又没有威胁到他什么?”

  徐颂宁觉得疲乏了,摇一摇头,起身出去等阿清。

  阿清又过了一阵子才诊完脉,走出来的时候先看了一边服侍的人:“你家夫人平日里饮食如何,吃得都是什么,烦请拿来给我看一看。”

  她说着走到徐颂宁身边:“病得的确很重,不是作伪,虽然不至于立时归西,然而底子是真的耗干净了,只怕也就是这五六年的光景了。”

  徐颂宁轻轻嗯了一声,心思显然并不在这上面,阿清眉头轻轻一蹙。

  “那样的话,姑娘一定要不要往心里去。”

  “我没有,我只是觉得她可怜,从头到尾,都只恨我,把这深宅大院当碗,仿佛我们两个是碗里头的蛊虫,要厮杀争斗决断出个高低来,可谁把我们放进碗里的,谁逼我们争斗的?”

  阿清晓得刚才郭氏说过的那一通子疯话,她是信了两三句的,下意识要劝慰一句,毕竟这娘家她真的无人可依靠,若敬平侯不在,那她无父无母一个孤女,哪怕外祖一家有多疼爱,依旧要受人欺负的。

  可又晓得她的脾气秉性,温和宽厚,却极重情谊,把她母亲看得郑重,若是得知自己母亲当年的死不明不白,那么……

  她听见徐颂宁长长地叹一口气:“我原本,是真的只想平平淡淡地过日子的。”

  徐颂宁也想起另一件事情,她曾偶然触碰上薛愈肩头,看见皇后闲闲逗弄着一只鹦哥儿:“她不是还有位继母呢?”

  她抬起眼:“二妹妹呢?想通了吗?”

  宋姨娘听见这话,快步走进来。

  “好了,她并不是故意疑心姑娘。”

  徐颂宁点点头,示意自己晓得,徐颂焕便红着眼跟进来,还算乖驯地叫她长姐,庇佑她的郭氏倒下之后,她整个人就顺服起来,从前的被她母亲惯出来的娇纵脾气都收敛起来,像是当年寄人篱下的徐颂宁,但总是比徐颂宁多一些恣意的。

  她抽噎着:“我也只是进去陪阿娘说一说话,给她带一点外头的糕点吃食,或者把舅舅们的信读给她听,平时也不做什么。”

  “宫里呢?”

  “什么?”

  徐颂宁很耐心地跟她解释:“你姨母,如今是宫中的郭婕妤,与皇后娘娘很亲近,她有什么东西来给你母亲吗?比如吃食补品,或者一些时鲜蔬果?”

  徐颂焕几乎脱口而出:“这怎么会,我姨母怎么会害我阿娘?她们可是亲生姊妹!”

  “二妹妹,我们也是差不多的亲生姊妹。”徐颂宁温和地提醒她一句,又道:“我并不是说婕妤害了你阿娘,只是看看是否有什么吃食,咱们疏漏了的,一起说给大夫,看看是不是饮食上有些相克。”

  然而她眸光清明,不遮不掩,近乎是挑明了地看着她——是的,我就是觉得你姨母要害你娘亲。

  徐颂焕掰着指头细细地算:“的确是有些东西的,但都是补身子的,譬如人参、阿胶,只是这些东西,阿娘并没吃完,都堆库房放着呢,长姐若是觉得不对,可以请人去看看。倒是舅舅那里,京城送来一些吃的,什么新鲜样式的糕点,哪里游医听到的药方,时不时就送来一些。”

  只是这就更不可能了。

  她欲言又止地看着徐颂宁。

  若说郭婕妤和郭氏,那的确是不算太亲近的姊妹,但她舅舅那里,可是嫡亲的同胞兄长呀,当年郭氏春风得意的时候,舅舅一家没少被关怀,怎么会呢?

  --------------------

  作者有话要说:

  晚点还会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