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古代言情>风云策【完结】>第40章 围困

  卫亦的脸色一下难看了起来,对面的陈祺霍然站起——他思虑过重,隐隐有些箭在弦上的紧张感,甚至没发现这句话中显而易见的问题。因为起身太急,甚至撞翻了摆在他面前的水杯,水从杯中流出,滴滴答答地流了满桌。

  门外的守卫和不远处经过的士兵也听到了这句话,瞬间脸色就变了。卫亦低喝一声:“别慌,只是试探!几百人的队伍,你们也怕吗?”

  这声低喝中气十足,隐隐带着股悍不畏死的血勇,让人忍不住心神一凛。作为主将,这句话的效用是立竿见影的,士兵眼见主将毫无惧色,心中不由敬佩,恐惧也消散大半:“是,卫将军!”

  “传令下去,三军暂不得妄动,等我指挥。”

  “是!”

  士兵躬身一礼,退出去传令了。镇住了浮动的人心,卫亦平复了自己的心情,脸上重又变得平静无波,她大步出营,走到高地,举起瞭望镜遥望而去,果见下方不远处有一股尘烟微微扬起——那便是敌军的来处。

  卫亦打量着对面的队伍,稍稍沉吟片刻,对身边的校官道:“传令……着弓箭手列队。”

  赫连喻会派这么个小队过来,目的已经很清楚了——他就是想试探。

  军中的兵士,若没有饭吃,自然也无力御敌。这些都是细节,赫连喻利用细节进行试探,而卫亦也可以用细节回应他的试探——弩箭射程若近,便是故意示弱;弩箭射程若远,便是尚有余力。

  数百人,不多不少。

  既然是要试探,那自然要利用对面主将对连州军的忌惮。卫亦知道赫连喻对连州军的谨慎,这不仅是因为这是一支大败过他的队伍,更是一支他要提防一切意外,以最小的代价剿灭,以洗刷自己耻辱的队伍,所以对方必定不会妄动。在确认这支军队已经失去战斗力之前,他一定不会轻易地发动总攻。前些日子他们损失三万多人,也不过是剿灭了连州军的侧翼一队而已,难免遭到族内问责。为了降低损失,想想赫连喻也不会轻举妄动。

  连州军中的弓箭手都是千里挑一,箭无虚发,能开一石之弓的力士。一轮箭矢急雨般飞向山腰,所到之处穿云裂石,深深地刺入了树干——被派来试探的队伍完全没有想到会遇上这么强力的攻击,面对黑压压的箭雨,不得不落荒而逃。不多时,前线就匆匆传来禀报。

  “报——敌军已经败退!我方击毙八十一人。”传令的士兵十分兴奋,周围一群人闻讯围了过来,逼他快讲,他便绘声绘色,“我跟你说,那群胡人刚刚上来,还没弄清情况,兜头就是瓢泼箭雨,被吓得屁滚尿流,有几个吓得把手里武器都丢了哈哈哈……”

  众人十分捧场地鼓了掌。

  放在平日里,这点功绩还算不了什么,但这是他们被困之后,前线传来的为数不多的好消息。因为卫亦严格封锁了消息,大多数人是不知道如今的真实状况的,不多时,这个消息便传遍了军营,一片欢欣鼓舞。

  只有卫亦神色冷淡,淡淡地说了一句知道了,便蹙起了眉。

  见惯了她这幅样子,众人也不介意,只有陈祺充满担忧地看了她一眼。他知道卫亦脸色为什么没有放松。

  如今这一次试探,确实可以糊弄过去。怕就怕赫连喻不死心,天天都派人来试探。若是只有几百人的规模,也好糊弄,就怕几千人一来,他们撑都撑不住。

  卫亦心里怎么不愁?

  天色已经很晚,卫亦帐中,卫兵送来了今天的饭食,是两个粗面饼,和其他士兵别无二致。卫亦没心情吃饭,便叫人先将东西放在一边。女将军身着黑袍站在沙盘旁边,周身气场冷肃,眉眼间浸透着霜雪般的煞气,就连目光都仿佛凝蓄着寒冰。

  陈祺放下手中地图,劝道:“你也别太担心了。”

  卫亦不说话。半晌才忽然道:“朝廷不会来人的。”

  陈祺一愣。卫亦翻过一页地图,并不抬头,冷冷地道:“朝廷本来就是主和派居多……就算我能将消息传出去,传到京城,恐怕也会被王党的人截下来……再说,就算消息直接到了皇帝手中,你能保证他一定会出兵?”

  就算出兵,也不一定顶用。

  卫亦的判断是正确的,只不过她也没想到,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正风雨欲来。

  放眼望去,繁华不再,颇有种凋敝衰颓之感。街上的行人很少,时不时路过,都神色匆忙,巡防也变得更加严密,几近风声鹤唳。

  一日之前,这里还风平浪静。之所以人心惶惶,是因为丰乐帝忽然在早朝上提出迁都一事。

  明眼人都看得出,如果让关外二族的大军继续深入,京城恐怕就保不住了。然而,迁都到江南,固然安全,但这也意味着放弃江北的大片土地和成千上万的百姓。

  就算真的要迁,怎么迁?往哪里迁?随之而来的一切问题怎么办?

  一时间大臣们吵得不可开交,隐隐有种白热化的趋势。坐在上首的丰乐帝脸越来越黑,怒意终于积攒到极点,砰地一声摔了砚台。

  离得最近的大臣立刻被泼了一身墨水,连忙伏倒在地,却不敢争辩。闹哄哄的大殿登时安静下来,见坐在上首的皇帝发怒了,满屋臣子连忙俯身跪拜,一时之间落针可闻。

  “退朝,”丰乐帝丢下两个字,大步离开了乾清宫,只剩下满殿臣子面面相觑。过了几息,终于有人发现了一丝不对——这么重要的场合,王党的首领王亭居然不在殿中。

  就在这时,整齐的脚步声逼近,空气中传来一丝震动,是金甲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众人一回头,殿门大开,出现在门口的赫然是龙骧卫!

  每一名卫兵的脸上都没有丝毫笑意,为首的一人大家都很熟悉——龙骧卫的副指挥使,赵卓。

  赵卓脸上还挂着惯常的笑意,但眼底却没有丝毫要笑的意思,随手指向方才带头据理力争的几名朝臣:“带走,关进诏狱。”

  龙骧卫对上级的命令绝对服从,当即上前,从人群中找出了那几名官员,用布团堵住了嘴。这几名官员敢与朝中势力煊赫的党羽叫板,皆是在朝中有一定经营,上了年纪的老臣,如今却被生拉硬拽着带离大殿,口不能言,只能发出愤怒的“呜呜”声。

  龙骧卫的手段,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方才为这几名官员说过话的官吏见到眼前这幕,皆是面色苍白,一时间噤若寒蝉,人人敢怒而不敢言。

  第二天上朝之时,朝廷里除了那几名领头的官员,又另外空出一大片位置。这一次,果然没有人敢于提出异议了。

  三日之后,迁都便要正式实行。说是正式,但人人都知道,这京城迁得不要太匆忙,三天时间如同儿戏,转瞬即逝。

  今夜,注定要有许多人彻夜难眠。

  一只信鸽掠过漆黑的夜空,停在了昭阳殿的屋脊之上。

  屋里的人听见外头有动静,推门出来,信鸽便停在他的手臂之上,似乎与他很亲昵似的,往对方的手指上蹭了两下,发出咕咕的叫声。

  紧接着,黑暗的庭院里落进了一道人影。对方从院墙翻了进来,哗啦一声,扑簌簌落进了不远处的灌木丛。

  明玄连眼睛都没眨一下——虽然对方就这样冒失地进来,很像一个谋财害命的刺客。果然下一秒,熟悉的温度便贴了上来,将他紧紧抱在怀里。慕千山摘落自己面罩,露出熟悉的面容,低声道:“我们今夜便走。”

  明玄眉头微挑:“你打算带我做什么?”

  “私奔。”慕千山眼底露出古怪的笑意,拍掉了身上的叶子。

  若是要走,今夜便是最后的机会。慕千山拉着他出了宫门,跨鞍上马,右臂一使劲,就将他拉了上来,没有解释任何一句,策马向城门出口处狂奔。

  慕千山对城中的道路很熟悉,策马疾驰,毫不恤力。马蹄声在宵禁的京城之中,显得格外清晰明显。明玄鬓边的长发被风吹得四散,声音在剧烈的跑动中有些含糊:“为什么这么急?”

  慕千山一手握马缰,另一手从怀里掏出一物——明玄定睛一看,是兵符!

  准确地说,是范胥曾经掌有的、统率北疆十几万人马的兵符……

  明玄一时哑然无声,回过神来后说不出一句话,猛然抬头看向对方,一字一顿道:“你疯了?”

  这件事太严重了。

  慕千山没说话,只是用力地将他往怀里搂了一下。分明贴得很近,明玄却感觉自己全身由内而外地被寒意浸透了,根本觉察不出来自己嘴唇在剧烈地发抖,“你想死吗?”

  这不仅是死罪,而且还不是一般的死罪……这种蔑视皇权的罪名,放在哪朝哪代,都不会有任何通融的可能。

  明玄脑海里一片空白,下意识地说了句:“不行。皇帝会杀了你的……”

  “你也会吗?”慕千山反问。

  明玄嘴唇用力闭紧。慕千山低声道:“难道你曾经不是太子吗?”

  “……我,”明玄顿了顿,忽然一把火直直从心底烧了上来。虽然背对着他,却好像能感觉到那两束直直盯着他后背的目光,如有实体,几乎要把他的后背灼出两个洞。

  慕千山偷了兵符出宫,不管事前瞒得再怎么严密,事情也很快会被发现。只是时间的问题。

  “殿下,”慕千山声音低哑,“你有没有害怕过什么事情?”

  “我没有害怕过什么,”良久之后,他才听到明玄的声音,像是被砂纸磨了似的沙哑,“但你要是在我面前出了什么事……”

  我就和你一起走。

  明玄没有说下去,但慕千山鬼使神差地听明白了他接下来的那一句话。他心中顿时柔软下去,低下头凑近,吻了吻明玄冰凉的鬓发。

  “不会的,”他安慰道。

  皇城像怪兽的大嘴,在黑暗中逐渐临近了,慕千山扬鞭,凌空一抽马背,两人一马顺利冲出了内城,朝着京城的外门疾驰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