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耽美小说>红楼之重生薛蟠娶了林黛玉>第65章 贾环、赵姨娘

  宝玉回了自己屋子中, 袭人忙忙的接了,问宝玉道:“怎么好好的,老爷叫你做什么事?”

  宝玉笑道:“没别的事情, 老爷问我去不起书院读书。”

  袭人忙跟上问道:“书院?你去了书院, 还能成日里回来吗?”

  宝玉答道:“我拒绝了, 不去书院。”

  袭人松了一口气,又忙忙的问道:“那老爷怎么说, 可生气了?”

  宝玉回头, 伸手握住袭人的手, 笑道:“为了你,我就是死了也甘愿,必不离了你的。老爷那里,再是顾不得的。”

  袭人脸红红的,看左右无人,也不将手抽出来,劝道:“老爷也是为了你好。如今你大了,老爷也是希望你多读些书, 以后好去考个举人进士的。”

  宝玉听袭人如此说,将袭人的手丢开, 说道:“你是从哪里听着这些混账话的?那些为官做宰的,不过都是些禄蠹。那些书院中,皆是浊臭男儿, 我才不去!”

  袭人的手被宝玉丢开, 心中一凉,听宝玉如此说,心中一惊,知道自己放肆了, 犯了宝玉的忌讳。也是这一段时间,金钏一天有大半天的时间都在王夫人那里,宝玉身边最亲近的,只有自己一个,自己放松了警惕,才一时不慎说了这话。

  袭人看见宝玉躺在床上,脸朝着里面,不由放软了身段,去哄了哄宝玉,到底将宝玉哄得回转了过来。

  贾政从贾母这里回了自己院子,王夫人看见贾政寒着一张脸,知道贾母没有答应贾政,心中不由得意。

  贾政在王夫人这喝了一杯茶,说了王夫人几句,要王夫人好好管着宝玉,王夫人也不和贾政辩解,只随口的应着。

  从自己被关起来的事情,王夫人就看出贾政在大事上靠不住。因此,这次被放出来,王夫人对贾政算是心灰意冷了,对他说的话都是顺着的,多是敷衍。

  贾政却觉得如今的王夫人柔顺很多,甚合她意。

  不过今天因为宝玉的事,贾政也不在王夫人这留宿了,想冷一冷她,说完话就转身出去了。

  王夫人用手转着念珠,吩咐玉钏,让她将贾政用过的茶杯收起来,等下次贾政来了再给贾政用。

  虽然王夫人说话态度温和,玉钏不知为何,还是觉得有些瘆的慌。

  以前贾政在王夫人这里用的东西,和王夫人是不分彼此的,这些碗筷之类的都是收到一起的。如今王夫人却让人将贾政用的东西单独放着,只给贾政一人用。

  玉钏想劝一下王夫人,不过她总觉得王夫人从梅园出来之后,和之前不太一样,不太敢亲近。

  贾政从王夫人这里出来后,直接去了赵姨娘的屋中。

  今天赵姨娘加倍殷勤,将贾政伺候的舒舒服服的。

  等完事了,赵姨娘才问道:“今日太太的外甥女,薛家姑娘来了,说是薛家公子去了书院读书,那书院我听着十分的好。老爷,要不然将环儿也送过去?”

  贾政问道:“那书院中十分辛苦,你舍得?”

  赵姨娘说道:“有什么舍不得的,读书哪有不辛苦的!只要老爷愿意,环儿那我去说,必是同意的。”

  贾政想了想,就同意了,说道:“那你明天问问环儿,只要他愿意去,我就送他过去。”

  赵姨娘有些犹豫的说道:“太太那边?”

  贾政闭着眼睛回道:“太太那边你别管,我自去说。”

  王夫人在梅园这三年,赵姨娘在贾政的院子中,可谓是一家独大。

  宝玉和探春都住在贾母的院子中,贾政在自己的院子中,日日都和赵姨娘、贾环在一起。因此贾政对贾环多了一份亲近和关爱。贾环知道这机会来之不易,天天努力读书,希望自己也能出息,将来给赵姨娘挣个诰命回来。

  可谁知道,元春封了娘娘,王夫人被放了出来,一切就都回了原点。

  赵姨娘天天在王夫人面前立规矩,而贾环日日被王夫人拘着抄写佛经。前几日,赵姨娘看贾环的手腕,已经有些肿了。

  赵姨娘想对贾政告状,贾环却不让她说。

  说什么?

  说嫡母让庶子抄写佛经,给荣国府祈福是迫害庶子?

  即使给贾政说了,贾政也不会为自己娘俩出头的,还会说他们无事生非。

  姨娘在太太那天天打帘子,大冷的天站在门口让风吹着,贾政看见过多少次了,不是也没有当做一回事嘛。在他心中,姨娘做这些,是规矩,是本分,是应当应分的。

  而且,贾环也害怕赵姨娘给贾政说了,王夫人会变本加厉的折腾姨娘。

  如今姨娘打帘子,还是站在门里面,只有门缝吹进来的风。如果王夫人生气了,让姨娘站在门外面直接冻着,晒着,他们除了受着,也没有别的法子。

  况且,折腾人的方法多了去了。

  贾环说道:“为了让姐姐安稳,您已经将姐姐舍了。宁愿在众人面前说姐姐的不好,让姐姐和您不亲近,去亲近太太。如今,忍忍吧。”

  赵姨娘给贾环的手腕抹药,到底是哭了一场。受点罪,她认了,她就是怕,环儿这样写下去,将手写废了。环儿拼命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还打算参加科举呢,以后可怎么办!

  这日听宝钗提起书院,赵姨娘心中就起了意。能将环儿从贾家送出去,不在王夫人眼跟前,环儿也能堂堂正正的活着。不用再畏畏缩缩,唯唯诺诺的,也能正大光明的读书,说不定以后也能为官做宰呢。

  至于自己,只要环儿能出去,自己在这府中,怎么过不是过。

  到了晚上,赵姨娘就巴望这贾政来。没成想,贾政真的来了,还同意了。

  贾政第二日醒了过来,看见赵姨娘殷勤的看着自己,笑道:“你放心,老爷答应你的事情,一定做到。”

  贾政觉得,既然贾环已经去了,不如再问问贾兰,看他去不去。

  李纨来给王夫人请安,贾政就将事情说了,问李纨的意思。

  李纨心中意动,想了想还是说道:“兰儿还小,等过几年再说吧。”

  贾政见李纨这样说,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等娘娘省亲以后,给宝玉请个好先生,到时让贾兰一并去上课就是了。

  至于贾环上书院的事情,贾政却没有在王夫人面前提及,而是让自己的清客卜固修和单聘人带着贾环直接去云台书院参加考试。

  贾环这些年虽然没有好老师教导,但是也读了几年书,四书五经都看过,顺利将通过考试,成为了云台书院下院的一名学子。

  贾环害怕出现波折,这次出来的时候,将自己平日里攒下的银钱,用惯的东西和书本笔墨都带了。赵姨娘将自己攒的私房钱都给了贾环。因此贾环考上了书院,就直接入了书院,不再回贾家。

  贾环让卜固修给贾政带话,就说自己一定好好读书,不辜负父亲的期望,等休沐的时候再去给父亲请安。

  王夫人在贾府后知后觉的发现贾环不见了。问了赵姨娘,赵姨娘也说不知道。到了晚间问了贾政,贾政才告诉王夫人,贾环去了书院读书。

  王夫人在贾政面前,差点绷不住发出火来。

  没有想到,赵姨娘竟然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做成这样的事情!还是自己太仁慈了。

  赵姨娘能这样,不久仗着贾政宠着她吗?既然自己不在意贾政,与其让赵姨娘在自己面前这么蹦跶,不如直接再给贾政纳个妾。

  王夫人看着自己面前的金钏、玉钏还有九儿,心中拿不定主意。

  金钏和玉钏是家生子,给了贾政,焉知来日不是另一个赵姨娘?

  至于九儿,她有些舍不得。在梅园最苦的三年,都是九儿陪着她过得,她将九儿当做自己的女儿一样,以后是打算给九儿找个好人家的。

  王夫人第二天将人牙子唤了进来,从中挑了一个好看的姑娘名叫廿儿的,问清楚来历,签了死契买了下来,放在自己身边。过了几日,就给廿儿开了脸,给了贾政,让她做了贾政的通房。

  她让人给这廿儿熬了避子汤,让玉钏看着廿儿喝了下去。这次,她绝对不会让贾政再弄出孩子来,威胁到宝玉的地位。

  果然,贾政有了廿儿,就将赵姨娘抛到了一边,很少再去赵姨娘的房中。

  王夫人冷冷一笑,男人不过都是这个德行。

  看着赵姨娘,王夫人心中得意,却又突然觉得无趣。她突然就感觉自己折腾赵姨娘没有什么意思。

  薛蟠没有想到,他就是给贾家一个消息,就惹出这么大的波澜。

  等他从贾政那里出来后,又带着宝钗去了贾赦的家中。薛蟠让宝钗去找凤姐,他自己去找了贾琏。薛蟠将自己入书院的事情说了,问贾琏要不要再去书院学习。

  贾琏连忙拒绝,他都已经二十多了,虽然知道读书是好事,不过如今是真的受不了读书的苦了,而且他如今也没有这个精力了。

  贾琏说道:“不过你既然觉得这个书院好,不如让贾琮去试试,如今他在家中也是自己看书。”

  薛蟠忙将书院的规矩说了一遍。

  贾琏笑道:“贾琮虽然是国公家的公子,不过小的时候,也是野着长大的,身上没有多少少爷脾气,也吃的了苦,这些都没问题。每天我就带着他去试试。”

  薛蟠觉得挺好的。

  如今贾赦一家从荣国府中搬了出来,贾琏贾琮之间反而兄友弟恭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