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情发展完全超过众人的预料。

  原本携带着枪支的警察放下枪支,围过来伸出脑袋好奇的看着纸上。

  安保小队也纷纷探着脑袋想看一份热闹。

  就在这时,从大门走进来几个穿着中山装的人。

  馆长见到来人,立马从凳子上起身。

  馆内的工作人员也纷纷都避让开,看着来人大气不敢喘。

  馆长起身对来人道:

  “潘老,您怎么过来了?”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书法协会的鉴定专家潘明,也是当代书法名家之一。

  当时就是他负责陈为止书画的鉴定。

  他自幼练的就是陈派书法,对陈为止也十分了解。

  再者,他鉴定书画从来没出过错,今天听说有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指出他鉴定的这幅画是赝品。

  还没待潘明回答,就见门外又走进来几个人。

  书法协会的会长、国家鉴定中心的领导……

  馆长心都要跳过去了,心道这场闹剧怎么发展成这样?同时后悔不已,早知道不应该答应他的要求。

  现在不仅仅是博物馆的事了,连书法协会和鉴定中心的人也来了。

  面前这个人是个傻子,写出的字儿有□□成都是小鸡乱啄,还剩下一成是鸡群乱啄。

  工作人员忙给这几位大佬搬了把椅子。

  网友都在等着看好戏:

  “哇,大佬云集啊,引发这么大的场面?认真的吗?”

  “蹲蹲蹲,我赌他的字儿还没我的好看。”

  “楼上,一个从没上过学的农民字儿能有多好看,你这赌注没有意义,我赌他没有我幼儿园妹妹的字儿好看。”

  陈亦辞扫了一圈,没见过这种大场面,语重心长对他哥道:

  “哥,你加油啊,这儿的人都来头不小,你认真写。”

  陈为止哦了声,煞有其事的点点头,然后认真的感叹:

  “我真的好厉害啊,有这么多人研究我的作品?”

  陈亦辞:“?”

 

16.第 16 章

  在陈为止拿起笔的瞬间,整个人气质瞬间不一样了。

  陈亦辞屏息盯着宣纸。

  蘸着笔墨的笔在接触到纸张的一瞬间,就仿佛被赋予了生命。

  陈为止要还原的这幅字是“观海听涛”四个字。

  座位上坐着几位领导人,馆长也坐不住了,站起身不停踱步。

  早知道自己不应该答应这两人的胡闹,他当时不知道怎么,脑子抽筋了答应了下来,怎么会知道要来这么多领导人?

  现在好了,自己陪着这两人瞎胡闹,丢的不仅仅是那两个小年轻的人,更是自己和国家博物馆的脸。

  那可是陈为止的书法。

  就算面前这个年轻人,从生下来就开始练字学书法,就算他是陈为止亲自指导的弟子,不,就算他是陈为止他亲儿子亲孙子,陈为止每天压着他、求他练字,倾囊相授教他,那也不可能完全复刻出陈老爷子的风骨。

  更何况,他只是一个没上过学的农民,指不定这“观海听涛”四个字的意思都理不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