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穿越重生>改造渣王爷计划>第28章 江南之行(一)

  初阳东升,远处的水天共色,皆是红彤彤一片。

  樊奕站在甲板上,任由时不时刮起的冷冽江风掠过他白皙的脸颊。他出神的看着江水滔滔不绝地向前奔去,觉得惬意,又带着些许恐惧。

  因为前世的他,就葬身于这江水中。

  如今再看,江面上风平浪静,温和又包容地将一切世间的污垢慢慢掩盖、沉淀。

  《道德经》曾言: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他是不是,也该如这江水一般,豁达前行?

  纵观他所有的经历,遇过被人刁难、遭人背叛、设局陷害等种种手段,可他现在依旧能站在这里,享受年轻且充满希望的生命,继而踏上新的旅程。

  命运待他不薄,他再让自己的思绪深陷过往,无法自拔,又如何对得起这崭新的生命?如何对得起上天的眷顾?

  商船行驶在江中,随着水流有节奏的摇晃。远处两岸的景物在慢慢的后退,船身两侧各有一排长长的木浆伸进水中,哗哗的划水声荡漾在这清晨雾蒙蒙的江面上,一下又一下,叫人的心无端端地就宁静下来。

  樊奕闭上眼,心中一片祥和。

  就让往事随风去,他要重新燃起斗志,心无挂碍的迎接新的征程。

  “小樊,怎么起这么早?”

  身后传来何青的清澈声音,樊奕睁开眼睛,转身看去,只见何青正打着哈欠往这边走来。

  他笑着回道:“师兄起得也不晚。”又朝后看去,不见朱文宣的身影,就问:“兄长还没起吗?他现在如何了?”

  何青摇头,“昨日船开了不过一个时辰,你们俩就一起晕船。都是同样喝下我配的汤药,一夜过去你好了,他还难受着。”

  樊奕闻言,担忧道:“我去看看。”说着就要往船舱里走去。

  何青喊住他,“你别去,让他多睡会儿。醒了又要吐个不停。”

  樊奕这才停下脚步,叹道:“幸好今日就能到达江阴,等下了船,兄长也许就无事了。”

  何青也是如此想,他目光四下一扫,指着在船后不远处的一艘大船道:“那艘船一直与我们同行,莫不是也往江南去的?”

  他目露向往,口中振振有词,“看起来比我们搭乘的这艘可气派多了,说不定是江南巨贾运货的专用船只。可惜……”

  樊奕朝他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到那堪称豪华的大船。

  “确实不错。但是,师兄可别忘了,那样气派的船,要价估计只高不低。冷静点,你的荷包不允许你妄想。”

  何青愤然:“小抠门精!樊先生那样一个风光霁月的人,怎么会有你这样眼睛只盯着银子看的儿子?”

  樊奕不理他,朝着迎面走来的船夫问道:“船家,我们何时可用早膳?”

  船夫客气回道:“还要等上一会儿,两位公子要是饿了,我给你们端些糕点来。”

  樊奕摇头道:“不用了,我们再等等。”

  何青笑他:“为何不用?有师兄在此,岂能让小樊饿着?走走走,师兄请你吃!管饱!”

  樊奕觑了他一眼,脸上故意露出了个不怀好意的笑:“哦?既如此,就多谢师兄了!师兄这般财大气粗,那么,我日后的花销,望师兄也能帮我全包了。”

  何青被噎了一下,笑骂:“若你日后要取字,我定给你取‘得鑫’二字!”

  樊奕无语,转身越过他走回船舱。他要去看看朱文宣的身体可有好转。

  朱文宣一脸菜色的靠在厢房里的床头上,见樊奕走进来,虚弱的笑了笑。

  樊奕给他倒了杯水,递给他。见他没有要说话的意思,便从行李中拿出书来,坐在床边的椅子上静静地翻看。

  吃过早膳,朱文宣昏昏沉沉的又睡了过去。

  樊奕则与何青呆在房内对弈。

  到了下晌,朱文宣才恢复了些精神,他白着脸看向樊奕,道:“快到江阴了吧?若不是这次坐船,我还不知自己竟然会晕船。”

  樊奕笑道:“那兄长可要苦恼了,我们日后也是从金陵坐船去京城的。”

  朱文宣无力的摆摆手,“到时再说。”他看向窗外,惋惜道:“可惜我精神不济,没能好好观赏两岸冬景。”

  何青坐到他旁边,笑道:“这有何难,我们扶你出去看看便是。”

  说着朝樊奕看去,樊奕点头,两人一左一右将朱文宣扶起,想将他扶着去甲板上。

  朱文宣连忙道:“倒不必如此,我能走。”

  奈何樊奕与何青不为所动,继续扶着他往外走。

  三人慢慢走到甲板上,朱文宣靠在栏杆边,看着两岸不断倒退的山石树木,道:“虽是冬天,看着却并不萧条。”

  此时日头偏西,余晖挂在天边,将云层与江水晕染成橘色。两岸高山上的长青松柏苍翠依旧。在夕阳的暖光中,巍峨耸立。

  樊奕也跟着看了看,赞同的点点头。

  忽然,他察觉背后有道视线直直地盯着他,令他后背一寒。

  樊奕快速转过身,凭感觉看去,却什么也没发现。

  甲板上的人并不多,除了他们三人,只有几个船夫坐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闲谈。

  再往后看,只有与他们这艘隔了两三个船身的那艘大船。因距离离得有些远,樊奕只能看到那船的甲板上似乎有人走动。

  樊奕心下疑惑了一瞬,只当是自己的错觉。

  他并不知在那艘船上,有两人正在谈论着他。

  季兰殊站在甲板上看着前方船上的那道身影,心中惊起波澜。他自小习武,目力远超常人,绝不可能看错!

  那是樊奕!

  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季兰殊清楚的看到他身旁还站着几个青年,似是与他十分熟稔。

  一时间,季兰殊不知是为他能在此偶遇遇樊奕而感到欣喜,还是为他与旁人相谈甚欢感到不悦。

  几次接触下来,少年对他的态度实在算不上好!

  而他偏偏总在不自觉间,便回想起少年在他怀中,与他亲吻缠绵时,心中的悸动与满足。

  看前面那艘船的航线,他敢断定,樊奕是去江南无疑了。

  这么一想,季兰殊的心思顿时活络了起来。

  季兰承站在季兰殊身边,见弟弟脸上神色不断变幻,立即就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待看清前头船上的几位书生打扮的年轻人时,季兰承凤眼微眯,眼神瞬间变得冷冽。

  他不动声色地问道:“前面那船上,可是有你认识的人?”

  季兰殊点头,“皇兄有所不知,前头几人中,身着青色长裳的少年,正是樊大儒之子,樊奕。”

  季兰承修长的英眉一挑,颇为意外,“哦?”

  他盯着那少年,目光如炬,“樊少师年少成名,不仅中过状元,还曾教导过朕。不知他的儿子如何?”

  季兰殊道:“这樊奕如今年十六,去年在童试中,考中首名。若不是樊大儒意外去世,他不得不守孝三年,不得再考。想来日后作为,比他的父亲也不遑多让。”

  看似公允的评价,语气中却带出了点欣慰与得意。

  季兰承不置可否,转了话题:“起风了,回房吧。”

  季兰殊闻言点头,转身时又忍不住看了少年一眼,目光带着些许不舍的意味。

  季兰承敏锐的察觉到了,心中瞬间起了一丝微妙的不悦,又很快被他按了下去。他的脸色微不可查的冷了一瞬,继而大步往船舱走去。

  因夜里不可行船,两艘船上的舵手在下晌之时,都不约而同的指挥船夫们加快划桨的速度,力求在天黑之前,能让船驶进江阴的港口。

  也是天公作美,傍晚时分,就起了阵大风,船只顺着这突如其来的风,如有神助般飞速前进。

  终于在天色擦黑之时,两艘船一前一后到达了江阴的港口。

  樊奕背上行李,就见何青与朱文宣一身轻松的等在他房门外,而他们身后的小厮身上则挂满了包袱。

  樊奕:……行吧,苦命还是他苦命。

  不想朱文宣与何青同时上前,接过他的行李背在自己身上。

  何青笑道:“小樊正处于抽条之时,背着这么多东西,被压的长不高可怎么好?来!师兄替你背着!”

  朱文宣笑,“正是如此!”

  樊奕:“……师兄,我谢谢你啊!”

  何青大言不惭:“不用多礼!毕竟你师兄我品格高尚,乐于助人。”

  樊奕忍不住抽了抽嘴角:这师兄果然让他感动不过一瞬!

  三人说说笑笑地下了船,迎面就碰上从另一艘下来的一行人。

  樊奕与朱文宣一看,脸色就变了。他们对视一眼,一时间立在原地,不知如何对应。

  樊奕早已心中惊疑不定:他怎么也在这里!

  在与他们相隔几米远的地方,楚王爷季兰殊与一位身型高挑、面容冷峻的人正朝他们看过来。

  港口上人来人往,季兰殊衣饰简洁又低调,一看就不欲声张。若是冒然上前见礼,颇为不妥。

  当然,视而不见更不行。

  两人心中很是踌躇,唯有何青不明所以,见樊奕与朱文宣站着不动,还疑惑的问道:“怎么不走了?”

  他顺着两人的视线看去,只见不远处正站着两位丰神俊逸的年轻公子。

  其中一位面带微笑,表情温和,看着就让人觉着此人气度不凡。

  何青又朝另一位公子看去,只见那公子神色微冷,目光深邃如渊,且隐隐透着上位者的气势。

  何青愣愣的看着他,下意识抬手捂住狂跳的心口,暗赞:这公子真是风华无双!

  何青艰难的收回目光,正要与身旁的友人说点什么,就见那深情温和的公子朝他们走了过来,笑道:“小樊,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你。”

  樊奕与朱文宣在季兰殊走到他们前面时,立刻同时行礼,“学生见过……季公子!”

  季兰殊摆摆手,“两位在外无需如此。早知道你们也来江南,我便与你们一道了。”

  何青一脸茫然的看着几人,满是不解。

  朱文宣直起身,恭敬地道:“季公子说笑了,我们不过是来游学。不敢扰季公子雅兴。”

  “子砚,不给我介绍介绍?”

  一道清冽的声音从旁边响起,令在场的樊奕等人头皮一麻。

  何青更是脸上浮起可疑红晕,怕太过失态,立即低下头。

  季兰殊给自家皇兄介绍几人。轮到何青时,稍顿了下,朱文宣立即接话:“这位是同仁堂的何郎中。”

  季兰承看了眼面容清秀的何青,隐约觉得有些面善,随口提了句:“何春林是你何人?”

  何青已恢复往时从容,闻言答道:“正是在下祖父。”

  季兰承点头,看向众人,道:“即是有缘,不如一道走吧。”

  樊奕与朱文宣不知此人身份,楚王爷并没有向他们介绍的意思。

  但想到他能与季兰殊站在一起,两人相貌还颇为相似,料想定是楚王爷的亲戚,比如皇族宗室里的某位子弟。

  闻言,两人也不好驳了季兰承的面子,便点头称是。

  几人带着各自的小厮,一同进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