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穿越重生>改造渣王爷计划>第27章 出发

  大昭朝有明文规定:凡是出了户籍所在县城之人,必须携带由官府经核实而发放的路引。若是无路引亦或本人与路引不符者,一经发现,是要被抓起来吃牢饭的。

  樊奕与何青两人在外跑了将近一整天,才拿到路引。他们又马不停蹄的跑去商铺里买东西,比如御寒的暖手炉、厚实的棉衣等等。

  天气越来越冷,夜幕也比平时更早降临。等他们大包小包地回到镇上,天已经黑透了。

  两人来不及多说,各自分别回了家。

  樊奕手里提了个大包袱,进了家门,发现林氏正带着妹妹给他收拾东西。

  他看看那个比自己手里大出几倍的行礼,忍不住笑道:“娘,这大包小包的,行走起来多有不便。”

  说着,他看了看自己不算结实的胳膊和腿,摸摸鼻子道:“我力气有限,恐怕带着也艰难……”

  林氏转头看了他一眼,想了想,只好作罢。

  她心中担忧,又看向自己手边的物件,踌躇道:“若是不带,万一路上急需,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

  樊奕连忙道:“娘放心,我们会先雇马车,然后坐船。朱家兄长与师兄也在,娘安心就是。”

  林氏看着他,想到明日他就要远行,眼中不由泛起水光。

  她心知男儿就该出去闯荡,增长见识与阅历。总待在家中,不但目光短浅,还会毫无长进。

  可儿行千里母担忧,她如何舍得让从未离开自己身边的儿子出去吃苦劳累?

  如芸见娘亲落了泪,也是眼睛一酸。她忙偷偷用帕子将自己的泪拭净,强笑道:“娘,您不是亲自下厨,做了哥哥爱吃的烧排骨?哥哥今日在外奔波一整日,肯定饿了。我们快用膳吧?娘?”说着将手里的帕子递过去给她擦泪。

  林氏闻言,立即道:“对,娘这就去。”

  也不顾眼中还带着泪,转身去了厨房。

  用膳时,林氏频频看向樊奕,欲言又止。樊奕想了想,执箸夹了菜放到她的碗里,故意笑道:“要是娘实在放心不下,不如我施个法,把娘和妹妹都变小,装进荷包里一起带走?”

  林氏闻言,瞪了他一眼,“胡说什么?”

  如芸也凑趣道:“哥哥,你想要去五台山出家吗?听闻只有法力高深的老和尚才能施法呢!可厉害了!”

  林氏忍不住伸手戳了如芸的脑门儿:“就你知道的多!快吃饭!恁得多言!“心中的难过不舍却淡了不少。

  用过晚膳后,她拿出樊世英留下的名帖,交给樊奕,“你爹曾在朝中担任太子少师一职,如今他虽已仙去,但也曾结交不少好友。你带上这个,到了京城,多少能给你带来些许便利。你明日就要出门,多的话,娘也不必再言,你只需多听多看,遇不平之事,量力而行。”

  樊奕愣愣的接过名帖,好半晌,才躬身道:“奕儿谨遵娘亲教诲。”

  林氏又将手中鼓鼓的荷包放在他的手上,道:“这些银两你贴身放好,在外边,莫要委屈自己。放心,娘也给自己留了些。”

  樊奕重重点头,道:“娘要是有事,就去找村里的人,我已与三太爷爷说好了,他们会帮助娘的。”

  林氏摸了摸樊奕的脸,眼中满是欣慰:“我儿长大了。”

  翌日,樊奕四更末就起了,他简单洗漱过后,检查一遍自己的行礼,确认东西都带齐了,才出了房门。

  他走到院子里,就见母亲和妹妹已经在厨房忙碌。见到他后,林氏将刚出笼的糕点用油纸包好,递给他,让他在路上吃。

  樊奕接过这一大包有些烫手的沉甸甸的糕点,心中酸涩难言。他将油纸包放在了一边的行礼上,蓦然身子一矮,双膝跪地,端端正正给林氏叩首,行了个大礼,道:“娘亲,孩儿此番远行,不知归期。但孩儿保证,再见娘亲,必定金榜题名,荣耀加身!娘亲保重身体,孩儿每到一地,定会给您写信。望娘亲莫要伤悲,静候孩儿佳音!”

  林氏捂嘴无声流泪,上前扶起他,哽咽道:“愿吾儿一路顺遂,平安归来。去吧!”

  樊奕背上行李,转身走向大门。

  躲在厨房不肯出来的如芸此时飞快跑出来,对着他的背影哭着喊道:“哥哥!你定要早日归来!哥哥保重!”

  樊奕脚步一顿,眼中溢着泪水,他不敢回头,随即提步出了门。

  朱文宣早早的站在自家门口,等着樊奕与他会合。

  天色还昏暗一片,大门前的灯笼亮光,只能照出一射之地,远远有人影走动,慢慢朝着朱府走近。

  朱文宣极目远眺,隐约看清了来人正是樊奕,脸上就露出了丝笑意。

  待人走近一看,他惊奇的发现,来的不止樊奕一人,还有同仁堂的小何郎中与他的小厮也一道来了。

  朱文宣目露疑惑,问道:“这是?”

  樊奕这才想起还没和朱文宣说一声,他有些尴尬的摸摸鼻子,道:“是我的不是,忘了与兄长说,这位是同仁堂的何青何郎中,也是我的师兄。这次也与我们一起。还请兄长莫怪奕自作主张。”

  朱文宣愣了一瞬,立即笑道:“为兄怎会怪你?”他转身与何青见礼:“在下朱文宣,久闻何郎中之名,一直无缘结识。如今何郎中愿与我们同行,实乃在下之幸。”

  何青抱拳回礼:“朱公子不怪在下不请自来,已足显朱公子雅量,倒是在下失礼了。”

  朱文宣对何青感官颇好,笑道:“如此,我们先上车吧!”

  三人上了朱家的马车,何青的小厮元宝与朱文宣的小厮观竹将几人的行礼放上了车后,就坐到车辕上,架着马车启程。

  车里,朱文宣对何青说道:“我们此行的目的是京城,但不是直接去,我们打算中途绕道江南。从这儿出发,先去汉江口。在那上船。”

  去江南?何青眼睛一亮!抚掌道:“江南好!在下一直想去看看,苦于没伴。这次可算是赶上了!”

  樊奕看着师兄那兴奋劲儿就直想笑,揶揄他:“想看什么?是去看江南盛产的美人吗?”

  何青脸色一红,一把捏住樊奕的脖子,笑骂道:“好啊!小樊!你小小年纪,就如此色、欲熏心!看我不给你点颜色看看!”

  樊奕笑着求饶:“别!师兄!我错了!错了还不行吗?”

  朱文宣看着两人打闹,忽然觉得这旅途或许会很有意思。

  此时的他们还不知道未来会遇到什么,只是单纯的感到快乐。

  后来何青回忆起这一日,只恨自己为何鬼迷心窍的要跟着樊奕与朱文宣一同去,以至于让他遇到那么一个人,使他痛不欲生。

  只能说,一切在冥冥中早已注定。

  一日后,樊奕几人到达了汉江口。

  他们寻了艘两层的商船,与船上的管事谈好了价钱,便上了船,走水路,从长江直下江南。

  他们的船刚驶出了港口,有一行人也到了这汉江口。

  季兰殊看着码头上络绎不绝的人,与不远处停靠着的大大小小船只,两眼放光,心中不由跃跃欲试。

  他很少坐船,这次终于可以尝试一番了!

  听闻坐船之人,偶有晕船之症,也不知自己会不会也中招?

  季兰承侧头,笑着看他,眼里一片柔光。他朝季兰殊走近了些,轻声问道:“兰殊可是等不及了?”随即看了跟在两人身后的莫笙一眼。

  莫笙被圣上那冰冷的眼神给激得后背发凉,立刻退下,快步走向码头去找可搭乘的船。

  然而有经验的舵手一听他要去酒都(宜宾),立刻摇头道:“正直冬季,时有河床干涸之象。此时行船去那儿,途中多半怕是会搁浅,小兄弟若是不急,不如等来年再去。”

  任莫笙提出会付双倍银两,也不为所动。

  其实并没有舵手说得那样严重,只是从长江去酒都,要经过三峡。众所周知,那就是一道天险,不知有多少船只折陨在那一处。如若不是有十分要紧之事,一般人都不会选择走水路。

  莫笙差事没办成,苦着脸去回禀圣上:“奴婢刚去问了个遍,都说此时并不是行船去蜀地的好时机,若实在要去,不如走陆路。”

  季兰承一听,皱眉道:“就没人要去蜀地吗?”

  莫笙低声道:“有是有,那船家说,从这儿去蜀地,乃是逆流而上,风险颇大,需要两岸纤夫合力拉着船行走。”

  季兰承一听“风险颇大”四字,立刻就决定不去蜀地。

  他绝不可能让季兰殊涉险。

  必须打消自家弟弟想去蜀地看大佛的想法!

  于是他温和的对季兰殊谆谆善诱道:“如今这天寒地冻的,即使去了想必也无甚景致。不如,我们改下江南,兰殊觉得如何?”

  季兰殊闻言,无可无不可的点头。

  下江南就下江南吧,他本意也不是非要去蜀地不可,那天只不过是随意指了一处罢了。

  季兰承看向莫笙,莫笙立即明白的点头,再次去找船。

  这一次莫笙找船就容易多了。

  很快,他们就上了艘马上就要起航的商船。

  自此,开始了他们的江南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