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古代言情>一世锦>第32章

  淑妃打算如何做,燕太妃不知道,但是她明白,这事儿淑妃既然应下了,便八九不离十了。

  现在,要等的便是一个结果。

  自那日,阮瑶应下了严博绍后,便没再见到他,只知道他忙的很,整日早出晚归,甚至连燕太妃见他一面都很难。

  东宫的人来了几次,商议好了接秦暄入东宫的时间,还是上次来的那刘义之。

  初秋已过,树叶微黄,在一个秋雨连绵的天气,秦暄出阁了。

  说是出阁,不过是一顶小轿将人抬进东宫罢了,连个像样的仪式都没有。

  这些都是阮瑶亲身经历过的,她当然明白秦暄此时的心境。

  东宫纳妾,在京都城中没泛起一点儿浪花,只是京都的权贵们都心知肚明:养在燕王府中的两位姑娘,其中一位进了东宫做了太子的贵妾,而另一位......众人唏嘘,不知道是个什么结果。

  秦暄出阁两日后,宣纸的公公到了燕王府,依旧是那阮瑶见了两次的老太监。

  一次死,一次生,而这次......

  “燕王严博绍人品贵重,行孝有嘉,文武并重,今已至弱冠。今有阮氏之女,值及笄之年,品貌端庄,秀外慧中,故朕下旨钦定为燕王正妃,择吉日大婚。”

  老太监抑扬顿挫的声音回荡在燕王府正厅中,阮瑶跪在地上,右前方是严博绍,两人的裙摆层层叠叠几乎要连在一起。

  阮瑶从来没想过,要以王妃之名,留在他身边,与他共同守护整个燕王府,今日之景,便是在她最绝望之时,也从未期望过。

  赐婚的圣旨一下,便立马在京都城中流传开来。

  燕王府的两位养姑娘不同的境遇,成了京都城中人们津津乐道的对象。

  “到底还是自小养在身前的亲啊,纵使有血缘关系的远亲,也比不过呐!”

  “谁说比不过啊,等太子殿下继承大统,那位姑娘到底是燕王府出来的,怎么也得个不低的位份吧!”

  “诶!不能那样说,俗话说的好,宁做穷□□,不做富人妾,将来的位份再高,那也还是妾啊!”

  “你们胆子不小啊,竟敢当众议论皇家之事......哎,我听说啊......”

  “......”

  与此同时,宫中太极殿。

  太子荣修跪在地上。

  “父皇,儿臣请父皇收回成命!”

  “荣修,如今你胆子愈发大了,朕金口玉言,亲自下的圣旨,岂是你说收回就收回的,你眼里还有没有朕这个父皇!”荣拓显然也是被荣修的反应气到了。

  荣修眼里一片阴鸷:“父皇,儿臣不敢忤逆圣令,只是这阮瑶......”

  “混账东西!”荣拓随手将案上的奏章摔在荣修身前:“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那些龌龊心思,一个秦暄还不够,还想再来一个?你倒是会享齐人之福啊!”

  荣修眼皮一跳,脸上一片惊慌。

  “父皇息怒!”

  荣拓看了他一眼,不耐烦道:“你宫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我不管,但是若被人抓住了把柄,参你一本,朕也绝不姑息!另外,不管你如何闹腾,须记得张氏乃是你的正妃,背后还有张太傅!”

  荣修听出了荣拓隐隐的威胁,已经出了一脑门冷汗。

  “儿臣谨记父皇之言!”

  从无极殿出来,荣修脚步有些虚浮,脸色愈发不好。

  招手喊了刘义之过来,冷声吩咐:“去查,这赐婚一事到底怎么回事儿?”

  刘义之诧异的看了荣修一眼,心道:合着您没弄清楚这是怎么回事儿就去圣上面前硬刚了啊!

  当然,这话他不敢明目张胆的说出来,只一颔首,听吩咐下去办事了。

  荣修黑着脸回到东宫,正巧碰上张书晴。

  “殿下,秦暄姑娘......”

  “别来烦孤,你是太子妃,这点小事儿都办不好吗?”荣修打断张书晴的话,直接黑着脸从她面前走过,未有一丝停顿。

  “殿下......”张书晴喊了一声,荣修置若罔闻,直接朝书房走去。

  “娘娘,殿下这是遇着了什么事儿,竟发这般大的脾气?”李嬷嬷看着荣修的背影,诧异道。

  张书晴冷哼了一声,低声道:“哼,能遇着什么事儿,不过是看上的姑娘被赐婚成了别家的,心里有气罢了,呵~想不到他对那小贱蹄子还挺上心......”

  李嬷嬷一时无法言语。

  太子殿下在外名声极好,内里却是个风流成性的,光是宫中的宫女,便不知被他染指了多少,何况还有那些暗地里养着的,这也是她随自家姑娘来了东宫才知道实情,虽替自家姑娘惋惜,却也无可奈何,也得亏东宫的下人们嘴巴严实,这些年一点儿风声儿都没透漏出去。

  原本她以为太子殿下被那阮瑶的荣貌所迷惑,一时兴起,便如同对那宫中的宫女一般,随便玩玩就玩了,谁能想到这人没弄到手,竟然勾的太子殿下真的上了心!

  哼!果然是有人生没人养的贱蹄子!

  刘义之没费多大劲儿便将赐婚的事情打听的清清楚楚,急匆匆的去了书房向荣修禀报。

  “汝南陈家?”

  “正是,此事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先前燕王那边与陈家也只是接洽阶段,便被圣上的人察觉,张太傅及英国公便促成了赐婚一事!”

  “这么巧?”荣修眯了眯眼睛,脸上表情阴晴不定,让人捉摸不透。

  刘义之也觉得事情巧了些,怎偏偏......

  “罢了,他既然有命娶,也得有命疼不是,且待日后......”荣修阴邪一笑,“此事暂且放一放,南边那事儿怎么样了?”

  刘义之闻言,脸上露出一抹笑意:“成了,殿下,咱们的人已经接手,那不出一年,那大坝定然完工!”

  “好!”荣修原本阴鸷的脸上闪现一丝光彩:“吩咐底下的人,做的干净点儿,别留下什么后患!”

  “殿下放心!”

  同一时间,章华宫。

  皇贵妃柳氏拂袖将一套上好的琉璃盏扫在地上,一阵噼里啪啦的声响。

  “果然,他心里还是有那个贱人,不管那贱人如何拒绝他,他都巴巴的捧着,男人都是这般下贱......”柳氏一脸愤怒,以至于说话都口不择言。

  “哎呦,娘娘慎言!”身边的嬷嬷连忙出声示意。

  柳氏眼神扫过门口站着的宫女,眼神满是厉色,与那嬷嬷对视一眼,那嬷嬷立马明白了她的意思,微微点头。

  当晚,那宫女便失踪了。

  宫中当差的宫女何其多,一个小小没有品级的宫女失踪,并未惹得任何人注意。

  ——

  无论宫中怎么闹腾,接到圣旨的燕王府确实一派繁忙景色。

  府中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意,过去几年,王府接二连三的出事,气氛甚是压抑,今年好不容易盼来了一桩喜事,而且新王妃是他们从小看着长大的姑娘,还是圣上赐婚,可不得可劲儿的热闹起来。

  于是,上至太妃,下至看门的婆子小厮,俱都笑成了一朵儿花儿。

  反而是被赐婚的两个人,严博绍和阮瑶,一如既往,该干什么干什么,丝毫不见激动、紧张之色。

  顶多是比之前忙碌了些。

  礼部给出的吉日是这个月底,九月二十八,或者十月十八,严博绍选了前者。

  今日已经是初十了,还有不到二十天,日子紧张的很。

  王爷大婚,一切都是有规制的,一应礼仪流程都由礼部来承办,倒是不怎么麻烦,麻烦的是阮瑶的嫁衣。

  大荣朝有个习俗,但凡女子婚嫁,嫁衣都是要亲手绣才好,寓意吉祥,只是嫁衣样式繁复,剩下这不到二十日,阮瑶一个人要想绣好,着实有些困难,更别说除了嫁衣外,还要亲手为新婿准备贴身里衣,亲手为婆家准备礼物。

  虽然阮瑶的婆家燕王府人口不多,只燕太妃这一位婆母并严博绍这位夫婿,但零零碎碎要准备的东西可不少,够阮瑶好好忙的了。

  这日,阮瑶在屋子里头绣着嫁衣,高舞坐在旁边一边帮忙整理丝线,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与阮瑶说着话儿。

  天冬领进来两位妇人模样的女子。

  “姑娘,这二位是李家娘子和刘家娘子!”

  阮瑶有些诧异的看着天冬,有些疑惑。

  不等天冬张口解释,那李家娘子便先行了一礼道:“见过姑娘,咱们二人是李记绣庄的绣娘,是燕王殿下专门请我们过来帮姑娘绣嫁衣的!”

  阮瑶闻言一愣,脑中闪现的第一个想法便是:这怎么行,嫁衣得是她亲手绣啊,怎好让她人代劳?

  似乎是看出了阮瑶的顾忌,那李家娘子又道:“姑娘不必担心,咱们两人只是帮姑娘绣好辅助的纹样,主绣还是姑娘来,燕王殿下说了,时间有些紧,怕姑娘一个人忙不过来,才请我们过来,实际上这京都中的姑娘们出嫁的嫁衣甚少是自己亲自上手的,都是请绣娘帮忙的,光我们李记绣庄绣过的嫁衣便不知凡几呢!”

  “是啊,阮姐姐,我听说太子妃出嫁时的嫁衣,都是请了好几个绣娘一同绣完的呢,你就别再坚持了!”高舞也从旁劝到。

  阮瑶想了想,便接受了严博绍的好意,让两位绣娘留下帮自己,毕竟自己实在是太忙了,忙得好几天没去给太妃请安了呢。

  有这两人的帮忙,想必能提速不少。

  阮瑶吩咐天冬与银翘收拾出来一个房间,当做临时的绣房,拨给两位绣娘用,待人下去之后,高舞满眼羡慕的对阮瑶道:“姐姐,殿下对你真好呢,他那样一个冷冰冰的人,竟然能想着帮你请绣娘来,看见,殿下当真将姐姐放在心尖儿上呢!”

  阮瑶有些不好意思:“说什么呢,你一个未婚的姑娘,说这些话也不知羞!”

  “哎呀,跟姐姐一起,有什么好羞的啊,哎,姐姐你是不知道,我从很早就看出殿下对姐姐的喜欢了呢,上次姐姐夜里发热,殿下紧张的脸腰带都搭错了呢,还有......”

  高舞滔滔不绝的说着,阮瑶在旁听着脸上一片火烧似的感觉。

  心中甜丝丝的,那种紧张期待,又有些莫名喜悦的情愫悄悄在心中发芽。

  高舞看着阮瑶红着脸的模样,心里暗道:对嘛,这才有些新嫁娘的意思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