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古代言情>一世锦>第31章

  皇宫,一处偏僻的宫殿。

  燕太妃抬头看向上首的女子。

  那女子面容姝丽,堪称国色,甚至比那皇贵妃柳氏更胜一筹,只眉间似有若无淡淡的郁气,让这女子多了几分愁苦之意。

  这女子正是大荣皇帝荣拓的淑妃,传闻颇不得宠,膝下无儿无女,且后宫诸事不理,偏安这小小的兰台殿。

  此时,淑妃正一脸温和的超燕太妃道:“燕太妃,许久未见了,近来可好?”

  “托娘娘的福,一切安好,前些日子听闻娘娘身子不好,这会儿可是好些了?”燕太妃笑着问。

  语气颇为熟稔,看得出来这二人应是十分相熟的。

  “唉!我这身子你又不是不知道,不过是老毛病罢了,能拖一日是一日!”淑妃面上依然是淡淡的笑意,说起自己的身体状况仿佛丝毫不在意。

  “娘娘,事已至此,您还是多想开些,人总是要往前看的,一味活在过去,伤人也伤己啊!”燕太妃说这话时,已经收敛了笑意,脸上也透出一股子郁气,好似在劝旁人,也好似在劝自己。

  是啊,说起来两人也是同命相连,同样的锥心之痛,只是她比自己更可怜一些罢了......

  “难得你来一次,不说这些不高兴的事儿,你许久不进宫了,上次宫宴我不愿去凑那个热闹,我俩也没能见上一面,这次你进宫,可不是专程来看我的吧!”淑妃眸子里染上了淡淡的揶揄。

  随着淑妃的话,燕太妃很快调整好心态,脸上重新恢复了笑意:“娘娘这话是怪我不常来了?呵呵,不过这次进宫,确实有事情要求娘娘帮忙!”

  “你我二人之间,哪里还需要这般客气,你有什么事情尽管开口便是,但凡我能办到的,必定帮你办齐整了!”淑妃佯装生气的看了燕太妃一眼,说道。

  燕太妃抿了抿唇,正色道:“臣妾此番进宫,想请娘娘帮忙在圣上面前为绍儿求得赐婚的圣旨!”

  这是燕太妃与严博绍、阮瑶一同想出来最妥善的办法,太子虎视眈眈的在旁盯着,总是两人定下婚约,按照太子的性子,也必定会不择手段,想尽一切办法从中破坏,与其等事情发生再想着补救,不如想个一劳永逸的法子,让太子心生忌惮,不敢再肖想其他。

  而这一劳永逸的法子,便是让圣上直接为严博绍、阮瑶二人赐婚,太子权势再大,面对圣上也会有所收敛,而御赐的婚姻恰好是给他们二人最好的保护。

  燕王府掌管兵权数年,纵使现在已经上交兵权,但严家三代在军中积累的声望却不容忽视,是以这些年燕王府也早已为皇家所忌惮。

  严博绍早已到了娶妻的年纪,这两年也不是没有人透出想与燕王府联姻的意思,只是都被严博绍拒绝了,本就被忌惮了,若是再想着强强联合,那燕王府离没落也便不远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能利用这一点,让圣上松口,当然,枕边风也是最重要的。

  原本燕太妃不想来求淑妃帮忙的,毕竟她知道淑妃向来......但这事情容不得一丝差错,有严博绍在朝堂上筹谋,加上淑妃的枕边风,才是最保险的办法。

  此时燕太妃说完自己的诉求也颇不自在,甚至有回避淑妃目光的冲动。

  淑妃面上前却是没什么变化,只笑着说:“我竟忘了燕王那孩子早已到了婚娶的年纪了,像他这般大的儿郎们想必孩子都会满地跑了吧!”

  看淑妃还有心思打趣,燕太妃心下稍安。

  “不知看上的是哪家的姑娘?”

  “是自小养在臣妾膝下的瑶丫头!”提起阮瑶,燕太妃眸间染上了淡淡的笑意。

  淑妃见状,也笑着道:“哦!便是你说过的那叫阮瑶的孩子,看你这般模样,想必是十分满意的,这孩子自小养在你膝下,又与燕王青梅竹马,若这事儿成了,也算的上一段佳话!”

  “这孩子是个好的,臣妾本就想着将人留在身边,恰好这俩孩子也看对了眼,臣妾便厚着脸来请娘娘帮忙了!”燕太妃道。

  淑妃点点头,略一思索,问道:“我记得听你提起过,这孩子是老王爷在北地带回来的,可还有什么家人吗?”

  燕太妃颔首:“正是,她自小亡母,父亲原本是老王爷身边的一名军师,因救了老王爷受伤不治身亡,留下这孩子孤孤单单的一个人,我与老王爷心生怜悯,便接到身边亲自教养,索性这些年,养出的性子是极好的!”

  “这么说来,也是个清清白白的家世,且父亲是有战功的,虽身份低了些,但我也知道你向来不在意这些,而且,想必圣上对此事也乐见其成吧!”

  淑妃与燕太妃对了一眼,话中的含义不必言明,两人已都明白。

  “好,这事我定帮你办妥,你呀,就在家里等着赐婚的圣旨吧!”淑妃展颜一笑,给了燕太妃这个承诺。

  燕太妃却有些不安:“娘娘,这......您真的不会为难吗?”

  “这有什么为难的,我本就是他的嫔妃,行应当之事,哪有为难之说!”

  燕太妃面色动容,起身走到中央,郑重的超淑妃行了一个大礼。

  “臣妾代表燕王府,谢娘娘大恩!”

  淑妃亲手将燕太妃扶起来:“不过一桩小事,哪里值得你行如此大礼,若说大恩,燕王府于我才是大恩!”

  “娘娘,那些往事,便让它过去吧,咱们呐,都向前看!”

  “是啊,向前看,你也是马上就要有儿媳的人了,唉,真想看看能让你这般挑剔之人都满意的姑娘长什么样子!”

  “好啊,等他们大婚后,我带那丫头来看娘娘,谢娘娘恩情!”

  “......”

  当天,太极殿,荣拓坐于上首,下首站了二人,一个是张太傅,一个是英国公柳承明。

  除此之外,殿中还跪了一名黑衣人,带着面具,看不清面容。

  “此消息可能确定真假?”

  “千真万确,是黑蝎传回来的,近日,燕王府已暗中派人接洽汝南陈家!”那黑衣人单膝跪地,面上没有一丝多余的表情,说出的话也不带丝毫情感。

  “想不到他还有这个胆量,哼!陈家......继续暗中观察,一有消息,立刻来报!”

  荣拓挥挥手,那黑衣人即刻消失在殿中。

  “圣上,微臣觉得此事有些蹊跷!”张太傅朝上拱手:“据底下的人来报,陈家这么多年来一直安分守己,他.......怎会挑中陈家?”

  “这有什么,陈家在汝南势力极大,传说那陈大姑娘论容貌才情,样样不输京都贵女,且张太傅别忘了,那陈家与燕太妃的娘家秦氏一族,可是私交甚好啊!”柳承明上前一步道:“圣上,微臣以为需将此事扼杀在摇篮中,若让他们联手得逞,必将对江山社稷不利!”

  荣拓揉了揉眉头,心中升起一阵烦闷,汝南陈家势力极大,不仅有位德高望重,堪称帝师的老太傅陈羽升,家中还有不少人在军中任职,若是放任他与燕王府联姻,那日后可真是不好动了啊!

  “此事朕会慎重考虑,你们二人先退下吧!”荣拓摆摆手,言语中透露着疲惫。

  一名青衣内侍进来,小心翼翼的禀报:“圣上,兰台殿那边传来消息,淑妃娘娘身体好些了,现在已经能下榻走动了!”

  “果真?她好了?那......那她可有说愿意见朕?”荣拓听到这消息后显然很是惊喜,脸上的疲惫之感一扫而光。

  “这......并未......”小内侍怯怯的开口。

  原本兴奋的荣拓,像是被打击了一般,那种兴奋之感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颓然之色。

  “朕就知道,她从未原谅过朕,一直都是......”

  “圣上,奴才听到消息还特意去兰台殿附近看了一眼,此时兰台殿大门正开着,若圣上想......”那小内侍抬头看了一眼,便飞快的低下头,仿佛不敢将真正的意思说出口,连声音都低了下去。

  荣拓看了那小内侍一眼,眸色微动。

  “你是跟在李茂身边的那小子?”

  “奴才李易,李茂公公是奴才的师傅!”李易跪在地上,诚惶诚恐。

  “嗯,不错,日后便来朕身边伺候吧!”荣拓将李易上下打量了一番,道。

  李易神情激动,连忙叩首:“奴才遵命!”

  荣拓还是没忍住,自从听李易说兰台殿的大门开着之后,心思便不在这大殿中了,一本奏折拿在手中快一刻钟了,还没看清上面写的什么。

  宫中的人都知道,淑妃常年病着,那兰台殿的大门更是常年紧闭,连圣上都进不得,一开始,宫中众人还幸灾乐祸,等着看淑妃的笑话,甚至连给兰台殿的份例都克扣了不少,但是后来,圣上竟亲自出手,将那克扣份例的宫人们狠狠罚了一顿,更是惩治了那群背后议论兰台殿的妃嫔们,渐渐的,这兰台殿变成了宫中众人的避讳之地。

  众人皆知,这兰台殿的淑妃虽不受宠,却是个有手腕的,也不知做了什么,得圣上相护。

  荣拓背着手走到兰台殿门口,大门正开着,里面安安静静,偶有宫人们从院中走过......他已经不记得上次见她是什么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