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古代言情>下嫁>第47章 君心

  昭明殿里烛火昏暗,内侍长匆匆走入,遁入屏风之后,附在尚未和衣而眠的皇帝耳边说了什么。

  后者听罢,不动声色地问道:“你确定,近日燕幽侯与相府往来密切,两人状似亲密,形影不离?”

  “奴才亲眼所见。”内侍长说,“当年奴才的师父并未对奴才吐露太多,只是他殉先帝而去之前,奴才与他见过一面。看师父的意思,大概在陛下即位前,先帝就曾有过怀疑,他二人有假戏真做、弄假成真之嫌。”

  皇帝沉默片刻,说:“这些天不断有大臣秘密给朕递折子,说丞相与燕幽侯白日里便荒淫无度,举止逾越礼法,曾有不少人亲眼目睹二人……白日宣淫。”

  内侍长道:“奴才也有所耳闻。”

  “为何人人都目睹,却唯独朕从未目睹过?”皇帝说,“左右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罢了,某些人嫉贤妒能,这些风言风语朕听听便罢,不必入心。你今后只要替朕盯住丞相与燕幽侯是否有朝堂上的勾连便可,至于其他的,朕没有兴趣。”

  内侍长点头:“奴才遵命,陛下。”

  ·

  “少爷,少爷慢点——!”

  婵松抱着方棠的斗篷在后面追,方棠举着两根糖葫芦在前面跑,穿过回廊,飞快地钻进了栗延臻的院子,差点和刚出来的闻修宁撞个正着。

  “少夫人当心!”闻修宁赶快扶住他,“少公子在里面,少夫人有急事吗?”

  婵松气喘吁吁地追来,把斗篷往方棠身上披:“少爷,你如今也早过弱冠之年了,一国丞相怎的这么不稳重,举着糖葫芦在大街上乱跑?”

  方棠抖了抖衣服,说:“好了,你们两个说话去吧,不用管我。”

  他说着就朝栗延臻的书房走去,推开门,探头探脑地找对方在哪。

  “我在这儿,夫人。”

  栗延臻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看着他:“怎么了,急成这样?”

  方棠快步走上前,从怀中掏出一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糖炒栗子,说:“我刚买的街口那家,新烤出来的,真是香,快趁热吃。”

  栗延臻敞开那袋栗子,看了看,扭头问他:“是不是夫人自己想吃,又不肯下手剥,所以紧赶慢赶回来让我给你剥栗子吃?”

  方棠扭捏起来,穿着丞相官服还像个十几岁的少年一般,神色虚虚道:“哪有……我是想让你吃……”

  “无妨,夫人想吃多少我都剥给你就是了。”

  栗延臻把人拉到怀里,开始一颗颗给他剥栗子壳,剥一个喂一个,方棠一手举着根糖葫芦,只等着张嘴接,偶尔高兴了会闭着嘴亲亲栗延臻的下巴,让他也吃一颗。

  方棠又被栗延臻喂了一颗,没急着吃,拿牙齿咬着仰起了头,双眼亮晶晶地看着他,后脑勺一晃一晃的。

  栗延臻低头和他碰了碰唇,很轻地笑一声,唇齿缠绵地纠缠,栗子从方棠口中被喂给栗延臻,咬开一片甜腻。

  “听说午后西北有折子送来。”方棠说,“是和西羌的战事么?”

  栗延臻的手顿了顿,将栗子喂给方棠,说:“父亲拟写了两份,一份递进宫,另一份送到了我这里,说是前线军粮告急,要京中运粮过去。”

  “那倒无妨,等陛下批了,我再派人清点粮草送过去。”方棠说,“再过几日你也要去幽牢关了吧,我提前给你准备些衣物。开春了你若是能赶回来,就和我一起去江南看看,陛下命我年后前去赈灾。”

  栗延臻摇了摇头,说:“陛下的口信刚到我这里,给父亲的朱批已经快马送去西北了。陛下的意思是,先不运粮草,若是能速战则战,不能战,便准备年后和西羌议和。”

  方棠一怔,咽下口中的栗子,问:“为何不给粮?就算不交战,军士也是要粮草过冬的呀。”

  栗延臻道:“陛下并非不知道边关将士要靠粮过冬,他这是在与我父子赌气。自从前些日子陛下想同我父亲商议兵权划归之事,被我父亲拒绝,他就一心想着如何掣肘栗氏,只是现在还没有良臣可供他驱策罢了。栗安是个废物,不堪大用。”

  “你不要小看栗安,他或许是草包,可东阳郡主并不是吃素的。他二人能蛰伏前东宫身侧,助陛下即位,必然是有些本事的。”方棠说,“虽然我不赞成褚阳公大权在握,甚至盖于陛下,但东阳郡主夫妇既然能反一次,就有可能反第二次,倒是更应当警觉。”

  方棠如今只是担心皇帝会令栗氏本家与旁支两系彼此互为制衡、乃至自相残杀。同根而生,才好相煎以制之,这个道理不仅古往今来的君主帝王们懂,方棠也懂。

  在他眼中,其他的东西再波诡云谲、变幻莫测,也抵不上大渠江山的国泰民安。若是祸起疆土之内,令一国将领间互相残杀,才是毁其根基、自断双臂。

  “我会去和陛下商议此事。”方棠说,“西羌若是有心议和,怎会迎娶公主之后才安生了几月,就又在西北兴风作浪?我看那沙瓦桑就是得寸进尺,替其他部族求亲,本部与我们虚与委蛇。”

  “此事不可一忍再忍,待我几日后动身去幽牢关,若能一举破敌,使西羌再不敢来犯便是更好。”栗延臻说,“若给西羌苟延残喘之机,无异于放虎归山。”

  新皇和栗氏头一次正面产生了分歧,并且这种分歧隐隐有演变为冲突之势。皇帝冷眼看着栗苍大权在握,而自己手边从先帝手中继承的禁卫军寥寥无几,实在难以与栗苍抗衡。

  栗苍聪明得很,他将皇帝的安危掌控于自己手中,皇帝恨他却又动不得他,有求于人,宛如枯藤附树,无可奈何。

  年关近在眼前,栗延臻离京北上,走得很仓促,甚至只来得及在城门和方棠匆匆见了一面。方棠穿一身绯色快马赶上,跃下马背朝着栗延臻飞奔过去。

  栗延臻俯下身,稳稳接住了几乎是一头撞进他怀中的方棠,伸手摸了摸他的发冠:“我会给你写信,半月一封,不会间断。”

  “早点回来,二郎。”方棠鼻头酸得一塌糊涂,被栗延臻抱在怀里差点揉出了眼泪,“不然我总想你。”

  忽视掉一旁几个老将军“成何体统”的目光,栗延臻吻了吻方棠的耳朵,说:“等我取了沙瓦桑的人头,回来见你。”

  他眼底那股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坚定让方棠神色微动,不由自主地踮起了脚,在栗延臻的喉结上亲了一亲。

  栗延臻眼睛微微睁大,呼吸有一刻分外急促,只是眼下行军迫在眉睫,他也来不及再缠绵拉扯,松开方棠翻身跨上战马,勒了勒缰绳。

  “丞相大人,珍重。”

  方棠站在城门口看着大军远去,马蹄扬尘漫天弥烟,震天动地的行军声散在风中,扬起他的官服一角。

  送走栗延臻,方棠也该开始着手安排南下赈灾事宜了。这次皇帝的意思是,令三五命官随行,跟他去江南赈灾,而首要的就是挑选这赈灾官员的名册。

  方棠前些年主持科举,也亲自拔擢过几个新人,且对他们青眼有加,而皇帝却属意于亲手为方棠划拨这次随行的人选,也已经内推了几个心腹。

  方棠隐隐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也不作抗争,只是将自己所选的几人名单呈上去,接下来就看天子心意了。

  果然,他递上去的名册,最终只批了两人随行。

  在天子最终的诏令下来之前,远在幽牢关的栗苍忽然送回来一道折子,照常向皇帝问安,紧接着又水到渠成地引出赈灾之事,并亲口推荐了几个在朝官员。

  据几个看过那折子的官员所说,栗苍根本就不是商量的语气,而是替皇帝决断。

  栗苍对当今圣上甚至比对先帝还要僭越,手甚至伸到了朝堂大事之上,难怪从先帝到新帝,足足憋屈了两朝。

  皇帝接到折子后一整日脸都是黑的,将方棠叫进宫留了半日,问他的意愿。

  这便是将包袱又甩给了方棠,他左思右想,觉得怎么答也不是,只得对皇帝说:“栗苍将军为赈灾一事费心,臣甚是感念,若陛下以为臣所选几人过于年轻,难当此任,这次便不带他们去了,由陛下另挑些人随臣南下吧。”

  他夹在中间也无能为力,只能主动让位出局,让皇帝和栗苍继续在朝堂上博弈,他只遵旨便是。

  方棠倒是很悲哀地发现,他如今也惯会对皇帝察言观色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开始如履薄冰地从天子脸上揣摩喜怒,然后根据对方微动的神情来答话。

  君心难测,他不知道眼下天子和栗氏的表面和平还能维持多久,而一旦崩塌,首当其冲被刺得鲜血淋漓的人便是他自己。

  他每日下朝,望着西北方向的流云,内心总是惆怅又惘然。他思念栗延臻,想着要是对方还在自己身边,至少能有一处安心。

  方棠被青槐搀着上了马车,看着外面大雪初初放晴的天,说道:“青槐,你来驾车,让车夫回府取些炭火和酒菜送去东山凉亭,我要去赏雪。”

  “是。”

  青槐翻身上了马车,车夫脚程快,迅速便沿着长街赶回了丞相府。方棠想着东西送来倒也快,便让青槐直接从近路走。

  作者有话说:

  盐:给夫人剥栗子可以,剥完栗子剥衣服,这样交换怎么样?

  糖:(太想吃了以至于完全没考虑后果)嗯嗯嗯可以你快给我剥*。٩(ˊᗜˋ*)و*。

  然后兔子就被狼吃掉了!~

  (明天还有更新,感觉20万字可能收不住啊啊啊怎么办!估算大纲进度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