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古代言情>海盗女王养成记>第220章 送行

  此时已入五月,三韩之地气候回暖,正值傍晚,余霞在海天交接处徐徐铺展,那一线火光倒映在海中,仿佛熊熊燃烧。

  徐恩允眼睁睁看着长夜降临,涛涛潮水从他脚底奔涌而过,他却无力阻拦,也无法逆转。

  他没有回头,却知道原先生正不安地看着他:“大人……”

  “我们败了,”徐恩允轻声道“从太阁大人暴毙的那一刻起,我们已经输了这场战争。此番退去,东瀛必有大乱,至少十年之内,东瀛都无法涉足三韩,遑论定鼎中原!”

  原先生咬紧牙关:“大人,我们还有机会!您已经和淀夫人攀上关系,只要她和少主能顺利接掌平家势力,就算回到东瀛国内,您也可以……”

  徐恩允竖起手掌,截断他的话音。

  “倘若平光秀多活十年,平秀濑或许有机会接掌平家势力,”徐恩允低声道,“可是平光秀死了……留下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幼子,和一个空有野心、却毫无爪牙的女人,除了被各方势力撕成碎片,没有第二条路!”

  出于多年来的敬畏和顺从,原先生没有反驳,脸上却流露出不赞同。

  “你要知道,东瀛不是中原——哪怕是讲究‘温良恭俭让’的中原朝廷,牵扯到大位之争,也是不死不休,”徐恩允畏冷似的,双手拢在袖里,“现在的东瀛就是角斗场,想要活下来,就必须身体力行地杀出一条血路……平光秀以为,安排了托孤大臣,就能让襁褓中的幼子高枕无忧?我早说过,废长立幼是家族传承的大忌,当他决定绕开养子,将手中权柄交给那话都不会说的小儿子时,就注定了平家的结局!”

  原先生暗暗心惊,他曾是平家家臣,为了东瀛太阁的“大业”潜入东南沿海,辗转投入徐恩允麾下。他听命于徐恩允,却仍旧把平光秀……或者说,把平家当成旧主:“大人,真的没办法挽回吗?”

  徐恩允垂目看着自己苍白孱弱的手:“如果没有德川千代,淀夫人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可是自从德川千代逃回领地,平家的覆灭已在意料之中……”

  他顿了片刻,突然抬起头,目光越过千重暮色,落定在汪洋彼岸的东瀛岛国:“宇生多秀不能挽回,淀夫人同样不能——夺平氏江山者,必为德川千代!”

  原先生说不出话来。

  “秦军放小西隆宇的人出去报信,未必是心慈手软,多半存了一网打尽的心思!”徐恩允看穿了他的念头,漠然道,“与其为不相干的人伤神,你还是担心自己的处境吧。”

  原先生悚然一震,当即回过神:“大人的意思是……秦军有可能沿途设伏,拦截我军主力?”

  “不是有可能,而是一定会!”徐恩允斩钉截铁道,“我了解齐珩,齐珩也知道我,我们不可能放过彼此,这一仗没有交涉,只有你死我活!”

  他蓦地转过身:“三韩大势已去,东瀛乱象将起,与其随波逐流,不如另起炉灶,或许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你是想跟着小西隆宇送死,还是随我杀出重围,搏一条生路?”

  原先生眼角疯狂抽搐,半晌,忽然跪倒在地,顿首跪拜:“在下……甘愿追随大人!”

  徐恩允仰头向天,眼底映出深沉夜色,忽然笑了。

  翌日天不亮,江晚照已悄然起身,这一次,她没有惊动齐珩,那靖安侯卷在被褥中,睡得恬淡安宁,苍白的眼角微微垂落,仿佛好梦正酣。

  江晚照披上外氅,临走前实在忍不住,在他脸上亲了下。

  “安生等着,”她轻言细语,“等收拾完东瀛人,我就带你走……以后再敢跑,我就打断你的腿,拖到小黑屋里绑起来!”

  齐珩不知听没听见她凶残的海誓山盟,微微偏过头,在她手心里惬意地蹭了蹭脸颊。

  江晚照给齐珩掖好被子,茶杯里点了凝神助眠的香,架着金雕走出帐外。军营门口,韩章早已备好快马,两人交换过心照不宣的眼神,江晚照从他手里接过缰绳。

  身后就在这时传来脚步声,有人唤道:“江姑娘!”

  江晚照回过头,露出不掺水分的诧异:“李将军?你怎么来了?”

  来人正是李汝因。

  江晚照今日离营的事只有两位秦军统帅知道,她也不清楚李汝因是碰巧经过,还是专程来送行的。但齐珩和杨桢都极看重李汝因,江晚照自然收敛锋芒,露出一个近乎“温婉”的笑容:“这么早,是有事求见齐侯吗?”

  李汝因依照中原的规矩,对她抱拳行礼:“听杨侯说,江姑娘今日离营,便想着来送一送。”

  江晚照心说:哟呵,还真是来送行的!

  她知道齐珩和杨桢都存了拉拢此人的心思,也有心助齐珩一臂之力,只是靖安侯的醋劲异乎寻常的大,但凡江晚照和李汝因多说两句话,他就要寻机找茬地闹上一场。

  次数多了,饶是江晚照混不吝,也有点吃不住靖安侯不依不饶的劲头,乃至于见到李汝因就草木皆兵。

  “有劳李将军,”江晚照心里发虚,面上还得不露声色,“久闻将军大名,此次不能并肩作战,实属遗憾。不过请将军放心,只要有我在,断不容倭寇轻易撤回东瀛。”

  她是女子,又是外援,李汝因无形中放低了姿态,连语气都比平时温和三分:“我从杨侯口中听说过姑娘的义举……姑娘身在草莽、心存家国,在下十分佩服!”

  江晚照微乎其微地挑了下眉,似乎没料到杨桢那般桀骜跋扈的脾气,竟然和李汝因意外地投了缘,两人厮混这些时日,俨然成了相交莫逆的挚友。她甚至听说,杨桢向朝廷上了奏疏,将李汝因的功勋事迹变着法地夸赞一番,还为他讨来一枚九叠篆文铜铸都督印,随印附赠了虎头令牌、鬼刀、斩刀等八样物件,号称“八赐”,着实让李汝因长了一回脸。

  李汝因也很上道,将这些赏赐高挂在军营里,谁来都得炫耀一番。一来二去,他和杨桢的交情越发深厚,好的只差穿一条裤子。

  “李将军言重了,”江晚照客气地笑了笑,受齐珩影响,场面话张嘴就来,“再怎么说,我也是大秦子民,骨子里流着中原血脉,自然不能眼睁睁看着倭寇肆虐、生民涂炭!”

  一旁的韩章眼角跳了跳,心说“您不是为了拐走靖安侯才费心帮忙吗?”

  江晚照赶着出发,没时间多耽搁,李汝因也不是爱说废话的人,简单寒暄后,他从怀里掏出一卷画纸,双手递给江晚照。

  江晚照一愣:“这是?”

  “承蒙姑娘看重,将《营造法式》的副本相赠,在下感激不尽!”李汝因诚恳地说道,“姑娘之前说,锦鲤的设计有些欠缺,这些时日,在下斟酌再三,做了几处改动,没来得及下水实践,也不知是否准确,就当抛砖引玉了。”

  江晚照:“……”

  她几乎是劈手夺过图纸,迫不及待地展了开,越看眼睛越亮,末了感叹不已:“将军非但治军有方,于军工设计更是见解独到,实乃不世出之人才!”

  她话说得真诚,李汝因不是没见过世面的,此时竟然有些不好意思——这大约是因为夸赞他的人虽不少,能夸到点子上的却不多,何况江晚照还是个大姑娘……而且是个长得很好看的大姑娘。

  她存心讨人喜欢,连靖安侯和永宁侯都扛不住,何况是李汝因?

  “姑娘过誉了,”李汝因板着举重若轻的脸,耳朵尖却略略有些发红,他知道江晚照急着赶路,没多耽搁,抱拳又是一礼,“既如此,在下便预祝姑娘大捷归来!”

  江晚照回了一礼。

  直到李汝因的背影消失在稀薄的晨光中,江晚照才将图纸卷成一卷,小心翼翼地收回怀里,用马鞭敲了敲韩章的胸口:“韩章!”

  一直强充泥塑的韩章如蒙大赦,上前一步:“主子?”

  江晚照抿了抿嘴唇,沉声道:“我想要他!”

  韩章:“……”

  他心说:主子欸,您这话千万别被靖安侯听到,否则齐侯非跟你翻脸不可!

  江晚照乘船赶赴外海之际,宇生多秀果然下令收缩兵力,将驻守倭城的东瀛军团撤回釜山,向东运往巨济岛,再由巨济撤回东瀛本土。

  他之所以选择巨济岛,而非釜山作为撤退地点,是因为此地孤悬海外,可以最大限度地切断秦韩联军在陆地上的威胁。

  宇生多秀思虑周全,可惜百密一疏,秦韩联军确实不可能脱离陆地的倚仗,发兵外海包围巨济岛,但是有人可以。

  第一批撤回东瀛的军团将领正是加藤清泽,当初入侵三韩,他与小西隆宇分兵合进,不过大半个月,已经将三千里山河握入手中。如今仓促退去,他站在船尾回望渐行渐远的陆地,心中感慨万千,又有些说不出的惆怅。

  或许,连他自己也没想到,当初踌躇满志地踏上这片陆地,蛮以为中原繁华尽在掌握,到头来只能灰溜溜地离开。

  不过不管怎么说,比起埋骨三韩的同袍而言,他已算是十分幸运。

  为了确保航程顺利,东瀛军特意派出枭鸟护航,黑色的机械巨鸟往来于不见尽头的汪洋之上,不时发出绿色的信号弹,示意“前路畅通”。眼看三韩大陆消失在视野中,加藤清泽微微叹了口气,想起东瀛国内日益紧张的局势,心头顿时一凛。

  “仗还没有打完,”他无比冷静地想,“太阁大人猝然去世,北政所夫人又遭淀夫人软禁,我不能在这时候松懈!”

  加藤清泽和小西隆宇都是平光秀的心腹,立场却有微妙的不同:小西隆宇是平家嫡系的支持者,纵然平光秀暴毙而亡,他依然选择了尚在襁褓中的平家少主。加藤清泽却是由平光秀的正室——北政所夫人一手带大,对北政所夫人有着天然的亲近。眼下北政所夫人遭到淀夫人软禁,如何力挽狂澜、保住北政所夫人,成为加藤清泽的首要考虑。

  “太阁大人真是老糊涂了……一个话都不会说的黄口小儿,怎么能成为平家的掌舵人?”加藤清泽是平光秀看着长大的,东瀛太阁生前,他不敢有只言片语的异议,如今人不在了,他终于将憋在心里的郁结吐露一二,“若是秀次大人还在,平家怎么会沦落到这个地步?各方大名又怎么敢蠢蠢欲动?”

  加藤清泽未必有多推崇平秀次,但是作为业已成年且不乏手腕的继任者,平秀次显然比襁褓中的幼子更能镇住场面。可惜平秀次已经死了——在被平光秀以“谋反罪”流放高野山的两个月后,他被责令自裁。与此同时,平秀次妻女共计三十八人,被平光秀斩首于京都,满门血脉就此断绝!

  加藤清泽是在平光秀膝下长大的,多年来为其马首是瞻,唯独在这件事上,他注定和平光秀的遗愿背道而驰。他对淀夫人没有好感,更不在乎那个襁褓中的婴儿,满心挂念的,只有北政所夫人的安危。

  “秀次大人已死,单凭一个襁褓中的孩子,根本握不住平家的滔天权柄,”加藤清泽无比冷静地想,“若是北政所夫人膝下有子,自然再好不过,可惜没有……我要保住自身和夫人,必须另寻后路!”

  加藤清泽寻思了一路,甚至将心腹部将唤入舱内密谋。当天傍晚,一干人等疲惫地走出船舱,正要各自散去,加藤清泽忽然抬起头,惊疑不定地“咦”了一声。

  亲卫应道:“将军,有什么不妥吗?”

  加藤清泽抬头望天,海面浓云滚滚,似是风雨欲来的征兆,他喃喃道:“枭鸟……怎么还没回来?”

  亲卫倏尔一惊。

  东瀛补给船频繁出事,从东瀛本土到宇生多秀都是如临大敌,此后船队出海,必由枭鸟随行护航,每隔一个时辰便会发出昭示“畅通无阻”的信号弹。

  可眼下已经过去两个时辰,怎么还不见枭鸟返航?

  加藤清泽刚想到此处,就觉船身巨震,负责警戒的东瀛士兵发出惊恐的大叫。他三步并两步地冲到船头,举目眺望,只见海面上笼罩着浓重的雾气,暮色潮水般降临,沉甸甸地压入视野。

  战船船尾猝然遇袭,桅杆倒塌大半,万幸还能勉力支撑。加藤清泽极目远眺,依然没发现敌舰的踪影,不由怒道:“敌舰在哪?在哪里!”

  话音未落,右后方再次传来巨响,却是一艘安宅船遭到偷袭。

  这一回,没有任何侥幸,炮弹正中船身,火光随着蔓延的脂水汹涌肆虐,将偌大的船身一口吞没,继而缓缓沉入东海汪洋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