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耽美小说>穿到古代有对象了>第21章

  晨光破晓,江府的下人已经忙碌起来了。每个人各司其职,院子里有三人打扫,负责采买的向管家领取费用后便出了门,前院正厅的桌椅都被仔细擦过,房间花瓶里的两只梅花被换成了更为鲜艳的月季,端着盘子的下人在立春的指挥下将精致的膳食摆在后院的正厅……

  三年前,两人成亲之后,白玥在院子两侧种了两株梅树,今年是第一次开花,开花那日,两人忙里偷闲,在梅花树下小酌。如今,梅花落了一地,府中的下人将其扫去,等待来年花开。

  立春穿过回廊来到内室,看见琳琅站在门口犹豫多次也没有敲门,便知两位主人还未醒来,随后返回正厅安排下人撤下膳食。

  江如星是在感受到麻木的手臂后醒来的,她小心的握了握拳头,试图缓解麻木感,白玥感受到她的动作也醒了,醒过来的她眼睛还没完全睁开,却非常顺手的捞过她的手臂按了起来。她努力睁开眼睛的样子让江如星的心中一片温暖,被可爱到的江如星凑过去吻她的唇。

  感受到唇上柔软的白玥顺利地睁开了眼睛,在她怔愣的瞬间,一片软滑侵入了她的领地,唇齿交缠的感觉令两人的心渐渐安定下来。

  本以为很快便会停下,没想到江如星的攻势越来越猛,承受不住的白玥发出细细的呜咽声,听到声音的江如星变本加厉,原本轻覆在腰间的手沿着衣襟下摆探了进去,察觉到的白玥狠心的咬了一下她的嘴唇。

  江如星感受到刺痛便清醒过来,白玥微恼的眼神看得她心间一颤,随即抽出了四处作乱的手,然后还欲盖弥彰的帮白玥整理了略显凌乱的衣服。

  “那什么,我…我…情不自禁,你别生气。我就是一时没忍住,下次不会了。”江如星作乱的双手绞在一起,可怜巴巴地说道。

  “哼,你在这方面作出的承诺就从来没做到过。”白玥故意不看她装可怜,自顾自地起床穿衣服。

  “哎呀,就是我们这次分开的太久了吗,我太想你了。今天是我回来的第一天,你就别生气了,好吗?”江如星拽着她的胳膊,不让她离开。

  听到她这样说,再配上可怜兮兮的表情,白玥彻底投降,她转身去柜子里拿了江如星的衣服,扔给她后,没好气地说,“快起来陪我去用早膳,我饿了。”

  知道这是不生气的信号,江如星高高兴兴地穿上衣服和白玥吃饭去了,吃到精致美食的江如星发出一声喂叹。

  和夫人一起在家里吃饭就是比孤零零的一个人好!

  吃过午膳,江如星心血来潮拉着白玥出府游玩,两人沿着长安街逛过去,江如星不顾阻拦在珍宝阁买了些胭脂,手镯,并让店里的伙计送到江府。两人出了店门还能听到店里其他夫人小姐的议论声。

  “宰相大人对她夫人可真好,真羡慕。”

  “你可不知道,两人成亲有三年了,宰相夫人肚子一直没动静,宰相大人也只守着她一人。”

  “娘,我也想要一个这样的人做夫君。”

  “到如今又有哪个男人能只守着一人过。”

  “就是,宰相夫人要是一直怀不上,宰相大人不可能不纳妾,你且等着吧。”

  充满了羡慕与嫉妒的话语或多或少被两人听到了,但两人都没在意,江如星牵着白玥继续去下一家店逛,逛到傍晚才回府。

  第二日下了朝,萧瑾把江如星留下,让她出一道题作为殿试的考核内容。

  江如星在前日就已想好题目,还要多亏琳琅将那个麻烦事告诉了她。真正的凶手在捉拿归案后,官府竟因为畏惧权势,收人钱财,掩盖罪行,将凶犯放出。长宁的法律对于权贵与官家子弟来说形同虚设。

  历朝历代,人的权利大都凌驾于法律之上,所以才会有官家子弟欺男霸女屡禁不止,受到欺压的百姓畏惧权势不敢反抗,收人钱财的官府光明正大的为人掩盖罪行。

  所以此次,江如星出的殿试题目是法治,她想以此题试探朝中官员与天下读书人的态度。

  “皇上,此次的殿试题目可为法治。”江如星将所出的题目写完后由福全呈给皇上。

  “法治,为何?”萧瑾问。

  “皇上,本朝法律中写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项法律本没有错,但皇上可知,真正能做到施行此项法律的官府有多少?真正因此项法律为家人讨回公道的百姓有多少?”

  江如星说完后,不等萧瑾询问,继续说道,“几乎没有。”

  “朕知道这项法律对很多人来说形同虚设。但法治真的有必要吗?”萧瑾自小就享受着权力带来的好处,她的祖先所处的朝代实行的都是人治,她自小受的教育也是,谁的权力大,谁就有话语权,虽然她并没有因此仗势欺人,但这确实是当今社会人人认可的法则。

  因此,她并不认为有更改的必要。

  “皇上,法治与人治最大的区别是,在法治下,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去决定他人的生死,包括陈大人,包括臣,同样也包括皇上。”

  萧瑾闻言,目光一凛,死死地盯着江如星说,“江如星,你可知你在说什么!如果真的按你所说,实行法治,岂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爬到朕的脑袋上,那朕这个皇帝还做不做了!”

  “皇上,施行法治之后,皇上仍然是长宁的皇帝,这一点不会改变。只不过与之前不同的是,皇上要以身作则,处罚的每一个臣民都要依法判刑,无论这个臣民是皇亲国戚还是平民百姓。每个人的处罚不能因为身份地位权力的不同而随意更改。”江如星毫不惧怕的直视着萧瑾。

  “江如星,施行法治之后,世家大族的权益再次被缩减。科举制度改革能成功是因为朕不顾朝臣劝阻,但是这朝廷不是朕一人说了算的,这次推行法治朕如果再不顾朝臣的意见,朝中恐怕会有大乱。所以推行法治就看你自己了,如果你能说服朝臣,朕就支持你,倘若不能,这件事也只能搁置。”江如星的解释是萧瑾可以接受的,因此,刚刚还对江如星怒目而视的萧瑾变得平静下来。

  第一次科举改革已经分掉一部分世家大族的权益,在此关头上,再次削减他们的权益,势必会遭到他们的反抗,到了那时,萧瑾如果仍然支持江如星,就是将自己放在了朝臣的对立面,这样的情况,对于她皇帝的位置是有很大隐患的。所以这次,她最后是否支持,法治能否成功推行,全由江如星和朝臣做主,要是朝臣能接受,她也不会反对。

  “臣遵旨。”江如星明白萧瑾对于法治其实是不看好的,她提出来之时也没想过萧瑾能支持她,因为如果法治实行,同样也触碰了皇权。如今的结果并不像她设想的那样糟糕,至少还是有希望的,她还是愿意试一下。

  江如星行礼之后便要离开,在她还未走出大殿之时,萧瑾将她叫住,问道,“江如星,你不怕吗?你所提出的每一项政策都是在试探世家大族的底线,你不怕因此丢了性命吗?”

  “当然怕,但臣提出的政策都是利国利民的,臣问心无愧,倘若因此丢了性命臣也无憾。”江如星说完就离开了。

  萧瑾看着她坚定的步伐,既钦佩又庆幸。钦佩她能如此无畏,又庆幸她无心帝位。想到这的萧瑾自嘲一笑,慢条斯理的为自己倒了一杯茶后,缓缓道,“原来朕不过也是个贪慕权力的俗人。”

  殿试结果在江如星意料之内的令人失望,参加殿试的举人虽然出身各不相同,但如今的社会规则已经在他们的生活中根深蒂固,世家大族的子弟对法治的利处闭口不谈,出身寒门的举人不知法治的好处应该如何谈起,甚至有的举人从未听说过法治。

  其中有几人讲的虽然与江如星所设想的相去甚远,但至少比其他人看的要更清楚。但是,这些人在最后的殿试名次中并不高,其原因是殿试的阅卷人不只有江如星,还有其他大臣。

  知道此次题目的朝中官员在私下互相试探口风,统一口径,试图在江如星提起之后能够团结一致,极力反驳。但没想到,江如星自此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从未提起,众位大臣提心吊胆了几天,也不见江如星有何动作,渐渐放松了警惕。

  江如星虽然失望,但并不想放弃,她在等一个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