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历史军事>父子的穿越之旅>人员培养计划

现在的白家,已经完成了原始资金的积累,不仅有钱、有权、有兵,并且还得了爵位,虽然说是最低的爵位吧,可那也是爵位啊,不过白家此时还不知道,因为大太监王管事还在赶往边城的路上。

白河等人此刻还不知道,他们白家已经被一些朝中的权贵视为了眼中钉、肉中刺,一场看不见的较量即将开始。

那个被张凤在醉仙楼胖揍一顿的刚子还记得吧。他舅舅在韩王府做管家,一些大臣为了巴结韩王就会经常贿赂他,很多朝中大员都要对他点头哈腰的,所以此时他已经飘了,一听自己的外甥被欺负,那还了得必须要报复回去。

这一日抚远郡郡守来京都述职,因为这一任做得不错,所以被朝廷给调回了京都,他升职了。

新任的抚远郡郡守苏锗,原来只是韩王府的一个奴才,因为脑子还算灵光就被韩王放出去做了县令,培养了几年,虽说业绩平平勉强算得上及格吧,但捞钱的本事确是绝对的优秀,任期内他为韩王攒下了不少钱财,结果这次硬生生的被韩王从县令给提拔到了抚远郡做郡守。

他告别完韩王,准备回家收拾一下就赶往抚远郡,结果还没等走出王府,就被刚子的舅舅给叫住了:

“苏郡守别来无恙啊!”

苏锗一看是自己曾经的老管家,连忙拱手鞠躬:

“哎呦!腾管家,下官有理了!”

腾管家背着手缓缓走到苏锗身边,仰着脸问道:

“听说要到抚远郡去了?”

苏锗一看就知道这腾管家是有事想对自己说,于是迎笑道:

“正是,腾管家有何吩咐,下官定铭记于心,到任之后立刻就办!”

这腾管家一看,嗯,这小子不错还没飘,当初自己还真是没有向王爷推举错他,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也没什么大事,我姐姐一家在边城县,外甥啊也是不省心,前一段得罪了白爵爷,还请苏大人到抚远郡之后多多照顾照顾他,毕竟是娘亲舅大嘛,以后他有事还得我这个当舅舅的管,就有劳苏大人了。”

苏锗一听就明白怎么回事了,了然的点了点头,回道:

“没有腾管家就没有我苏锗的今日,日后我还要仰仗腾管家多多提拔,区区小事不劳烦腾管家费心,下官就任后会立刻就去看望咱家外甥。”

腾管家听后满意的点了点头,微笑着拱手道:

“多谢苏大人,京都的事有我照看着,请尽管放心,苏大人,一路顺风!”

苏锗连忙拱手道:

“多谢多谢!下官告辞!”

此时白家大酒楼的代购业务在不断地扩大,现在一些供应商干脆也加入了他们,甚至将定价权和销售权直接交给了白家大酒楼。

纸张书本的生意那是异常火爆,通过第一批商人的推广,目前中档和高档纸张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了。

至于低等纸为何没推广到全国?主要还是因为价格太低,如果路途遥远,那成本自然就高,如果涨了价那就违背了初心,他们都害怕白河取消他们的销售权,这生意看似利润不高,可量是真的大啊。

按着约定白河将香皂的销售权也放给了之前合作的商贾,这香皂可让他们赚了不少钱,一直派人在边城盯着白家大酒楼,如果有新品上市,必须立马拿下售卖权。

白河回到府中屁股还没有坐热,两位账房老先生就抱着一摞摞账本走了过来,白河见此,满脸疑惑道:

“司徒老先生、蔡老先生这是为何啊?”

两位老人放下账本,连忙摆手道:

“二少爷呀,老夫在府中几十年,老太爷在世那会就在白府,现年事已高实在应付不了这么多的账目啊!”

“蔡先生说的对啊!二少爷!最近铺子越来越多,这府中还有不少事情,这!这!这也忙不过来呀!”

白河随手拿起一本账就翻了起来,看着密密麻麻的条目然后笑道:

“两位老先生说的我都懂,二位看这样好不好,咱们啊分工一下,然后我说个法子!”

司徒老先生和蔡老先生对视一眼,对着白河睁大了眼睛疑惑道:

“二少爷说的是什么法子?”

白河不慌不忙,拿出一页纸,在上面写上了阿拉伯数字一到十,然后解释了一下用法,两位老先生听后连连点头,不断称赞。

白河接着又参考了后世的财务制度,根据现有的规模其实用不了太复杂,弄几名收银员收银子开收据,再培养几名出纳员进行核对,将账目和钱财每日入到白府,两位老先生清点就好。

整个过程中让白府信得过的人全程看护好银两,就不会出错了。又制定了一些根据现有情况下可以使用的财务制度,两位老先生听后也是觉得可行。

“那收银的人可至关重要啊!二少爷打算派谁去啊??”

白河想了想,道:

“让我嫂子和张凤安排吧!”

两位老先生听后也觉得可以,满意的点了点头,毕竟两位少夫人放心的人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于是和白河探讨了一番新式的数字、记账方式和财务制度就回去准备了。

张凤和春雨也知道店铺忙的热火朝天,自己平时也会去走走,听了两位老先生的话,结果把自己的丫鬟分派了出去,因为暂时最放心的就是自己的贴身丫鬟了。

回来的这几日白河是白天忙晚上更忙,张凤可下把他盼回来了,怎么可以饶了他呢。

“娘子,不行了,真不行了,我这小身板怎么架得住这么折腾啊,今天再折腾就六次了,你放过我吧!”

“昨天还七次呢!今天才五次,不行!快点的!”

白河无奈,只能咬着牙完成了一夜七次的任务,他暗暗发誓明天起一定要早起健身,锻炼身体保卫自己。

结果一睁眼太阳的晒屁股了,刚穿好衣服大太监王管事就来了,宣读完圣旨,就乐呵呵的向白河夫妇贺喜:

“恭贺白爵爷,恭贺夫人!”

谁知白河根本就不按套路出牌,直接一把挽住了王管事的手腕道:

“王哥你是跟弟弟越来越见外了!赶紧进来坐,我把我大舅哥家的厨子给挖来了,让他做几个好菜,咱哥俩喝点!”

随后就取了三块金饼塞进了王管事的怀里,这大太监见到金饼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缝了,开心的说话都有些颤抖了:

“好!好!好!喝点!喝点!”

饭桌上王管事给白河讲,朝堂上因为白河出访天罗的结果,已经分成了两个派别,虽然表面上陛下将这事压了下来,但还是有一些御史将白家视为了潜在危险。

力挺白家的大多都是武将世家,曾经和白老爷子都有些交情,不过白河也都没有在意,但从王管事口中白河得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就是两位皇子为了争夺储君之位,已经达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再这样下去朝堂就会非常危险了。

“兄弟啊,你得和白老将军商议一下,早做打算呀,现在虽说还没波及到边塞,但是洒家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人来找到你们了!”

“放心吧王哥,兄弟自有打算!”

白河有什么打算啊,他就是压根儿不打算参与,现在只想安安稳稳的过好当下,然后早一点和父亲返回现代,没有网络的时代都快把自己憋疯了。

王管事只待了一天就去了西北办差,白河也没多留他,走的时候他再三嘱咐白河,一定要做好准备,结果白河根本不听只是表面答应,他给王管事拿了一箱子的香皂和茶叶作为送别礼,送别之后就感觉暗暗不爽。

白河在前世的时候最讨厌的就是这种事情,非要逼着你站队,好好的过日子不好吗?这世界不是只有黑白两个颜色,还有很多美丽的色彩,如果谁逼着你站队或者和你讲非黑即白的理论,那他一定是邪恶的一方。

通过王管事的介绍他也知道了一些事情,这大皇子赵赢就是一混蛋,比自己这身体之前混蛋百倍不止,其实他也有一些耳闻,这大皇子到处强抢民女,还闹出不少人命,但即使这样还有一大群人支持他,说他是创新派。

二皇子赵峰听说还不错,但文官支持的人少,武将支持的人多,好像华帝比较喜欢二皇子。

但是这些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管他呢,现在自己也有封地了,还是得尽快去封地看看才行。

王管事在来白府之前已经到郡里和县里通报过了,县里收到通报后立刻就派人去暮河乡进行了安排,当白河带着张凤等人到达那里的时候,老乡长带着一众人迎接出来很远,白河放眼望去黑压压跪了一片:

“恭迎爵爷!恭迎夫人!这是我们暮河乡的户籍册,请您过目!”

白河扶起了乡长和众人,接过户籍册翻了翻户,问道:

“老人家!咱们有多少人口?”

“回爵爷的话,咱们这里有2730户,原本有人,可经过黄毛鬼子这一折腾,死的死,跑的跑,还被他们抓了不少,现在啊,不足七千人了!”

白河看着骨瘦如柴的村民,能猜得到他们都经历了什么,难免鼻子一酸眼圈红了起来,他强忍着情绪将户籍册还给了老乡长道:

“老人家咱们乡收成咋样?”

老乡长听后老泪纵横,其他人也是都流下热泪:

“前三年都干旱勉强糊口,今年老天爷好不容易给下了点及时雨,可黄毛鬼子一来,剩下的还不如前几年呢!以前没人管,现在啊!咱就指望爵爷能帮助咱们了!大伙儿快给爵爷磕头!”

说完众人又要下跪,结果被白河给制止了,白河默默地点了点头,然后安慰众人道:

“我会想办法的,刚好前一段有不少关里的灾民到边城,现在也是临时安置的,那就都迁过来,差不多都是匠人,还可以给乡里做一些事情,我在运些粮食和种子过来,先把今年熬过去,来年好好干,一定能大丰收!”

听到白河的话,众人感激的都泣不成声,白河心里也清楚,皇帝给他封的这个地方可真是用心良苦了,这原本是人家天罗国的地方,是被自己祖上夺过来的,只要一有战争就会波及到这,所以啊,必须要好好规划一下才行。

白河带着众人在封地内略微转了一圈,发现这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差,虽然也是丘陵地带,但都不算陡峭,林子是很多,可也有很大一片适合耕种的平坦区,想了想可以以后慢慢探索,先把人气搞起来再说。

第二天回到边城白河就开始策划起来,可以在几个山头设立了望塔,将大部分人集中起来,在依山傍水之处建立一座小城,再挖一条护城河将水引入其中,城外是良田,还能登高望远。

对!说干就干,他到了白家大酒楼的会议室,派人叫来了张木匠和几名主要技术骨干,还叫来了泥瓦匠的管事,这些人到达之后都笑吟吟的对白河表示祝贺。

“恭喜爵爷!恭喜恭喜!”

白河其实也不太了解这个封号能给自己带来什么,自己平时该做什么现在依然还做什么,根本没有变化。

“今天把大家叫到这里呢,是有些事情和大家说一下,现在边城的事情基本上也算是步入正轨了,如果不发生大的意外,应该很平稳了,现在封地那边的事情我准备和大家说一下。”

于是白河把自己的两个想法一一讲了出来。

第一,他打算把核心部件的加工与生产转移到封地,并且铁器生产和泥瓦匠也转移过去,他原本是想把矿石贸易都挪到封地来,后来一想如果城建在山坡上运输肯定很费劲,所以还是放弃这个想法了。

但铁器不同,他需要给父亲提供装备,在封地制作会更安全一些,至于姑父说的天网台在府中安插的探子,他也准备在封地这边把他们给一个个揪出来。

第二,白河要开设一个专门培养匠人和农业技术人员的学堂,然后去百姓中传播这些知识,因为白河发现,如果想要更多的人富裕起来,能够吃饱饭,仅凭这些匠人和自己的那些贸易想法是远远不够的。

现在天下百姓最缺的是粮食,可其实土地并不缺,主要是高产的作物少和耕种的技术不行。

当他把这两个想法和大家说了之后,大家都感觉特别惊讶,因为他们很不理解,带徒弟不就行了为什么要开学堂呢?

“爵爷,我们都是粗人,让我们像先生一样去教徒弟,总感觉这么别扭呢!”

可张木匠很赞成白河的想法,这是一个壮大墨家子弟的大好机会:

“我说李铁匠啊,你都当了这么久的顾问了,怎么还弄不明白呢,你想想这么多年,你就带出大春子这一个徒弟,你要是像先生那样去授课,不就可以教出更多的徒弟了吗!如果感觉对方没有天赋,直接赶走或者让他换别的学科不就行了吗!”

李铁匠听后挠了挠头,笑道:

“也是,但我就是感觉别扭!”

虽然讨论了一会儿,最终大家还是赞成白河的想法,于是各自忙碌起来,前期主要是泥瓦匠和这些顾问们很忙碌,因为要建设新城池也算是很大的工程,不过白河发动了本乡和周围几个县的百姓,钱到位那建造的速度是非常之快,没到一个月一座崭新的城池就建设完毕了。

墨家其实是一个很厉害的学派,人们对墨家的印象可能只是停留在机关术上,其实墨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四处宣讲墨家学说的人,第二部分是制作教材和培训墨家子弟的人,第三部分才是制作关于百姓生活与守城、攻城器械等物件的人,他们随着中国大一统之后就退出了历史舞台,也不能说是退出,应该是隐密起来了。

墨家和农家是很近的,属于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那种,后世的伟人也曾经说过,工农兄弟是一家嘛,所以白河为这个学府用锤子和镰刀设计了一个标志,至于学府的名字,最终定为《工农学院》,总部就设立在暮河乡新城。

张木匠将此事飞鸽传书禀报给了墨家家主,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墨家钜子,家主表示十分支持,还派出了4名长老前往暮河乡进行授业。

结果在半路遇见了准备去往边城的死对头,阴阳家长老。

俗话说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没说几句话双方就动起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