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历史军事>功名>第九十二章 绣旗城上展黄龙,所言皆自书中从

夏显林和赵旭一路急行,但是他们到了那处民居外面之后,夏显林脸上都是诧异。

赵旭问:“怎么了?”

“不对,刚才这个院子里几乎悄无声息,这会你听,是什么声音?”

赵旭闻言,刚刚屏神静气,身后韩延徽府上的护卫说道:“似乎是马儿嘶叫的声影,还很多。”

“难道他们一会功夫就聚集了很多人?”夏显林刚刚问了这一句,这间住宅的大门豁然打开,从里面登时跑出了一匹接着一匹的骏马,径直的朝着夏显林几个冲了过来。

众人大惊,纷纷躲开避让,夏显林不退反进,一跃而起,抓着路边的房屋柱子攀上了房檐,而后翻身到了房顶,顺着房顶跑了几步,又跳上了一棵大树,而后顺着树枝杆到了路对面的那户人家墙边。

显然在这些马就是在夏显林去给赵旭几个通风报信的时间里被赶进院子里去的,而刚才是有人知道夏显林带着人去而复返,所以就开门将马放出。

这件事真的透着古怪。赵旭本想和夏显林一样过去,可是已经失了先机,他以为那扇门后面有人,但是在一片的吵杂和马儿的奔腾声中,什么都看不到也听不见。

几十匹马在街道上奔腾而过,顿时造成了混乱,街上的人都慌忙躲避,从韩府里来的人还有几个被马给撞伤踏伤了,一时间场面十分的嚣闹。

倏然,夏显林在那边的墙头上喊了一句“在这里了!”,就蹦了下去。

这时院里的马已经尽涌而出,赵旭急忙的进了门,看到一条绳索从隔壁的墙头垂了下来,另一头却系在这扇门的门闩上。

显然是有人用绳子牵着门闩,从另一座院子里将门打开,让马跑出去的同时,这个拉绳子的人早就趁机溜走了。

院子里停着一辆车,车下面滴着数滴血,车里肯定没人,赵旭急忙的也上了墙头,再从墙上到了房顶。

人呢?

夏显林这一会的功夫就跑的没影了。

赵旭正在四处眺望,隔壁院子里有人喊道:“是谁大胆在房顶偷窥大唐供奉!”

赵旭一愣:这里是姚坤几个的新住所,可是,那条拉门的绳索,另一头怎么就在这个院子里拉着呢?

难道这件事真的和姚坤有关?

“站住!”

远处传来了夏显林的一声喊叫,赵旭无暇其他,朝着夏显林那边赶去。

这一块都是房屋,本来赵旭对天福城就不熟悉,一会竟然将夏显林给跟丢了,他只有站在一个房顶再次的眺望,又等了一会,还是等不到夏显林的人,于是就原路返回,还没到那个马奔的院子,就听到韩府上的人和谁在吵架。

不用问,和韩延徽府上的护卫纠缠的,肯定说大唐来的那一帮子供奉。赵旭在屋顶坐了一会,天福城负责本区域的官差到来了,开始和姚坤那些人开始交涉,赵旭才从上面顺着树枝,跳到了对面的街上。

赵旭刚站定,夏显林从街头一步步的走了过来。

“没追上,”夏显林面无表情:“不过,我感觉那人似乎从哪见过……”

赵旭问:“是一个人?”

这时,院子里争吵声大了起来,夏显林点头,猛然说:“难道是迪烈?”

“迪烈?”赵旭猛地一个激灵,说了一声“赶紧回去”转身就走。

夏显林的心里瞬间闪过了“调虎离山”几个字。

两人顾不得招呼其他人,急匆匆的到了韩延徽府上,可是这里安安静静的,什么事都没有。

燕归农看到赵旭和夏显林慌慌张张的模样,眼神轻蔑的瞅瞅,很是无语的叹了一口气。

究竟是怎么回事?

韩延徽和耶律德光都搞不懂今天发生的这些都是怎么了,每个人都知道这里面肯定有阴谋,可是阴谋所指的对象和目的是什么呢?谁也说不清楚。

难道,那些人最后的打算是让一切的嫌疑都对准了姚坤他们,让契丹皇帝大怒,杀了大唐的供奉官,好让契丹和大唐交战?

目前,赵旭能想到的,也只有这一个似乎是最接近真相的猜想了。

“明日,请二王子离开天福城,回临潢府,”韩延徽想了一会说:“如今天福城的形势十分的诡异,远离这里,才能远离是非。”

耶律德光觉得韩延徽说的对,他原来来天福城所担心的事情都不存在,那么留下来只怕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就沾染上了他,到时候想洗脱都需要费很大的力气。

韩延徽接着又说:“而且,最好二王子能向陛下启奏,让陛下早些也起驾回临潢府去,这样,陛下心里也不会想的太多。”

“这里万一有什么风吹草动,我会及时派人禀报二王子的。”

一路无话,赵旭几个和耶律德光回到了他的府邸,到了侧院,夏显林进屋之后说:“这个祸水东引的手段十分的简单,甚至算得上是拙劣,但是,却非常有效。”

“只从表面上看,那个伤了勃鲁恩又滴了一路血的车,怎么就恰恰停在姚坤他们住所的隔壁?我查到了车,明明院子里就没有什么,只听得两个人在说话,于是我就回去叫人,可是,就是这一会的功夫,那几十匹马又是从何而来?”

“还有,有人在姚坤那边牵了绳子将门打开,让马跑了出来,按照绳索的指向,锁定姚坤他们几个是无疑了,可是姚坤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显然嫁祸的手法并不高明,但是就在眼前这种情形之下,保不准契丹皇帝会将姚坤几个给砍了头,那么大唐和契丹不兵戎相见,都是不可能的了。”

“那暗中拨动这一切的那个人,究竟是谁呢?”

“我看那个人像是迪烈,可是这会,我又不确定了。”

夏显林关心的是事实真相。燕归农则想要姚坤几个被阿保机砍了头,至于契丹和大唐到底交战与否,他根本不关心。

而李顺才一心只想让阿保机死,对于契丹和大唐之间会如何,他也漠不关心。

天福城的官员对马车停的那个院子四周都进行了勘察,但是没人能说清那么多的马是怎么忽然就在那个院子里去了。

可见,做这件事的人,远远不是一个,而且,他们的计划十分的周密。

可是这些人究竟要做什么呢?

这夜子时刚过丑时刚到,宫里忽然来人宣召耶律德光。耶律德光也是刚刚入眠,问宫里发生了什么事,使者支支吾吾的说,陛下受惊了,要二王子进宫伴驾。

耶律德光已经有些无所适从了,他让赵旭再次陪着自己到了东丹皇宫。宫里灯火通明,赵旭在大殿外等候,一会隐隐约约的听到有人说,皇帝半夜醒来,见到了不干净的东西。

阿保机半夜见到了“不干净的东西”,这个不干净的东西,是什么?

阿保机见鬼了?

阿保机确实是见鬼了。

不断的,从宫里传出了各种各样的消息,有人说阿保机见到了青面獠牙的恶鬼,有人说阿保机见到了没头的无头之鬼,有人则说阿保机见到了长着九个脑袋的女妖,总之,阿保机确实是受到了惊吓,病了。

契丹皇帝得了病,耶律德光要尽早离开天福城的计划,落了空。

接下来的日子,耶律德光几乎就住在了宫里,衣不解带的陪着阿保机,在这期间,赵旭远远的见到过一次东丹国王、大契丹国的太子耶律倍。

从面相上看,耶律倍长的比较清秀,这样的清秀,即便放在大唐,也算是俊男。而契丹一直努力的学习大唐先进的文化,认识字的人本身就不多,且崇尚武力,人人多以豪爽为美,因此耶律倍在整个东丹宫里并不仅仅因为身份就已经十分的引人瞩目。

赵旭可以看得出,耶律倍是一个很有修养内涵的男子,很具有谦谦君子的作风。

只是,作为契丹太子,作为东丹国君主,作为一个王,赵旭觉得,君子不君子的,根本不重要。

这期间,赵旭还见过几次那个被契丹人尊称为“奥姑”的神女耶律质古,这位神女一如既往的穿着一身白衣,她的眼神依旧的空灵深邃,似乎已经看透了世间的一切,也似乎,世间的万物都包容在她的眼睛里。

只是,耶律质古再也没有看在殿外站立的身姿十分挺拔的赵旭一眼。

而那个残暴的、以作贱人为乐的三王子耶律李胡,赵旭一次都没见过。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缓慢而又匆匆的过去,转眼就是半个月,大契丹皇帝耶律阿保机的病情终于有所好转,在尚书令韩延徽和众位大臣的请奏中,阿保机和皇后述律平从天福城起驾去往上京临潢府,大皇子东丹国王耶律倍、兵马大元帅耶律德光、三王子耶律李胡以及文武大臣都伴驾随行。

一直在城外等候的翰鲁宛帅军到了天福城,和皇帝的亲卫汇合,翰鲁宛也见到了勃鲁恩。

勃鲁恩的伤势渐渐的痊愈,只是,因为没有舌头说不出话,没有眼睛,什么也看不见,手脚已经彻底的不能动,成了一个完完全全的废人,而且,那个将勃鲁恩打伤弄残的人,至今也没有找到。

翰鲁宛与勃鲁恩说是将领与兵士,其实情同兄弟,他在阿保机启程前与夏显林赵旭一道,再一次探寻了那次那个放马奔腾院落的周边一切,但是依旧的一无所获。

“肯定是迪烈!”翰鲁宛站在院子里看着屋檐低沉的说道:“我们契丹人不相信没有仇怨的厮杀,三王子想对付大元帅,被你们几个给阻挠了,于是他就下黑手!”

“勃鲁恩的仇,我一定要报!”

这时隔壁院子里传过来一阵阵的吵杂,赵旭心里一动,攀在墙头上看,只见大唐的那些来契丹报丧的官员正在收拾东西,看来,是要离开回中原去了。

契丹皇帝最终还是听从了韩延徽的劝谏,将姚坤这些人给放走了。

阿保机的身体没有痊愈,因此大军行走的比较缓慢。韩延徽总觉得这一路不会太平,让耶律德光加紧防范,于是赵旭几个成了耶律德光的贴身侍卫,几乎寸步不离耶律德光的身边。

这一天到了夫馀城,忽然天上飘来一大片黄色的云朵,遮天蔽日的,眼前的光景瞬间就暗了下去,仿佛天忽然黑了似的,兵卒们嘴里都发出了惊叹声,阿保机在车辇中下令停止前行,将韩延徽召至身边,问这是怎么回事?是吉是凶?

“陛下,云从风生。周易曰,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自古同类相随,陛下乃大契丹皇帝,是圣人典范,万人万物就会追随,因此,连云也不例外,臣以为,这是祥兆。”

“哦,”耶律阿保机看看天上的黄云变幻,又问:“从来云非灰即黑,要么为白色,这黄色的云,朕活了五十多岁,还没见过。”

韩延徽听了跪下,启奏说:“陛下,臣幼读诗书,自秦嬴政始称皇帝以来,君王的衣着从来没有定数,譬如秦嬴政尚黑,他的衣服就是黑色的,此后各朝各帝衣衫也各有别色。”

“到了隋朝文帝的时候,将黄色定为皇家所有,唐贞观年间魏征等编写的《隋书·高帝经》有记载:开皇元年秋七月乙卯,上始服黄,但并没有禁止民间使用,而黄色形成帝王定制的,则是在唐高宗时期。”

“唐高宗以赭黄袍、中带为常服,还将各品级官员官服的颜色也做了详细规定,并禁止‘士庶’穿着黄色,自此,黄色就成了皇帝之色。”

“臣也从未见过黄色的云彩,不过,所谓‘云想衣裳花想容’,陛下征服渤海,现在返回临潢府,如此黄云遮天蔽地,必然专是为了陛下而来,正是彰显了陛下的丰功伟绩已经惊动了上天,此云乃天降祥瑞,真是可喜可贺。”

韩延徽的说辞虽然有些牵强,但寓意总是好的,耶律阿保机听了面现喜色。

正在这时,天上的黄云倏然的变幻了形状,竟然成了一个龙的模样。

契丹兵士见了都大惊失色,顿时全愣住了,韩延徽心里电光石火,眼睛看着耶律德光,耶律德光到底和韩延徽交往甚密,本来他也在发呆,猛然瞥到韩延徽的眼神,登时心里一个激灵,“噗通”一声,对着父亲就跪了下去,嘴里大叫道:“天上的龙都对父皇现形了,父皇就是天底下的真龙天子。”

“万岁万岁万万岁!”

耶律德光这么一叫,韩延徽跟着也大声的喊叫着“皇帝陛下万岁万万岁”。

耶律德光和韩延徽都这样了,其他的官员也跟着跪下对着耶律阿保机呼喊了起来。登时将士们整整齐齐的全部伏倒,山呼“万岁”。阿保机心里大喜,瞧着黄云消失不见,传旨,将夫馀城改名为黄龙府,建塔立碑,记载此事,以诏后世,并犒赏三军。

赵旭和夏显林燕归农及李顺才几个,也都有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