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历史军事>功名>第六十三章 阳关道与独木桥

李继岌又长吁一口气,点头说:“好吧。”

“唉,我的儿啊!”刘皇后看儿子答应了,问:“你刚说的那个什么门客,有什么能耐?叫来让娘看看。”

李继岌说:“行,只是,娘,这事,你千万不要和别人说。”

刘皇后奇怪了:“为什么?这人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李继岌一脸的苦恼:“娘!你就别问了,就听儿子一次好不好?”

刘皇后勉为其难,李继岌说:“那个在汉州城下一箭射中了李绍琛的,就是他。”

“哦,我明白了,”刘皇后恍然:“你是想藏私啊。就你那点小心思!”

李继岌亲自去叫了赵旭。赵旭这会功夫已经沐浴过了,换了一身衣服,容光焕发。刘皇后看到英挺的赵旭踏步而来,心里又是一荡,不知怎地,想起了十几岁时憧憬某个英俊少年骑竹马和自己绕床弄青梅的事情,一时间怔怔的,有些愣了。

眼前的这个女人美艳绝伦,如盛开的花朵一样娇艳欲滴,全身上下珠圆玉润,真可谓是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

这就是当今大唐的刘皇后。她现在这个样子,和那天从静心庵别院的那个石洞缝隙里看到的很是有些不同,如果不是有了许多前入为主的认识,只是今天初见的话,赵旭觉得自己只会惊艳于她的美,而不会将她和低俗无趣且贪婪自私这些词联系在一起。

这个女人,就是导致自己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之一!

一时间赵旭有立即杀了刘皇后和李继岌的念头。

是的,机不可失,自己现在绝对有把握能将他们母子同时杀掉而且还会从魏王府中安然无恙的离开。

可是,今后呢?

刘皇后、魏王母子的死断然不是小事,在大唐必然会引起巨大的震动,那么,这会动手只是一时之快,今后想接近李存勖就变得困难了。

自己的目的绝非仅仅这样。

忍。

忍字头上一把刀。

忍。

赵旭从刘皇后看向自己的眼神中猛然的就辨识出了一种有些奇妙的东西,这视线中的内容和那些偶遇的怀春女子们看自己的眼神一模一样。

刘皇后这样看自己?

赵旭首先感到愤怒,觉得受到了侮辱,随后又是一喜,他瞬间有了一个决定。

自己当时接近李学敏那是阴差阳错,后来和李学敏有了男女间的肌肤之实,一是确实贪恋李学敏的美貌和少女健康的身体,二是为了能多一个方式接近李存勖。

虽然李学敏已经算是很美了,但是比起她的母亲而言,只能算是还未开放完全的花朵。

李顺才说的对,手段为目的服务。接近了李继岌只是能够进入洛阳且有一个相对安全的栖身之所的第一步,而又接近了李学敏,则是多了一条能通往皇帝的道路。

如果,现在,能接近刘皇后呢?

那通过这个李存勖身边的女人,会不会直接的就见到了李存勖本人?

如果见到了李存勖,那么,杀他就在咫尺之间!

因为自己不敢抛头露面的原因,也因为李继岌只是想将自己当成他一个隐藏起来的杀手锏的原因,在皇城里落脚的计划已经完成了,看来,是该把握机会,伺机而再做筹谋了。

赵旭不亢不卑的见过了刘皇后,刘皇后看着这个比自己儿子还高了将近一头的健硕男子,笑吟吟的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啊?”

“肖九。”赵旭回答着,眼睛一直盯着刘皇后,刘皇后被看的浑身不自在,竟然有些局促的感觉——这真是太奇妙了。

李继岌见赵旭的目光有些怪异,说:“肖九,你……”

赵旭收回了投降刘皇后的眼神,对李继岌说:“魏王,请原谅我的失态。我不得不说,皇后娘娘真的太美了,我从来没有见过比皇后更漂亮的女子。皇后能母仪天下,实在是实至名归。”

本朝风气一如前唐,赵旭在李继岌面前说话也一直这样直接,李继岌倒是习以为常,刘皇后可从来没有遇到过有人当着自己的面夸自己好看的,当然,像李存渥那种油腔滑舌的专门在女人身上打主意的人除外。

这个肖九说自己漂亮,刘皇后心里高兴,李继岌解释说:“母后,肖九一直在西北塞外之地生活,来大唐也没多久,做事直来直往。”

“无妨,耿直了才好,要是说话都文绉绉要说不说的,那能将人给急死。”刘皇后笑笑的问赵旭:“听说你箭术了得,还救了魏王,可有此事?”

“那不能算是救,主要是魏王吉人自有天相,其实那天那些追来的人也已经被魏王拖的成了强弩之末。我当时看到了,魏王虽然身边的人少,可李环他们几个无一不以一当十,对魏王真是忠心耿耿,有个护卫为魏王尽忠,竟然拔刀自刎了,真是好汉!也可见魏王平时深得部下拥护。况且魏王那会也弓箭缺失,否则,李绍琛派去的那些人也不会是魏王的对手。”

没有人不喜欢别人夸自己的儿子的,刘皇后心里喜悦,又问:“那汉州城下射了李绍琛的事,你也很是不错啊。”

“那件事更是因为魏王筹谋得力,那样的计策,我无论如何是想不出来的,至于说射中了李绍琛,我觉得实在是侥幸。”

“李绍琛当时在城墙上被孟节度吸引,心神失守,缺乏提防,我才能趁其不备,否则,我真是没有把握。所以,这一切还是魏王想的太周全。魏王给我了一柄从王衍那里获得的震天弓,还早就让匠人们制作了趁手的箭矢,这些真是缺一不可。”

“我手有震天弓,其实我自身就是魏王的震天弓,因此,我动手跟魏王动手没有差别,能兵不血刃的破了乱军,收复汉州城,魏王的功劳实属第一,无人能及。”

刘皇后越听越是高兴,看看赵旭,问:“你能做魏王的震天弓,必然是有过人之处。你的弓呢?”

赵旭看着李继岌,李继岌说:“皇后要看你的本领,你去取弓来。”

赵旭“喏”了一声离开,李继岌又接着上面的话说:“皇后还要考校儿子的眼光。”

刘皇后一副拿李继岌没办法的样子,问:“这人我儿可了解底细?”

“娘,我派人问过,他的确是从凉州那边过来的,沿途放牧的人可以作证。咱们大唐官宦以及世家,没有这样的儿郎。”

从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要想练就一番好身手,没有明师指点、没有优厚的家底衬托,没有天长日久的勤学苦练,想一蹴而就,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再者,西北不是大唐属地,寻常唐人谁会去那里?所以这个“肖九”是绝无问题的。刘皇后说:“来历清白就好,这人年纪轻轻的,似乎也不居功呢。”

李继岌听了感叹:“儿子也正是看上了他这一点,我给他钱,他不要,好说歹说的,他才收下,给他女婢,他也不要,说女人在身边影响他练武……”

“不要钱,也不要女人,那你给他个官做啊?”刘皇后插嘴说:“人要是什么都不求,那倒是奇怪了,因为没人能活的像是清心寡欲的佛。”

“娘说的是,所谓不图小利,必有大谋,肖九也不是什么都不要,他也收下了一些金银,至于做官,他的回答让儿子感到很有意思。”

刘皇后“嗯?”了一声:“他怎么说?”

李继岌:“他因为还要四处寻访一些老旧亲戚,说做官的话,就要尽职尽责,要是一会来一会走的话,就会不尽职,也会让别人私下议论儿子识人不明。”

“总之,他说只要跟着孩儿,今后要什么就有什么,现在要在手里,反而是累赘。”

刘皇后听了又笑了起来:“哎呀,这肖九这样的直爽,为娘这下还真是涨了见识了,世上竟然还真有这样的人。”

“不过,肖九说的也对,他要是好好的为我儿做事,今后还能少得了赏赐?”

母子俩说着话,赵旭已经来了,他躬身问不知自己该演练些什么,刘皇后说:“你平日都怎么练的,如今怎么给本宫看就是了。”

赵旭没有停顿,他往一侧走了几步,拉弓射箭,箭出如风,一下就射中了远处的一个木头人,刘皇后“哦”了一声,说:“这么远?”

李继岌以为母亲是说赵旭不行,解释道:“母后,这之间的距离,有差不多三百步了,已经能顶两个寻常弓箭手的能力。”

两人正在说话,赵旭将一斛箭连珠一般的射出,只见一支接一支的箭矢前后衔接,像是一根绳子一样的“咄咄咄”地射中了远处的木人,刘皇后这才赞叹说:“这肖九的手法可真是快,谁能躲得过他这样的攻击。”

说话间,赵旭又停了,他将两支箭一起放在弦上,刘皇后问李继岌:“怎么,难道他还要同时射出两支箭不成?”

李继岌笑笑说:“那也未尝不可。”

“咄!”说时迟那时快,赵旭的射出的两支箭同时射中了木人,刘皇后说道:“神乎其神,真是让本宫大开眼界。”

这时赵旭过来,刘皇后对他夸赞了一番。

刘皇后劝阻儿子的目的达到,起驾回宫,赵旭随着李继岌将刘皇后送走,再去前面陪着李继岌用饭去了。

没人注意到,赵旭最后射出的那两箭,箭头已经穿透了木人的身体,明晃晃的箭尖露在了木人的背面。

曹太后下葬之后,又过去了一些时日,这期间,赵旭仍旧每日磨砺自己,只是,他所期盼的,能在再次见到刘皇后的时候进一步展示自己的时机,始终没有到来。

难道,通过刘皇后往李存勖那里靠近的这一步棋,是走不通的?

而且,这一段,那个刁蛮任性的李学敏,也没有来找赵旭。

本朝的公主到了一定的年龄,不管是否嫁人,朝廷都会给公主汤沐邑、建公主府让公主居住,并由殿中监、内侍省这些机构派遣宦官、宫女及护卫扈从。

所谓的汤沐邑,顾名思义就是供公主洗澡的地方,也就是封地。公主汤沐邑的税赋收入全部属于公主,在汤沐邑里,设有官员,称之为公主家令,专门替公主管理封地、收取税赋交付公主府。

李学敏在她自己的封地里出入自由,那么这一段她没来找自己,难道自己这个“美色”没有能吸引的了这位义宁公主吗?

也是,公主的身边,怎么能缺了男人!自己这个和李学敏露水结缘的男子,怎么就能让高高在上的大唐公主记挂在心了!

当然,如果皇室的男女之间本来交往就十分的泛滥,李学敏刘皇后这对母女要是看待自己像是男宠一般,那也由得她们。

赵旭对于处理男女关系这一方面还不是很精通,他不知道自己在李学敏的心中能占据什么的位置。

不过,一如他自己心里所想,无论是李学敏还是刘皇后,虽贵为公主皇后,对他而言,都如娼同妓一般。

她们视自己如草芥,自己视她们如寇仇!

自己是来复仇的,不是来争风吃醋玩女人的,如果李学敏和刘皇后这里的路子走不通,那就得另想他法。

李环自从认识赵旭后就一直的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经过这一段时日的间隔,终于他有些扭捏的向赵旭提出,想拜师,跟着赵旭学射艺。

拜师是大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但赵旭哪有心思教徒弟?何况李环还是对李继岌忠心不二的人,教给他箭术,那如同老虎拜猫为师,等老虎学会了本领,自己这只猫只有往树上逃之夭夭了。

但不教也不行,拜师却是不必,偶尔的敷衍指点一下,郑重其事的对李环说明练箭需要持之以恒,不能心急,也就打发过去了。

但是李环却对赵旭所说的奉如圣命,几乎一有机会就练习不辍,倒是也有些小小的进步。

赵旭心急如焚,于虚与委蛇中又与虎谋皮,每天都如履薄冰、度日如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