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秀云从床底拖出一口大木箱,打开之后找到了放在箱底、被衣服盖住的一个雕花小木匣。她爱怜地抚了抚小木匣,眼里是化不开的思念。纵有不舍,她还是捧了木匣子去了堂屋。

  堂屋里只有李轻舟一个人在,看着陈秀云过来,李轻舟忙扶了她在桌边坐下,他也坐在一旁。

  陈秀云拿了钥匙打开小木匣,里面躺着一金灿灿的镯子。

  “娘,这是?”

  “轻舟啊,你要成亲了,我这个做娘亲的也没有银钱能帮到你。这镯子是你爹送给我的,原本就是打算留着你成亲的,我之前还总担心送不出去了,现下总算是有机会了。你是拿去当了也好,熔了做其他花样子也好,都是娘的一番心意。那江屠户家条件好,听说笙哥儿在家也是极受宠的,人家肯嫁到我们这样的人家,是看得起我们,我们也不能亏待了人家。聘礼聘金定要好好置办,不能马虎......”陈秀云看着肖似李成峰的一张脸,絮絮叨叨地说了许多。

  “娘,我晓得的。”

  李轻舟没说什么让陈秀云自己留着镯子的话,他确实缺钱。这么些年出去做工、撑船卖鱼,零零总总攒下来的钱也就八两多,远远不够。李轻舟收下了金镯子,第二天就去镇上的当铺典当了,连盒子一起得了六两六钱。当然不是死当,而是跟当铺说好了日后可以赎回来。

  大伯家和外婆舅舅家也都贴补了些银钱,大伯给了五两,外婆和舅舅也给了三两。一来是关系亲厚,也都知道李轻舟家这些年过得不容易;二来也都存了些小心思,若是轻舟真和那江家小哥儿成了亲,保不齐日子越来越好,于他们也有益。

  二月初八是个好日子,阳光明媚,天青气朗。早上吃过早食,李轻舟和陈秀云换上了新衣,为了让自己气色更好,陈秀云还找苏媒婆借了口脂和香膏,将自己好好拾掇了一番。又找村长租了牛车,在苏媒婆的带领下去了青山村江大柱家提亲。昨日苏媒婆就去江家透了信儿,是以江家人今日都在家。

  青山村位于清河村东面,中间以一条水沟为界。二月份天气已经暖和许多,有那积极的农户已经开始耕地翻地了,李轻舟他们出发时正是农人下地干活的当儿,牛车从村里出去时,不少人都瞧见了三人还有车上的东西。

  “哟,秀云今个儿去提亲啊?”

  “我可等着喝喜酒了!”

  一路上都有人和他们打招呼。等他们走远之后,大家还在津津乐道。

  “这李家小子还真是寻了门好亲事儿。”

  “可不是。不过我看那车上东西还不少,还有两只大白鹅呢,,估计得花不少银子吧,陈秀云还真舍得下血本。”

  “那你也不看看人家求娶的是谁,不多备点儿那江屠户家能放人?”

  “也是,你说那李家咋想的。听说那江家小哥儿看得可娇,家里农活都是请人做的,江小哥儿怕是连地都没下过。就李家那情况,娶回来难不成真把人供着?”

  “这你就不懂了吧。那江小哥儿嫁过来,江屠户家还能眼睁睁看着他受苦?可不得时时帮衬着,今天给点肉,明天给点钱的,那日子不就好了。要不说啊,还是秀云母子有算计呢。早前有好几家去和他说亲,人家都没应,这一听江家没了婚约,就巴巴地往上赶,打得什么主意还不清楚吗?”

  “嚯,那李家小子看着倒不像是这样的人。”

  “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

  有那真心实意祝贺的,自然也有那说酸话的。不过这些都与李轻舟几人无关,就算听到了,他们可能也不会理,这样的人你越理他们反而会越起劲儿。

  牛车一路向东,走了半个多时辰便到了江家。

  苏媒婆上前叩了门,很快何芳兰就引了几人进门。江家人今日也明显早起打整过,院子里干净整洁,江氏夫妇二人也明显打扮过。依着规矩,月笙今日不用露面,全由江大柱夫妇二人同陈秀云交涉。

  月笙此时和锦书正在厢房里,偷偷开了窗瞧着院子里。听着娘亲和江大柱说话的李轻舟似有所觉,抬眼望去就撞进了一双明亮的眼眸里,二人都是一怔,继而都转移了视线。月笙慌忙关了窗,不敢再偷看,李轻舟也红着耳朵专心听长辈们谈话。

  很快,苏媒婆和陈秀云就表明了来意,进入了唱礼环节。

  “今备礼金十二两,白鹅两只,鲜鱼两条,鸡鸭各两对,猪腿两只,麻棉绢布各二匹,糯米芝麻各二斗,砂糖两斤,喜饼两封,四京果(核桃、桂圆、莲子、花生混合)二斤,茶叶二斤,浊酒二斤。诚心求娶江氏小哥儿,望两家喜结秦晋之好。”

  苏媒婆声音洪亮,屋里屋外的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每报一样,李轻舟就从车上拿下一样。江大柱夫妇二人看着堆在院子里的东西,心下对李轻舟又满意了几分。这样的聘礼在乡下来说已算是十分丰厚了,寻常人家能有个五六两聘金就很不错了,李轻舟却一下拿了十二两,聘礼也准备的足。至少表明是对这婚事上了心的。

  自己小哥儿都已经同意了,江大柱夫妇也没为难,高高兴兴地收了聘礼,又拿出了自家的回礼——月笙亲手做得玄青色棉布衣衫一套,布鞋一双,是比着苏媒婆给的尺寸做的。

  如此一来,两家婚事就算是定了下来了。之后陈秀云又与江家夫妇交换了二人的庚帖,去村里请了人帮忙算了几个良辰吉日,交由江家挑选。

  最终婚期定在了四月二十七,在这之前李轻舟都不能和月笙见面。

  婚期定下来之后,李轻舟又忙了起来,正是春耕的时候,事情还有很多。李轻舟在田间干活时听了不少恭维的话,也有不少酸话,但都挡不住他的满脸笑意。

  忙了一二十天,终于把地里的活儿做得差不多。李轻舟请了大伯娘来家中帮忙照看一二,自己又去找活儿干了。提亲花了约莫十八九两,虽还剩下一些,但还要置办些新家具、被褥、衣服之类的,还要办喜宴,准备喜糖喜饼等,处处都需要用钱。

  李轻舟这一出去就去了一个多月,在一个采石场连着搬了一个多月的石头,回来时人都黑瘦了不少。不过好在收获不错,因是苦力活又要得急,工钱开得高,一天有一百文,除了伙食费,一个多月也赚了三两出头。

  --------------------

  聘礼和物价都有参考了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