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古代言情>只为在盛世秀恩爱【完结】>第116章 团聚

  门口处, 叶如尘怀抱粉雕玉琢的宝宝,正对着顾青辰微笑,眼神充满了无限柔情。

  顾青辰呆愣愣地站在原处, 直勾勾盯着叶如尘怀里的孩子, 一时之间竟忘记了反应。

  元宵稚嫩而清脆的声音再次响起, 一边呼喊着, 一边对顾青辰大张着手臂。

  “小爹爹,抱~”

  叶如尘松手将人放下,刚一落地,元宵就迈着小短腿冲顾青辰跑了过去。

  “小心, 别过来!”

  顾青辰惊叫一声,连忙跨过地上的碎片, 沾水的手在围裙上擦了擦,走上前弯腰抱起儿子。

  “爹爹,我好想你们呀~”

  毛茸茸的脑袋抵在顾青辰肩头, 元宵瘪着小嘴,软软得说着, 语气中竟是委屈,仿佛下一刻就要哭出来。

  顾青辰鼻子一酸,不争气的红了眼睛。

  “好元宵,爹爹们也想你,我的心肝宝贝呀~”

  叶如尘拿扫把将盘子碎片收了起来,转过身发现小的没哭大的已经挂上泪痕了。

  这一年,先是进京赶考,然后赴任陇州, 一家人聚少离多,团圆的时间还没赶路长。

  小孩子长得最是快, 一天一个样,在最需要陪伴的时候没能陪在身边,顾青辰嘴上没说,心里却是愧疚自责的。

  本来都做好了一年甚至更久见不到的准备了,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团聚!

  惊喜来得实在突然,这种感觉无法用言语形容。

  这下顾青辰终于知道叶如尘的用意,怪不得准备这么多年货。

  他抬头瞪了叶如尘一眼,又喜又怨,这么大的事情,居然满他满到了最后一刻,真是太可恶了!

  叶如尘温柔地笑着,“先前答应你的,待我们安稳后,就将一家人接过来。”

  “算新年礼物了,喜欢吗?”

  肯定是喜欢的,顾青辰心情复杂的点点头,脸上都不知做什么表情,委屈巴巴。

  其实叶如尘也不确定他们什么时候能到,只是估摸着时间,觉得即便现在不到,年后也不会等太久,反正多准备点不会错。

  中午的时候,他派去武同府接人的两名衙差之一快马加鞭先行回到了衙门,和他报告说着大概晚上就能到。

  真好,真的赶在年前了。

  “好啦好啦,别难过了。”

  叶如尘抬手帮顾青辰擦去脸上的泪水,温柔地说着。

  元宵紧紧依偎在顾青辰怀里,本来还没有注意到,听爹爹这么一说,抬起头就看见小爹爹落泪了,于是哇一声也跟着哭了起来。

  可真会配合,果然孝顺。

  久别重逢的父子俩抱头痛哭,此情此景,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叶如尘两人一起哄,左右各拍着背安慰道:“不哭了,乖,以后我们不会再分开了。”

  “真的吗?爹爹?”

  “嗯,当然!”

  叶如尘伸出小指,“我们拉钩钩,谁骗人谁是小狗。”

  顾青辰看向叶如尘,也跟着伸出指头,两人勾在一起,同时看向元宵。

  “谁信呀,团子哥哥说,这是,哄小孩儿的,我都长大了,哼~”

  元宵扭过头,嘟囔着小嘴,一字一句认真的说道:“而且,三个人要怎么拉勾?”

  他眨巴着圆溜溜的湿润眼睛,表情竟然有几分嫌弃。

  “怎么不能拉?”叶如尘带着顾青辰握住元宵的手,“这样不就行了。”

  夫夫倆相视一笑,叶如尘没想到,小家伙竟然都懂这么多了。

  伸手揉了揉元宵的小脑袋,叶如尘对顾青辰道,“走吧,爹娘他们都在前厅呢。

  ”

  他神秘一笑,“你能想到的、想不到的都来了,保你大吃一惊,快去看看吧。”

  顾青辰抱着元宵随叶如尘往前厅走去,“有什么想不到的,除了爹娘团子,便是李大一家,桂姨和沧海应该都来了吧?”

  叶如尘轻笑,“上来就猜错了,桂姨可没来,和李大留在武同了。”

  “那还能有谁?”

  一想就要见到爹娘了,脚步轻快不少,带着疑问,顾青辰兴冲冲地来到前厅。

  虽然叶如尘提前说过了,他也做了准备,但进门瞬间还是被惊到了。

  满满一屋子人...

  果然,想到的想不到的都来了。

  堂内除了爹娘团子和意料之中的李沧海,竟然还有杨小天、杨小春,云怀书院山长和他带着的一名随从。

  “爹、娘。”顾青辰吃了一惊,大家怎么都来了?

  叶如尘笑了笑,他知道大家都来了的时候,惊讶一点也不比顾青辰少。

  “阿辰,你带着大家收拾收拾房间,赶了这么久的路,都累得不轻,先安顿下来再说,我去把晚饭做了。”

  “嗯,好。”顾青辰点了点头,将元宵放了下来。

  府里房间足够,都是现成的,之前全部清扫过一遍。

  床铺被褥等日常用品叶如尘也都准备齐全了,取出来铺上,再稍微收拾一下就好。

  晚饭的时候,屋里那张大圆桌终于发挥了它的作用,大家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热闹极了。

  元宵小小几口就吃饱了,在两个爹爹的怀里钻来钻去,玩得开心。

  桌上倒了几杯小酒,大家互相夹着菜,久别重逢,要说的话滔滔不绝...

  山长表示他年龄大了,不想再管书院的事情,就交了出去。

  叶如尘笑道:“说得好像您管过一样。”

  山长抖着胡子骂了一句,“就显你能。”

  但这话也没说错,云怀书院的先生们和几名管事都是个顶个的棒,山长除了偶尔授两节课外基本不用操心。

  所以少他一个,并不会对书院有很大影响。

  正因为此,山长才会放心的离开。

  年轻时不断拼搏奋斗,也曾风光无限,如今年年岁岁逝去,看着学生们一个个成就事业,心里高兴,也有几分唏嘘。

  是越发觉得自己老了,不想再折腾了。

  看顾父,年纪轻轻都开始养老了,可怜他这一把花白胡子。

  山长思来想去,他也要享福了,再不过过逍遥日子指不定那天就入土了。

  嘴上说想休息,但骨子里还是个爱折腾的,这不,离了书院又学别人出来云游了,好在家里人也支持。

  “老朽左思右想,还没定下去哪儿呢,就听你小子派人来接家人上陇州了。”

  “哼,你的同窗们都在京里风生水起呢,也不见你给我来封信唠叨两句,着实寒心。老朽便要跟来看看,作为书院的骄傲,你在这鸟不拉屎的地儿混得如何?”

  叶如尘笑了笑,“山长这话说的可不对。”

  “嗯,那你说..”

  “我们这儿的鸟该拉也是拉的...”

  “咳,咳咳,咳咳..”

  “老爷,您慢点。”一旁的跟班连忙拿出手帕递给喝汤呛着的山长,并不断拍着背顺气。

  除了顾父大声笑了出来,其他人都憋着笑,给足了面子。

  “臭小子,我说的是这个吗?”山长气不打一处来。

  顾父接道:“哎?方才就说的这个,鸟不拉屎,大家都听着呢,怎么会不拉呢?老头,错了就是错了,虚心点儿。”

  “说什么不好,这还吃着饭呢!”

  顾母放下筷子掐了他一把,然后讲到家里的事。

  与李大一家约定的三年之期将至,当初说好三年后,他们一家攒够卖身钱就可自行离去。

  这钱自然是攒够了,并且还有富余,无论是在城里给人做工也好,落户村里买地种田也好,都足以让他们好好生活了。

  但李大一家都表示愿意留下来继续干,他们也确实缺人手,便签了协议,算作长工。

  家里的地没有卖,宅子也都还留着,于是就让李大夫妇俩留在家看房子种地了,万一家中有什么大事也好及时联系他们。

  “沧海这孩子年轻又能干,趁机会也就带出来了。”

  顾母说道:年轻人就应该走出来多看看多练练,还能给你当个助力。出来做官人生地不熟的,身边没个自己人用当真不便。”

  叶如尘点点头,“娘考虑的周到,我这儿确实缺人,早先出来就该带着沧海的。”

  他对李沧海说道:“沧海,你便做我的长随吧,等过完年跟着我到衙门熟悉一下事务,这里的事还真不少,你估计要忙得不得闲。”

  李沧海满脸高兴,“是!公子!”

  “哎,不能再叫公子了。”顾母纠正道:

  “以后在衙门要叫大人,出门要叫老爷,否则气势就短一截。”

  “嗯!”李沧海用力一点头,少年长大成人,在他们的教育下意气风发。

  至于杨小天,就现有的才学见闻,远够不上举人的高度呢。

  顾父的意思是,比起闷在家里苦学,还不如出来走走看看,长长见识。

  左右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

  杨小天自然是愿意的,能跟着老师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

  纵然刘婶儿夫妇有些许不舍,但孩子都长大了,还有这么优秀的老师带着,应该去寻找自己的未来了。

  饭桌上从头至尾最安静的就是杨小春,有些拘束,几乎没怎么说过话。

  初见时,跟着顾母和顾青辰学认字的她也就十岁左右,如今已亭亭玉立。

  她会跟着一起过来,是最令顾青辰意外的了。

  虽然娘亲一直都挺喜欢这个小姑娘,但也只在杨家村时接触比较多。

  自从顾青辰怀孕,顾母搬到武同府后就没怎么回杨家村了,与杨小春似乎也就没什么交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