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玄幻奇幻>管束女帝过严,她眼神却拉丝了?>第129章 第一批甲胄成!

翌日。

徐病自辰时起身,穿束衣物,昨夜子时过半他才入睡,因事物繁多,太初觅宝之事,稍缓了些许。

崔晨倒也安分,自山上下来后,便变回了杀鱼汉子,老实本分。或是心如死灰,又或是知悉身份已经暴露,战力又远不敌徐病,再做抵抗,也是无用。

亦或者是…

恍若发现,徐病与想象出入很大,受那视觉、嗅觉的影响,左右了他的抉择,愿意相信徐病话语。

唐大愚见徐病苏醒,匆匆入后厨,命人准备国师早膳,如今天寒,冷气肆虐,饭菜刚出锅时,才是最香。

早几分会变冷,气味散去,晚几分又怕耽搁徐病时间。

故唐大愚都是见徐病苏苏醒,再立马安排早间膳食。

这晨起时分,倒是他这管家最忙。徐病服用完早膳,与众家丁见了一面。

那前院中,男家丁整齐排列,二十人排排纵纵,自成队形,皆已站完早桩,对空演练招式。

徐病给每人十两安家费,使得他等全无后顾之忧,故心无旁骛,仅过一日,便皆已进入状态。

他们心中更是明白,这位主子不同,乃是当朝之国师,掌有生杀大权,加之唐大愚细心教导,目前来看,仅是一日,便已然有家仆良做之风。

不愧严选而出。

皆是值得培养之人。

徐病喜辰时出房,故唐大愚特意安排,一众家丁包括自己,早徐病一时辰起身,处理各种家务之事。

即卯时起身,自徐病苏醒前,将前院上下,皆打理一遍,有备好菜食,生好厨火,烧好热水,以备国师临时需要。

唐大愚安排有序,人手充足,故正常而言,半个时辰内,能将杂务之事做完。

之后便开始每日操练,强健体魄,入了国师府,家务乃是本职,除此之外,还需增长技艺。

练武。

徐病还会鼓励学习。但此事不做强求,若有意愿者,去求唐大愚即可。

毕竟学习之事,若非出自本心,便是浪费时间。

……

“见了国师大人,还不快快下跪!”

前院处,唐大愚提醒道。

众家丁皆行大礼,昨日领安家费时,隐隐瞥见国师一眼,今日才算正式相见。

众家丁暗暗心惊,一时甚至难以相信,这头顶莲花冠的男子,竟就是大熙的国师。

“无妨,都起来吧。”

徐病抬手道,唐大愚推来椅子,徐病坐下,右手手肘抵着扶手,手掌撑着下巴。

自有慵懒闲适之气,桃花眼半阖半开,唐大愚取来暖身炭,自徐病左脚边燃起。

突来兴致,考校考校众家丁,徐病让众人,分别演练拳脚,众人发呆愣神,未能回过神来。

唐大愚朗声道:“大人亲自指点,还不快快开始。”

听此郎声之言,这才警醒,倒怪不得他们,实乃传言与现实,反差太大,冲击太强。

众人退至一旁,空出一个大空地。一家丁率先走出,站至空地中央,提气运气,开始演练拳脚。

开合掌大开大合,威势凶猛。今日二月三日,众家丁二月二日入府,仅一下午,便能练就此威,实属不错。

且此人底子好,入了段体一重,徐病先赞扬,再将其缺点,一一指出,给出一些建议。

旋即一人退下,另一人上场。

不到半刻钟,二十家丁,皆以展示结束。

佼佼者,开合掌有模有样,虽拿去对敌,略显稚嫩,但若与普通百姓而比,定会强上许多。

考校途中,徐病发觉约有四五家丁,并不适合开合掌。他们拳骨突,筋骨硬,比起刚柔相济的开合掌,显然更适合九响拳。

于是徐病示意唐大愚,为那几人换一套模式,教导他们九响拳。

徐病离去时,众人皆是目送,直至不在,也没能回过神来。

三十名家丁中,二十名男子十名女子,男子皆练武,女子则学女红。

大熙中凡是女子,皆会女红,故逢年过节,皆是购置布料回家,由女子织缝成衣。

但或精或粗或深或浅,各有不同。精通女红者,生得一副巧手,可用最少布料,织得结实衣物,不漏风,不易破。

不精深者,虽能织布做衣,但品质堪忧。大熙内娶妻生子,男人首先看得,便是女方女红如何。

纵使是大家之闺秀,亦难逃学习女红。除非真是宠得上天,十指不沾阳春水。

女红之事,徐病交给了唐大愚,让他去请精通此道者,来教导十女。

她等卯起,处理完家务杂活,便坐前院一间厢房中,编织衣物,反复练习。闲暇时,可自前院游玩,甚至可在池塘逗鱼养虾。

徐病的府邸,规矩之下,便是自由。

她们织出的衣物,自不会浪费,或是低价卖出,或是送给流民。

总之,府邸之事,井井有条,多是唐大愚的功劳。

出府前,徐病特意吩咐唐大愚,让他多注意告示栏,若有人揭榜,定要立马请入府中静坐,万不可怠慢。

唐大愚应下,将此事牢牢记在心底。

出了府邸,因禁行车马,故徐病以步代之,先去玄武,朱雀,白虎,青龙四大街道,在那街巷中穿梭,见一切尚且顺利。

他寻来些许主事官员,嘱托几句,对现场,情况,给出部分意见后,转步离去。

径直出城,行至袒村。

今日是特殊日子。时隔一月,袒村两千亩农田,散发浓郁稻香,穗粒颗颗饱满,不惧严寒,不畏风雪,压不倒,吹不散。

冬日稻香。

不可谓不美。

不可谓不奇。

那袒村百姓,无论男女老少,皆身穿新衣,下地丰收,一个个笑颜难掩,善舞者手舞足蹈,善唱者唱着歌谣。

这般喜悦,外人难以体会。

甚至还有火炊军将士,卸甲入田,同收那片金黄。

公仲侯跟在徐病身后,随他视察农田。

两千亩农田,在农作光环的作用下,一亩约产“六百斤”白米,两千亩同时成熟,便是整好一万石大米。

徐病抓起一把大米,亦是难掩笑意,有了这些米,他便能养更多的人,做更多的事情。

除了米货丰收外。

公仲侯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第一批的两百火炊军,已经锻造好了一级甲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