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穿越重生>还是一篇水仙文>第129章 (二更)

  易淮是大大方方直接从城门口出的城,没偷着出去,让所有人都知道了他离开了京城,也安排了各个“眼”盯着看他什么时候回来。

  至于跟着易淮……那确实是没人敢的。

  谁也不知道燕奕歌究竟敏锐到了什么程度,万一一不小心暴露……得不偿失。

  易淮他们坐的马车是借的巫沉凝的那架,防风效果极好,易淮现在又不像之前那么脆弱了,所以就算此时北上,身体也吃得消。

  至于大雪会不会导致封路进不了机关道内门,也无需过多担心。

  因为易淮现在轻功能跟上游戏账号那具身体,他们可以一同跨越山海。

  而且易淮并不是现在就直接去机关道。

  机关道离天山很近,几乎在龛朝北部的边缘了,途中又要路过许多城,刚好能走过剑阁两阁和剑阁总部。

  ——剑阁还有一阁幽兰阁在东南,处于越东三州和南海六州的交界处。

  京城往北一座城就是麓磬城,也是清竹阁的所在地。

  易淮特意打听了,清竹阁现任阁主还是季照彤,易淮与她算是有点交情,不过不多,但她是剑阁中唯一劝说雅菊阁放下和易淮的那些恩怨的。

  至于其他人……

  他们面上虽然不像雅菊阁那般和易淮起过多次冲突,也看似友好,但易淮最是清楚他们在想什么。

  他们是巴不得他能出事,最好折掉。毕竟自他“出世”,剑阁维持了数百年的“第一剑”就再没人提及,只要一提到“剑”,任谁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燕奕歌”。最好笑也可悲的是,就连他们自己也是如此。

  易淮承认自己在剑阁的没落中出了一把力,但事实上易淮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剑阁腐朽陈旧已是天下人皆知的事实。或许有人认为这是“正规”门派的傲气与应该保存的规矩,可活都要活不下去了,还讲什么规矩……易淮反正是不能理解的。

  就像他到现在也不能理解天府天师青扬子都被国师踩着脸侮丨辱了,还能在他那守天阁继续坐下去,易淮是真心实意地怀疑他是不是其实已经没了,送出的这些信与指令,不过是未卜先知留下来的“锦囊妙计”。

  不过人与人之间也是不一样的,有人愿意变革,就有人喜欢守旧,易淮从不会主动与他们说什么。

  麓磬距离京城不远,半日的脚程都不用就入了城门,这边查得没有京城那么严,通关文书也只是扫一眼就放行。

  最多就是守城的士兵在看见“燕奕歌”三个字时,看了一眼燕奕歌,再扫了眼他背上背着的剑袋,有几分好奇和敬意。

  实在是听过太多关于燕奕歌的传奇故事。

  真真假假的,那些说书人和生意人为了能赚到钱,总会大夸其词,口口相传,变得很离谱也不是不可能。

  比如易淮之前在内测版时还听过有人说他可以一拳轰开一座山,听得他满脑门问号。

  易淮他们进城后,人还没上马车,就看见了坐在城门附近的茶铺里喝茶的季照彤。

  季照彤戴着半边绘着青竹的面具,身着一袭青衣,今日虽未下雪,但从堆积在道路旁的雪以及路上行人裹得厚重严实来看,还是能够看出来正是深冬时。

  但季照彤却在如此冰寒地冻的时节只着一身秋衣,脊背挺得笔直,像是一根不弯的竹竿一般。

  季照彤并不是那种长得让人感到惊艳的类型,相反还有些平庸,但常年习武加上她自身的气场,就没有半点普通的感觉。

  甚至…要知道她可是许多江湖人心中的“女神”。

  燕奕歌没再上车,只在心里与易淮说了声季照彤来了。

  窝在车内懒懒打哈欠的易淮嗯了声,然后慢腾腾地挪动身体,再由着自己扶着自己落下。

  他们朝季照彤走去时,季照彤也是同时起身,落下几枚铜钱在桌上,便拿起了放置在一旁的素节剑向他们走来。

  和九华剑是雅菊阁的代表一般,素节剑也是清竹阁的象征,是阁主的专属。

  不过素节剑比较特殊,它剑鞘上并未雕花,是一把没有剑鞘,没有开刃的“竹剑”。

  剑是极度接近竹子的模样,圆筒形状,一节一节的,还是竹绿色的。

  但材质却不是竹子所做,具体是什么,易淮不知道,但素节剑真的是一把“不断剑”。

  他也问过季照彤素节剑到底是什么所做的,季照彤说她也不知,但不像其他剑阁的剑都在岁月中断过又重新铸造过,素节剑这么多年始终如此。

  那时候易淮想可能是公测版才会提到的故事了,现在想想……

  “燕庄主。”

  季照彤反手执剑抱拳,是清竹阁一个比较特殊的礼节。

  她的掌心并非抵着拳峰,而是抵着虎口和剑柄。

  这个礼节也是清竹阁表示尊敬示好的意思。

  季照彤不仅对燕奕歌如此,对她不知道身份的易淮也是如此:“还有这位燕公子。”

  她微微颔首致意,然后侧首做了个请的手势:“两位在麓磬的一切清竹阁都会负责,请随我来吧。”

  易淮和自己对视一眼,没有拒绝。

  季照彤是直接把他们安排进了清竹阁里,清竹阁有点偏“清修”“苦修”,阁内没有那么华贵奢侈,甚至可以说得上几分简朴,唯一和雅菊阁相像的,就是阁内种了一片的竹,随处可见竹与竹纹。

  虽然不怎么靡丽,但清竹阁胜在安静。

  因为北边城市总要比东南部面积大上许多,所以清竹阁的占地面积还比雅菊阁多不少,这样就更不会拥挤。

  清竹阁虽是“阁”,但阁楼类建筑只有一栋,旁的都是寻常的房屋,白墙青瓦,倒有几分江南那边喜欢的雅致味道,在麓磬这座典型爱富丽堂皇的北方城里都显得突兀独特起来。

  季照彤显然不是匆忙准备的,她特意给两个易淮安排了一处僻静的院落,一应事物都准备妥当,还能停进马车。

  至于问杏林馆借的车夫,季照彤自然也是一并安排好了。

  他们一路都未说话,到了无人的院落后,季照彤也是先问了易淮觉得如何。

  ——她问的,是易淮本尊这具身体。

  易淮点点头:“挺好的,多谢。”

  他心里跟另一个自己说:“她真是一如既往地厉害。”

  季照彤并不知道易淮和燕奕歌之间的联系,但她看得出来燕奕歌对易淮的爱护,所以她便知道,只有易淮点头才是真的。

  至于安排这一切……

  季照彤颔首:“燕公子满意就好。”

  她看着两个易淮,直白道:“实不相瞒,两位也应该猜到,我有事拜托你们帮忙。”

  易淮和燕奕歌同时嗯了声,季照彤自然是有听出他们声音接近相似,却没有因此流露出半点神色,只继续道:“麓磬候有一位庶子,我想收他为徒,他也愿意拜我为师,但麓磬候不允……”

  她无声地叹了口气:“他在侯府过得不太好。”

  季照彤身为清竹阁阁主,听着风光无限,但说白了就是一介江湖布衣,麓磬候是侯爵之位,在龛朝的官爵体系中,是属于“超品”的。

  也就是一品的官见了他也得恭恭敬敬地作揖道一声侯爷。

  易淮对这位麓磬候了解不多,毕竟之前“内测版”时,没有太多庙堂板块,只是知道他是宗室皇亲,也是荣姓。

  故而易淮不得问了句:“能跟我详细说说他吗”

  季照彤点头,示意易淮坐下说。

  “麓磬候有一位正夫人,两位侧夫人和四名贵妾。他生性风流,我说的这名庶子并非这七位有位份的夫人所生,而是一名婢女。因那名和他有关系的婢女身份低贱,是…吉真人。”

  季照彤微垂眼:“是早年吉真兵败我们后,俘虏为奴,他觉得有趣,便讨要了一个长相漂亮的女奴……之后的事无需我多言,想必以两位的才智也能猜到。”

  易淮望着她,手肘放在桌面上,掌心随意地支着下巴,却是偏向另一个自己的。

  他的指尖摩挲着自己脸上的面具,若有所思。

  比起是相信他们能猜到,季照彤更像是不愿多言啊。

  易淮也没有非要追问的意思,燕奕歌则是道:“季阁主,你也知对方是侯爵,还是荣姓,我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季照彤凝望着他:“我也不知道燕庄主能有什么办法,但我就是觉得你会有办法。”

  燕奕歌的聪明,她是见识过的。

  “…好吧。”

  燕奕歌思忖片刻:“我想想法子。”

  季照彤见他答应下来,便起身深深作揖:“多谢燕庄主出手相助。”

  她道:“燕庄主此次北上,我虽没猜到是为何,但若是燕庄主有需要的,我也一定倾力相助。”

  她这话也是在跟易淮表明那孩子对于她而言是很不一样的。

  易淮看着她:“我也没什么特别需要季阁主帮忙的,就想再问一问,关于剑阁的传承,季阁主到底知道多少?”

  因为从前剑阁只有季照彤与他有些交情,所以他之前就问过季照彤这个问题,只是季照彤当时未给予答复,易淮便知道这是个不能为外人所道的事。

  但是现在……

  季照彤只迟疑了一息,便拿起了一旁的素节剑,递给燕奕歌:“燕庄主之前说想看看素节剑,我拒绝了你…现在,燕庄主请看。”

  燕奕歌稍扬眉梢,从她手里拿起了素节剑。

  素节剑没有锋刃,平时握着剑身都没什么,就像是握着一根竹竿一样,不过要重上许多,触感也不像是竹,更像是玉石。

  燕奕歌轻轻摩挲了一下素节剑,上头没有什么纹路,除却一节一节的凸起,就像是一把浑然天成的剑。

  但……

  燕奕歌单手握住剑尾,勾了下唇:“果然。”

  剑柄那一头格外轻一些。

  他屈指一弹,没用太大的力,细微的声响却依旧传入了他的耳朵里,被清楚捕捉。

  “这里面有东西?”

  “嗯。”

  季照彤说:“我师父说,是一把很小的钥匙,我们清竹阁每一代阁主的使命,就是守卫这把钥匙。”

  易淮稍偏头,有点好奇地凑过来看了看:“那是开哪里的?”

  “这我就不知道了,我也问过我师父,但师父没说,我想他可能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