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历史军事>穿越之赵云传>第158章 联合发动檄文

“让开!奉相国之命!出城办事”

“打开城门!某奉相国之命,出城办事!”

这日曹操在雒阳城内,从皇宫策马飞奔而出。一边策马飞奔,一边高声呐喊道。

城中百姓以及守军闻言,纷纷为其让道路,城门守军也是为其驱逐百姓,为其清道不敢有丝毫阻拦,更何况此人还是当今相国的大红人。

一路畅通无阻,而此刻的曹操眼神中却是惊魂未定,一心只想快速离开雒阳,回到陈留老家,再做打算。

只因为在几天前他从王允处,得到了一把锋利无比的七星宝刀。

他还信誓旦旦的在众人前说,他能轻易接近了董卓,借机除掉董卓国贼,为汉室除去此僚。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刺杀失败还差点被发现。宝刀的寒光被镜子反射惊醒,董卓也是注定命不该绝。

曹操心头一慌,只得趁机找上借口,言明自己发现一把宝刀,今日特意为董卓献上该宝刀。

还特意为董卓示范了一番,将反射寒光的铜镜劈成两半。后看到董卓果然信以为真,便找个理由落荒而逃。

而事后董卓察觉,却发现曹操早已逃出城去,董卓顿时勃然大怒。大骂曹操忘恩负义,当即命人重金通缉曹操,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一时间曹操的人头,简直价值连城成了香饽饽。曹操逃离雒阳后第三天,消息便被赵荣以最快的速度,送的到了赵云手中。

赵云看着赵荣的信件,心中不由得一阵感叹,曹操还是和后世说的那样,只是不知他会不会记得,当初自己再三提醒:吕伯奢杀猪之事。

不过自己已经尽力了,若是说的太明白,或许别人还当自己傻子呢。该做的都做了,剩下的便看曹黑子自己了。

不那流芳百世的一句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不知道还不会不会从曹黑子口中流出。

但是可惜了性情刚直的陈公台,他虽然足智多谋,但是性子却与田丰一样,什么事都敢直言相谏。

赵云立即让郭兴派人前往陈留,以与曹操联络约定时间。

一面派人去打听陈宫的下落,看曹操是不是还是杀了吕伯奢一家。

若是陈宫离曹操而去,那他如今缺的正是文臣。他也不想陈宫还步前世的前尘,落的身首异处的下场。

……

话说曹操回到陈留后,立即让家人散尽家财,广大招募乡勇。很快又得陈留世家相助,得粮草以及家奴数千。

这几日曹操正忙着焦头烂额,不为别的,就是缺乏人手。每个人替他拿主意,什么事都自己亲力亲为。

“孟德,为何招兵买马不通知我?是不是看不起我?”

一个身形高大的男子突然走近,面带温怒的说道。。

这日曹操埋头正忙着公事,抬头一看此人认得他,他是自己的堂兄弟夏侯惇,夏侯元让。

“哈哈!元让来也!操最近日夜操劳,实在是忙得头晕眼花,否则操又怎敢遗忘元让?”

曹操惊喜的站起来,双手紧握着夏侯惇说道。

只见夏侯惇身高八尺有余,两人站在一起,足足比曹操高上了大半个头。

曹操斜目望去,见夏侯惇身边两人,相貌各异,便问道:“元让,此乃何人也?”

夏侯惇笑道:“这不是你正忙着要找帮手吗?我便顺带给你带来两个豪杰。”

“此是人姓乐,名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此人姓李,名典,字曼成,乃是山阳巨鹿人。二人弓马娴熟,俱是英豪之辈,正是孟德紧缺之人。”

曹操大喜,将两人留在身边做帐前吏。

夏侯惇又道:“子廉和子孝再过两日也赶到了,此外我还给你带来了壮士千人,供你调遣。”

曹操顿时喜上眉梢,拍了拍夏侯惇的肩膀言道:

“元让可真是解了我燃眉之急,如今我正缺义勇之士。如今文谦便与曼成领千军,共操士卒勤加训练,待子廉等人到后,我等再一同畅饮!”

“喏!”

李典和乐进互望一眼心头大喜的应声道,雪中送炭总比锦上添花好,看来这次自己二人是来对了。

一来便被委以重托,可领千军。凭借自己二人的能力,日后在曹军中有一席之地。

“报!”

“何事?”

“禀主公,常山信使求见主公!”

一名士兵跪下拱手说道。

“哦?终于来了!”

曹操眼中闪过一道精光,站起来接着说道:

“领进来!”

“喏!”

曹操看着手中信件,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心中不由得大定,他发现赵云想的正合他意。

夏侯惇问道:“孟德,我们真的去讨伐董卓吗?可就凭我们和赵云这几个人?”

曹操闻言摇了摇头:

“当然不是,我等要的是集结天下英雄的之力,随我等一起董卓,然后汉室方可兴,国家方可定矣。”

“如何集结天下英雄?”夏侯惇又问。

曹操嘿嘿一笑,怀中拿出一道诏书递给了夏侯惇。

夏侯惇览毕一看,惊道:“这?你要捏造赦令,假传圣旨?”

曹操哈哈大笑道:“元让勿慌,何况子龙手中还有一张王牌,那是当今陛下亲手下的血诏。如今非常时期当然要用非常手段,不这样做如何能集结天下英雄?风头也能让赵云一人抢完。”

夏侯惇还是不太了解的点了点头了曹操接着说道:

“我儿时同窗,现渤海太守四世三公袁绍如今身在南皮,我会先将赦令传递给他看,然后借由他与子龙冠军侯的声望,一同发动诏书。让天下英雄一起齐聚洛阳讨贼。”

很快曹操的檄文,赵云的血诏很快传至整个大汉。

血诏上写着董卓无故废立少帝,毒杀少帝太后,放纵士兵烧杀抢掠等,都是董卓入京以来的种种恶行。

而曹操檄文上只见上面写道:

“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这檄文写的慷慨激昂,令赵云也不禁热血沸腾,讨伐董卓天下的英雄们几乎全去了。

如今董卓暴戾不仁,残害百姓,人人得而诛之,讨伐他对天下英雄来说是理所应当。

至于说赵云和曹操的诏书一事。

各路诸侯其实都是心照不宣。 大家在乎的不是真诏书还是假诏书。

众人在乎的只是一个名正言顺借口,出师有名罢了。

赵云抬头对田丰问:“如今我军准备的如何?”

“主公,众将士如今日夜操练,届时精锐之师!而粮草绍文也解决,我军可以一战!”

田丰回答道。

赵云闻言高兴的拍着桌面说道:

“此时刻不容缓,吾等这一刻久矣。你即刻去准备出征事宜,命令众将随时做好出征准备!”

“是!”田丰领命而去。

赵云则开始安排常山的大小事宜,以便之后为讨董做准备。

毕竟自己是不能倾巢而出,无论如何都要确保自己大本营是安全的。那天你在前线拼死拼活,自己的大本营却着火,那就搞笑了。

就像包黑子去打徐州,眼看徐州就要被攻下了,谁都没想到却被吕布给偷袭了。

好家伙白忙一场灰溜溜的撤军了,最后徐州白白便宜了刘备,直接成了徐州牧。

这也得亏吕布不得人心,而又无谋。最后还是被曹操反杀,若不然谁又能知道,曹操又会是一个怎样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