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历史军事>知否!从大娘子的妈宝男开始崛起>第127章 盛家祖孙,话姻亲

汴京,集英巷,盛家,寿安堂,盛家祖母笑眯眯的看着,六姐姐盛明兰和盛长林姐弟俩,在那大口的吃着果子蜜饯,时不时的,盛长林还耍宝着,往祖母嘴里,喂一颗奶糖,这是“甘之如饴”的新品。

自燕云十六州收复后,盛长林时刻关注,更北边的罗刹人的动向,并给陈熊和李天狼二位有了大宋爵位的边疆大将,留了图样,还别说,黑白花色的奶牛,不知从何处,还真的弄回来几头,直接送来汴京。

所出的牛奶,都做了奶糖,只有盛家本家可以吃到,其他人想要长期吃,得等几年,至少是得让这奶牛,繁衍生息一阵子。

为此,六姐夫顾廷烨,发挥人脉,弄了几个专门饲养牲畜的庄户,直接安置在盛家在汴京城外的庄子里,六姐姐盛明兰,自然而然是第一批得知此事的,所以,她风风火火的回娘家来了。

祖孙三人一边叙话,一边喝茶,还时不时的谈起,前日在康家赴宴的事,盛长林绘声绘色的讲述着,尤其是关于一些康家王家的辛密之事,只见盛长林嘿嘿笑道:“据说,当天晚上,康家姨父震怒,还扇了康姨母耳光呢。

哪怕是康姨母,怒骂他是花女子嫁妆的混账羔子,那康家姨父直接说,你若还是如此,我就把你送到乡下庄子里去,就说你得了疯病。

你的脑子里都是猪油吗?用自家女儿,去分盛家女儿的宠?怪不得,盛家妹夫,不待见咱们康家的孩子,哼,你再敢去顾家一趟,我就打断你的腿!”

六姐姐盛明兰笑呵呵的说道:“小七,你这都是哪听来的呀?你们皇城司,真有如此能耐?汴京每家每户,都安插了暗桩?你说说,我家澄园,哪个是你皇城司的小勾当?”

盛长林撇嘴笑道:“六姐姐,冬家兄妹,就是皇城司的小勾当,你不是知道嘛,放心用,都是弟弟我的心腹之人。

皇城司监视汴京城的达官显贵之家,是官家默许的,有些人,都是官家指派,在弟弟我这里,就是走个过场。

当然了,只要没人造反,哪怕是说上一两句宫中之事,朝堂之事,都没什么的。

官家曾说,此举,要将所谓的,妄议宫纬的罪名,模糊一些,哪怕是发一两句牢骚,都不得株连。

但只要是暗中结党营私,结交外邦,就会被关注,可时不时的联络外放官员嘛,以具体情况而定。

嗐,说了你也不懂,有专门的人汇总此事,弟弟我,每月查看一番,我也不至于用此事,去打压政敌。

放心吧,我大宋的官员,派系党争时常发生,但手里没兵权,拿什么造反啊?没看自西夏全境收复那年起,各地的流寇匪患,民变流民,都少了很多吗?

都随着牢城营,去南北两地过活了,还别说,真有些人呐,长了一副好头脑,经营得当,还赚了不少家资呢。

有南北两地的,那么多衙门口背书,光是牢城营,每年需要修建的府衙,至少得五年停不下来。

近几年,粮食收成不错,水旱蝗灾也少,贸易往来增多,赋税钱粮也就多,国库开支平衡的同时,国民一起富裕。

官家仁德,皇宫用度不增反减,估计明后年吧。西南路和西北路的贸易,再增多的话,我大宋可就是真的国富民强喽!”

盛家祖母呵呵笑道:“那小七你,还要不要入朝班呀?”祖母这一问,也是想了解,这个孙儿,在大宋官员体系中,真是少有,家事国事天下事,他是事事不落下,但却没有太大的理想抱负,难道真的是一心做个道家弟子?

盛长林嘿嘿笑道:“祖母,孙儿可起不了早,我们姐弟俩,都爱睡懒觉,不信,您问六姐姐,她在当初庄学究的书孰,都直打瞌睡呢。

朝班也不能为孙儿一人,更改上朝的时辰呐。再者说,父兄在朝班,孙儿想知道任何动向,问问便知。

而且,每月的宫中奏对,孙儿可是很用心的。监察官员,也是为大宋出力嘛,虽不讨好,但也是一种震慑。”

六姐姐盛明兰赶紧摆手,掩饰道:“我、我哪有总打瞌睡,我现如今,管家用心着呢,每次都得起大早,来查各种来往账目呢。

小七,你休要胡说,你自己惫懒,还拉上你亲姐姐我呀?回头我就告诉七弟媳,好好管束你一下,再乱出去疯跑,就把你锁在家里,哼!”

盛家祖母先憋笑,后严肃的说道:“你们姐弟俩呀,就互相揭短儿吧。小七,你对王家康家,是怎么看的?

前日,回来的时候,你父亲和母亲,与我谈了一路,好像,嗯,他们可能是怕王家康家有后手,这姻亲故旧,最难答对。

这不像其他家,毕竟,你父亲最早入官场时,有王家的人情在。至于康家嘛,眼看就是奔着家道中落去的,但你们那位康姨母,不像是个会善罢甘休之人。

即使有那,康家主君康海丰的警告,但她也一定还会再给咱们盛家找麻烦的,她现如今,有了王家这个依仗,不说肆无忌惮吧,但我们盛家也不得不防呀!”

六姐姐盛明兰也带着一份担忧,撅嘴道:“是啊,小七,如这两家明火执仗的来,我们尚有对策,就怕他们用些下作手段。

我现在是看明白了,越是身居高位的人家,手段往往,更是无所不用其极。”

盛长林阴恻恻的笑道:“千日做贼易,千日防贼难,要么引蛇出洞,要么我想想办法,让康家王家,再外放出汴京。

可官家现如今,想在北境边疆,兴文教盛世,还得与这些老牌的书香门第,好好商议一番,况且,王家进京不久,应该没有再外放的迹象。

康家嘛,呵呵,官儿太小了,那位康家姨父,还没经营好几代人留下的人脉,哪怕他是个户部的衙官,都好办,刑部嘛,典狱司?这好像也够不上吧,他倒是有心,想让父亲,帮他走走仕途。

但朝中各部有司衙门,真没他合适的位置,况且,真的举荐了,也得被各方派系党争,给挤兑一番。

王老太师家留下的余荫,只能给王家人用,否则,当年父亲也不至于,仕途前几年,走得那般坎坷。”

六姐姐盛明兰听了半天,好像没跟上亲弟弟盛长林的节奏,没办法,怀娃了嘛。她只是好奇道:“小七,你说说那个引蛇出洞,这个好像能短期内奏效。”

盛家祖母也好奇的问道:“对,小七,你说说看!”

盛长林看了看寿安堂内,好在房妈妈和崔妈妈有心,将一众女使侍女丫鬟婆子们,都遣远了。这才能让祖孙三人,说话间,无需顾及太多。

只见盛长林把手垫在桌案上,脸贴手背,直接趴下,嘿嘿笑道:“祖母,您说,王家康家,现在最想咱们盛家,给他们谋什么?而他们所谋,最大的障碍又是什么?”

盛家祖母也学盛长林的样子,手垫桌案,脸贴手背,六姐姐盛明兰还趁机,要去摸祖母的酒窝,被祖母一巴掌给轻拍回去,她嗔怪撅嘴笑道:“明儿你个小猢狲,别闹,老婆子我,这正想着小七的问话呢。

嗯…如小七所问,王家,康家,得分开看,王家的子弟嘛,功名有了,女儿家的婚事嘛,暂时无碍。所以,他们所谋是朝堂仕途,至于其他的,他们暂时不需要。

王家到你们这一代,王家嫡子有进士出身,但他这婚事嘛,差了些,哪怕是娶个书香门第的嫡女够不上,但娶个勋贵之家的,嫡出房支的嫡女嘛,勉强能够。

可能是当初,王家没看出能在新君登基后,有回京的迹象,如他们早知道,嫡子婚事,拖上一两年,也不会娶那康家的嫡二女康元儿了。

估计现在你们那,王家舅舅舅母这夫妻俩,正后悔没为自家嫡子,娶了你们五姐姐如兰,估计王家老太太也是。

但话说回来,你们五姐姐如今这身份,也是郡主府元家给谋来的,这其中种种,咱们祖孙不说先前。

只谈眼前,王家谋仕途,得借咱们盛家的势,否则,王老太师的余荫,还真不够看的,说不定,这些年,王家没经营好,也是总用眼眶子去看人,没看出谁家强过王家。

所以呀,现如今后悔,也来不及了,但说到这阻碍嘛,王家的阻碍,是以前没帮上你们父亲什么忙,现在转回头,要咱们盛家反哺,话说不出口,只能慎着。

但他们想先给咱们盛家一些好处,这不就想到儿女亲家上了嘛,可王家人丁不那么兴旺,选来选去的,只有一个相貌能拿的出手,但身份上,确实差一大截的庶女,虽现在说,是嫡女身份,可那个孩子,是个望门寡。

咱们盛家可不要,再者说,她亲生母亲家,也有官司在身,日后,去哪家都是个麻烦,罗乱一大堆。

你们母亲都不好意思,在老婆子我面前提,最后我与她一起否了这事,老婆子我,也只是说几句,让她宽心的话罢了。

毕竟,王家是她娘家,我不好深说。可康家人所谋甚大,仕途,前程,钱财,儿女亲家婚事的,哎呦我的天爷呀!想想就头疼。

虽康家的那些姑娘们,有些还真有一副好皮囊,但一个个的,都随了康王氏,只有一个顺眼的,这不也成了,长梧家的大娘子了嘛。

这个头开的呦,老婆子我与你们大祖母,还不敢往回说,好在那康允儿,是个识大体的,她比康家人,强一百套都不止。

要我看呐,她与那个康兆儿,倒像是亲姐妹才对。前日,在康家,那个嫁去王家的康元儿,比你们五姐姐如兰还要娇惯。

那个嫁给康家姑远亲的康馨儿,和那个一心想给小七做妾的康宁儿一样,一副妖精作派,看了都晦气。”

盛长林赶紧反驳道:“祖母,那个康宁儿,还想给三哥哥长枫做妾呢,您别光说孙儿我呀,她那就是想,嫁个高门显贵之家,攀了高枝儿即可。

至于嫁给谁都成,只要是能嫁过去,做个当家大娘子最好,即使做不成嘛,就做那贵妾,执掌后宅,一副舞动风云的架势,估计夫家不给她弄个诰命回来,她都得闹一辈子呐!”

六姐姐盛明兰也是一副,手垫桌案,脸贴手背的样子,嘿嘿笑道:“好在,她只想做贵妾,否则,康姨母不得把她送去澄园呐。

更好在,是那康兆儿去的顾家,好说话,祖母帮我,把她嫁去宥阳老家,给大伯母李大娘子,娘家的庶出侄儿,做当家大娘子去了,否则,换成这位康宁儿,这首尾,不好弄呀!”

盛家祖母呵呵笑道:“不会的,康家所谋,这个嫡幼女是底牌,身份在那摆着呢,有庶女进侯府做侧室的事,没有嫡女去的道理,当然了,枫哥儿和小七,是特例,关键是看你们四姐姐墨兰的将来呢。

毕竟,未来的国舅府,和现如今的侯府,是两码事,再说了,那康王氏,是与顾家的秦太夫人秦芷萱,勾搭连环的。侧室夫人?哼哼,排队也轮不到她康家的女儿呀。

况且,顾家那位,是为自己嫡幼子谋算。即使那康王氏与秦太夫人定计成了,日后她们一定会有龃龉,合纵连横罢了,再说了,咱们不让她们成事,她们还能怎么样?这辈子别想了。”

六姐姐盛明兰惊讶的捂嘴道:“不会吧?祖母,您是说……”

盛家祖母没回答,眼皮猛地使劲一闭加点头。

盛长林慢慢的,摇头晃脑加撇嘴道:“我最怕的就是这个,这两位,哼哼,阴损毒辣,六姐姐,回头你在澄园的每样吃食,都要经冬雪检查一下再食用。

哪怕是,丹橘和小桃亲手做的,不是说她们俩信不过,一个调虎离山,再来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什么的,防不胜防啊。

否则,当年弟弟我,都将那已故老宁远侯顾偃开,从阎王殿都给拉回来了,可一年后,他依然身故,这事情本就蹊跷。

还有就是那位先侯爷顾廷煜,身子再如何孱弱,宁远侯府的,那么大的家底,还养不回来?

那位秦太夫人嘛,呵呵,对嫡亲外甥加嫡子,都能下得去手的,对自己枕边人,同样也没放过。在她眼里,只有她自己和她那嫡幼子顾廷炜,其他人的命,都可谋的。”

六姐姐盛明兰听到这里,心中一惊,后背发凉,她忽然间想到,自家官人顾廷烨,在巡视皇庄时,讲的那个关于,夫妻毒草的故事,看来,得重新打锣另开张,对自家的婆母,再加强重视才行。

而盛家祖母猛然间,突然冷笑道:“康家人,最大的阻碍是老婆子我,你们姐弟俩想想,如果咱们盛家没有我,你们父亲,一心朝堂仕途,你们母亲是不是身边,只有你们那两位温婉贤淑的嫂嫂了?

到时候,康王氏稍微靠近一点,哪怕是与王家一起软磨硬泡,你们母亲舍不下脸面,他们两家所求之事,还能次次都回绝吗?

最近,葳蕤轩那边,总有几个年纪不大的侍女,往寿安堂这边来,老婆子我觉得,康家人,可能会想着,要一石二鸟吧?”

可盛长林却眯眼笑道:“祖母,您别忘了,寿安堂与葳蕤轩之间,还隔着六姐姐的暮苍斋和孙儿的傲雪居呢,这还是明面上的。

他人看不到的,五姐姐的陶然馆,四姐姐的山月居,哪怕是三哥哥一三居和二哥哥的松柏居,是不是都有几个小侍女,总在咱们盛家,中堂和后堂这两条线上,来回的行走哇?”

盛家祖母忽然间眼珠一转,之后紧了紧鼻子,笑道:“小七呀,你不好好养狐狸,你个小皮猴子,是要做那蜘蛛精?开始织网了?”

在六姐姐盛明兰,不明就里的眼神中,盛长林神秘一笑,之后狠辣的嘀咕道:“天暖了,花开了,就看这虫儿,露不露头了,呵呵!”

――

回马枪:

张开宙:天凉王灭?你最近看《赘婿》了?

盛长林:《听说你喜欢我》那头催了,我得去找王楚然了,我想轧戏!

张开宙:唉,你年纪到了,估计是想起你前女友“关心则乱”了。

张桂芬:看来,还得再继续给长林生孩子呀!

荔枝:努力,努力,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