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历史军事>知否!从大娘子的妈宝男开始崛起>第123章 保媒拉纤,孩子王!

汴京,集英巷,盛家,盛家祖母将康姨母王若与,在顾家的所作所为,一一讲述给盛家主君盛纮和大娘子王若弗听,夫妇俩很是诧异,没想到,康家想借顾家的势,来强压盛家,不知这里有没有王家的影响在。

大娘子王若弗当即最先表态,以后一定要注意与娘家人的来往,如果没有王家出面,尽量与康家人少见面。

而盛家主君盛纮,这才明白过来,为何近几日,汴京城内,好像很多事,都是围绕顾家人和康家人展开的,这里分明就是事后被报复了呀!

而小梅园这边,盛家的众姐妹们,走马灯一般的,来看望淑兰姐姐和弟媳张桂芬,两个坐月子的女人,天天围绕孩子,展开话题,期间加入了一众身怀有孕的姐妹们和嫂嫂们。

而这其中,有两个不受人待见的,一位是日日都来的国舅沈从兴,另一位是想借三嫂嫂余嫣然的势头,来锦南侯府,走夫人路线的余嫣红,她这也有了身孕,想顺便打听一下,自家官人梁晗的仕途。

结果就是,三嫂嫂余嫣然明确表示,我与自家这个妹妹,没有太深的来往,看她的面子,还不如看她婆婆吴大娘子的面子呢,最后就是,吴大娘子去澄园,看望自己干女儿六姐姐盛明兰时。

听了一耳朵,吴大娘子当天回家,就训斥自家儿媳余嫣红,让她不要多事,很多事,你不去打听,相安无事,你一打听,适得其反,你想自家官人梁晗,再倒向春珂小娘子那边去?

余嫣红恍然大悟,心想,锦南侯盛长林那句,一孕傻三年,诚不欺我,还好,还好,好险,好险,之后她就差人,送了几份礼物,给自己嫡亲姐姐余嫣然和张桂芬,也就将此事给盖了过去。

五日后,朝廷吏部又是一波新的任免,原安北都护府的都统制,小郑将军回京述职,但他没再回北境边疆,直接去了滇州经略府,驻汴京的协理衙门,任职兵略使,算是外放后回京,但又降级任用了。

永昌伯爵府嫡幼子梁晗,去了一个新设立的衙门口,西南司,主理西南贸易,土地,特产,虽不是布政使,但却是布政使之下,第一堂官,协理司使,新的官职,品级升迁,仕途有望。

西南司与滇州经略府,将要展开全面合作,这样就能减轻市泊司的压力,可以全面展开海运贸易的构想,且滇州经略府南迁到边境,边军,厢军,加禁军精锐,十五万,开赴滇州。

这里,以永昌伯爵府为首的,差不多二十几家老牌勋贵之家的子弟,从正经的进士出身,到荫封官职,百余位之多,且各家都展示了人脉和底蕴,将最好的一切拿出来,先舍而后得。

这一切,只因盛长林给官家上可一道札子说,有种占城林邑稻米,一年三熟,大宋人口需要更多的粮食,且需要更多更好的土地耕种。

据说,极为喜欢粮食的,且对土地耕种颇有心得的,皇帝陛下赵宗全,当天便下令,户部,支度司,兵部,枢密院,太尉府,通力合作,西南司的建立,刻不容缓,那架势,如同躲在桌案下,请西天如来佛祖镇压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一般焦急,可见此事多么让他上心。

而安北都护府的都统制一职,给了英国公夫人的嫡亲侄子,一位沙场宿将,且统兵治军,颇有英国公张老将军嫡传弟子的意思,再合适不过了,况且,这里还有太后大娘娘曹丹姝的人情世故呢,怎能不抓紧时间。

这一系列操作,让沈家慌了神,皇后娘娘沈从英,还去官家面前打听,结果呢,皇帝陛下赵宗全,只说了句,“国事家事,怎可混为一谈?

朝廷正常升迁调动而已,后宫不得干政!”而沈青萍呢,天天堵在国舅府门前,自家哥哥沈从兴,根本就不理她,只是照样,每日去小梅园看望妻儿。

最有意思的是,远在西北牢城营的顾廷炳,因在当地,在青楼与人争风吹醋,被当地的西北藩军将门子弟,给打断了腿。

顾家四房五房联合,找顾廷烨帮忙疏通一二,结果顾廷烨这厮说,“这是好事呀,说不定,我那廷炳兄弟,给我们顾家开枝散叶呢,事情得分两头看呐。

说不定,此事之后,他就与西北藩军的那些将门虎子,不打不相识了呢,可喜可贺呀!”这话多气人,顾廷烨这厮,现在磨人的小手段,杀人诛心的同时,是功力日渐强上好几分呢!

但压力继续给到顾家当家主母,秦太夫人秦芷萱这边,她能说什么,只恨自己猪油蒙了心,怎么就信了康姨母王若与的鬼话,招惹自己那个狐狸儿媳,六姐姐盛明兰。

她那个狐狸弟弟,盛家小七郎盛长林,更狠,连我儿廷炜,他的至交好友,都顺便给收拾了,一点不顾昔日一起喝花酒的,汴京三害的情面喽,难道说,下次约花酒,得加钱?全场顾家三郎来付钱吗?真是倒霉透了呀!

而顾家三郎顾廷炜,却不这么认为,他在慎刑司衙门,尝到甜头,来此办事的,大多数是汴京权贵,家中犯了事的,虽俸禄没看出来有多少,但私下里的孝敬,确实不少。

为此,顾廷炜还想约盛长林去喝顿酒呢,但盛长林表示,最近很忙,西郊大营的事,还在收尾呢,每天与自己岳丈英国公张老将军共事,很难,顾三郎你得理解我的苦衷哇。

且四姐夫桓王殿下赵英策说,得王府陪四姐姐盛墨兰,六姐夫顾廷烨这厮说,得在家陪六姐姐盛明兰,五姐夫元季常倒是天天来应卯,但他屁事不管,还窜蹬让盛长林,给老耿将军和小段将军,保大媒,你说说,这是正经来做事的吗?

好在,顾廷烨这厮,算是做了件好事,估计是对盛长林整饬顾家人,投桃报李,顺便给小段将军,保媒拉纤,一位当初太后大娘娘曹丹姝身边的,极为素雅标致的宫人,直接与小段将军一相看,成了,定亲聘礼都下了,就等着大婚了。

可老耿将军成了烫手的山芋,高不成低不就的,他竟然不喜文文弱弱的美丽宫人,非说,没什么味道,这下子可让盛长林等人犯了难。

可多日来的相处,盛长林觉得,老耿将军这人吧,粗中有细,且极为憨厚老实,每次吵着喝花酒的是他,但据同去的人说,老耿也不喜风尘女子,那就得是良家女子呗?

可老耿将军是个鳏夫,虽有将军封号和爵位,和正经的武将任职,可真的是一时间,没法解释他的内心想法。

只有一次喝酒的时候,老耿无意间说了一句,最好是找个带孩子的寡妇,他家中只有两个嫡子,且年纪小,淘气,闹人,需要个温柔贤淑的,最好家中有个女儿的才好,而说这话的时候,他瞄了好几眼顾廷烨这厮。

盛长林心想,不会吧?这分明是奔着,已故先宁远侯,大病娇顾廷煜的遗孀,顾家大嫂嫂邵大娘子和娴姐儿去的呀?

这事儿,还真没法说,容易得罪人,怪不得每次老耿说喝酒,有小段将军,元季常,盛长林陪着都不行,非要拉上顾廷烨这厮呢。

当然了,曾经提过国舅沈从兴,但盛长林说,看见他,就不烦别人,他来我走,没看我盛长林,每天应卯都来这么早嘛,就是不想与那沈从兴在小梅园打照面!

可盛长林呢,另辟蹊径,闲得发慌的人,就爱吃饱了没事儿干,省得每天跟岳父英国公张老将军,在大营营帐内,大眼瞪小眼。

盛长林每次对穿插应卯的,六姐夫顾廷烨这厮,一见面,就说,“我那蓉姐儿大外甥女最近养猫,养的如何了呀?有时间,得去忠勤伯爵府袁家,与大姐姐华兰家的庄姐儿交流一番呐,诶,不行,不能去。

这样不就,把廷煜大哥哥家的娴姐儿给撇下了嘛,不妥不妥,用屠二爷的话说,娴姐儿姑娘家家的,孩子没了父亲,心情不好,内心郁结着呢。

有心亲近二叔二婶婶吧,又怕嫡祖母,秦太夫人不乐意,想去近亲三叔三婶婶吧,人家那边儿,孩子太小,没个由头,可苦了娴姐儿喽,唉,就是不知道廷煜大哥哥,在九泉之下,会不会怪罪六姐夫你喽!”

一次说起,还好说,谁都知道,盛家小七郎盛长林,昔日疼自家姐姐们,现在呢,窜蹬外甥侄子们淘气,娇惯外甥女和侄女们,亲的后的,堂亲表亲干亲的,都带着玩儿。

每个月都得给一群孩子们,弄个新鲜玩意儿,用五姐姐盛如兰的话说,这是在培养新的一波汴京纨绔吗?提笼架鸟,招猫逗狗,摸熊猫的,骑鹿打马球?

你怎么就这么爱折腾呢?最重要的是,你个臭小七,玩儿的时候,还不带上你五姐姐我?看来拧耳朵家法,是要重出江湖了呢,哼!

但顾廷烨这厮,确实是狐狸祖宗,多年来,这听话听音的本事见长,他还说着盛长林的话,去看身边的人,最后发现“居心叵测”的老耿将军,这还得了?谋我寡嫂!

可一次澄园的小宴请,六姐姐盛明兰以肚子大了为由头,请求大嫂嫂邵大娘子来帮忙,真的与老耿将军,对上一次眼神,那张老脸,虽不在俏郎君的审美上,但那股子英武之气,也尽显男人本色。

尤其是老耿将军一口一句的说,“自家如果有位女儿的话,以后俺老耿,定能为她在未来夫家撑腰,看看人家英国公张老将军,再看看人家盛纮盛大人,最后看看人家余老太师,我辈之典范!”

而盛长林的便宜外甥女蓉姐儿,拉着自己家堂姐娴姐儿,收了老耿伯父的见面礼,之后几天,就约了耿家两位淘气的弟弟,一起去小梅园摸熊猫,喂大胖狐狸了,还让异瞳山东狮子猫与荔枝的乌云盖雪,成了玩伴儿。

旬日,顾廷烨这厮,以顾家家主的名义,为寡嫂邵大娘子做主,未经顾家当家主母,秦太夫人秦芷萱同意,给老耿将军做了续弦大娘子。

并且老耿将军曾许诺,继女娴姐儿,永远是顾家人,日后出嫁,将军府会出十里红妆,且为她在未来夫家撑腰,当亲女儿一般对待!

这下子,可捅了顾家本家的马蜂窝了,秦太夫人秦芷萱,连同顾家四房五房,一起找顾廷烨理论,但人家邵大娘子只说,“官人曾言,无需为他守寡,他还说,只要能对女儿娴姐儿好的事,无有不依。

况且,我朝鼓励寡妇再嫁,和离之女,不以身份卑微,照样做得当家大娘子,沈国舅夫人,就是典范。

我即为娴姐儿,更是为已故官人廷煜,虽两位小叔,不曾苛待我这位大嫂嫂,与两位弟媳之间,妯娌和睦,但我更想为顾家的将来,出了候府,我们尚且如亲戚一般来往,我娘家也同意此事的。”

顾家本家,一下子失去一方助力,但也只好认下,人家都搬出朝廷了,再说,人家把官家招来,一纸指婚懿旨下来,顾廷烨求得,老耿将军更求得,人家禹州一系,关系牢靠得很呐,且人家邵大娘子再嫁,一纸诰命,定是少不了的,也是对顾家的孩子好嘛。

又五日,国舅府,将邹家兄妹,做了处置,小邹氏被打发到了汴京城外的庄子,无国舅沈从兴之言,不得回汴京城。

邹家哥哥,因放印子钱,逼死人命,有司衙门直接将他,发配到西北路藩军的牢城营,去与顾廷炳做伴儿去了。

沈国舅原配夫人,大邹氏的一双儿女,都记在沈国舅夫人,盛家大房嫡长女,盛淑兰名下,并且收下皇后娘娘沈从英,皇后加冕时,凤冠上的一颗珍珠,当做赔罪。

对此,沈青萍颇有微词,但不敢像以往那样,大放厥词,生怕累及官人小郑将军,没有声张。

沈国舅夫人盛淑兰,在国舅沈从兴的恳切态度下,搬回国舅府居住,和离之事,都不再提。

这一切,都因为市泊司的海运瓷器,又一次加大的订单货量,且西南司与滇州经略府南迁事宜中,瓷器磨合乐,在西南一带,又打开了新的销路。

不只是大理段氏下了整套,昔日皇族的订单,像江南富商,各州府世家,书香门第,连同南方诸小国,也来大宋打听这瓷器贸易。

盛家大房,以盛长梧为首,连同盛家三房四房,在江南一带,连开三十座官窑民窑。

皇帝陛下赵宗全,看着户部和支度司报上来的,未来五年的赋税和贸易量,这道札子,成了大宋朝堂的一壶陈年老酒,且还是滚烫的。

喝下去,别说多畅快了,更有一件好事,西面的吐蕃,请求土地归化,子民归化,但赵官家和盛长林的一次君臣秘密奏对后,拒绝吐蕃的请求,除非……

关于回绝的国书,没有把话说死,但大宋又设立了两座使馆,西北使馆,主谈昔日丝绸之路重来,西南使馆,主谈滇州以南诸国事宜,唯独不给吐蕃机会。

用盛长林的话说,“官家,吐蕃现如今只是没了赌本,想借我大宋来翻盘而已,我大宋,何不效仿邹家大郎,和昔日汴京城的那些,不守规矩的官眷们,以国来放印子钱,这本息往来,官家还怕吐蕃土地,您怕他们不入我大宋版图吗?”

皇帝陛下赵宗全,嘿嘿笑道:“盛卿乃是我大宋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也!”

盛长林只是谦虚谨慎的说道:“官家,臣惶恐,臣只想随恩师太国舅的脚步,在这世上时,对血脉至亲好些,出了这世上,宁可为那逍遥仙人!最好千百年后,世人提及臣之时,能与谪仙人李太白并列即可!”

――

回马枪:

盛淑兰:确定了,七弟弟喜欢张靓颖,我们下一届的超女,他就喜欢大眼睛,一笑一口大白牙的那种!

盛墨兰:对,他演宁至谦之后,还跟我一起演急诊科的电视剧呢,我们一起吃的羊腿,我要演包小玦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