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历史军事>知否!从大娘子的妈宝男开始崛起>第92章 盛纮寿宴,大省亲(下)

汴京,集英巷,盛家,中堂,盛家主君盛纮的寿宴,依旧继续,偏厅内,康姨母王若与作为客人,本以为,盛家的女婿儿子如此出息,想着能借助亲戚这层关系,提携自己的嫡亲女婿呢。

至于儿子康晋嘛,恩科落榜,“名落季常”了,一个举子官身,想做官?哼哼,恐怕是没有什么好门路,但做吏,又不认可,如今的婚事,也没个着落。

盛家三个儿子,根本不搭茬这些事,大女婿袁文绍,远水解不了近渴,四女婿桓王殿下赵英策,真心巴结不上,况且,大娘子王若弗还假意说了,墨儿是盛家妾室林噙霜所出,我们是表面母女,其实关系,也就一般,尤其是,她出嫁之后,根本就没有什么来往。

康姨母王若与表示,如果不是桓王妃产子时,妹妹你往桓王府,送了一堆盛家心腹的奴仆,我还真就信,你的鬼话了呢。

康姨母王若与,想让盛家五女婿元季常帮忙使使劲儿,但人家没有官职在身,只有个爵位,唯一的亲戚,是太国舅夫人那个嫡亲姨母,后党外戚,最为逍遥之家,能帮上什么忙,只剩下如今风头无两的,盛家六女婿顾廷烨,这个刚刚承袭宁远侯爵位的了。

殿前司侍卫统领,那可是天子近臣,禁军指挥使,还安排不了个,汴京城的正式官职?

可从盛家六姐姐盛明兰装傻,到五姐姐盛如兰充愣,最后到四姐姐盛墨兰岔开话题,这一套连招,还有大姐姐盛华兰的引而不发,你说这事,可怎么办呀?

迂回政策,康姨母王若与,灵机一动,讪讪的说道:“妹妹呀,你家华儿真是不错,汴京城里,那可是有口皆碑的当家大娘子,听说她家夫婿,如今也有了,承袭爵位的身份。

不像我家允儿,同样是嫡长女,可与我这做母亲的,隔着心呐,这不,她们姑嫂弟妹的,要去宁远侯封地的小鹿岭温泉,这汴京城的达官显贵之家,都盼望着呢,我都没去过呢。

我那女婿长梧,也不常来我家走动,我这女儿呀,真心是白养了。”康姨母王若与以为,自家女儿,当着自家妹妹家,说教几句,指桑骂槐一番,想必你也不会顶回来吧。

可品兰姐姐一脸坏笑的说道:“嫂嫂,你要去小鹿岭呀?我们都是去小兔岭的,小鹿岭也有温泉?”

没等康允儿应答,淑兰姐姐一副稳重的样子,说道:“我与允儿只是聊起过,还是六妹妹起的头,不过品兰,你生产在即,不得妄动,我们想着,等五妹妹生产后再去,你安心养胎,之后还要做月子呢。”

康允儿自知,这是大姑姐盛淑兰,给自己找补呢,她笑呵呵的说道:“就是呀,品兰妹妹,你别听风,就是雨的,我们要邀约,得等,再说了,还得等海家嫂嫂,余家嫂嫂和张家弟媳一起呢,人少了,不热闹,说不定,等过年的时候,我们还得等,秀兰妹妹回来呢。”

五姐姐盛如兰嘿嘿笑道:“我们姐妹姑嫂的邀约,何必舍近求远呢?四姐姐家的桓王府,我家的郡主府,六妹妹家的澄园,哪里不能去,就是太国舅府,我们也是去得的,嗯!”

张桂芬假装严肃的说道:“五姐姐,你漏了咱家小梅园了吧?”

五姐姐盛如兰捂嘴笑道:“你都说是咱家小梅园了,那还能不去?我都想熊猫‘四平’了呢,对了,小七的那只大胖狐狸,如今,是不是又长分量了?”

张桂芬捂嘴呵呵笑道:“那只狐狸呀,都快成小猪喽,官人天天亲自去喂,五姐姐,你尝尝这鱼,男宾那边的是六姐姐做的,我学了半天,试着做了一条,咱们这边是我做的。”说着,张桂芬用公筷,给五姐姐盛如兰添菜,表示他们姑弟媳之间感情很好。

五姐姐盛如兰吃了一口,赞不绝口,之后就是盛家姑嫂弟媳间,亲堂姐妹们,一阵互相添菜品尝,这让康姨母王若与表示,这盛家,是有魁星照着不成?怎么就铁板一块了呢!

中堂正厅内,男宾之间的没有这添菜的习惯,更多的是敬酒,时不常的还要,谈论一下国家大事,只见康家姨父康海丰询问道:“盛老弟,不知,近来支度司忙吗?你以天命之年,能跨过四品门槛,以后你这仕途,还有提升的空间呐!”

盛家主君盛纮心想,我虽是支度司副使,但那正使只是兼任的,人家是户部侍郎,且有爵位在身,已经眼看位列中枢了,如今这支度司,我这也算是,当家做主了。

虽对外说,是主管粮道,但很多事,都得他来拿主意。这康家连襟是想求官,可他一个刑部小衙官,离员外郎还差一级呢,难道他想做堂官?

我这可没门路呀,喔,不对,这话是说给,我这些儿子女婿们听的吧,想我们盛家,为你康家办事?哼哼,不好意思,我们盛家是诗书传家,文官清流,如今是书香门第,未来的世代簪缨。

像康家这门亲戚,日后只能说是,少来往一些,不是我们盛家市侩,看不起你们康家,是你们这一大家子,确实有些不堪啊!但碍于岳丈王老太师家的情分,也只好得暂时,给几分薄面了。

只见盛纮右手持筷,吃了一口菜,左手不断转着桌案上的酒盏,大眼睛迷离,胡须收拢,大酒窝深陷的笑道:“姐夫,我这只是,舍逢其会罢了,止步于此的人多了,天命之年,能有多大的精神头哇?

呵呵,比之我,年富力强的,有很多呀,更何况,以后是咱们儿女这一代,他们才是官家的好臣子。

我呀,这辈子是中枢无望了,最后蒙官家圣恩,以紫青光禄大夫,弄个三品荣休,也就行了。”说着,盛纮遥拜皇宫方向,又给自家四女婿一个眼神。

桓王殿下赵英策,心领神会,赶紧给老岳父盛纮敬酒,恳切的说道:“岳父大人,为我们赵宋江山社稷有功,不可妄自菲薄。”

盛纮赶紧回敬一杯,老怀欣慰的,且带略带谦虚和半分调侃的说道:“诶,我们翁婿莫要如此,回头让官家怪罪,说我们翁婿之间,略带吹捧,那就不美喽!”

桓王殿下赵英策,恳切的说道:“岳父大人说得对,小婿明白,多谢岳父大人提点!”

这翁婿二人,一个恭敬,一个谦虚的,让康家父子一时间,摸不准盛家人的脉门,康晋是腰不硬,嘴更不敢硬,只剩下康海丰,转了转小绿豆眼儿,呵呵笑道:“盛老弟,听说,你家三子小经略,如今是北境司布政使,这里有什么说法?”

盛纮眯眼,不知该怎么接话,因为他了解康家人,从这个连襟姐夫,到那个大姨姐儿康王氏,每句话,都不是随便一问,都透着一份有便宜占的意思,且说不定何处,就有一个陷阱等着你呢。

没办法,不好回答,丢出去,盛纮一拍脑门儿,呵呵笑道:“瞧我这记性,北境司啊,怎么个说法来着,柏儿,你给你姨父说说。”

只见二哥哥盛长柏,从北境司职能,到管辖范围,从主官任免,到地方指派,从宋辽两国贸易,到锦南州的战略部署,全是官面话,不带任何个人猜测,这博闻强记的脑子,盛家五姐夫元季常和六姐夫顾廷烨,两壶酒都喝进去了。

康家父子愣是听了大概,一时间,不知接下来的话头,该往哪里引,最后二哥哥盛长柏遥拜皇宫方向,一句“官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结束,反正与自家弟弟盛长枫,这个北境司布政使,没太多关系,且其中提到,官员任免在吏部,都需奏报官家面前,反正就是北境司,针插不透,水泼不进。

最后康海丰实在是憋红了脸,问上一句,道:“盛老弟,这锦南州苦寒之地,想你家三郎长枫,身边并无知近之人照顾哇,要不让我家晋儿去,给他做个帮手,合用,就留在身边。

不合用,就到你家大女婿袁文绍身边,或者是侄女婿文炎敬身边,都可,让你这外甥,也建功立业一番。回头我让我家宁儿也去,与你家三郎长枫,相看一番,留在身边做个侧室夫人,你看如何呀?”

好嘛,盛家人才明白,这康家想谋三哥哥盛长枫,二哥哥盛长柏,那一副正人君子做派,身边除了海家嫂嫂,只有一个通房羊毫。

再说这个外甥,康家夫妇可是领教过的,一股子已故王老太师的做派,跟个“爹”似的,惹不起。

盛家小七郎盛长林呢,那更不用想了,他家大娘子张桂芬,那里英国公张老将军家的独女,更惹不起。

再说了,人家锦南侯拒绝过康家一回,又拒了沈国舅原配家,邹家小妹这个贵妾的事,虽没外传太多,但也是,有人知道的,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只剩下这个,远赴锦南州的昔日“小经略”盛长枫了,按盛家祖训,虽姨表亲不做儿女亲家,但严格的说,盛长枫与康宁儿,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再者说,只是相看,主要是康家嫡子康晋,一个留,两个都得留,反正至少,留一个就行,横不能你盛家,两个都拒了吧?

康家夫妇俩,可是打听过的,这位“小经略”盛长枫,曾经与宁远侯顾廷烨交好,与永昌伯爵府的梁家六郎梁晗,也有很深的来往,还与开封府少尹邱敬之子,邱可利有很深的交情。

还被自家弟弟,锦南侯盛长林,拉去广云台和绮云楼喝过花酒,没考中进士之前,也是汴京城小有名气的浪荡子。

如今这盛长枫,官拜北境司布政使,细论起来,比盛长柏的官职,还高半个品级呢。

康姨母王若与自信,自家女儿康宁儿的手段,盛长枫,袁文绍,文炎敬,只要搭上一个,日后定有好处。

横不能,你学你长姐康允儿,那个胳膊肘往外拐的,没良心的小孽畜吧,总之,得让盛家认下这门亲,不认,你就得安排康晋,实在不行,康家两个女婿,你选一个,给安排个官职,后面还有话等着呢。

你们盛家一大家子,都如此能耐,就该照顾一下康家,否则,两家以后还如何来往?

一时间,盛家中堂正厅,偏厅,落针可闻,突然,只见偏厅内,走出脸色阴沉的盛家四姐姐盛墨兰,她站在两厅连接处,瞄了一眼康姨母王若与,看了看康家姨父康海丰。

之后四姐姐盛墨兰,笑靥如花的哈哈大笑道:“淑兰姐姐,你家国舅府,是沈国舅做主,还是你这位国舅夫人,做主哇?”

这些天,一直憋着一股子劲头的淑兰姐姐猛然起身,直奔四姐姐盛墨兰身边,站定,可她手中端着一只酒盏,一饮而尽,之后那只酒盏,落地而碎。

紧接着,淑兰姐姐冷笑道:“当然是,我家沈国舅做主,但后宅之事,从今天起,依然是我做主,其中种种,只是没细究罢了。”

说着,淑兰姐姐向大娘子王若弗告罪,微笑道:“婶婶,回头侄女,再送您几套,最新的官窑酒盏,比之贡品,都毫无逊色呢。

扫了二叔父寿宴的雅兴,侄女这就去二祖母那里,聆听教诲!”说着,淑兰姐姐瞪了沈国舅一眼,直奔寿安堂而去。

而女宾席面这边,盛家女儿们和儿媳们,都一一向大娘子王若弗告罪离席,不理睬几乎咬碎牙齿的康姨母王若与,和她的女儿们。

男宾这边,国舅沈从兴当了一把儆猴的鸡,心里反而美滋滋的,只是表面上,不能显露,只要盛家有怪罪,哪怕是汴京风传他“惧内”,那也没关系。

没看自家大娘子盛淑兰,刚出前堂正厅,小舅子盛长林笑呵呵的,就给他亲手斟酒一杯嘛,像是在安慰,但四姐姐盛墨兰,借沈国舅家的事破局,真聪明啊,否则,得让盛长林多费多少口舌?

而桓王殿下赵英策,特别喜欢自家王妃这个劲头,笑靥如花间,杀人不见血。

盛家三哥哥盛长枫,可是盛家四姐姐盛墨兰,一母所生的亲哥哥,一旦将来桓王殿下赵英策,荣登大宝,盛家三座国舅府中,以盛长枫这座最为亲近。

当然了,另两座也不容小觑,尤其是锦南侯盛长林。可按着盛家,今时今日的格局,最多就一座国舅府,因为二哥哥盛长柏,一定继承盛家,三哥哥盛长枫,到时候分府别住,起国舅府,盛长林有爵位在身,还是在小梅园。

康家正是把这个赌,放在桓王殿下赵英策身上,一旦三哥哥盛长枫,将来立了国舅府,那这个所谓的侧室夫人,就是国舅府的内宅主人,因为康家夫妇还赌,余老太师家的,这位嫡长孙女余嫣然,将来定斗不过自家女儿康宁儿。

盛家四姐姐盛墨兰,瞬间想到,康家在打这个主意,可男宾席面上,唯一一个有妾室的,只有这位国舅沈从兴,与其,为自家三嫂嫂余嫣然撑腰,不如借淑兰姐姐的“委屈”,和如今在盛家的势头,现场做个局,以局破局。

如果让外人看来,四姐姐盛墨兰,这位外甥媳妇,没有给沈国舅脸面,但谁都不知,当初在禹州之时,就是这位外甥媳妇,带着身边五位武功高强的侍女,将沈国舅原配大邹氏所生的一双儿女,从兖王派出的杀手的必死之局里,给生生救了回来,更是给自己这位盛家续弦的大娘子,讲了很多经营之道,让禹州一系,迅速崛起。

而在汴京城的达官显贵眼里,只要有人,将今日之事传出去,那就是禹州一系内部有了嫌隙,舅甥失和。

但归根结底,将康家顶了回去,你敢送康家人,去锦南州?小心有去无回,那只酒盏就是下场,哪怕是你们,来个两头瞒,能让这位康宁儿,讨了三哥哥盛长枫的欢心,进了未来的国舅府,一样能治得了你。

桓王妃替自家哥哥做主,其父母能说什么?嫡母非亲生母亲,父亲呢,呵呵,只能假装做个鹌鹑。

唯一能说得上话的,恐怕又回到那位,盛家小七郎盛长林的身上,那阎王脾气,算了吧。

康家夫妇带着一众儿女,灰溜溜的告辞回家,而盛家呢,后堂正厅重新摆宴,大大的圆桌,盛长林设计的,带墨家机关术的,一层套一层,上下层带旋转的,同时可供三十人,同时用膳。

盛家主君盛纮,作为今日主角,用手指,点着良苦用心的小儿子盛长林,微笑的说了句,“奇技淫巧”之后,就坐在盛家祖母身边,说起小话来。

盛家人重新落座,按各自的喜好,没分什么亲疏远近,其乐融融,四世同堂,人间烟火,尽善尽美。

――

回马枪:

袁文绍:估计家里有好吃的!

盛长枫:来大姐夫,咱俩喝点儿,等文家哥儿回来,咱们就得开始忙了。

袁文绍:咱们不邀请一下齐国公,和小郑将军?

盛长枫:算了,那俩人,小七不喜。

齐国公:……我当初可是最先说盛家姑娘漂亮的,我儿误我!

小郑将军:……难道曾经差点与张家姑娘订亲的事,让盛长林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