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历史军事>知否!从大娘子的妈宝男开始崛起>第67章 张桂芬必须与小邹氏捆绑嫁人?

汴京,集英巷,盛家,中堂正厅偏厅内的盛家夫妇和张家夫妇终于等来一男一女,当然是盛长林和张桂芬了。

至于盛家的姐姐们,哼哼,她们觉得,这事她们能参与的部分到此为止,尤其是大姐姐盛华兰终于与女儿庄姐儿达成共识,西域猫必须留下,你想摸猫,每十日,可来盛家,看望曾祖母和外祖父母就行,因为她也做不得四姐姐盛墨兰的主呀!

五姐姐盛如兰和六姐姐盛明兰一路小跑儿,跟在盛长林身后,屏风听话音,不是头一次了,只要做得隐蔽,皇城司的勾当们,也发现不了的。

当然了,这话是五姐姐盛如兰说的,六姐姐盛明兰觉得应该去禀报盛家祖母,可又不想,错过盛长林与张家姑娘的这个事,于是乎,侍女丹橘开路,侍女喜鹊护航,侍女荔枝得随时被拉出来,做挡箭牌,至于小桃?这个紧要关头,谁去关注一个憨傻的呀!

盛家中堂正厅内,当盛家主君盛纮和大娘子王若弗,听到盛长林要与英国公张老将军家的独女张桂芬订亲,可把这对夫妻俩给镇唬住了,尤其是盛纮,倒吸一口冷气。

怪不得方才,那英国公张老将军一副按耐不住,就要取他项上人头的架势呢,敢情不是错觉,他还以为那是,武将身上的杀伐之气,原来说到王右军《平安帖》中“平”字和“安”字的写法,英国公张老将军那喉咙里,哈拉的不是痰,是要拧我盛纮的脑袋呀?生死一念间,这个儿女亲家可做得?

大娘子王若弗觉得,这壶热酒的劲儿,不是,这个消息的劲儿太大了,国公府的嫡女,独女?自家婆婆才是侯爵家的独女吧?我儿小七,要娶公爵家的……我的天爷呀,这是什么鬼热闹?

不是说这张家姑娘去小梅园摸猫了吗?怎么把我儿小七,给摸去了?难道说,这武将家的女儿,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手段?小七这个遭瘟的皮猴子,你这是大闹天宫,给为娘抢回来个,玉皇大帝的女儿不成?

怪不得方才与英国公夫人,从自家嫡长女盛华兰开聊,那进程,哼哼,好像一路聊到桓王妃盛墨兰,根本不想停下来缓一口气儿,翻越我家如儿和明儿,就是在谋我儿小七?

好在是我方才没说太多,差点从逆王宫变的小话茬儿,说到那“汴京三不娶”,不对呀,这张家姑娘,嫁谁嫁不了?嫁给我儿小七这“汴京三害之首”?武将出身的品味,是与别家不同啊!

只见盛长林说出“订亲”二字,英国公夫人明显长出一口气,但英国公张老将军,好像比方才怒气更盛了,这是做什么?不想结亲?

只见英国公张老将军,瞪着眼睛,鼓着腮帮子,瓮声瓮气得说道:“锦南侯,是要过了国丧期,就来迎娶我家芬儿?”

端坐在英国公张老将军下首的,英国公夫人轻咳了一下,微笑道:“长林呐,婶婶可以这么叫你吧,呵呵,听说,你的指婚懿旨,在当今太后大娘娘手中,是吧?名字填了吗?没填的话,你和我家芬儿这……”

只见盛长林拱手施礼,微笑道:“张家婶婶,小侄与令千金可以订亲,小侄这不先来禀报父母了嘛,正所谓,婚姻大事,不可私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稍后,小侄还要禀报我盛家祖母,之后是去太国舅府,禀报恩师太国舅,最后进宫,去太后大娘娘处,将那指婚懿旨一填,我们两家过了明路即可。至于迎娶嘛,不急于一时……”

只见英国公张老将军“嗯?”了一声,这里还有什么疑问?

英国公张老将军,朗声道:“那锦南侯是何意呀?国丧期满,还不来迎娶?可是看不起我张家呀?”

盛家主君盛纮,明显冷汗都下来了,只见他半缩着脖子,半低头,大眼睛略显惧怕的样子,尽量收着下巴,不敢让大酒窝深陷,小声解释道:“英国公,犬子还小,婚姻大事,他没经历……他,他没见过几场。

他,他师承太国舅,不是我儒家弟子,是道门,对,是道门弟子,他也就知道个订亲,对,什么纳征,纳吉,纳彩,问名之类的,他个小孩子都不懂的,对,不懂的。

他不是说不着急迎娶,也不是,大娘子,你给解释一下,我这……嗐……”盛纮赶紧求助于自家大娘子。

大娘子王若弗猛然间进入状态,只见她赔笑道:“英国公张老将军啊,我儿小七呢,最多就是,看过人家迎娶的过程。

他自幼,在玉清观长大,在太国舅那里学道悟道,您放心,我们盛家,会给他操办的,我家儿子长柏,长枫的婚事,都是我这个当家主母,给一手操办的,呵呵。

当初您和夫人,不是还来我家喝过喜酒的嘛,小七的婚事,我们盛家一定会全心全意的办好的,是吧?他说的不急于一时?”大娘子王若弗瞄向儿子盛长林。

盛长林微笑道:“张老将军,小侄的意思是先订亲即可,至于婚期嘛,再商量,反正只要过了明路,有指婚懿旨在,您怕什么。

张……桂芬姑娘与小侄都商量好了,只要我家两位姐姐出嫁后,最临近的黄道吉日,就是我们的婚期。

三书六礼,是一定要去做的,凡事得讲个流程不是?英国公张老将军家的独女,我们盛家,包括小侄本人,甚是满意……”没等盛长林继续说。

英国公张老将军猛地来上一句,道:“锦南侯,不嫌我家芬儿的年纪?”张桂芬小声娇嗔道:“爹!”

盛长林微笑的看了看,身旁羞红了脸的张桂芬,之后对英国公张老将军,郑重其事的说道:“小侄觉得,年纪嘛,不是大问题,我朝女子,成亲较早,其实是不太好的。

桂芬姑娘的年纪,刚刚好,本来小侄,就觉得再过些年成亲的,现如今这遇到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只是英国公张老将军家,我们盛家和小侄,实在是高攀了,您能将女儿下嫁,我们盛家和小侄本人,一定会心存感激。

并且,日后成亲,小侄定会全心全意的,对待桂芬姑娘的,唯一的不足之处嘛,也就是婚期不定,但也无妨。

新君登基,恩科在即,我家两位姐姐的婚事,也就快了,父亲大人是知道科考的,这只要放榜之日后,三个月之内,还给我家两位姐姐,选不出个好夫婿来?”

盛家主君盛纮赶紧微笑着接话道:“是是是,犬子说的,正是我们盛家的思量,这新君登基,恩科在即,有不少学子们,给我们盛家递帖子,我们夫妇俩也都筛选,斟酌着呢,是吧?”盛纮把话头再次递给大娘子王若弗。

大娘子王若弗眼珠一转,心想,有这事儿?嗯,可以有,必须得有哇!于是乎,她咧着嘴,笑道:“可不嘛,正经有几个,可以标榜上一科的呐,好像还都不错呢。

不是不好选,是这待考的青年才俊太多,我们盛家两个女儿,一定能尽早完婚的,是吧?我们盛家到时候,好事快办,定不会耽搁的呀。”

英国公夫人眼前一亮,今日第一次笑模样,微笑道:“真的?”

大娘子王若弗点头称是,回应道:“真……真,真真的。那个谁家来了,官人,就在嘴边儿上,太多了,我这都快挑花眼了……”

盛家主君盛纮刚扬起的下巴又得收回来,呀,咋又踢回来了呢?只见瞪大眼睛,一副真诚,大酒窝深陷,龇牙微笑道:“啊,这次恩科即使不成,还有上一科嘛,就是犬子这一科,苏家,曾家,哎呀,好几家呢,可选的真,真不少呢。

那个大苏就不错嘛,尤其是他填的那个词,曾巩也行,他那个字,尤其……”盛纮又绕回字了,英国公张老将军的嗓子,又一次释放压力。

盛长林嘿嘿笑道:“我们盛家两位姐姐,都好找夫婿的,说不定都用不了等到恩科放榜之日,就有人来提亲了呢,可能我这去宫中走一趟,两位姐姐同日嫁出去,都有可能,我们盛家两位兄长,就是同日大婚,我家两位姐姐……”

大娘子王若弗赶紧接话道:“可不是嘛,国公和夫人可能不知,我们盛家这最后两个姑娘家,比当今桓王妃墨儿未订亲时,还受重视呢,要不是我们盛家长幼有序,说不定如今,都有婆家了呐……”

盛家主君盛纮赶紧接话道:“对,对对,我们盛家属这两个好,如儿是,我与大娘子的嫡女,明儿是,犬子小七一母所生的亲姐姐,就她们俩,被询问亲事的最多呐,那个前几日订亲的那个,唉,算了,我们不说别家,省得我们两家落下个,说人是非的名声,是吧。”

英国公张老将军,这才算稍微情绪好点儿,他瞄向自家夫人,英国公夫人挑了下眉毛,算是安下心来,之后她微笑道:“既然,王大娘子发话了,定是错不了,我们张家就这一个女儿,不像你家儿女双全,且人丁兴旺,婚事操办得多。

这我们张家就放心啦,是吧,呵呵,我呀,就是希望两个孩子好,既然他们相看好了,我们这做父母,哪能不操心给他们办好呢?

是吧,我家将军呐,是关心则乱,有我们两家的母亲给孩子操办,他们朝堂忙仕途的,吃个现成的,也没什么嘛!”(卫恕思:他个白胡子老头儿,不是原着作者!)

大娘子王若弗呵呵笑道:“有国公夫人这句话,我们盛家一定尽心尽力,呵呵,您为孩子们好,这句话呀,说到我心坎儿里去了。

只要孩子们好,我们这做母亲的不为他们操心,哪个为他们操心呐,回头只要我儿小七的指婚懿旨一下,我们就着手准备呗,是吧!”

一直躲在中堂后面听话音儿的,五姐姐盛如兰和六姐姐盛明兰没想到,这里还有她们俩的事,看来小七成婚与否,与她们俩的婚事,紧密相连。

至于之后盛家午膳招待英国公张老将军一家三口不提,反正扬州菜式,英国公夫人和张桂芬挺喜欢的,至于英国公张老将军?

爱吃不吃,盛长林打心底里,不喜欢倔老头儿,尤其是话语间总聊战事,盛长林是真心后悔,大理国土地归化与这个未来岳丈共过事。

至于盛纮夫妇俩,在慢慢缓,逐渐进入英国公张老将军家,未来亲家的角色,盛家祖母始终没露面,也许是要打算做最后一步的缓和,谁知道将来有何事不妥帖,需要她出面呢。

送走英国公张老将军一家后,盛家当晚就盛长林的婚事又展开了讨论,尤其是盛家祖母说,英国公家的这位独女的家世地位,确实高得吓人,小七高攀人家了,不过嘛,谁让张家乐意呢。

估计是那英国公夫人老蚌生珠,英国公张老将军本人太疼爱这个女儿,所以这对父母,对自家女儿是,无有不依,这才成就了好事,否则的话,人家张家姑娘,一定不会下嫁到盛家。

后党外戚的消息很是精通,从太后大娘娘曹丹姝到皇后娘娘沈从英,都听到英国公张老将军夫妇,携独女张桂芬,从集英巷盛家回府的事。

尤其是按时间推算,午膳过后,起码又喝了口茶,这要是普通拜访,何须如此兴师动众。

懿安殿,太后大娘娘曹丹姝手里,不断摩挲着盛长林的那张指婚懿旨,心里想着先帝赵祯对她说的话,她在第二天一早,就召见了太国舅曹景休,至于姐弟俩说了些什么,估计只有内官张茂则知道。

宁安殿,皇后娘娘沈从英,召见了国舅沈从兴和桓王殿下赵英策,沈家妹妹沈青萍也在这里。

皇后娘娘沈从英端坐在主位,一脸无奈,只见她对堂下问道:“从兴,这里没有外人,你说?我们该如何,向那锦南侯开口?陛下前些时日,召见过他,依然是不入朝班,陛下说,不入就不入,他身上的差遣,也有些不合适,有心给他换换吧,又不知如何是好。

本来,我建议把那禁军指挥使,或者殿前司侍卫统领二选一派给他,但陛下说不妥,怕他与顾廷烨再有什么争执。

另外,这皇宫大内,汴京安危,还是掌握在禹州一系手中,才能安心些。为此,陛下还说后宫不得干政,我也就没多说。”

沈青萍接过话头,很是不爽的说道:“那锦南侯,为何让姐姐姐夫如此忌惮?他不就是个跟太国舅,学道悟道的小道士嘛!

被先帝点了个探花郎罢了,汴京城的老牌勋贵,对我们禹州一系不喜,锦南侯他个小娃娃,还能给那些老牌勋贵们做马前卒?

要我说呀,就让策哥儿家的大娘子,去敲打敲打他那个弟弟几句,我听说,他可是很宠家中姐姐们的……”

“住口!”皇后娘娘沈从英及时训斥了自己妹妹,让沈青萍一缩脖子,小声嘀咕道:“我也没说错呀,现在汴京城的好多人都说,我们禹州人,来自穷乡僻壤,武将出身的防着我们,文官更是,他们有什么可神气的。”

国舅沈从兴小声说道:“萍妹妹,不可对皇后娘娘无理,这不是往日,我们在家里聊家常,这是国事,大事。”说着,沈从兴看向自己外甥桓王殿下赵英策。

赵英策微笑道:“萍姨母,我家王妃,确实是那锦南侯最宠的姐姐,但她如今有了身孕,况且,她作为王妃,也不能总往娘家跑哇。

汴京城里,多少双眼睛盯着呢,万一出了差池,没有效果不说,适得其反,我们就更加被动了。”

皇后娘娘沈从英,不断点头称是,道:“还是桓王说的对,听说,今天一早,太后大娘娘,就召见了太国舅,紧接着,太国舅就去英国公张老将军府上,估计是那张家姑娘,定是要下嫁锦南侯盛长林了。

我们如今,再去找锦南侯说相,已然是不成了,不知,能不能退而求其之,趁着现在,我们与他商议,同意国舅纳妾之事。

或者说,我们沈家要抬举邹家,索性就将国舅的妻妹,让那锦南侯纳了,回头本宫给一纸诰命,贵妾进府,我们沈家后党外戚,既没得罪锦南侯,反而近一步交好,顺便抬举邹家,你们说?这个主意,如何呀?”

桓王殿下赵英策眼前一亮,国舅沈从兴眼神深邃,撅嘴的同时,下巴往外送了又送,沈青萍眉头紧皱,看不出高兴与否。

而此时,康姨母夫妇俩这一次来了盛家,只带了嫡子康晋和嫡女康宁儿,这是要逼迫盛家必须给个态度。

与此同时,盛长林摇摇晃晃的进了懿安殿,看来指婚懿旨,今日可填闺名。

――

回马枪:

侍女荔枝:纳妾?我家七哥儿连个通房都没有,他纳什么妾?他纳哪门子妾?羊毫姐姐,再给我讲讲故事呗,你得传道授业解惑也!

侍女羊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