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历史军事>大顺杀皇李自成>第251章 发兵锦州城

中午时分,刘芳亮带着大军入了宁远城,宁远城的百姓们都纷纷出来跪降,这些留着辫子的百姓胆战心惊,生怕大顺军会屠城。

刘芳亮按着李闯的意思,并没有乱杀一人,而是张榜安民。

并晓谕百姓们可以蓄发重新做回汉民。

在宁远城的总兵衙门。

他亲自接见了投顺的原明朝总兵官祖大寿。

祖大寿给刘芳亮躬身行了大礼。

刘芳亮知道祖大寿关系重大,因此赶快降阶双手将其扶起。

刘芳亮淡淡一笑,说道:“祖将军,你与吴三桂不同,你是被迫降清,此番投顺我大顺朝又是主动投诚。我主黄昏后就会到达宁远,自会召见你。”

刘芳亮看了一眼面色苍老的祖大寿又说道:“你外甥吴三桂将要问斩西市,他是背君弃父的败类。你想要给他求情吗?”

祖大寿闻言心中一惊。

他赶快躬身回道:“我与三桂虽系舅甥关系,但是毕竟信念不同。我祖氏一族在明朝世代为官。深受皇恩,即便明已亡国,但是我亦不会背叛祖宗。”

“老将军深明大义,我刘芳亮十分佩服,老将军且回府等候吧。”

祖大寿这才徐徐退出。

看到祖大寿走后,他马上将夺取宁远城,覆灭济尔哈朗的消息奏报山海关李闯。

在黄昏的时候,李闯带着五万后队也出山海关来到了宁远城。

他与宋献策和刘体纯一同来到了宁远总兵府驻跸。

听到刘芳亮的捷报。

李闯对诸将又表功了一番。

吃过晚膳后,李闯在行辕再一次接见了祖大寿。

祖大寿此刻已经换洗了陈旧的明朝总兵服。他给李闯恭敬地行了九叩大礼。

李闯知道他念旧,想着一定是将这身官服秘密收藏。

他开口问道:“祖将军,虽然当年你与朕在陕西交过手,但是孤不会怪你,毕竟彼此阵营不同。而今你弃暗投明,足见你诚心归附。塞外番邦,只会将我汉人当奴才。现在你回归汉庭,乃是一件幸事,朕会保留你的总兵位置,继续替朕镇守北疆。”

祖大寿激动的涕泪交加。

他跪地说道:“陛下,臣冒犯天威,陛下不杀已是万幸,况臣老迈昏庸,怕不能履职。臣曾数次投降满清,这身污点恐怕再也难以洗净。臣只盼在宁远城颐养天年。”

李闯又说道:“老将军不必过过谦,朕闻你在松锦之战中坐守孤城,后来已经是食人做军粮。这不是你的错,你为大明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投降也是无奈之事。你数次摆脱清朝,回归明庭,尽管崇祯猜忌,你依然为国效力,无怨无悔。忠心可嘉。”

李闯对祖大寿做了公正的评判。

祖大寿也没有想到,他更没想到李闯竟然如此了解他。

他以头触地,几乎将额头磕出血来。

祖大寿长叹一声,说道:“臣当年辅助蓟辽总督袁崇焕抗击满鞑子,不曾想崇祯竟然中了满鞑子的离间计。将他凌迟处死。臣在他坐困大狱之时,曾经与他饮酒作别。不曾想被有心人告发。臣差一点被崇祯杀害,不得已带兵回宁远。后来崇祯又继续启用微臣,臣依旧为大明朝守卫锦州。”

他抬起头来,顿觉往事历历在目。

李闯微微一笑,又说道:“老将军,你怀揣救国之心,孤甚为感动,如今锦州城内不少将领都是你的原来部下,你可愿意替朕招降?”

祖大寿早有此心。

他赶快说道:“陛下,此臣能够报效大顺朝的唯一一件事,微不足道。臣愿意写劝降信给我的堂弟祖大乐,也就是镇守锦州的副将,让其放下武器,献城投降。一来可以兵不血刃,二来使百姓免受生灵涂炭。”

李闯忙问道:“锦州城如今何人有满洲人镇守吗?”

“是的陛下,是诺木齐那个蒙古叛徒,他原是我的部下,在松锦之战中背叛我率先投降了满鞑子。锦州城有守军五千人,红夷大炮十门,都是前几年我构筑的。此人最好见风使舵,陛下大军压境,由不得他不投降。”

“好,那就麻烦祖将军了。”

“来人,笔墨伺候。”随着李闯的一声令下。

马上就有几名侍卫端上来一张方桌和笔墨纸砚。

祖大寿坐到方桌前,略一思索,很快就写就了一篇招抚信。

军师宋献策接过后仔细地阅览一遍,而后稍加润色才递给李闯查看。

李闯飞快地看过一遍。

他用朱笔在上面的时间上稍加改动,改为第二日夜间开始大举进攻锦州城。

改完后,李闯说道:“兵贵神速,事不宜迟,祖将军,你派遣一名你的部下八百里加急,今夜就送给你的堂弟祖大乐吧。另外,若是献城成功,我会擢升你的堂弟为果毅将军,也就是总兵官。”

祖大寿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便拿着信件便走出了行辕。

祖大寿走后,宋献策笑着说道:“陛下,看来我军一路到盛京,不会有太大的征战了。”

李闯点头道:“是啊,满鞑子山海关一战,大部主力被我大顺军消灭,短时间内恐怕也难以再征集到如此规模的大军了。想来我军不日将抵达盛京城。”

说完,李闯又问道:“马骥去往蒙古苏尼特部出发了吗?”

宋献策回道:“已经出发了,马骥做事雷厉风行。张若林做他的副手,这小子宣扬我朝国威还是有一套的。马骥不好说的话,他都可以代为去说。”

“这就好。”

三更后,李闯分派水陆两支大军继续北上锦州。

他带着五万大军随后而行,大军绵延五六十里。

李闯骑马在渤海湾驻足观望。看到皓月当空,海水碧波荡漾。

他不由的想到万一捉住了小福临母子,该如何处理的问题。

他想着人都传言说大玉儿冰清玉洁,三十岁依然美如少女。

但是一想到毕竟是敌国的寡妇。倘若抢娶,又担心在名声上影响自己的形象。

因此他决定还是将她们母子先幽禁起来,等到处置了多尔衮之后,再将他们母子放逐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