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历史军事>大顺杀皇李自成>第223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

陈圆圆却趁机说道:“久闻汝侯是大顺军的提营首总大将军,乃是领军人物,必然胸怀宽广。如今大顺皇上马上就要登基称帝,吴襄老将军一家在家虔诚拜佛烧香,期盼大顺朝继往开来,能够开创汉唐盛世。希望汝侯能够在陛下面前多多美言,早日将吴老将军一家放出来。”

听到陈圆圆的一番话,刘宗敏这才对陈圆圆的才思敏捷感到敬佩。

刘宗敏喷了一口酒气说道:“他跟你不一样,我奉命捉他就是为了逼吴三桂投降我大顺朝,其他人都因为吴三桂这个龟儿子而受此连累。至于你,毕竟没有给吴三桂那个王八蛋生过一儿半女,因此还可以早日脱离吴家。”

陈圆圆看见刘宗敏虽然粗鲁,但是并不愚钝。

她想着自己今夜怕是要贞节不保了。

刘宗敏朝着奢华的厅堂看了一眼。

继续说道:“吴襄父子在军中这么多年,贪污的银子不在小数,既然他儿子吴三桂不肯投顺我大顺朝,那就要拿这些银子来作为代价吧。”

陈圆圆黛眉微蹙,她不禁大为关心地问道:“汝侯要对吴老将军用刑吗?”

刘宗敏带着玩味的口吻冷哼道:“哼,岂止是用刑,如果吴三桂仍旧不肯投降,我就送他老子上西天。”

陈圆圆一听,更加害怕了。

她他低下头,不敢看刘宗敏骇人的双眼。

刘宗敏笑着对陈圆圆说:“怕什么,老子又不是魔鬼。你坐过来,陪我喝几杯。”

陈圆圆不敢不从,随即便坐到离刘宗敏稍远的地方。

陈圆圆再次给刘宗敏斟满了酒。

刘宗敏喝的不过瘾,又换来大碗猛灌了两碗。

陈圆圆起身拿着酒壶想要继续给刘宗敏灌酒。

但是刘宗敏酒量极大。

他单手却一把握住了陈圆圆的手臂。

任凭陈圆圆如何挣扎,但是刘宗敏鹰一般的大手就是不肯松开。

刘宗敏借着酒兴,一把将陈圆圆环抱而起。尽管陈圆圆吓得花容失色,在刘宗敏的怀中不停地拍打。

但是刘宗敏依旧故我,直到来到寝房,他将陈圆圆一把丢在床上。

他将插在腰间的双刀往桌子上重重一放,就在此刻,窗户外一股冷风吹过。

刘宗敏猛然清醒。

他脑子闪电般闪过陈圆圆的话来。

“老子是提营大将军,是大顺军的神一般的人物,是要辅佐李闯登基的。如果做出这等事,后世怎么看我?”

他在心中不禁盘问自己。

想到这里,他差一点为自己做出丑事而感到汗颜。

他长叹了一口气,又看到陈圆圆窝在床边的一角,扎紧了衣裙,大声哭喊起来。

他摇了摇头,随即将桌上的双刀一收,朝着门外扬长而去。

一连三日,刘宗敏都在天牢中狠狠折磨吴襄,用夹棍等刑具将吴襄折磨的奄奄一息,又将吴家榨出了五十万两白银,这才作罢。

消息传到山海关。

吴三桂早已经气的发疯,虽然刘宗敏没有杀害吴襄,也没有玷污陈圆圆,但是经过京城百姓的传言后,都说陈圆圆遭到了侮辱。

一向看重脸面的吴三桂此刻再也挂不住了。

他将身上穿戴的镐素孝服扯了下来。

恶狠狠地咒骂道:“刘宗敏你这个王八蛋,等老子打回京师,必定活剥了你的皮。”

他发了一通怒火,顿时冷静下来。

他坐在圈椅上,望着门外思考着对策。

他抬眼望去,忽然见蓟辽总督王永吉前来辞别。

原来原明朝蓟辽总督王永吉近来住在山海关日夜愁苦,他顿足捶胸没有将崇祯救出京师而感到难过。在看到吴三桂故意拖延勤王的情况后,更是心灰意冷。他的几千人马也被吴三桂给夺了去,他不愿意做吴三桂的附庸,因此决定离开山海关。

他刚刚走进吴三桂的临时行辕,就看到吴三桂已经褪去了镐素白衣。

他心中冷笑一声,已经猜测出吴三桂这么做无非是做做样子,也是为着敷衍大顺军刘子正和唐通的招降。

对于这个伪君子,王永吉早已经失望至极。

吴三桂看着王永吉走进来。

赶快将他迎了进来。

吴三桂掩着泪水哭诉道:“总督大人,想必你也听说了,崇祯陛下已经殉国,他的三个皇子也成了李贼的俘虏,我与李贼不共戴天,我决定在山海关盟誓,为崇祯圣上发丧。然后带关宁铁骑南下,与流贼决一死战。”

王永吉哭笑不得。

他长叹一声说道:“为时已晚,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大明已经亡了,几天前咱们要是星夜勤王,或可救陛下于水火。但是陛下已经驾崩,眼下即便赶往京师,也是无用了。不过我观大顺朝廷也成不了气候。”

吴三桂惊疑道:“哦,敢问大人如何这么认为?”

王永吉冷笑道:“这几日我听京师的好友派人来讲述,李贼在京城贪恋女色,整日迷醉宫中,他的首席大将军刘宗敏更是霸占了江南名妓陈……,哦不,是将军的妾室。”

说到这里,他猛然醒悟,连忙改了称呼。

吴三桂听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他冷冷地回道:“传言毕竟不是真的,京师那些碎嘴子最喜欢将这些八卦事情到处传播,真假难辨。”

王永吉连声说是。

王永吉接着又说道:“都说大顺军北来有五十万之众,可是据我那位朋友所知,在城内外不过七八万人。大顺军人马分散,都驻扎在各处,倘若敢北来,必定饮恨山海关下。”

吴三桂思考了一阵,点头说道:“我在京师的探子也是这么说的,看来这事是八九不离十。我有山海关做依托,又有总督大人近来筹措的粮草,想必可以和流贼耗个半年之久。”

王永吉摇头道:“不然,山海关虽然看似固若金汤,但是那只是针于关外满鞑子的,要是李贼从关内来犯,你必定抵挡不住。”

素来懂军事的吴三桂闭眼思考了很久。

他阴沉的脸上忽然说道:“总督大人有所不知,满洲人已经准备南下和李贼的大顺军决战了,要是我们关宁军能够抵挡十余日,满洲兵必然直捣黄龙,兵临京城。到时候李贼必然退去。山海关虽然进退失据,但是在夹缝中尚有一线生机。”

王永吉虽然不喜欢吴三桂的为人,但是对他的见解还是感到十分佩服。

二人又深聊了一阵,尽管吴三桂再三挽留,王永吉仍旧不肯留下。

直到晚饭时候,王永吉才站起身来,和吴三桂作别。

看着王永吉离开后。

吴三桂迅速召集众将,准备升帐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