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历史军事>大顺杀皇李自成>第214章 大明覆亡

就在李闯几人商议入城的时候,身在皇宫中的崇祯帝在睡梦中忽然惊醒。

因为十分疲倦,他在龙椅上忽然睡死过去。他将披在身上的锦花雕龙被一把丢开。

他听到外城的人马杂踏之声似乎撕裂了大地一般,马蹄声震的地面叮咚作响。

他忽然朝着左右问道:“王承恩在哪里?”

在殿外伺候的太监吴祥正在和一名小太监窃窃私语。

听到崇祯的召唤,他赶快跑进养德斋。他刚刚知道大顺军已经攻入了外城。

因此他也明白崇祯的问话。

于是带着哭腔奏道:“陛下,流贼已经攻入了外城,内城恐怕也守不住了,是杜勋……把闯贼引进来的。”

崇祯勃然大怒:“这个该死的奴才,我真后悔刚才没有一剑砍了他的狗头。”

崇祯望向门外,看到已经入夜,感觉到身上一丝丝凉意。

但是他心中更加悲凉,门外不知何时下起了小雨。稀稀拉拉的让他更加焦躁不安。

“吴祥,去敲钟,将群臣和皇亲全都给朕叫来,自古君王死社稷,我死便死了。但是皇子还有希望。朕要当面问问他们还有何办法救太子和永王、定王逃出宫去。” 吴祥听后赶快大踏步走出了宫门,他亲自吩咐管事太监敲响了上朝的钟声。

钟声悠悠响起。和这雨夜似乎十分不和谐。

一个时辰后,仅有的驸马巩永固带着几十名奴仆前来。

崇祯失望的脸上无法溢于言表。

看着还十分年轻的驸马妹夫。

崇祯叹口气说道:“朕本打算让大臣和皇亲们率领家丁和奴仆,跟朕一起杀出重围,然后由海路奔往南京。可惜他们……他们全都背叛朕。”

崇祯说着数度哽咽。

巩永固也唉声叹气道:“陛下,此事已经晚矣,这些朝臣们大多都是见风使舵之人。可堪大用的都已经故去了。原本天津巡抚冯元飚上书让陛下从海路南下南京。可惜朝臣们激烈反对,尤其是光时亨那个败类。我也谏言过,可惜陛下还给我训斥一顿,让我禁足在家。我十分明白外戚不能干政,可是事情紧急才不得不出谋划策。”

崇祯听后已经买不到后悔药,这才悲伤的哭泣道:“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哎,自古君王死社稷,我已经做好殉国的打算了。”

巩永固也痛哭道:“覆巢之下无完卵,臣也做好准备,全家举火自焚,追随陛下于九泉之下。”

崇祯点了点头,原本已经惧怕亡国的他此刻也变得刚毅起来。

他面带视死如归的神色,吩咐女官魏清慧为他准备晚宴。他决定要吃饱了再走。

片刻后,魏清慧和宫女们已经准备好晚宴,整齐地摆在崇祯的面前。

同时魏清慧又将暖心地将锦袍给崇祯披上。

尽管悲痛万分,崇祯还是强忍着吃饱了饭。

他刚吃过饭,就见大太监王承恩带着三百锦衣卫和太监组成的混杂卫队来到了崇祯面前。

王承恩刚刚来到,就扑通一声跪倒在崇祯面前。

他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道:“陛下,外城已破。内城恐怕也要守不住了。如今看来陛下要早做打算了。”

崇祯知道王承恩说的打算就是自杀而死。

他在心中想着如何死法,他回身望了一眼身居十七年的乾清宫。不免心中愁苦。

他在心中喃喃自语:“要离别了吗?他李闯要是下一位开国之君,这乾清宫就留给他吧。若不是,就给别人来坐吧。”

想到这里,他将自焚的想法抛弃了。

他望着门外想了一阵。

对王承恩说道:“备马,去御马监将我那匹千秋雪牵来,朕要上城去看看贼兵。我要看看与我大明朝作战十数年而强大起来的李贼兵马到底什么样子。”

王承恩一听崇祯要上城楼,吓的顿时双腿发颤。

他担心城头上有人叛变,会将崇祯捉去。

不料崇祯又对他喝令了一遍。

他不敢再劝,只是让这些内卫随身紧紧跟随。

王承恩扶着崇祯上了千秋雪神驹。

崇祯骑在马上感受这淅淅沥沥的小雨。

他任由雨水打在身上。却心不在焉想着别的事。

等来到了城头上。他在左右的簇拥下,在雨夜中看着外城中正在冒雨巡逻的大顺军。

这些大顺军部伍严整,行走的步伐铿锵有力,丝毫不乱。也没有骚扰百姓的行为。部分大顺军还席地而坐,上面搭着帐篷,有些人还时不时朝着城楼上观望。

对比之下,崇祯这才感受到他的亡国气象。

他看了一阵,忽然看到左右的守城人马开始躁动不安。因为他的到来引起了轰动。

似乎那些想要投降的太监官员们全都震惊不已。

看着人马混乱起来。王承恩生怕有人将崇祯捉去献给李闯。

于是他赶快催促崇祯回宫。

崇祯浑身打颤,他在王承恩的搀扶下,灰溜溜奔回了乾清宫。

刚回到养德斋。

王承恩就说道:“皇爷,掌印太监王德化也消失了。”

崇祯震怒异常,他想着自己的心腹一个个都远离自己。

不过他已经没有那么悲伤了,忽而他又狂笑起来,他没料到自己的凄凉晚景竟然如此下场。随后由狂笑最后又变成了放声大哭。

哭过之后,他抡起尚方宝剑在殿内胡乱的砍了起来,蟠龙云柱被他砍得千疮百孔。

发了一阵疯后,他冷静下来。随即下旨令皇后和妃子们以及公主全部自尽。

随后他又下令心腹太监们将三位皇子全部换成了平民装扮,让吴祥派人将他们送出宫去躲藏起来。

崇祯想着自己的皇子有一位能够逃出去,也许有朝一日就能够恢复大明江山。

一切安排就绪了。他将不肯自缢的妃子们全都刺死。

在神智失常的时候将长平公主也刺了一剑。

看着长平公主倒下了。

他提着带血的宝剑,踉踉跄跄地跨上了神骏,他和王承恩骑着马一路来到煤山。

在煤山脚下,他仰望四五十米高的小山包,知道这里就是自己的就死之地。

在这似山又不似山的煤山之上,他看到晨光微露,东方的万道霞光即将升起。

他听着远处大顺军已经步入内城,他知道自己该上路了。

王承恩伴随在他左右,将黄色长绫挂在一棵百年老槐树上。

此刻,雨也歇了。

崇祯木然地望着远方,他口中喃喃道:“我该上路了,大明完了,都是诸臣误我,我死不瞑目。”

说完,他便踩着王承恩的肩膀挂在了长绫之上。

在挣扎中他的王冠也掉落了。

他带着决然的神色直接吊死在煤山脚下。

微风拂过,一君一奴就此殁于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