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历史军事>大顺杀皇李自成>第97章 特殊癖好的洪承畴

黄昏之后,洪承畴在山海关中设宴招待了监军张若林。

城中除了大小将领都参加了以外,连本地的士绅也都参加了。

洪承畴看着菜肴上齐了,他站起身来,举杯过头顶。

笑着说道:“久闻张将军是皇上信赖的知兵大臣,我打算后日就出兵山海关外,奔赴锦州,力求击败东虏或者将之驱走。以解皇上之忧。”

监军张若林回道:“洪督师,皇上对辽东战事忧急如焚,因此才派我前来监军,我来之前,皇上已经下了口谕,督您明日即刻出关,与满鞑子作战。皇上圣旨马上就到,我也是身不由己啊。”

洪承畴轻蔑的一笑。他知道自己势难再推托了。

众人喝了一阵酒。张若林白天在城墙上看过一首诗有感。

凭借他的好记性,带着赞赏的语气说道:我曾经在山海关的城墙上看过一首诗,非常喜欢,可惜没有名字。”

接着他借着酒意吟唱道:“

北望辽河遇大劫,孤胆子龙也泣血。

三十年间讨虏寇。战马频换未停歇。

荒原壮士未归魂,海啸金戈露于野。

朝廷纷争恶斗繁,金瓯残缺显忠烈。”

赞画刘子正听后心中一惊,这首诗正是他所写。这是他亲身经历写就。

他带着嘲讽的语气说道:“张将军,你为何不题词一首,留给后人观赏呢?还请张将军题一首,再让洪总督找人镌刻于城墙之上。”

张若林虽然喜欢舞文弄墨,但是他擅长写官样文章,对于题诗作词,却总是难以朗朗上口,而且他为人浮夸,根本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惊险。

他羞红了脸说道:“不可,不可。在下只是跟前人的思想不谋而合,附庸风雅而已。”

洪承畴将诗词的大意解释道:“这首诗一定是一位对北伐东虏的大局十分了解的人书写的,同时也饱含着失意的意境,他对北伐大事心灰意冷,即便有赵子龙的孤胆英雄在,恐怕也难以收回国土啊。”

洪承畴只是解释了一半,并未提朝廷纷争之事,担心张若林为难而掣肘。

不一会,宴饮完毕,一个太监马上将一封加急的圣旨带了进来。

洪承畴率众人赶快跪拜听旨。他心中忐忑,知道这一次他必须出关与满鞑子决战了。

太监用尖细的声音宣旨道:“如今锦州事急,朕心不安。朕知你办事雷厉风行,已经将大军整饬完毕,吃空饷的将官皆已枭首示众,以儆效尤。朕心甚慰。眼下粮草充足,将士饱食。朕已命兵部张若林北上代朕监军。汝务必明日北上宁远、锦州、与敌周旋,解除锦州之危局。早日克捷来报。”

洪承畴三跪九叩之后,接过圣旨又仔细地看了一遍。

酒宴撤去之后,他在书房中拟就了一封明日出关的奏报。

随后他握住一名年轻男子白皙的手怅然说道:“玉儿,明日我就要出关了,你就留在山海关吧,倘若我回不来。你就给我烧点纸,对海遥祭一翻就可以了。”

洪承畴本是福建人,对于当时的南方士大夫,很多都喜欢男女尽享。他们对此却认为这是时下流行的。对于这等龌龊之事,他们毫不在意。

这名叫玉儿的年轻男子长着高鼻梁,大眼睛,身材稍弱,十分英俊。他假装带着真情匍匐在地,哭诉道:“不,大人。我要陪你同去,即便死在关外,做孤魂野鬼,我们也要死在一起。”

洪承畴摇着头拒绝道:“我此去九死一生,以身报效国家,已经抱着必死之心去了。你去总会让我挂念分心。就这么定了。”

说完将玉儿的眼泪擦干。二人这才同榻而眠。

第二日清晨时候,太阳从东方的海面上冉冉升起,火红的球体耀眼异常。

洪承畴早早就起来了,他面对着大海,身侧跟着赞画刘子正。

洪承畴说道:“子正,大军已经准备妥当,号角三声之后,我就要出发了。有张若林掣肘,我担心此次北伐恐怕很难顺利。”

刘子正听出洪承畴有意让他留守山海关,不想让他去冒险。

但是他十分不在意地说道:“大人,我这副残躯虽然不能上阵杀敌,但是还可以替你做些谋划,我不惜此身,愿意同你前去锦州。”

洪承畴略感欣慰地点了点头。

对于张若林的掣肘,他建议道:“大人,此去锦州,务必要掌握甩和拖二字诀,古人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因此能拖就拖,等到建虏围困日久,士气低落,再出击方为上策。”

洪承畴笑而不语,他走下城楼,骑马带着八总兵和十万人马浩浩荡荡开出山海关。

而在城中熟睡的张若林听到号角声。

等他慢悠悠惊醒过来,他赤着脚、披头散发夺门而出。

大声惊呼:“带上我,带上我。”

但是大军已经出发了。洪承畴带着十万人马逶迤前行,队伍如同长龙一般徐徐奔向宁远城。洪承畴在马上看着旷野里虽然枯黄一片,但是草木萌发,一派欣欣向荣。

虽然将张若林甩在了山海关,但是他估计张若林很快就会跟狗皮膏药一般奔向宁远城,他的心中愁苦,面对连绵的群山。不免长叹了一口气。

就在洪承畴带领大军兵发锦州的时候,李闯正带着大军在中牟县休整。

此时正处于小冰河期,大旱再一次席卷河南北部。只有南阳盆地情况稍好。

李闯下令大将高一功和副总管王长顺加紧在各处打井,同时兴修水利,以备春耕。

如今李闯将军队分散各处,但是却集中在开封周边,以便随时策应。

李闯全军上下士气高涨,对于此次洛阳守卫战和奇袭开封都议论纷纷。对于女将红娘子和小将李双喜的表现都赞不绝口。

李闯占领了河南大部地区,但是杨嗣昌服毒自尽和河南巡抚李仙风上吊自杀的消息也传到了李闯的大营。

李闯看着奏报。眉头微皱。对于李仙风这等庸才自杀,李闯倒是不感到意外,但是杨嗣昌是朝廷的大员,对于他的用兵韬略,李闯还是有些佩服。

李闯此刻正在农田里查看旱情。

他对着身旁的宋献策说道:“献策,据蓝衣卫所报,如今高名衡升任河南巡抚,傅宗龙出京到陕西升任三边总督,丁启睿升任湖广、河南、四川等几省督师,朝廷不会任由我们继续发展,依你看来我们下一步该如何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