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历史军事>大唐工业革命从流亡开始>第21章 丰收与制盐!

金秋九月,秋老虎依旧盘踞在关中不愿意挪窝。

不过李智云却感到通体发凉,原因无他就是手中的一封家信。

信是他二哥写给他的,上面除了对他的关心之外还有一个消息,那就是大唐在与西秦薛举父子的战斗失败了,虽然只是一场短暂的失利,但是这也代表朝廷彻底顾不上河东了,那并州自然要被垂涎了,之前李二的预言怕是要成真了。

不过也有好消息,那就是李二的病好了,接替了西进兵马的指挥权,准备一雪前耻。

而李智云在看完信之后便更加坚定心里的想法,他走出房门望着院中遍地金黄,再看旁边桑蚕也开始吐丝了,家中下人正在准备收割,望着如此盛景心中的郁气消散了大半。

作为护卫的刘庄立马迎上来:“王爷咱们今个还去城郊?还是去府衙?”

李智云摇摇头:“哪也不去咱们今日在家割麦子!”

说着李智云将 草帽戴在头上,拎起镰刀便进了田中。

旁边下人一看也不含糊纷纷行动起来,倒也成了一番胜景。

自从李智云开始种地后王府的大门就一直敞开着,一开始倒是没人赶来上门,不过有些好奇的百姓在路过时会瞅上几眼,而现在王府前聚集了许多百姓,他们倒不是对李智云下地感兴趣,而是对李智云地里的产量感兴趣。

毕竟这年头种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打多少粮食。

于是看到王府开始割麦子后,不少百姓也自发进了王府帮忙,不少人还自备镰刀,一看就是老麦客了。

随着众人齐心协力很快高高的谷堆便堆满了地头,李智云活动着僵硬的腰杆笑呵呵的望着周围来帮忙的百姓对刘庄道:“去买几只羊来,王府今日宴客!”

刘庄有些惊讶:“王爷府上今日有贵客?”

李智云踢了他一脚指了指周围:“你说呢?”

刘庄一个激灵立马跑出王府买羊去了。

而李智云则安排下人给帮忙的百姓送些凉水。

很快不到晌午,整个五亩地的麦子都被割完了,那些百姓便准备离开了。

李智云便出声叫住他们:“大家稍等,今日多谢大家帮忙,我请大家吃全羊宴!”

那些自发来的百姓纷纷推辞,有的甚至直接跪下说不敢。

这时买了好几头羊的刘庄回来了,望着有些尴尬的李智云直接大喝一声:“一帮狗日的!王爷请你们吃东西那是给你们脸了,怎么还给脸不要脸!是不是要看看你们刘爷爷的刀快不快!”

刘庄身上迸发出一股子兵痞的味道,不过瞬间把场面镇住了。

李智云这才想明白,之前在田里,李智云是农夫,如今出来麦田他又是高高在上的王爷了,而百姓终究是百姓他们可以帮助一个十五岁后生割麦子,却不敢接受十五岁王爷的宴请。

不过刘庄的强横反倒成全了他们,因为主动答应勋贵的宴请他们是没有胆子的。

于是李智云决定亲自下厨给这些百姓做一顿丰盛大餐。

将府中的厨子叫出来,吩咐他去做饼子,接着叫刘庄帮忙杀羊放血,随着几声羊嚎,整个王府中充满了羊膻味。

而被留下的百姓呢,他们个个蹲在地上虽说是被强留下的,可是看着王爷干活他们闲着,明显就有些不自在。

于是烙饼的厨子多了几个帮工,几个大胆些百姓就去帮刘庄杀羊剥皮,而年长一些的则跑到李智云身边帮忙生火,在收割完的田埂上架起了几口大锅。

明明这里是王府,可是府中却充满了麦香。明明众人害怕却也愿意帮忙!

不过随着时间流逝怪异的气氛正在消散,李智云也和生火的长者聊着天。

田埂上李智云有些好奇的问道:“我看你背着镰刀可是做了麦客?”

旁边有些干瘦的老者点点头,皮肤黝黑的他脸上皱纹深刻,满脸沧桑下映着无处诉说的话语。

“回王爷,老汉无儿无女除了做麦客也无他路可走!”

李智云皱了皱眉:“如今均田为何不回家?”

老麦客摇摇头:“家里的二十亩田早就收割完了,这才出来寻找机会!”

“二十亩?不是一百亩吗?”

老汉轻笑一声:“王爷误会了,我这身板能耕二十亩已经是极限了剩下的八十亩被我租给村里人种了,如今陛下改元,老汉才能出来当个麦客挣些过冬钱!”

李智云微微点头,他没问老汉为何无儿无女,不过他知道其中一定和战争脱不了关系,这片土地真的不需要太多战争了。

随着柴火不断燃烧,噼里啪啦的声音将李智云拉回现实,他随手将一大把青盐丢进锅里,接着搅拌了几下,不过味道并没有他想的那么好。

旁边的老汉看着李智云皱起的眉头,便走到一旁的柴堆,在里面翻找了半天。

很快李智云又撒了一把盐,这次在尝了尝也还是有些差强人意。

这时老汉走到李智云身旁递上一根小木棒,上面带着松油的味道。

“王爷用这个,保证煮出来的羊肉鲜美而且羊汤浓厚有味道!”

李智云还真不知道松木棒有这种功效,不过也没多想随手丢了进去。

老汉看王爷如此信任他,手心里的汗不由消去了大半。

他望着大把撒盐的李智云不由有些心疼:“王爷莫要撒了,这些盐已经够了!”

李智云停下动作:“够了?”他特意舀了一勺汤尝了尝。

“没味啊?”

他将勺子递给老汉示意他也尝尝,接过勺子的老汉一口将羊汤灌进喉咙吧唧了几下嘴:“够了!真的够了!”

李智云有些怀疑准备再尝尝,这时老汉却拦住了李智云。

“王爷,这青盐金贵您还是少放为好,我们这些粗人吃不了那么多盐!”

李智云有些奇怪:“这盐乃是人体必需,要是没了盐人连力气都没有怎么能少吃,再说了如今山东海盐不少为何盐成了金贵之物!”

老汉有些为难道:“王爷您恐怕不知,这如今山东那边的盐早就断了,虽然盐商会运一些过来却都是高价,我们这些百姓哪吃得起啊!”

李智云这才想起来,自从老爹建元称帝后,就跟东面的王世充他们交恶了,看起来最大的受害者还是老百姓啊!

“放心吧,过不了几日这城中的盐价就会跌的!”

老汉一听立马跪倒:“多谢王爷!”

这把李智云搞的有些哭笑不得赶紧拉起老麦客。

随后二人便开始敞开的聊。这位老汉倒是见多识广,把自己到处给人当麦客的故事说了个底掉,而李智云则边听边附和。

于是在一阵欢声笑语中,一大锅羊肉被出锅了。

胖厨子也带着几百个饼子及时出现,就着饼子一碗羊汤众人吃的不亦乐乎。

而李智云也像个老农民一样蹲在田埂上喝着羊汤吃饼子,完全没有亲王的架子就像个农家后生。

翌日,早早起床李智云琢磨起了制盐的事,其实在昨日和老汉聊天时他便有了想法,只是经过一夜思索他决定先去找鲁中商量一下,毕竟一旦做成了这又是一件大买卖。

来到城郊,高炉照例冒着黑烟,在一旁的厂房中李智云找到了鲁中。

此时的水泥厂房中堆满了钢铁厂炼制出的钢锭,泛着银光。其中许多要送往军中和长安,现在大唐的钢铁生意李智云这里是龙头。

鲁中看到李智云后立马上前行礼:“大人您来了!”

李智云点点头:“嗯!鲁中如今账上还有多少钱?”

鲁中也不含糊直接带着李智云去了他的办公室,拿出账本道:“大人这账上还有三千六百贯,如今兵部和秦王那里还有一些货款没回来大概还有几千贯吧!”

听着鲁中的报账李智云愣了一下他没想到自己居然有这么多钱。

“我什么时候有这么多钱了?”

鲁中则解释道:“大人您有所不知您现在产业极多,基本关于钢铁和水泥都是您在供货,还有蜂窝煤,铁炉子,石砖、军械等等”

“停!行了我知道了既然我有这么多产业那就在多一样吧,准备一下我准备制盐!”

“是王爷,那明日起就在东面盖一个盐厂如何?”

李智云忽然觉得鲁中成为了自己的管家,只要自己吩咐一声他就能办好。

“不必!这次要和朝廷合作!”

鲁中一愣接着有些疑惑道:“王爷您不就是朝廷嘛,您可是并州总管啊!”

李智云真有种一头撞死在这的冲动,他还真忘了自己头上还挂着这个身份呢,于是摆摆手:“那就盖吧,要快一点,你去打探一下制盐的原料进上一批,过几日我来制盐,需要的工具我会让刘庄通知你的!”

鲁中点点头称赞道:“大人果然目光敏锐这河东缺盐,您便造盐,这过不了几日山东的盐贩子都点破产!”

李智云听着鲁中的话总感觉有种讽刺的意味。

“行了鲁中,这次我会叫柴绍将军参与进来,制盐乃是利国利民之事,还是莫要沾染铜臭为好!”

一听柴绍要掺和进来,鲁中的热情明显少了许多他试探的问道:“那大人咱们不卖了?”

李智云摇摇头:“当然不可能了,只是叫柴绍将军知道而已,反正这种事是瞒不住的!”

鲁中立马明白过来,随即点头保证会快速把厂房建设起来。

李智云则有些想不通。明明是鲁家大材的鲁中怎么变成现在这样子了。

离开了城郊的李智云带着刘庄去找柴绍,将自己要制盐的事告诉他,结果柴绍完全不在意甚至都懒得去城郊的制盐厂。

受了双重打击的李智云有些心情不佳,于是作为狗腿子的刘庄立马看出了王爷的心思,便带着李智云踏进了城中最大的烟柳之地微风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