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历史军事>大唐工业革命从流亡开始>第18章 新的开始!

李智云收下了旨意,在盛大的烟火下。

而作为大丞相长史的裴寂却在那场烟火之后大病了一场,就连大哥李建成也向李渊告假两日。

三月十五,春江水暖灞桥前李二愁眉不展。

“五弟,此去太原倒也无妨只是要对突厥多加提防 ,切记多听柴绍的话!”

李二身前李智云笑呵呵的点头完全看不出被撵出京城的狼狈。

“唉!此间天下大乱,宇文化及弑君只是个开始,接下来数年怕是要战上几场,晋阳本是你我之根基,既然父亲要你去也是看重你,莫要心生怨气!”

李智云咧咧嘴:“二哥你说的话我都记住了,不用劝我,这其中曲折我并不在意。

只是我去了太原,你军中的武器订单怕是要延后了,等我到了太原将兵工厂建设起来才能交付,还有武器运输到时候还要靠你了!”

李二笑着拍了拍李智云肩膀:“财迷!都到这时候还想着钱呢!”

李智云轻笑一声便对着李二拱手:“二哥此去不知何时再见,若是哪日陛下禅让一定早些告诉我,当浮一大白!”

说罢李智云骑上马,身后跟着李天方和刘庄,柴绍见状也上马,他们身后则跟着一队骑兵。

这是李二派的保镖,其一身玄甲手持马槊,军纪严明正是军中精锐玄甲军。

望着远去的队伍,李二微微摇头。

此时陪同李二来送行的刘弘基凑到跟前:“元帅,这楚公此行倒是不会有太大波折,只是中书令大人此举是不是有些小气,此前锻体之术已经在玄甲军中全面铺开了,还有新军制也在不断完善,楚公立下如此汗马功劳,不说奖赏也不该苛刻!”

李二望了来打抱不平的刘弘基一眼,便看向远方并未出声仿佛陷入了沉思。

刘弘基也识趣的闭上了嘴。

......

路上,因为几人都是轻骑再加上有玄甲小队开路,这一路上并未有太大波折,除了在经过新丰时遭遇了一些流寇,不过都被玄甲小队轻松解决。

太原城,作为李家的老根据地这里还算安稳,不过暗地里却不算平静。

太原城内作为郡守的李元吉在接到大哥书信后便匆匆启程,甚至都没来得及和李智云见上一面。

当然了李智云也不愿意和这个四哥打交道,毕竟他现在可是二哥的铁杆,而李元吉可是李建成的铁杆。

当李智云赶到太原城下时,李元吉也恰好快到长安了。

太原城内繁华依旧,仿佛一切都没有变化就像一年前李智云逃回来时一样。

李智云望着太原城高大的城墙不由咧了咧嘴,他旁边的鲁中有些担心道:“大人您要是心里不舒服就骂我两句,或者打刘庄几拳反正他皮实!”

李智云有些疑惑的转过头:“我为何要打骂你们!”

鲁中明显有些纠结:“大人您这一路上不仅沉默还总是叹气,小人以为您心里憋屈,想要您发泄发泄!”

李智云大笑一声:“我憋屈?哈哈!鲁中你还是不了解我啊!你可知我这一路上为何长吁短叹,还总是沉默不语?”

鲁中有些小心道:“估计与中书令大人有关?”

李智云冷哼一声:“错了!起初我的确对他有些生气,不过二哥说的也对这太原本就是我李家之根基,既然父王如此看重我,我自然不会有负重托!”

鲁中听着李智云的话总感觉有些不对劲,他回想着那日炸掉高炉的场面,李智云语气中浓浓的恨意怎会这么快就消了。

“大人那您说的工业咱们还搞嘛,还有高炉咱们还要再建一个?”

李智云用力颔首:“当然,这次要建一个更大的,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召集人手开始建立工业萌芽!到时候光凭工业就可以养活数万人,甚至十万人!”

鲁中望着豪情万丈的李智云不由沉声道:“属下誓死跟随大人!”

李智云轻笑一声接着下令进城。

进了城,李智云并没有去接手李元吉留下的政务,而是将这些交给了姐夫柴绍,作为曾经右军都督长史的他接手政务是最合适的选择。

毕竟李智云并不擅长政务,但是他会用人。

至于那只玄甲军保镖,李智云直接安排给了李天方和刘庄,作为玄甲军的老人他们统领这支小队是最合适不过的!

将这些安排妥当后,李智云便着手重建高炉,他依旧按照长安的办法开始招募工匠,同时开出了高价码来笼络人心,其次一些从长安跟来的老工匠则成功晋升为领导,带领新人快速建立一条完整的兵工厂流水线。

另一边李智云将大部分玄甲骑兵派出去寻找露天矿。

毕竟在老中的后世,太原所在的山西省可是矿产大省!

半月后,太原郡城郊,一座巨大的高炉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拔地而起,工地上不少人正在操作简易滑轮吊机作业,附近不少农户在结束耕作后都来工地上打短工。

作为始作俑者的李智云却并没有欣赏这一盛景,这半个月来 他一直在琢磨如何才能发展工业,虽然有后世记忆作为参考,可是想要一步登天显然不可能。

不过之前受了二哥的启发李智云知道农业才是重中之重,毕竟现在是乱世没有粮食一切都是空谈。

于是李智云决定先从农业入手,于是改造农具这件事就是一件头等大事了。

府中空地,刘庄望着遍地的农具挠头。

“李哥,这大人是什么意思,怎么收集来这么多农具!”

李天方也有些奇怪,不过想想之前李智云干的事便摇摇头:“别多问看着就是了!”

很快李智云便从内堂走出,望着地上的农具他开始仔细研究,时不时还敲打几下。

如此怪异的举动引得两人猜测不已。

没过多时李智云便满脸嫌弃道:“这都是些什么玩意?为何是直犁这么沉,恐怕两头牛才能拉动吧!还有镰刀为何也是直的?把还这么短!还有怎么没有耧车?怎么都没有?”

听着李智云的吐槽,刘庄有点看不下去了,他出声道:“大人!这些农具已经是太原最好的了,至于您说的耧车小人并没有听说过!”

李智云一听不由轻笑一声:“刘庄,我记得你也是农户出身吧!”

刘庄抱拳:“大人明察我和李大哥都是农户出身,只是流年战乱不得已投了军!”

李天方夜出来拱手:“大人您为何与这些农具较劲,您贵为公爷总不会去种地吧!”

李智云摇摇头叹了口气:“我是公爷不假,可是再大的爵位也要吃饭不是,你看看这些农具怨不得百姓苦呢,一半是那隋帝昏庸无道,一半也是因为先贤智慧的流失。你们可知在耧车在汉朝便已经发明了,利用此物可一日种一顷之地!”

李智云的话令人振聋发聩,要知道庄户出身的他们可太清楚一日种一顷得概念了。

刘庄涨红的脖子有些不知所措,就连李天方这等冷静人也愈发颤抖。

李智云微微摇头接着说道:“所以说只有不断改造发明工具百姓才能过上更好的日子,要是只吃老本这隋朝便是前车之鉴!”

说罢李智云转身回到房中,开始在案牍上写写画画,他仿照后世记忆在结合现有的工具开始设计新农具,毕竟民以食为天嘛。

同时一个推动农业发展的计划正在他胸中悄然诞生。

三日后,顶着黑眼圈的李智云来到了城郊,此时的高炉钢铁厂已经完工了。

旁边正式新建的兵工厂即将竣工,无数工匠都在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陪同李智云的鲁中则有些担心的看着他。

“大人您这是怎么了?”

李智云打着哈欠摇摇头:“没事!鲁中火药厂必须安排在地下知道吧!”

鲁中点点头:“大人放心,我买了了一批昆仑奴,顺便把他们的舌头割了,以后他们就是火药厂的工人了!”

李智云点点头,他对于外族或者奴隶没什么好感。

“对了水泥厂和灰窑要建设在一起,里面的工人必须穿戴防尘服和口罩!”

鲁中点头,整个工业厂房都是他一手督办的,自从开始建设高炉起,李智云便将一幅巨大的规划图给了鲁中,其中涵盖了大量的工厂,还有各种各样的工业种类,其中以钢铁厂高炉为中心。

不过此时的工业园区也只是李智云图纸上的描绘的蓝图而已,毕竟钢铁厂的建设已经消耗了李智云大部分钱财,剩下的厂房就要钢铁厂投产后在建设了!

望着高耸入云的高炉李智云深吸了一口气:“这就是你我的未来的工业帝国了,终有一天它会改变整个大唐!”

“大唐?大人现在可还是义宁二年!”

李智云摇摇头:“看着吧,隋帝以死,很快长安就会传来消息的!”

鲁中也不是笨人,自然听懂了李智云的意思便点点头小声道:“属下听闻您最近在改良农具,难不成您要去种田不成?”

李智云望着鲁中轻笑一声:“消息倒是灵通!”

鲁中不由心中暗道:“整个太原都传遍了,新来了楚国公不当官要去当农户!不少人已经在传公爷是傻子的歌谣了!”

“鲁中你说如何才能推行新事物呢?”

鲁中皱了皱眉思索片刻道:“我想只有徐徐而图之,毕竟烈火虽猛可春风拂过寸草复生,只有从根本下手才可成功!”

李智云赞赏的点点头:“没错,如今天下大乱英雄辈出,自然就是烈火,而百姓便是寸草。只要将百姓认可了自然成功了!”

鲁中明白了李智云的意思,更知道为何李智云要做农户了。

天下之大无外乎士农工商,如今李智云推行工业,若是在抓住农业那四大业其占两行,至于士和商就更不在话下了,李智云本就是公爷,大贵族未来都有当皇子的潜力,至于商业,铁炉子已经证明了一切!

于是鲁中忽然冒出了一个正常人都有的想法:“大人!您不会也要造反吧!”

当然了这种想法也只是想法而已,毕竟李家人本就是造反出身,这天下还没到他们李家手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