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历史军事>红楼:风流潇洒芹四爷>第566章 偷梁换柱 借债打仗

正如忠顺王猜测的那样,阎瑞年上书的奏章,确实是贾芹提供的点子。

从一开始,贾芹就知道,忠顺王一党的人,定然会全力去争夺首辅位置。

而且他们都会以为,太子一党主推的是冯钦星,因为只有冯钦星的资历最高,也是最合适接任首辅的人选。

贾芹便利用这一点,打算来个偷梁换柱的计策,表面上,太子一党作势推冯钦星上位,实则主推的是另一个人。

当然,事前,贾芹特意问过冯钦星。

冯钦星对此极为赞同,若不是为了辅佐礼章太子,他早想辞官告老了。

因此,他并不在意,能不能坐上首辅的位置,他更在意太子一党的利益。

只要能让礼章太子获益,他都是支持的。

况且,他也知道,有忠顺王一派跟他争夺首辅位置,他即便想,也很难很难。

既然有好的策略,他自当支持的。

而贾芹也知道,其实最终谁来做这个首辅,决策权在于靖平皇帝。

那么,谁最得靖平皇帝的心,谁就大概率可以成为首辅。

眼下,对于靖平皇帝来说,最忧心的,莫过于西面的战事。

如果能提出一些好的解决办法,得到靖平皇帝认同,那么,基本上就可以定下了。

表面上,忠顺王一党肯定以为,他们主推冯钦星,一定会往冯钦星身上泼脏水。

太子一党则顺势接招,好像真的是在为冯钦星努力,如此一来,两方各自推的人选,都不可能完全没有污点。

就在这时,太子一党再将阎瑞年推出来,并且让阎瑞年上书奏折,提出解决西面难题的策略和办法。

哪怕不算太好的策略,在这种时候,也足够打动靖平皇帝了。

更别说,贾芹提出的策略和办法,还是来自后世的一些方式。

眼下对于大熙朝廷来说,最主要的难题,就是缺钱。

如果有足够的银子,就可以随时开战,所以,只要解决,最重要钱的问题,那剩下的问题,就相对容易一些。

贾芹便提出了发行战争债券的想法,说白了,就是找天下人借钱来打仗,同时给予一定的利息。

眼下大熙朝廷的公信力还算可以,只要再宣扬一下,西戎人的入侵罪行,这战争债券,便会有不少人买账。

有了银子,就可以发放军饷,就能够集结军队,继续和西戎人打仗。

只要打赢了,战争债券的本金和利息,就可以从西戎人身上找补回来。

当然,贾芹也想到了,万一战争陷入僵局,甚至失败,那么战争债券,还可以以分期的形式,还给持债人。

大熙朝的整体盘毕竟还没有崩盘,只要休养生息,几年下来肯定可以将债还清。

不过,对于大熙朝来说,自然还是希望,可以取得对西戎人的胜利,不仅收复失地,还可以将债转移到西戎人身上。

这个办法十分新奇,靖平皇帝看后,立马就觉得不错,治好了他心病,一时间只觉得豁然开朗,一片光明。

也因此,让靖平皇帝立马就封了阎瑞年为内阁首辅。

至此,争夺激烈的首辅之位,彻底落下帷幕,最终结果,是太子一党胜出。

东宫。

“哈哈…好不,贾卿这办法,果然是妙,忠顺王现在恐怕是后悔莫及,震惊不已了。”

坐在上首的礼章太子极为开心。

下首几人,也都纷纷露出笑意。

只听黄怀清说道:

“殿下,随着阎尚书坐上首辅位,忠顺王一党,再无和殿下争锋的底气了,他们此后恐怕只得夹着尾巴过日子了。”

礼章太子听了,跟着笑道:

“是啊,太师新任首辅,他们可不敢再乱说话了。”

阎瑞年则显得很谦虚:

“殿下,老臣能坐上首辅,都是贾大人的功劳,若非是他,提出的一些应对计策,以及那封奏折,老臣恐怕难以上位。”

贾芹笑着接话:

“太师言重,下官纵然有再好的计策,也得太师您有资历和本事,换做其他人,恐怕就没用了。”

话音刚落,礼章太子挥手说道:

“好了,大家就不要再谦虚了,孤觉得,这次阎卿能够坐上首辅之位,在场所有人都有功劳。”

“尤其是,冯阁老……”

说着,看向了冯钦星,带着几分惭愧:

“冯阁老,为了大局,牺牲自己的前途,孤亦觉得愧疚。”

冯钦星弓腰回道:

“殿下何须如此,当初,殿下你被立为太子,皇上命老臣来辅佐你,老臣便下定决心,就算拼了这条老命,也定要辅佐殿下您登上皇位。”

这话听得礼章太子十分感动,夸赞了冯钦星一番,又做出了一些承诺。

“……另外,就是贾卿了,他提出的计策奏效,让忠顺王一党上当,更拿出了最好解决军饷的办法,让父皇和孤听了,都为之拍手叫好。”

说到这里,满脸笑容看着贾芹。

贾芹则谦虚道:“殿下言重,这都是臣应该做的。”

礼章太子盯着他看了看,心里一阵庆幸和轻松。

又夸赞了其他几人,一时间,大殿里气氛颇为和谐,众人都显得有些开心。

这时,礼章太子突问贾芹:

“贾卿,你提出的战争债券,若是天下人买账,岂不是说,此后朝廷要用到大钱的时候,都可以发行这样的债券?”

贾芹听了,微微摇头:

“殿下,臣以为,还是不可,此举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了,只能当做临时解决办法,可一不可二。”

“殿下不妨想想,如果每次朝廷缺钱了,就发行这样的债券,那么,和加征赋税又有什么区别?”

礼章太子听得一怔:

“不一样,征赋税可不会还的。”

贾芹回道:

“可是,这种债券本就需要时间来偿还,如果一直发行,就等于是没有偿还,甚至发得多了,无异于强征。”

“其次,如果买了债券的人发现朝廷一直发行,那就不会再买了。”

“另外,虽然可以制定一些政策和法令,可到了地方执行,恐怕就变样了,地方官吏,说不定会趁机立上一些名目,压榨底层百姓。”

“一次也就罢了,毕竟还可以还,但如果多发,必然成为从百姓手中抢钱。”

听了这话,礼章太子深以为然,阎瑞年等人,也都是如此。

少顷,听礼章太子摆手道:

“不管怎么说,如今太师上位,缺钱粮之事,也有了解决办法,接下来,就等着看西戎人到底要提出什么条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