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历史军事>红楼:风流潇洒芹四爷>第482章 失望人于信寄托期望

荣国府。

薛宝钗这日情绪莫名有些低落,昨日听闻贾芹大婚的消息时,她就感觉自己情绪渐渐有些低沉。

不知道是因为什么缘故,直到今日,依旧很难平复心绪。

呆坐在窗前,看着外头许久,方逐渐清醒过来,心里淡淡的忧愁,总是挥洒不去,扪心自问,她也不明白,为何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一时想得多了,满脸忧愁善感,屋中极为寂静,本就显得空荡荡的房屋,竟有几分幽谧,就如一个荒废多年的房间一样。

过了许久,薛宝钗总算想通了一些,或许是因为听到人家大婚,而她也已经到了婚嫁出阁的年纪,便不由自主地顾影自怜起来,难免会羡慕她人嫁人,而忧愁自己的出路。

想到这些,薛宝钗便会想到那个让她牵动心神的神秘公子,俏脸上逐渐出现红霞,心中向往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嫁给那神秘公子。

又想到,已经有好久未曾和他通信,不如写一封信问好也好。

想到便做,来到书桌前坐下,提笔写了起来,情绪也渐渐安稳。

“宝二爷来了。”

突听到外头丫鬟问好的声音,薛宝钗微微惊吓,忙收笔,将还未写完的信收了起来。

然后起身,恢复往日态势,往外头走去。

自上次她责怪过莺儿不得放贾宝玉进来后,如今贾宝玉来她这,也不能随意进她闺房。

这让贾宝玉很是不满:

“莺儿姐姐,你让开,我进去找宝姐姐说话。”

莺儿尽力拦住他:

“欸,宝二爷您不能闯进去,小姐吩咐过,没她准许不准任何进的。”

贾宝玉不依不饶:“难道我也不准么?”

见贾宝玉这般不讲理,薛宝钗又羞又恼,走出来后,淡淡说道:

“宝兄弟来了啊,怎么跟莺儿一个丫鬟较起劲来了?”

见薛宝钗出来,莺儿福礼,让出位置来,贾宝玉则摸着后脑勺,不好意思地说:

“宝姐姐,我不是跟莺儿姐姐较劲,是她不让我进你屋子。”

薛宝钗冷淡回道:

“宝兄弟,你如今也十五了,过了四月,就虚岁十六了,也该懂得一些规矩和道理,我这屋子,可比不得你其他几个妹妹的屋子,不得任由你出入。”

贾宝玉听了,惊愕地看着她,就如同头一次看到她一样,一时不知该说什么了。

还是莺儿奉茶来,他才惊醒过来,笑着接过茶后,说道:

“既如此,我下次再不乱进你屋子就是。”

薛宝钗看着他毫无悔改的样子,在心里轻叹几声,自从心里有了一些念想后,越看贾宝玉,越发的不满意,甚至有些厌恶了。

不过,她也深知为人之道,不想闹得太僵,扫视贾宝玉一眼后,还是平静询问:

“你急匆匆来我这做什么?不是说姨丈就快要回来了,你要补齐以前的功课吗?还有空来我这?”

贾宝玉呷了一口茶后,笑着回道:

“刚刚得了消息,说是皇上命老爷去东山道视察灾情,看样子六七月才能到家,现在还早呢,不用担心了。”

薛宝钗听了这话,更为失望了,贾宝玉不过是为了应付贾政,才故意补功课。

眼下一听贾政要在半路上耽搁一段时间,他就大喜过望,先玩了再说,根本就没想过用功读书。

轻轻叹了一口气后,摆了摆手:

“你去吧,我有些乏了,需要休息。”

说着,进屋而去。

贾宝玉原本还想和她多说一会话,没想到她突然就走了,似乎不想和自己说话,一时愣住。

过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问莺儿:

“莺儿姐姐,宝姐姐怎么了?”

莺儿往里屋探了探,压低声音说:

“我也不知道,昨日开始,小姐就很不高兴,宝二爷,我劝你还是改日再来吧,也免得触了眉头,就更不好了。”

听了这话,贾宝玉无奈摇头:

“那好吧,我先去林妹妹那里了,代我向宝姐姐告辞。”

说完,便屁颠屁颠地离开了。

莺儿目送他离开,跟着摇头,心里也觉得有些奇怪,自家小姐对宝二爷似乎越来越冷漠了。

“莺儿…”

这时,听到薛宝钗呼唤,莺儿忙收拾心绪,应了一声后,便立马进去。

薛宝钗将刚写好的信交给她:

“将这信送出去,给外头的管事,就说还是给对方东家的,他们知道该怎么做。”

莺儿恭敬应承,便准备离开。

薛宝钗看着她,微微蹙眉,再补充一句:

“莺儿,立马送出去,不得在园子里逗留,不然,我定罚你!”

感受到薛宝钗身上散发出了威严的气息,莺儿战战兢兢地回应:

“是,小姐。”

有了薛宝钗的警告,她也不敢如往日一般,先去园子里逛了,将信送出去后,便立马来回薛宝钗。

薛宝钗这才满意点头,心里也开始期待着回信。

……

这头贾芹也很快就得到了信,眼下负责芳草清露的大总管贾芸虽已经南下了,但下面的人,倒也清楚,薛家的来信,不得怠慢,直接就送来了贾芹手中。

知道是薛宝钗所写后,贾芹微喜,内心轻跳,拆开信后仔细阅览。

二人已经不是第一次通信,因此,这封信的内容,薛宝钗写得更为直白熟络。

虽然没有直接说明她的心意,可字里行间,表露出的情绪,却让贾芹捕捉到了。

表面上,只是在向贾芹问好,又说了她最近的状况,以及一些忧愁烦恼,询问贾芹如何如何之类。

实则,这种语气,已经算是极为亲近自然的话,贾芹如何看不出来,嘴角微微上扬,星目闪亮。

既然佳人有意诉苦,他自然得解此风情,提笔便回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比薛宝钗的来信,更为直白露骨一些,甚至在最后,间接地表面了他的心意。

让人将信送出去后,贾芹招来李大槐,询问了东山道的情况。

李大槐则回道:

“回大人,刚刚得到消息,皇上下旨,命回京的工部员外郎贾政顺道巡查东山道灾情,同时监督赈灾的情况。”

听了这个消息,贾芹微微皱眉,贾政是因犯错,这才被急召回京,靖平皇帝竟然让他去视察东山道的灾情?

沉思片刻后,询问:

“东山道除了节度使魏相寿,其他的主官有哪些?”

李大槐回道:

“有节度副使贾化,节度参议韩聪,按察使施修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