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历史军事>红楼:风流潇洒芹四爷>第394章 渐成新贵 西面起战火

若说铁网山事变的最大赢家,恐怕非贾芹莫属了。

巨大的功劳,泼天的富贵向他砸来,不仅让他爵位升了两品,还成了可世袭的爵位,此后自成贾氏一宗也绰绰有余了。

更让贾芹惊喜的是,靖平皇帝竟然让他任了京营参将一职,这可是实打实的武将官职。

得封这个官职,无异于去年他以白身跨入兰访寺,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要知道,强如贾赦和贾珍他们,虽有爵位,却也无正实职,足以可见,能得实缺是多么不容易。

当然,贾赦没有实职,也是因为他本身为了躲避风险,才没有去领职,不然最少可以挂职。

但对于贾芹这样一个,本不过贾家旁支小辈的人来说,跨越到三品参将的职位上,可以说是鲤鱼越龙门,直接实现了人生逆转。

此前兰访寺的寺丞的官职,只是编外官员,虽有官身,却不受朝廷认可。

而京营参将可就不同了,是朝廷认可,且算得上是大将的武将官职。

也因此,贾芹获得了众多文武百官的艳羡,大多数人还是认同,毕竟贾芹在这次事变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而且也正是因为他对京营士兵的号召力,才得以让他可以左右局势,靖平皇帝任命他为京营参将,没人反对。

最主要,原本的武勋,已经少了很多,反对的人自然就少了。

替贾芹感到欣慰和高兴的,恐怕也只有太子一党的人,尤其是冯钦星,他去年才认识的贾芹。

那时虽也觉得贾芹不同常人,但他是完全没想到,一年后的今天,贾芹会成长到这样的程度。

出乎他意料的同时,也觉得贾芹此后的前途,更是光明敞亮了。

唯一让冯钦星有些担忧的是,靖平皇帝似乎有意让贾芹走武勋的路子,而不是文臣一道。

武将想要往上升,只能靠军功,不像文臣,有着固定的考核办法,而且武将也很难进入中枢。

不过,冯钦星也相信贾芹未来前途无量,加上礼章太子异常器重信任,说不定,此后贾芹会以武将的身份,参与朝政也未尝不知。

靖平皇帝对贾芹的封赏,艳羡了众人,不过,很快,众人的思绪就被靖平皇帝拉了回来。

这次事变,让朝中局势彻底稳定,靖平皇帝也不用再担心,会有人对他这个皇帝不服气。

然而,接下来,如何处置水溶等人,以及让人接掌他们的位置,就成了靖平皇帝头疼之事,因此,征求文武百官们的意见。

武将不似文臣,说换就换的,毕竟领兵打仗,可不是读几本兵书就可以领悟的,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

更别说,这些武将世家,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家传的秘法,一个新的武将,想要顶替旧武将并不容易。

最主要,如今天下太平,世人皆以读书为贵,鲜有人参军入伍,故而,军中对于武将的培养,正处于青黄不接的状况。

随着靖平皇帝提出疑问,众人这才明白,为何要封贾芹为京营参将了,因为实在没人了。

水溶裹挟了开国一脉的武勋世家,这些武勋世家背后,又牵涉很多的军中将领。

这次事变,算是将这些人一锅端了。

如果直接提拔新人,想要达到以往的将领水平,最少也得三五年起步,这还是边境镇守将领的更替。

若是在京营,几乎不用作战出任务的,军中将领的领兵打仗水平,想要得到提升,非常之难,除非天赋异禀之人。

故而,摆在众人面前的是一个巨大的难题,是该换人,还是给那些跟着水溶造反的将领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一时间,大殿里众人开始了激烈的讨论,有人认为就应该提拔新将领,严惩这些跟着水溶造反的人。

也有人认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们只是被水溶裹挟的,应该给他们戴罪立功的机会。

最重要的是,火烬、土培、金锻都是经验丰富的大将,具有非常强的统率能力。

将这些人都拿下了,此后若是出现战事,该由谁来出任总兵、督师、都督?

总不能提拔一些没有任何统率大军作战经验的中低层将领上来吧?

因此,这些人主张,给那些中高级将领一次机会,至少不至于一下子,让整个大熙朝的大将都没了。

可那些支持严惩的人认为,水溶以下犯上,可谓是罪大恶极,造反之罪不容任何人赦免,就该全部砍头,才能以儆效尤。

不然,此后那些有野心的人,只会越发的肆无忌惮,毕竟最后都可以赦免无罪。

两边人各执一词,吵吵嚷嚷,接连几天都没有吵出什么结果来。

转眼已经到了十月,靖平皇帝最终还是下定决心,严惩水溶等人。

可就在这天,一个震惊朝野的消息传来。

西戎人举兵二十万,进犯大熙,消息传来时,他们已经跨越了西海沿子,正往西平城进发。

想来消息到达尘定行宫时,西戎二十万大军,已经将西平城围住了。

这个消息传来,原本吵吵嚷嚷的文臣们,瞬间都沉默了,再无一人争议,是否该严惩那些将领。

西戎人在这个时候发动战争,似乎像是知道了什么一样,正巧这时,熙朝内部发生了事变。

这个时机,抓得十分微妙,让人很难不怀疑,是不是有人故意传了消息给西戎人的。

不过,这种猜疑也只能想一想了,毕竟尘定离西海沿子三千多里远,即便是八百里加急,也需要四天的时间。

更别说是敌对,不可能这么快就能够探得尘定发生的事情。

那么,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凑巧,凑巧西戎人举兵的时间,正是铁网山事变发生的时候,两件事情刚好凑到一起了。

既然烽火已起,那么此前的争论,也就自然没了再争议的意义。

面对西戎人的大举进攻,熙朝需要大量有经验的将领赶赴前线指挥作战,尤其是那种统率大军能力的将领。

故而,此时对于靖平皇帝来说,别说是那些中高级将领都得赦免,就算是水溶,他也不得不赦免其罪。

大敌当前,只有团结对外,才有赢下去的可能。

至于此前发生的事情,自然也就一笔勾销,只当什么事都没发生。

不仅如此,靖平皇帝还得亲自去面见火烬等人,安抚他们,恢复他们的身份,且召集他们火速商讨,关于抵御西戎人举重兵入侵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