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历史军事>红楼:风流潇洒芹四爷>第266章 一哄而散的谶言

皇宫。

因正是新春时节,宫里面也是一片热闹喜庆的氛围,众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唯有一处宫殿,却显得格外冷清。

只见宫殿门上悬挂着‘凤藻宫’牌匾,是后宫十二宫之一,其中殿室有很多。

掌灯时分,在凤藻宫的主殿里,坐着一个雍容华贵的女子,看她容貌秀美,气质高贵,身着穿戴,皆极有讲究,尤其是身上金黄锦袄,一看就是皇家才能用得上的材质。

这女子正是贾元春,封号‘贤德’,是地位仅次于皇后的贵妃。

这时大殿里,并没有几个宫女和内侍,在她身边有一个忠心的侍女,名叫‘抱琴’,是贾元春进宫时,从贾家带在身边的。

抱琴见她闷闷不乐,便端着一碗汤圆来到她面前,轻声说道:

“娘娘,这是御膳房刚做的汤圆,您尝一口吧。”

贾元春瞥了一眼这碗汤圆,眼底皆是忧愁和悲凉之色,看着汤圆,不由回想起去年这个时候,她回门省亲的景况。

那时贾家排场极大,省亲别院中,更是一片灯火通明,金碧辉煌,热闹非凡。

贾母、王夫人等人的笑容以及悲伤的样子,她都能够记得。

“娘娘……”

见贾元春似乎痴愣住了,抱琴不由轻唤一声。

贾元春回过神来,摆手:

“放着吧,我没胃口。”

说话间,吐露出了不知多少愁闷,听得抱琴都跟着露出了愁苦之色,劝道:

“娘娘,您好歹吃一口吧,今儿可是上元节。”

说着,将碗递得近了一些。

贾元春别开脸:

“说了不吃……”

见她这个态度,抱琴轻叹一声,只得将碗放下。

又听贾元春接着询问:

“熙明宫里传来什么消息?”

熙明宫是熙朝皇帝起居的宫殿,位于皇宫中轴线之上,处于最中间的位置,也是后宫和前朝的分界线。

抱琴听她这么问,自然明白她的意思,轻轻回应:

“刚刚小定子来回,皇上正召见太子和大臣商议着什么事情,今儿恐怕不会来后宫了。”

贾元春轻呼一口气,微微点头:

“知道了,让小定子回来吧,别去探了,时辰不早,服侍本宫歇息吧。”

说到最后,带着几分威严。

抱琴却迟疑道:

“娘娘,要不要派小定子出宫回府里,今儿上元节,府中定是热闹得很。”

“老太太定和宝二爷、林姑娘、宝姑娘她们说笑猜灯谜呢,娘娘不妨和往年一样,给她们出灯谜,让大家猜。”

“也可让她们作出灯谜来,让小定子带回宫来,娘娘您猜一猜啊。”

贾元春听后,神情淡淡,看了看外头,沉思一会后,说道:

“那就作一个吧。”

这话一出,抱琴喜出望外,忙吩咐宫女准备笔墨纸砚,又叫内侍去挑几个灯笼样式来。

作为贾家的大小姐,贾元春自小读书,因此才情颇高,不然也不会因才能而被晋封贵妃了。

这时见她提笔在宣纸上写了什么。

抱琴跟在她身边多年,自然也是识字,便看去,就见上面写着: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暗暗思索一番后,抱琴就已经猜到了谜底是‘炮仗’,内心一惊,虽说正月里,大家都在放炮仗,可是贾元春特意用这个做灯谜,似乎意有所指啊。

“娘娘…要不要再换一个?”

过了许久,抱琴还是忍不住劝道。

贾元春却淡淡回应:

“就这个吧,随便挑一个吉庆一点的灯笼,将灯谜誊抄上去,让小定子送出去。”

抱琴无奈,只得按照她所言去办。

少顷,就回来了,准备服侍贾元春就寝。

却听贾元春嘴唇哆嗦着说道:

“去年省亲那时,我就已经发觉皇上的态度不对……”

抱琴听得心颤,忙劝慰:

“娘娘,您别多想了。”

贾元春眼中闪着泪花,低垂头首,掩面道:

“说是省亲,却硬拖到了晚上,皇上若真是高兴,不说一大早让我出宫,午后也该出宫了。”

“待到家中时,已经是亥时,那周贵妃、吴贵妃回家省亲,都是白天。”

听到这里,抱琴心惊肉跳,不敢接话,只站在一旁默不作声。

“自从回宫后,皇上他…就再没踏足过凤藻宫,就算是除夕那日,他都没派人来……”

说到这里,贾元春已经是泣不成声了,满眼的泪花。

抱琴大惊,忙跪倒在她身边,哆嗦着身子劝慰。

她知道贾元春是正月初一的生日,皇帝连派人来说一声都没有,态度已经很明显了,丝毫没有把贾元春放在眼里。

而在这后宫之中,可是靠着圣眷过日子的,除了皇后外,其余的嫔妃,想要过得好,少不得皇帝的眷顾。

像贾元春这样的,皇帝一年都未来过她的寝宫,甚至连都不派人来传话,不说上头的嫔妃,就是下面那些太监和宫女,也不会再敬她的。

这时的贾元春感觉自己就像是被打入冷宫一样,身凉心更凉。

……

荣国府。

荣庆堂花厅中,正如抱琴所言,这时花厅中,一片欢声笑语,外头的爆竹声响,还有戏子唱戏的声音,众多声音汇聚在了一起。

“老祖宗,贵妃娘娘让人送来一个花灯让大家猜呢。”

这时,王熙凤笑着来到贾母面前请示道。

贾母一听贾元春出了灯谜,满脸堆笑,忙让人拿来给大家猜。

林黛玉、薛宝钗等都是冰雪聪明之人,贾元春的灯谜很快就被她们猜出来来。

王熙凤得到谜底后,笑着来到贾母面前说道:

“老祖宗,贵妃娘娘的灯谜猜出来了,是‘炮仗’,这和我说的那个‘聋子放炮仗’的故事想到一快去了。”

王夫人等人听了,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毕竟正月里放得最多就是‘炮仗’了。

而贾母却隐约觉得不对,正巧穿堂一阵冷风吹来,让她不由后背一凉,轻轻打了一个哆嗦。

在她身边的鸳鸯叫状,立马拿来外套给她披上。

感受到一丝丝温暖的贾母,瞬间伸手抓住,没想到,竟是鸳鸯的素手。

鸳鸯下意识一惊:

“老太太……”

说话间,看向了贾母,顿时大惊,只见贾母满眼担忧,似乎有解不开的忧愁一样,一眼看去,就像是老了不少。

这让鸳鸯大为惊讶的同时,也不明白,怎么好好的,贾母就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