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开疆>第93章 金州新城

新婚数日,陈志远在温柔乡里乐不思蜀。体重也减轻了数斤。八月初十,陈志远整理头绪,开始处理正事。

吃过早饭,自己便宜的娘亲命下人拿来账本对陈志远道:“远儿,为娘给你算一算这婚事的收支。举办婚礼所用钱粮共计十七万五千二百一十二两,收取礼金一百九十二万五千六百四十两,各种珠宝礼物,价值八十五万四千七百两。女方嫁妆,童婉陪礼稼妆六十六万六千两,鲁家二十万两,钱家十二万两。这笔钱,女家的嫁妆钱由媳妇们各自管理。礼金一部分为娘替你保存,另一部分,一百万两用来建造辽王府,你意下如何?”

“娘,辽王府建造由我们自己出钱建造,不劳民伤财再合适不过。但花一百万七两建造一座王府,太浪费了。孩儿认为,建王府,花费十万两便可以了。”

“十万两造个啥?一座府门选材、雕刻、上漆就得花上四五千两银子。一根柱子造工也近千两,一座王府,柱子数十上百根,用银得近十万两了。你说,十万两能造个啥?”

“娘,咱不喜欢什么朱漆大门、朱漆柱子、更不喜欢门门框框还要雕龙画凤。咱的王府要求就是结实耐用。府内的花园也不必堆假山,铺石路,就挖一个大水塘,修个简易的凉亭便行了。闲下来,咱们在水塘边钓钓鱼,在凉亭里喝喝茶。府后,再围一片山林,作为王家猎园。”陈志远向自己的娘亲说出规划。

“简洁就简洁点,但十万两还是不够,一百万两建王府一分都不能少!”

“行吧,就依娘所言!”

离开家,陈志远去到威海都指挥守备衙门。开议的第一件事就是王府的建设。文武百官一致认为,王府和国务院一同建造,建成一座类似于北京的皇宫内城,耗银二千一百万两。

陈志远极力反对,如今整个辖地的税收和公司的收入每年才一千六百万两,除去供养官员和军队支出,以及各种行政支出,年结余七百万两。建一座王城要消耗四年的财政结余,百害无一利。

陈志远一意孤行,王府建造由政府提供土地,自己出钱建造。国务院的建造成本规划在一百万两之内。王府和国务院的选址定在辽东半岛的金州城。

最高行政机构搬迁至金州,带来的不仅是王府和国务院的建设,而是带动人口和工商业的转移和金州城的大规模扩建。所以,为了配套城市扩建,陈志远又规划投下七百万两巨资,在金州城外修路建桥,平整土地。规划出商业、工业和住宅用地,然后出销。

八月二十五日,辽王府和国务院选址在辽东半岛金州的告示贴满大街小巷。各路财阀蠢蠢欲动。

随后,陈志远又命人贴出了王府、国务院、土地平整和道路修建的招标启示。招标要求中有一条硬性规定:工程工人必须在辽王治地外招募,男女不限,但规模在千人以上才能获得中标权。而且,招募整户且达到四人的流民家庭,还可以获得三两银子的奖励。

一时间,各路商人疯狂地进入河南、山西、河北等地招募流民,在这些地方,经过农民起义、官军劫掠、建奴洗劫天气大旱等天灾人祸的持续祸乱之下,早已民不聊生。而在这些省份乞讨的流民们,只需要给一口吃食活命,叫他们做啥都行。招募工人的成本低到了极点。而陈志远也不管商人们用何种手法去招募人手,只要能招到人,就给工程做。商人们给工人的待遇也先不过问,待工人招够了,陈志远给个硬性规划,工人必须吃饱穿暖,每月工钱不低于七百文钱便行。也不强硬要求提高待遇,毕竟商人没有利润,想要他踏实做事,也行不通。而这些流民,他们急需的是有一份事做,保住命。低工价,也能给更多人获得活命的机会。

九月底,金州新城在孛兰堡开建。孛兰堡即是后世的普兰店市驻地。金州新城选址于此,一是因为此处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西临复州湾,西北方向的复州,又拥有广阔的平原,粮食和水资源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给城市发展。

新城的规划,城市建在鞍子河汇入复州湾的河口。西面临近海湾滩涂,规划成工业用地。太平洋公司的精盐厂、日用化工厂、冶炼厂、蜂窝煤厂率先入驻。另外,远东贸易公司进驻一批新工业项目,木材加工厂、皮革揉制厂、羊毛加工厂也在金州新城开建。水力织布、纺纱工厂和水力锻造厂则分散清水河、复州河两条水力充足的河流。

有了政府的巨量投入,各路商人通过各种途径招募了七万人聚集在复州湾畔建设。那些简单的工坊建造容易,不出数天,一排排的厂房在滩涂地上林立起来。随即,便进入生产状态。然而,王府、国务院这些大院建筑,建造繁琐。开工一个月有余,七千多人的日夜赶工,也就是做好了地基和部分主体。年内要完工,已是不可能。

新城的商业区,住宅区,则是整片整片地建成,许多商铺一边装修,一边进入营业状态。地皮价格也被炒到了高位。刚开始,一块二百平的沿街商地,售价十两,如今一月有余,已涨到了二十两。一块普通住宅地,本来售价五两,如今已是八两的高价。一些商人看到了土地的价值。开始疯狂买地,然后自己规划成整片的商住区,做起了房地产生意。而且,一座占地一百平的两层住宅,售价二十二两,一座商住两用房,售价四十五两。陈志远看中了商机,果断让太平洋公司、远东公司分别成立帝国商业银行和远东投资建设银行。并开办房贷业务和融资业务。普通民众没有钱买房,这两家银行便贷款给民众购买,然后分期还贷。不过,贷款没还完之前,房子的产权归银行所有,房贷年利率定在百分之三。商家们购地资金不够,这两家银行便给他们融资。但土地融资需要商家筹备地块的四成资金方可融资,而且必须要有等量抵押物抵押,融资年利率百分之五。有了土地财政,陈志远一个多月里投出了两百万两的资金,又通过土地、房子收回了二百三十万两和三十万两规模的债务收入。陈志远发现,商人们并不喜欢向银行贷款融资,他们更喜欢在家族内集资或在行业同伴中联合拿地建设。不过,银行推行的房贷业务,却是推动了土地和房子的销售。普通的平民们,他们一旦获得了一份工作,就会毫不犹豫地去银行按揭贷款,实现安居乐业的梦想。当然了,陈志远手下的官员、军官士兵们一个个都是有钱的主,他们不惜代价地在金州新买地买房,也是推动土地和房子价格上涨的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