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历史军事>这个大明有妖魔>第4章 外王内圣

徐秀夫死了!

死得很惨、很惨……

五马分尸都比他好,却是被硬生生轰杀成了碎片。

世人都觉得,墨家如同圣人一般,重情义轻生死……

有的时候,为了心中大义,能够牺牲小我,成全大我,对于恩怨,也能一笔勾销。

放屁!

墨家的确不怕死,对于生死之事,也的确看得很淡。

在注重葬礼和孝道的当下,因为提倡“节葬”,很多墨者,都直接采用火葬这种惊世骇俗的方式,终结人生。

但不代表他们都是墨家“十讲”框架下的木偶。

是没有感情的人类。

恰恰相反,墨家内部之间,长期并肩的战斗,养成了他们深刻的兄弟战友之情。

对于曾经欺辱自己的人,或者势力,墨者一般都很记仇。

正因如此,当陈九暮带着一众墨家残兵,仿佛奇迹一般,摧枯拉朽地重归云顶,收复失地,将那些敌人打得片甲不留之时,也是迅速获得了所有墨者的认同……

人们对于创建了当代墨家的苍耳子,心生崇敬,誓死追随。

也对带着大家报仇的陈九暮,死心塌地。

每一代钜子,都有每一代钜子的责任。

也有他们各自的个人魅力和光彩。

说回徐秀夫……

以及以他为首的华族。

千刀万剐,都不解恨,唯有将这帮丑陋而残忍的爬虫,全部剿灭,寸草不留,方才是对这个世间公理和正义,最大的敬畏。

所以说,一个徐秀夫的死,并不足以平息墨者对于云顶之难的痛苦回忆。

也平息不了鲁东群雄的恨意。

唯有杀回鲁东,将那帮占据了别人土地,残杀和奴役无辜百姓的华族,全部都赶下海去,方才算是完结。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

时间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傍晚。

在痛苦中煎熬的黄道周、黄宗羲等隆武使团的高层,也终于等到了前来邀请出席的人员。

依旧是那个叫做张瑜的小伙子。

小山东。

黄宗羲的弟子赵逢甲跟他还算熟悉,上去就是一顿询问。

小山东却挠了挠头说:“你们过去,就什么都知道了,用不着多问……”

经过之前的变故,隆武使团的内心,多少都有些沉重,也感觉到了洛阳各方势力,对于他们这所谓“大明正统”的态度,都很冷淡。

赵逢甲在黄道周的注视下,不得不硬着头皮,问道:“最后一个问题,这一次的那什么政治会议,小太子会来不?”

“是政治协商会议,不是政治会议!”

小山东耐着性子跟他解释,然后说道:“不光是崇祯太子朱慈烺,所有还在洛阳的流亡重臣,都会参加——另外还有各方的势力代表,都在!放心,跟我走便是……”

听到小山东的保证,黄道周等人虽然疑虑重重,但终究还是跟着一起前往。

毕竟之前赵逢甲就找到守卫,了解到了这个小老乡的情况。

别看这个张瑜,名不见经传……

但他却是墨家少数在早期跟随在现任钜子陈九暮身边的墨者,甚至还是当初陈九暮出身的墨家派遣小队“八里风”的成员之一。

按照传统,这个都算是潜邸故人。

这样的人物,过来负责接待隆武使团,已经算是足够给面子了。

……

一路东行,过了城门楼子,抵达城东空地。

一出城,使团之中的诸位强者,就感受到了很浓烈的异常气息。

据说在大半个月前,墨家钜子陈九暮,曾以自己为诱饵,引发天劫,最终将前朝帝师八思巴给一波带走。

不仅如此,此处还有四名半神于此交手……

当日一战,气息直至今日,还隐约有些残留,让人心生畏惧。

而随后,却瞧见在城东两里地,出现了一片广场。

广场正中,有一块长约五丈、宽约一丈的黑曜石长碑,远远望去,却瞧见碑身正面,写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八个大字。

此乃“英雄碑”。

同时也是洛阳大阵的阵眼。

不仅如此,据说这块长碑,却是将洛阳地宫之下轩辕墓的断龙石所制。

今天的政治协商会议,正是在这英雄碑之下召开的。

隆武使团的高层赶到此处时,却瞧见广场外围戒备森严,有数支队伍挤在了入口处,等待着身份检验。

黄道周是个见多识广、交游广阔之人,早年间为了唐王朱聿键上位,更是多方奔走,游说各方势力,也认识不少人物。

此刻远远瞧着,却是不由得脸色一变。

旁边的黄宗羲瞧见,忍不住问:“怎么了?”

黄道周对于这位副使,相当尊重,此刻也是指着远处的几支人马,一一讲解:“那个是云南沐王府的人,领头的那位,好像是刚刚成为嫡子的沐笙,旁边那位是天龙寺的普仪大师,那个女的,好像是郡主沐屏,身边那位是驸马韦俊——那家伙是云南本地超凡,实力很强……”

“旁边那位,是左良玉的副将何腾蛟,以及军师黄维中……”

“那个是张献忠的军师王尚礼,义子孙可望!”

“那个是高杰、刘良佐和刘泽清……”

“……”

伴随着黄道周的讲述,黄宗羲和旁边的几位使团高层方才知晓,这天下间有名有数的地方势力,居然有大半,都赶到了洛阳。

并且一同参加这个劳什子协商会议。

旁边的郑芝豹,下意识地与黄道周对视,彼此都感到震惊。

看得出来,洛阳之战,对于整个天下局势的影响,似乎已经超越了他们的认知。

现如今的墨家,仿佛有了武林盟主、号令群雄的架势。

这、这、这……

正惊讶之时,却听到后面传来一声呼喊:“闯王来了!”

闯王?

几人扭头望去,却瞧见一个戴着大毡帽的昂阔汉子,正领着一帮悍将,在墨者的指引下,从远处走来。

那人,便是天底下最大的反贼。

闯王李自成!

……

李自成的出场,直接让自信满满的黄道周,下意识地矮了一头。

毕竟那位天下第一反贼,如果单论实力,绝对是天下群雄之中,排名最前的几位。

在墨家还未展露实力之前,闯王李自成也是被朝廷视之为大敌,甚至被认为是极有可能一统天下之人。

结果现在人家,不也乖乖赶过来参会了吗?

自己这个东林党扶持的小朝廷,又有什么可傲娇的呢?

于是乎,隆武使团乖乖地抵达入口,然后按照规矩,排队入场。

进入广场,却见英雄碑下,已经来了不少人。

有的人认识,有的人不认识。

但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一眼就感觉到其中不凡,都是一方豪雄,或者翘楚。

然而当黄道周的目光,落到正中偏右的位置时,却下意识地停下了脚步,有些惊讶地问:“怎么还有鞑子?”

只见在那边,有一个乳臭未干的少年,身后跟着一帮穿得跟狗熊的野蛮人。

而这些人,全部都是留着金钱鼠尾辫,一副东虏鞑子的打扮。

小山东见状,开口说道:“那是东虏前王皇太极之子,正房嫡子爱新觉罗·福临——他父亲皇太极死于多尔衮之手,他则逃往极北避难……听说多尔衮亡故,他也是赶来与会……”

黄道周有些不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就算他是皇太极之子,也不应该出现于此吧?”

小山东耐心解释:“这位福临,一为天人转世,自称佛子,有佛家气运加持;二来多尔衮虽死,但东虏却还算势大,终须有人处理善后……”

黄道周依旧不解,但也不再多言,跟随过来,最终入座。

这边刚刚坐定,却瞧见李自成一行人等,已经入场,并且坐下。

紧跟着一起来的,却是使团一直想要接触的崇祯之后,长公主朱媺娖,以及太子朱慈烺……

瞧见来人,使团众人都不由得睁大了眼睛,十分震惊。

长公主,没死?

……

长公主朱媺娖的确没死。

只不过,遭遇了东瀛半神佐佐木的全力一击,导致她直至此刻,也是重伤未愈,不得不坐在轮椅之上,还盖着厚厚的羊毛毯子。

这架势,却与当初的陈九暮,如出一辙。

而在她背后,帮忙推着轮椅的,则是一位黑衣墨者。

燕九。

当日正是燕九舍命,最终将长公主的性命,从死神的手中夺回。

事后燕九大部分时间,也一直陪在长公主身边。

据说这是政治任务,燕九无法反抗。

不过长久的相处,这一对年轻人之间,似乎隐约间形成了某种默契,情愫也渐渐滋生。

此刻的长公主,再无之前那女帝一般的冷清,反而如同小儿女一般,偶尔还会与燕九低声说着什么,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也将身体的病痛,给驱散了不少。

除了长公主,太子朱慈烺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按道理说,这样的场合,这个少年应该穿着庄严隆重的朝服,以示威严。

但朱慈烺却完全没理会大臣的抗议,很是任性地穿了一套墨者装扮的常服。

不过即便是常服,那种宛如后世中山装一般的打扮,还是将这个少年的身姿修饰,变得格外英挺,似乎也成熟了几分。

除了这姐弟俩,身后自然也有一些朝臣,以及曹化淳等人。

人数很多,而且精气神都很足。

毕竟洛阳之战,他们也是参与者,而且还是最主要的那部分。

黄道周瞧见,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据说那个东瀛的半神佐佐木,就是这位长公主给击毙的。

而且这位长公主在朝野中的名声,也是极好的。

如果她携着洛阳大胜的余威,统御天下,自己背后的隆武帝,又该如何自处呢?

犹豫之间,却瞧见长公主一行人,居然并没有走向正中,而是来到了左边靠后一点的地方落座。

这?

……

伴随着人员的逐渐入场,偌大的会场,也渐渐变得拥挤。

似乎各家势力,也基本抵达至此。

作为主办方的墨家,首领人物,也终于出现了。

主持人,居然是墨家的大长老厉泽华。

传说中的陈九暮,根本就没有露面。

对此场中的许多人,似乎早已知晓,并没有太多的惊讶。

反倒是今日刚刚抵达洛阳的隆武使团,处于各种猜测之中……

那墨家的大长老,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出现之后,与场间的各方势力问好,每个人似乎都能聊上几句,与黄道周这边,也是礼数尽到,并且还认真地解释了一下之前的误会,表达了歉意。

黄道周还能怎样?

当然是说自己遇人不淑,被奸人所骗呗。

随后黄道周注意到,那墨家的大长老,与闯王李自成似乎很熟,两人还能彼此开着玩笑。

一番闲聊之间,李自成还问,说不是说要开会吗,怎么还不开始?

要等到什么时候?

那厉泽华却笑了,说再等等,再等等……

……

墨家在等什么呢?

没多久,众人终于知晓了。

他们在等从偃师凯旋回归的大军。

伴随着一支凯旋之师,从东边回归,捷报也抵达了会场。

就在今天,以墨家为首的洛阳联军,加上大西军的李定国、大顺军的李过,以及福建郑森,和东虏福临麾下偏师在内的多方联手,却是将位于偃师一带的十万东虏军,直接全歼——其中三万五千人阵亡,剩余的都给俘虏了……

此战也宣告着作为大明王朝最重要敌人的东虏,再无威胁。

尽管东虏此刻还控制着河南河北,乃至于京城、辽东、朝鲜等多处地盘,但精锐却已经全部耗尽,再无翻盘之力。

伴随着联军的诸位将领,赶到会场,场间气氛,一时烘托到了最热烈的程度。

所有人都知道,这天下乱局,似乎就要落幕了。

当然,前提是此间的各方势力,不再陷入争端之中……

会场众人,兴高采烈,性格直爽的闯王,更是过去一把揽住侄子李过,得意地朝着旁边众人吹嘘起来。

而大长老却依旧平静,朝着南边望去,似乎依旧还在等待着什么。

等什么呢?

就在这时,却听到有人传话:“金陵弘光,遣特使张天师,及魏国公来访……”

啊?

听到这话,黄道周终于想起了另外一个朱皇帝来。

盘踞于金陵,被金陵勋贵推到前台的弘光帝。

朱由崧。

大长老厉泽华听言,淡淡说道:“去请进会场……”

……

不久后,一支规格与隆武使团差不多的队伍,来到了会场之前。

为首之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钦天监监正。

龙虎山的张天师。

张应京!

这位曾经被誉为天下修行第一人的传奇强者,却是规规矩矩地带着一众金陵勋贵,来到了会场。

随后,他身边的一个道童,却是走上前来,递上了一个檀木盒。

张天师朝着会场正中的墨家大长老拱手,说:“弘光帝得知洛阳大胜,特奉上此礼,为墨家贺!”

厉泽华面色平静地抬手:“请打开!”

道童打开。

众人都好奇地朝着那个檀木盒子望了过去,想知道弘光帝到底给墨家,送了什么重礼。

结果盒子一打开,居然是一个血淋淋的人头。

看模样,似乎是刚刚割下来的。

众人错愕,不知何意。

有人甚至觉得弘光帝这是故意触怒墨家,来捣乱的。

然而只有墨家之人,瞧见这个,方才明白……

三长老的副手。

叛徒钟无义……

今日终于授首了!

大长老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几分笑容。

他抬手,满意地说:“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