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泰清复问道:

“若如此,何不炼入两个、三个乃至更多筑基灵物?如此,岂不根基更强?”

这个问题李鸿升之前想过,不得而知,近日听宁泰清讲道,虽未完全,但也有了猜测,便回道:

“老师之前所说,我等新法乃炼灵气为己用,其中自我根性想来尤为重要,倘若贪多,灵物之性压过自我根性,恐于日后修行不利。”

“再则而言,筑基之事慎之又慎,炼入过多灵物则法力虽强,但难以控制,徒增风险,若因此筑基失败,道途崩猝,岂不痛哉惜哉?”

宁泰清相当满意,李鸿升非世家出身,能有此见识,着实不错,便表扬道:

“不错,你已得此中真意,不过以我观之,你的根基稳固,法力强盛,待筑基之前再来寻我,或可以二灵物筑基。”

“弟子明白。”

想了一想,宁泰清发问道:

“我观鸿升法力强而精纯,多半已至丹田上限,近来可有习练杂艺?”

李鸿升知道这是个表现自己的好机会,便从储物袋中拿出那把自己炼制的冷水剑,递给老师,口中回道:

“弟子近来修习器道,此乃弟子所炼拙作,请老师一观。”

宁泰清接过长剑,心里已经想好如何宽慰弟子,入门不过五年,能炼出什么好器物?

剑身修长,薄厚适宜,材质均匀,单看外观无可批驳,不过此事凡人熟练老匠亦可,尚不足夸。

法力灌注,小有阻碍,不过此乃灵材本身缺陷;法力特性转换流畅,转换速度也相当快,炼气境弟子使用无碍。

对周围灵气的调用也相当优秀,综合来看,已是稳稳列入上品法器之列,饶是宁泰清见多识广,也不由得面色有些僵硬,只能问道:

“鸿升啊,此剑真为你所炼?学习炼器多久了?”

李鸿升自然连忙打包票:

“此剑确为弟子所炼,炼器已有近一年了。”

宁泰清拽断了两根胡须尚不自知,只是口中重复“一年了,已有一年了”。

“哈哈哈哈,老夫平生多行善事,今日方得此佳徒承袭道统,快哉快哉!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当然,这番话宁泰清没有说出口,心里虽是如此想法,但表面上很快就恢复一贯和蔼模样,口中称赞道:

“鸿升于炼器之上倒是颇有天赋,但也不可骄傲,汝既于炼器之上有所成就,那可知炼器为何?”

李鸿升答道:

“我等修道途中颇多坎坷,劫难重重,炼器以为弥补己身之弱处,兼之以杀伐手段,以为护道之用也。”

宁泰清点了点头,追加补充道:

“鸿升想法不差,但还少看了一层,我等新法修士,得其一进以得道,然我等之道何能与此界天地之道相比,其若烛火之于浩日也。”

“我等之道寄于一也,即我等之法力,法力强之道盛,法力弱之道衰,故于筑基之时化入灵物,采天地灵物之道以补己道。”

“而本命之法亦如此,不管本命灵器、本命符箓还是其他旁门左道,无不补充强化己道之法也。”

“本命者,性命相交,如为一体也,其如筑基灵物一般,以灵材之道添补己身;又不如筑基灵物,与我等根基紧密结合,无有失我之忧,力所能及,勿需顾忌。”

“然又因结合非十分紧密,若其道与我等之道不合,则难以用之,更有反噬之险,故求本命之物,以半同半异为佳。”

此话容易理解,筑基灵物即使内含之道与修士根基大不相同,但只要用之以筑基,便化其道为己道。

本命之物,虽言本命,但终究与修士非同一,非同一即非同道,若无不同,则起不到补益自身的效果,若大不同,则无法用之,需半同半异,以其同而交深,以其异而补益。

宁泰清讲完本命灵器之法后,叮嘱道:

“鸿升虽于炼器之道颇有天赋,但本命灵器之法就先不要学了,法力未定,道未立,习之练之,自限尔。”

李鸿升点点头,恭敬回道:“弟子明白。”

宁泰清想了一下,取出一套书籍,足有上百多本,对李鸿升说:

“然你之天赋,不可荒废,此为《天工元一铸器经》卷一,乃我道脉独传之法,当够你炼气境之习练了,若有不解疑惑之处,每旬之初,可来问我,或者你六师姐闲余之时也可向她讨教。”

李鸿升恭敬接过,宁泰清又说道:

“鸿升欲于炼器之道有成,则阵法之道不可不学也,然大凡阵法,非筑基之后,神魂有成,难有成就。汝当可稍稍涉猎,学些理论,以待来日。”

“我脉传承众多,虽以器阵独强,但剑法符箓,炼丹灵植诸多杂艺也皆有精妙传承,鸿升若有意多学,也无不可,但需经我考究,确有天赋,方可传你经典。”

“今日传道讲法便至此为止,鸿升可还有问题?不妨一并道来,我为你解惑。”

李鸿升心中有诸多疑惑,但大部分都与之前谜题相关,唯有一问,令他在意许久,此时正好问出:

“师父之前所言多有此界他界,敢请教之。”

宁泰清笑着解惑:

“汝有此问,也不奇怪,年轻人总是好奇心旺盛。”

“我等所在之界,有极也,虽几经变化,但此界虽大,于仙人之尊,不过旬日便可走遍,便有人好奇界外为何?”

“然新法未出之时,旧法修士无不借道行法,虽于此界之内有通天之能,但一出此界,灵气归于天地,道则逆乱,纵是三宗真君道君之尊,亦是身死魂散。”

“后我新法祖师水云天,先后开创地仙天仙之法,于九洲界证地仙,离界而出,方知界外为无垠混沌也。”

“混沌者,大道之母也,其无限无我无形无相无性。混沌之中唯有道存,非得道之辈,不可存于混沌之中。”

“而混沌之中,有无穷界也,凡有一界,则必有其道,而道唯一,故我之前所言,我等求的乃是小道,大道于这诸天万界之中或可求取?”

“得道之辈,可经由混沌而入他界,我仅知此,为师我尚未得道成仙,鸿升即使问我他界风光如何,我也答不上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