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瞒着林砚池给他准备了一个惊喜, 第二天林砚池见到沈红英和赵保国的时候还挺不好意思的。

  倒是沈红英大方的拍了拍他的手:“这下好了,你俩啥也不差了。”

  林砚池握住她的手,腼腆道:“谢谢妈。”

  赵亭松一副亏大了的表情:“早知道你当初就不该改口, 今天跟着我一起叫爸妈还能有改口费呢。”

  沈红英抬手打了他一下:“这么重要的事我们能忘吗?”

  说着就从兜里拿了两个红包塞给林砚池:“咱们家也没什么好东西给你, 你本事大,也不差这点钱,但总归意义不一样, 小满有很多缺点, 你多包容包容他。”

  说着, 把赵亭松的手也拉住跟林砚池的手放在了一起。

  看到两人手上带的戒指, 她又笑了笑,她们家没什么祖传的宝贝, 小满能想得这么周到, 也算有心了。

  他打电话回来说要跟小林办婚礼把家里人都吓了一跳, 后来听他解释才知道他说的是这意思。

  别人不知道没关系, 她们家认可就行。

  这下两人可真就是被牢牢栓一块了。

  赵保国坐在凳子上吧嗒吧嗒的抽了两口烟,也发表了一下自己的想法:“父母的都希望儿女过得好,既然你们做出了选择, 那以后就好好过。”

  他们夫妻俩看得开,对两个孩子也没什么其他要求, 就希望未来不管变成啥样, 赵亭松和林砚池都能不忘初心,相互扶持,白头到老。

  赵亭松抬手搂住林砚池, 当着他们的面保证:“爸妈, 你们放心, 我们俩肯定好好过, 我保证一辈子都对他这么好。”

  明明是他的父母,他却像是在跟老丈人和丈母娘保证一样。

  林砚池按捺不住脸上的笑意,跟着他道:“我也是。”

  年三十那天,一大早村里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林砚池起床的时候,沈红英和谢金枝正在厨房里剁肉馅包饺子,赵春风在擀面皮。

  看到林砚池起床,正在贴春联的赵亭松冲着他道:“来帮我看看有没有贴歪。”

  林砚池站在他身后,一会儿让往左一会儿让往右给他指挥。

  春联贴好,赵亭松从凳子上下来跟他站到一块,看着上面大气磅礴,遒劲有力的字体,骄傲道:“不愧是我媳妇,字都写得这么好。”

  往年家里的春联都是让村里一个有学识的老人写的,今年林砚池决定给大家露一手,从供销社买了纸笔墨水,磨好墨之后亲自动手写了两副春联。

  看到的人都夸他写得好,赵亭松听得欢喜,比自己受夸还高兴。

  赵亭松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是他不会的,越相处越觉得自己捡到了宝。

  林砚池哼了哼:“你学着点。”

  赵亭松很自信:“我也不差。”

  林砚池啧了一声,他倒是会往自己脸上贴金,他那字,林砚池都不稀罕得说。

  赵亭松的字和林砚池确实没法比,不过也没那么差,日常生活是完全够用了。

  在城里的时候林砚池也会鞭策他练字,进步还是很明显的。

  大过年的图热闹,赵亭松从城里带回来很多擦炮,小孩子都喜欢玩这个,听到声音,周围的小孩都兴奋地跑过来跟他一起玩。

  擦炮不安全,家里的大人不让玩,现在有赵亭松一起就没人管,不过这个确实危险,赵亭松也不敢让小孩子碰。

  村里的小孩都很容易满足,看着赵亭松玩他们都觉得开心。

  妞妞胆子很小,每次听到擦炮声都一惊一乍的,瘪着个小嘴,仿佛下一秒就要哭出来。

  林砚池把她抱着怀里,捂着她的耳朵慢慢哄:“妞妞不怕,二叔是坏蛋,等会儿他回来,我去收拾他替你报仇。”

  妞妞埋在他怀里,说话有些含糊:“坏……二叔坏……”

  擦炮放完,赵亭松就从兜里拿出糖果,给一群小孩分了,等他们都回家后,他也从路边回来。

  妞妞站在偌大的坝子里,周围一个大人都没有。

  他正奇怪林砚池跑哪儿去了,妞妞就一摇一晃朝着他走了过来,还对他伸手,意思是让他抱。

  这孩子有点认人,平时想抱抱她,都要哄半天呢,今天倒是乖巧。

  赵亭松开心的把她抱起来,笑眯眯地凑过去贴了贴她的脸。

  妞妞也没抗拒,赵亭松还在想她今天怎么转了性,这时,他后面的衣领猝不及防被人掀开了。

  赵亭松还没反应过来,一块冷得刺骨的东西就从他衣领钻了进去。

  大冬天的,为了保暖都会把里面的打底衫扎进裤腰里,冰块放进去就出不来,赵亭松冷得打了个激灵,迅速把孩子放下,在原地跳来跳去的脱衣服。

  始作俑者在他背后笑得喘不过气,妞妞也跟着咯咯咯的笑了起来。

  赵亭松气得够呛,当即就冲过去要收拾人。

  林砚池哪能让他逮着,二话不说就开始跑,家里就这么大点地,他还能跑哪去,没一会儿功夫就被赵亭松抓到了。

  他被赵亭松腾空抱起,还没说话呢,就被这人狠狠地拍了两下屁股,并且还借着报仇的机会,偷偷摸摸揉了几下。

  “知道错了没?”

  大丈夫能屈能伸,林砚池搂着他的脖子服软道:“我错了,小满哥你原谅我。”

  赵亭松趁机占便宜:“那你亲我一下。”

  林砚池不答应,他就把人往上颠了颠。

  林砚池故意挑衅:“有本事你再举高一点。”

  赵亭松哪受得了他这样的质疑,还真把人举得更高了些。

  林砚池吓得求饶,直呼错了,两人闹做一团,幼稚得像没长大的小孩一样。

  虎子看着很好玩,三叔这么大的人都要抱,他也想要抱,还想被举得很高。

  大过年的孩子有愿望,那肯定得满足,赵亭松放下林砚池,把虎子举了起来,举完虎子又举妞妞,整个坝子都充满了孩子的笑声。

  陪着俩小孩玩了一会儿,赵春风就拿着一串鞭炮出来,让赵亭松放了。

  这是他们这边的规矩,吃团年饭前,家家都要先放鞭炮。

  每年这一天的饭菜都是吃得最好的,沈红英和谢金枝做了很大一桌子菜,席上还摆了一只烤鸭。

  这是林砚池和赵亭松在全聚德买的,听别人说这家的烤鸭特别好吃,他们专门带回来给家里人尝尝。

  天气冷,菜都能放很久,留到过年吃味道也没变,除了骨头,一点鸭肉也没剩。

  全聚德烤鸭比一般烤鸭的价格要贵两倍,体验过后才知道贵有贵的道理。

  虎子舔着手指,说自己还想吃。

  赵亭松道:“下回你跟我一起进城,二叔请你吃个够。”

  虎子鼓掌:“好耶。”

  除了烤鸭,其他的菜味道也很好。

  林砚池吃饱了后夸赞道:“妈您这手艺真的快赶上城里饭店那些大厨了,这也太美味了。”

  沈红英笑得很灿烂:“你这孩子,就知道说话哄我。”

  林砚池道:“真的,我没骗您,不信您问小满哥。”

  赵亭松跟着点头:“真的不错,我们俩在外面的饭店吃过不少回,他们都没您做的好吃。”

  沈红英听得很满足:“好吃你们俩就多吃点,小林还有十几天的假,想吃什么,我天天都给你们弄。”

  林砚池道:“现在改革开放,城里好多人都能自己做生意了,我跟小满哥在北城买了铺子,要是您有兴趣,我们可以出钱给您开个饭馆。”

  “开饭馆,这我哪行。”沈红英连连摆手,她做的饭菜跟村里其他人比起来确实味道要好一些,但让她去开馆子,她是万万不行的。

  城里那些人啥好吃的没见过,万一他们嫌她做得不好,把店砸了,那可就亏大了。

  赵保国也不赞同:“这家里离不开你妈,她要是进城了,我咋整?。”

  老两口在一起二十多年,还从来没分开过呢。

  赵亭松道:“你也可以跟着一起去。”

  “说得容易,现在正是改革最关键的时期,我哪能走得开。”

  城里农村都在改革,村里现在可离不开他。

  倒不是赵保国托大,实在是他在村里的影响太大了,要是现在他这个支书撂摊子不干,村子还不知道要乱成什么样。

  林砚池虽然很想把一家人都接到城里,但他也知道现在并不是好时机。

  不管是药材种植还是厂子的运转,都需要赵保国在这里坐镇。

  人走茶凉,要是他们一家人都不在这了,这些事情恐怕就没那么容易操作了。

  他道:“不着急,铺子在自己手上,你们什么时候去都行。”

  既然都已经提到这事了,赵亭松把自己的想法也说了出来:“现在村里的厂子有大哥看着,一切都很妥当,只是我们厂子的规模还是太小了,设备也不完善,我想出去签单子,都得顾忌着生产量,什么都束手束脚的,干起来也不痛快,所以我想在北城那边也开个厂子。”

  这是他一直都有的打算,为着这个目标从来没有停止过努力。

  以前眼界不够,总觉得一辈子待在村里也挺好,在北城待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自己和城里人的差距。

  林砚池上了大学,以后会有光明的未来,他是属于大城市的人,总不能让他为了自己又回到村里。

  他不允许林砚池为自己做出这样的牺牲。

  想要好好在一起,他就要努力追赶林砚池的脚步,为彼此的感情创造更好的条件。

  赵保国道:“你有这样的想法是好事,但咱现在才刚起步,我觉得不能太着急,步子要是走得不稳,是会摔跤的,村里的厂子现在也能挣不少钱,这对咱们这样的家庭来说,完全够了。”

  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就怕外面的诱惑太多,头脑发热干出什么不靠谱的事情来,最后万劫不复。

  林砚池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咱村子还是太偏僻了些,每次从村里送货出去都不太方便,我还打算研究发展新的产品,村里啥都没有,实在施展不开。”

  他又不能随时回来,若是能在北城开厂然后建个研究所,那就方便多了。

  赵春风听两人这样说着,心里都跟着热了起来。

  哪个男人不想干一番事业,这厂子他也出了不少力,他也由衷的希望一家人能越来越好。

  他加入劝说的队伍:“爸,你就听小满和小林的,他俩在外面这么久,见多识广,肯定比我们有远见。”

  三孩子都这样说,赵保国还能怎么办。

  他本来就不是那种固执的老古董,说这些话只是为了敲打他们。

  现在家里的娃都想放开手脚干,他这个当爹的能不答应吗?

  咬咬牙,转身就去把家里的存款都拿了出来。

  除了以前攒的,还有沈得贵送货时收的货款,都在这里放着。

  他把钱给了赵亭松:“我们家只有这个条件,也不能帮你什么,剩下的靠你自己了。”

  一共五千块,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真是不少了。

  其实还有一千块,但那一千块不能动,要是不成功,也不至于一无所有,几个孩子不管不顾,他却得思虑周到一些。

  多多少少也要给他们留条退路。

  赵亭松手上有不少钱,但比起他们以后的花销来说,这笔钱还真不算什么,要买地,买机器,这些钱加起来会是一笔天文数字。

  “钱的事我自己想办法,你们别操心。”

  他跟赵保国想法一样,在北城那边开厂不像村里这么简单,他虽然信誓旦旦,但也不敢保证一定能成。

  在此之前,村里的厂必须保持着正常的运作。

  这五千块钱得留下来周转。

  他把钱给了赵春风:“哥,村里就拜托你了。”

  赵春风也没推辞,道:“家里边有我看着,你放手去干,不要怕失败,再不济咱还有村里的厂子撑着,我们都还年轻,失败了也能从头再来,家里人永远是你们的后盾。”

  赵亭松听得眼睛都酸了,他们兄弟俩相差没几岁,赵春风因为懂事早,一直都特别疼他。

  赵亭松一把抱住他,哑着嗓子道:“哥,你真好。”

  赵春风笑着揉了揉他的头:“都成家了,怎么还动不动就撒娇。我跟你说,我也不是白干的,我跟你嫂子都等着你有出息,以后跟着你一起吃香的喝辣的过好日子呢。”

  谢金枝也道:“小满你好好努力,嫂子的新衣服新首饰全指望你了。”

  夫妻俩一人一句,家里的气氛瞬间就轻松起来。

  林砚池也跟着揉了揉赵亭松的头,一家人的心连在一块,再难他们也不怕。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