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耽美小说>论如何与撒旦破镜重圆>第42章 上帝在人间

  艾达长到一岁之后,睡眠一向很安稳。她玩累了就会跑到路西法的旁边,倒头就睡,看上去乖巧极了。

  只有在这个时候,路西法才能安心开始工作。偶尔进来议事的几位撒旦,一看到被安置在一旁的艾达,也会下意识地放低音量。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在白天睡得安稳的艾达,无论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她都听不到的。

  刚出生时有点风吹草动都能被吵醒的孩子,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就睡好呢?

  藤娜看着这群熟悉的叔叔们轻手轻脚地走进走出,也有些无奈。只要她来到这个世界,小艾达就能安稳的多睡一会儿。

  自己小时候原来是这种睡渣吗?藤娜无数次嫌弃过别人不睡觉光知道哭闹的小孩子,世道好轮回,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同性相斥?

  ·

  藤娜趁着艾达犯困跑过来,当然不止是为了来看故人。为了方便,她把两个世界的连通处设立在了万魔殿旁边。她对别人的态度如何尚且不论,对于这个什么都不懂的艾达,她还是下不了狠心的。艾达现在还没有同她抢夺精神力的实力,两个相同的灵魂出现在同一个世界时,精神力高者才能维持正常的活动。而强行出现,发育不完整的艾达会被强行掠夺精神力。这种破坏是不可逆的,藤娜不确定自己能见证这个世界走到哪里,未来终究还是要让艾达自己来。

  在她的世界里,路西法从来没有收到过什么水晶杯。拥有过世间所有奇珍异宝的路西法,哪会在乎什么水晶杯?

  人类是很有创造性的造物,手艺精巧的匠人的确不少见。但是在路西法的眼中,到底还是差了些火候。

  而那套杯子,是藤娜自己打造出来的。杯壁中镶嵌的银丝是她用自己的头发附魔之后融进去的,上面的图案是她写的符文。

  她太了解路西法了,他一定会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都留给艾达。而她自己小时候什么样子她还能不知道吗?见到亮晶晶的东西就喜欢摔。在她一百岁之前,没有一个亮晶晶的杯子能从她手里安全地活下去。

  为了防止意外,同样的杯子她做了七个,不管打碎哪一个,这个阵法都会启动。

  这个强制唤醒万魔殿深渊的阵法,是她能想到的唯一的办法了。

  深渊苏醒后,变回寻找那个能与他结契的后生神。其实按照计划,这个位子应该是属于弥赛亚的。奈何耶和华的世界中,变数太多,深渊认定了路西法。

  其实没有神格的造物是不会被深渊选中的。这个问题出在了艾达的身上。

  如果深渊一开始就选中了艾达,不论如何,天生即半神的她本身就与路西法不一样,受到的反噬自然也不会像路西法那样严重。

  尽管还年幼,但是只要藤娜在深渊做出决定前稍加些手脚,艾达就会一同被深渊认可。结果无非就是父女一起被烙上深渊的痕迹罢了。但是说得简单,混淆深渊哪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呢?在藤娜的世界里,没有人加以阻拦,在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的时候,路西法付出了自己生命的代价。

  这一次,藤娜无论如何也不会再让这件事发生了。

  ·

  过去,是最容易被人遗忘的记忆。对于耶和华这种生命几乎看不到尽头的神明来说,更是如此才对。千万年的记忆,哪里会一点不剩的好好保留在脑海中呢?偏偏,他看不了自己的过去。

  这是没有路西菲尔陪在身边的第一百二十年。他看着路西法在万魔殿外如何一步一步走到顶点,如何一步一步被百万恶魔俯首称臣。他的确是天生的王者,不论在哪里。

  百年的调养生息,世界重归了和平。偌大的天堂却再也没了那个会是不是来到水晶天的路西菲尔。

  世界混乱时他没有感觉,安定下来之后才发现自己原来又变回了孤身一人。

  “吾,也是时候出去看看了。”耶和华整了整衣襟,留下一个分神镇守水晶天,踏出了这座冷冰冰的神殿。

  ·

  这不是耶和华第一次来下界,但的确是第一次独自来到这个曾被自己寄托了无数希望的人间。

  -公元三世纪-

  人类的生活足迹一直再扩大,他们有了城镇,有了教廷,也有了国王与朝堂。

  耶和华学着人类的样子,穿上了简单的粗布麻衣,换上了制作粗糙的草鞋,甚至把头发也染成了金色。他有点好奇,普通造物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

  此时的欧洛莫茨还是一个小城,周围被大片农田包围着,东南面有座青山,教廷在山腰建了一座简易的教堂。

  比起耶和华,神子弥赛亚在世人心中的地位显然要更高一些。

  他在人世传播教义,传递福祉,如此亲民的神子当然会比高冷的上帝来的亲切些。人类将神明当作信仰。而信仰,是传播人类祈愿的一个途径。

  在水晶天时,耶和华很少会去聆听教徒们的祈愿。作为造物神的他,不能过多直接插手这些事情,否则会打乱《法则之书》的运转。

  现在,左右也是来人间游历,多听听也无妨。

  欧洛莫茨(今在捷克境内)算是一座“石城”。还没有打磨光滑的石头被拿来铺成了道路,坑坑洼洼地还有些咯脚。木头搭建起来的房屋勉强还可以挡风保暖,颇有些冬暖夏凉的意味。

  耶和华找了家看起来稍微安静一点的旅店,店主是一个有些胖的女子,每天穿着那一身深蓝色的裙子,头上带着块头巾,围裙里总是放着两张手帕,看起来有些憨厚。见到有人来住店,就会热情地迎上去。

  的确是个很善良的人。

  耶和华学着别人的样子,直接付下一个月的租金。这里,是他的第一个落脚点。

  老板给他安排在了临街的房间,推开窗户,整个屋子都会被阳光布满。放在十几年前,如果你住在临街的地方也许是一种悲哀——那时的人类还没有学会盖两层的屋子,一打开窗户就是被随手丢弃的垃圾和泔水。现在盖了两层的房子,至少在嗅觉上会觉得稍微干净些。

  也许人类在这里住久了不觉得,但是耶和华一闻到这种气味就会头疼。他隐约记得当年亚当和夏娃都是挺讲卫生的,后来他见到的诺亚也是个很干净的人类。怎么现在变成了这副模样?耶和华很不理解。

  难不成是弥赛亚蓬头垢面的“受难像”让人类以为吾喜欢这个样子的?

  怎么可能!弥赛亚回了天堂恨不得一天洗八次澡。

  耶和华坐在床边,额角有些抽搐。“吾好像有点后悔了。”

  想归想,耶和华打算先去城中央的圣茨拉夫教堂看一看。

  与其说这是教堂,不如说只是一个小广场,四面立了土墙,上面分别画了12个圆,中心是一个扭曲的麻藤图案。这图案的意思很简单,12的圆中,便是人们集会聆听教诲的区域。这就是早期的教堂。

  简陋的装饰当然与第七天和水晶天的神殿无法比拟。但是耶和华很理解,毕竟教会还没有那么多钱去修一座完完整整的教堂不是?

  四面墙分别在正东、正南、正西、正北方,高大的十字架被供奉在正东方。此时早已过了早课的世间,神父手里捧着一本字迹粗糙的《圣经》译本,倾听者教徒们的忏悔和祷告。一旁的黑架子上是两排小的白蜡烛,烛火在微风中摇曳着,将息不息地勉强挣扎。

  耶和华看得有些新鲜,白色的蜡烛在这样的环境里燃烧着,确实有些好看。“回去可以让米迦勒过来学习学习。”

  耶和华找了一个不太显眼的角落,安静地听着人们的祈愿与忏悔。

  “我的主啊,我敬爱的天父。那个恶霸越来越过分了,前两天抢走了我的新做好的衣服,今天又来抢走了我的鞋子。我万能的主啊,我到底应该怎么办?”

  “我万能的主啊,我那小儿子虽然调皮了些,但是不是坏人啊!为什么要这样惩罚他!高热已经连续3天不退了,我的主,请你救救他吧!”

  “我的神,我敬爱的神啊。我嫁给了我的丈夫之后,自问没有做错过什么对不起他的事情,可是他为什么要这么对我!每天不是去赌博就是在喝酒,醉醺醺地回来,我和孩子就没有好日子过了。他什么时候能变回那个温柔的丈夫啊!”

  “我的主,我向您忏悔,我不是有意想要欺负他。为什么男人就一定要喜欢女人?我真的是异类吗?可是我们不都是您的孩子吗?不是说您会爱惜自己的每一个孩子吗?那我为什么没有感受到您的爱?我爱的人视我为洪水猛兽,我的亲人将我视为异类怪胎……我也想做个正常人啊!我到底该怎么做?”

  ……

  耶和华就这样静静听着,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在人们的心中不断重复着,重复着。这些声音和天使们的祷告完全不同,细细一听倒也是新鲜。

  不过,虽然他没办法将他们的愿望一一实现,多少满足他们一点欲望还是可以的。

  耶和华走出了“教堂”,看着走向了四面八方的信徒,悄悄勾了勾嘴角。

  反正给他们些钱财,让他们能好好吃几顿饱饭也不错。生老病死他愿意过多干涉,情爱也不在他能管的范围之内。他可以宽恕人类的罪恶,只要他们真心忏悔过。但是他们的同胞愿不愿意原谅,就不是上帝可以干涉的了。

  作者有话要说:

  文中提到的12个圆圈定教堂范围是真实存在的,如果去欧洲一些古老的教堂,可以在墙壁上看到这些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