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耽美小说>红楼之重生薛蟠娶了林黛玉>第106章 贾环

  贾政带着家人住进一座二进的宅子。

  这宅子原来是赖大家的一处外宅, 当初王夫人抄赖大家的时候,将赖大的部分家产放在了宝玉名下。后来大多数产业在给元春筹钱的时候卖掉了,只余下这座二进的宅子还没有动用。

  如今宁、荣两府被抄没, 王夫人就想起这座宅子。因为在宝玉的名下,离荣国府有点远, 没有被抄走。此时,贾政带着家人住了进去。

  贾家虽然将仆从大多数都遣散了, 但是主子、姨娘加上剩下的仆人, 人数也不少。住进这宅子中,不免有些拥挤。

  后院,王夫人住在正房, 赵姨娘、周姨娘、廿儿、九儿住在耳房。史湘云住在东厢房,耳间住着金钏、袭人和麝月、翠缕。西厢房住着李纨和探春,耳间住着素云和侍书。前院住着贾政、宝玉和贾兰。

  众人勉勉强强的住开了。

  虽然住下来,但是贾家除了湘云和李纨的嫁妆,没有其他的进项,一家人在一起, 坐吃山空。

  贾政经过这一遭牢狱之灾,这几个月看起来老了十岁, 身上已经显出暮气。他天天的都没有精神,做什么都提不起劲。

  荣国府在他手中丢了, 官位也丢了,母亲因为自己被抓,去世了。如今家无余财,之前围在他身边奉承的清客也消失无踪。贾政觉得自己这大半辈子,失败极了。

  贾政之前住在荣国府中,荣国府是属于贾赦的, 但是是贾代善留下来的。贾政还可以说是跟着母亲住,住在父亲家中。如今他的家产全被收没,住在宝玉的房子中,贾政越发觉得自己没脸见人。

  贾政如此,王夫人心中也不好受。

  她汲汲营营了半辈子,终成一场空。元春没有了,荣国府没有了,王家不帮着自己了,贾政的官位丢了,宝玉如今也一事无成。

  如今一大家子,都要挤在宝玉的两进房子中,憋憋屈屈的住着。

  而如今自己的儿媳妇,李纨和湘云也不太服自己的管教。

  因为贾政的罪名中有包揽诉讼这一条,贾政对自己也没有之前尊敬,要么横眉竖眼,要么冷眼相对,要么唉声叹气。

  看着王家、薛家、史家甚至贾赦、贾琏的日子,过得都比自己好,王夫人愈发不甘。此刻,她觉得还不如她在梅园中的日子自在,最少,那时她心中充满斗志,而如今,只剩下憋屈。

  王夫人再也维持不住自己慈善大度的面目,变得尖酸刻薄起来。

  等贾政一家安顿好,过了没几天,贾环回来了。

  原来贾环去金陵是去参加科举考试了。

  几年前,云台书院的先生说贾环已经有秀才的实力。贾环被如此肯定,心中激荡,跃跃欲试,没有想太多,就往金陵去了。

  他不想让贾家知道,就没有回金陵贾家祖宅,而是自己住了客栈,找了先生的同年,帮自己办了手续,去参加了童子试。

  因为准备不足,对考场的环境也不适应,贾环过了县试和府试,却在院试的时候,身体坚持不住,发了烧,最后落榜。贾环没有考上秀才,只成了一名童生。

  贾环又在金陵住了些时日,养好了病。贾环感觉自己还是将科举看的太简单了些,准备的有些欠缺。而且,这时他最初的兴奋劲过去,贾环才开始后怕。

  贾环想科举出头,是必须瞒着自己的嫡母王夫人的。

  贾环深知王夫人的本姓,是绝不会允许自己超过宝玉的。

  贾环之前去云台书院读书,最开始也是瞒着王夫人的。后来每次沐休回到家中,贾环都是装出一副被先生打击的模样,说自己到书院都跟不上先生的讲课内容。如此,王夫人看贾环读书不成,就乐的装出一副大度的样子,不管贾环在书院上学的事情了。

  如果这次自己真的考上了秀才,很有可能传入金陵王家或者贾家人的耳中,再让王夫人知道,到那时,自己的科举之路,就绝了。

  不过童生应该不妨事,童生说到底,还没有正式进学,关注的人不多。贾环也不声张,不在金陵久留,悄悄的回了京都。

  后来书院先生说贾环学问扎实,定能考上秀才,贾环却没有再去金陵考试,而是让先生给自己批了个条子,直接去了云台书院的中院读书。

  去年,书院的先生说贾环已经有考上举人的实力,策论和基本功都很扎实。建议贾环回祖籍,先将秀才考下来,再去考乡试。

  贾环算了算时间,到第二年才是三年一次的乡试考试,就拒绝了。

  贾环想在同一年中,快速的将童试和乡试都过了,不给王夫人反应的时间。等他取得举人的功名,他就有了自保之力。一但王夫人知道后,阻止他,大不了他就不再考进士了。到时他求老爷想想办法,他可以直接举人授官,找个偏远的地方,做个县令。带着姨娘,远远的离开贾家。

  今年,这几个月,贾环就去了金陵,先过了童子试,取得了秀才资格,又参加了乡试,榜上有名,成了一名举人。

  贾环回了京都,才知道贾家抄家的事情。

  贾环心中一惊,担心赵姨娘和探春的处境。他去了荣国府,大门上贴了封条。贾环找到贾琮,得知赵姨娘和探春都没事,才稍稍放松。他问出贾家如今的住所,连忙赶了过去。

  门房是原先贾家的仆人,认识贾环,直接让贾环进来了。

  贾环到了后院,看见赵姨娘正在水井边洗衣服。

  大冷的天,赵姨娘需要先从井里汲水上来,然后将水桶从井口拉了上来,倒入大木盆中。

  等将木盆倒满,赵姨娘将手伸进木盘中,用力的揉搓着贾政的冬衣。

  贾环将赵姨娘的手从凉水中拿出来,手指又红又肿,已经生了冻疮了。

  赵姨娘一惊,抬头一看,是贾环。

  赵姨娘口中骂道:“你个丧良心的瘪犊子,还知道回来,我还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你了。”

  赵姨娘嘴上骂着,站起身来照着贾环的肩膀使劲锤了两下,脸上已经流下泪来,她将贾环搂到自己的怀中,嚎啕大哭起来。

  贾环也将赵姨娘拥入怀中,用手拍着赵姨娘的背,轻声哄道:“姨娘不哭,我回来了。”

  王夫人听见哭声,出来一看,原来是贾环回来了!王夫人不理贾环,而是对赵姨娘喝道:“哭哭啼啼的,成何体统,贾家慢待了你不成?如果不想在这住,就搬出去!”

  赵姨娘猛地闭上了嘴,不敢再哭。

  以前都是姨娘护在自己面前,今天,贾环将赵姨娘拉在自己身后,自己面对着王夫人站着。

  贾环给王夫人行礼:“太太,安好。”

  王夫人皮笑肉不笑的说道:“我们的环三爷回来了?哎,这些天,老爷和宝玉都被关到牢房中去了,环儿你倒是机灵,提前知道消息,竟然先跑了!怎么没有通知老爷一声,让老爷提前有个准备?如今你是从哪知道贾家没事的消息了?又从哪里回来了?”

  贾环看着王夫人,这个在自己头上压了这么多年的嫡母,这一刻,只觉得可笑。

  贾环平静的回道:“太太,我之前有事外出,并不在京都,并没有提前得知贾家犯事的事情。我回到京都,才刚刚得知消息,就马上找了过来。”

  王夫人恍然觉得,眼前的贾环变了。不再是之前畏畏缩缩,唯唯诺诺,躲在人后面,连话都不敢多说的小子。

  贾环给王夫人解释过后,就问道:“不知道老爷在何处?”

  赵姨娘小声说道:“老爷在前院。”

  贾环给王夫人行了一礼,然后对身后的赵姨娘说道:“姨娘,你先在这等我,等我见了老爷,再来找你。”

  贾环见了贾政,全了礼节,也没有多说别的。

  贾环去找赵姨娘说话,问赵姨娘贾家犯事的事情。赵姨娘一直在内宅,虽然跟着坐牢然后又出来,却不清楚贾家究竟是怎么回事,也没有人给她说过。

  贾环想起贾琮说过,贾琏已经和王夫人闹翻,而贾政坐牢的时候,一直是贾琏在奔走,就去找贾琏问情况。

  贾琏如今看贾环比看宝玉顺眼的多,就将这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给贾环讲了一遍。贾琏重点告诉贾环,王子腾已经和王夫人闹翻了。如果王夫人落难,王子腾可能会拉一把,如果王夫人想用王子腾的势力去害人,那是绝不可能的。

  贾环听完,若有所思。

  第二日,天还没亮,赵姨娘和周姨娘以及几个丫鬟就起来做饭。到吃饭的时候,贾环这边和贾政一桌,而女眷那边一桌。赵姨娘要先伺候王夫人和探春吃饭,等王夫人吃完,是史湘云和李纨吃,最后才是赵姨娘等姨娘吃。

  丫鬟不上桌,在灶房单开了桌子吃饭。

  如今贾家没收入,平日里精打细算,饭菜做的不多,等轮到赵姨娘吃的时候,饭菜已经所剩无几,而且都已经凉了。

  吃完饭,赵姨娘就需要去洗衣服。

  王夫人看贾环心疼赵姨娘,就淡淡的说道:“你还以为是在国公府呢,个个都有丫鬟伺候。如今丫鬟就这几个,还不是大家都要干活!如今吃的,住的,可都是宝玉的。”

  贾环回道:“既然这贾家都是二哥的,我和姨娘住在这里,多有不便,反而给二哥加重了负担。以后我娶妻生子,探春嫁人,都是很大的开销。”

  贾环说完,看着贾政,平静的说道:“老爷,不如,分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