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耽美小说>红楼之重生薛蟠娶了林黛玉>第95章 薛蟠、林黛玉婚事

  薛蟠到了京都, 去了翰林院销假后,就去宗人府打听自己和清宁县主的亲事流程。

  宗人府的宗令是礼亲王。礼亲王是如今辈分最高的宗室了,比太上皇还高一辈, 太上皇到了礼亲王面前还要恭恭敬敬的叫一声皇叔。

  礼亲王已经在宗正的位置上做了三十年,如今宗室的大部分人都是在他的参与下娶妻嫁人的。而礼亲王早在几年前, 当今皇上登基后,就慢慢的退了, 只挂着宗令的名头。实际上的事务, 都是让他自己的儿子,礼亲王世子负责。

  礼亲王世子和太上皇同辈,已经四十余岁。虽然名头是世子, 还没有继承爵位,那是因为礼亲王长寿,并没有别的原因。

  薛蟠到了宗人府,礼亲王世子正好在。

  薛蟠问了清宁县主亲事的流程,自己这边应该怎么安排配合。

  薛蟠做了翰林院修撰,常在御前行走, 明显的简在帝心,因此礼亲王世子对薛蟠很亲近, 将流程给薛蟠一一说明。

  宗室嫁娶和普通庶族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嫁娶之前, 需要给宗人府报备,不允许私自嫁娶。宗室的妻室和宗室女的丈夫都要在皇家玉蝶上面记载下来。

  宗室娶亲,内务府会给准备一份聘礼,而宗室女出嫁,内务府也会给一份嫁妆。

  除此之外,宗室的婚事也要走六礼, 其中的礼仪更隆重一些。

  清宁县主已经有皇上赐婚,需要配合宗人府和内务府走六礼就是。

  薛蟠问六礼的时间有没有要求,礼亲王世子表示,宗人府会按照薛蟠的要求做安排。

  薛蟠松了一口气,没有想到宗人府这么好说话。内务府对他来说,也没有问题。司徒澈是内务府总理大臣,而汪岩总管着内务府的具体事务,都和他关系匪浅。

  不过,薛蟠对主媒人的人选有些发愁。薛蟠在京都的根基还是太浅。虽然贾家是京都的老牌勋贵,但是薛蟠却不想和贾家贾政这一脉有牵扯。

  礼亲王世子知道后说道:“贤侄不用发愁,你娶了清宁,以后咱们也是自家人。如果你不嫌弃,我让我夫人做这个主媒人,如何?”

  薛蟠大喜,连忙拜谢。

  如今礼亲王世子愿意自己夫人做主媒人,无形中抬高了薛蟠和黛玉的身份。黛玉虽然是皇上钦封的清宁县主,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宗室血统,而且之前她一直在守孝,并没有和宗室有什么接触。礼亲王世子夫人愿意做黛玉婚事的主媒人,就是愿意将黛玉带入宗室的圈子。薛蟠自然感激。

  礼亲王还派了自己的小儿子司徒湛帮着薛蟠,指点他一些宗室中的礼仪,帮助他更好的完成六礼。

  薛蟠恨不得立马将黛玉娶过门,但是如果走六礼的时间太紧迫,就显得婚礼很仓促,显不出对黛玉的重视。

  薛蟠征求了司徒湛和黛玉的意见,将婚期定在了十二月,据现在有半年时间。

  黛玉因着与薛蟠的婚事,从贾家搬了出来,搬到了林家的府邸。林如海家中五代列侯,在京中是有府邸的,只是多年都没有主子入住。如今为了婚事,林黛玉搬了进去。

  薛蟠按照规矩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等等步骤一一走完,很快就到了亲迎那天。

  薛蟠穿着高头大马,穿着自己的状元服,胸前挂着大红花,在一群亲友的拥簇下往林家而去。

  林家有礼亲王世子夫人坐镇,王熙凤帮忙操持,在每个门口都安排了拦门的人。薛蟠事先准备了很多香囊,里面放着成对的金裸子,塞给那些拦门的人,说了无数的好话,才闯了进来。最后到了黛玉的院子前面,凤姐带着人让薛蟠做催妆诗,薛蟠团团行了一礼,吟道:“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阳台近镜台;上世惊鸿一瞥间,此生方结秦晋缘。”(注1)

  薛蟠眼前不由闪过和黛玉的初遇,在忙忙乱乱的人群中,他一眼就看见了她。好像自己寻了好久好久,才终于将她找到。找到了她,他的心就有了归处,不再漂泊无依,安定了下来。从此后,他心中心心念念的都是她。但是有自卑于自己往日的所作所为,不敢接近。

  后来薛蟠入狱,在狱中得知,她在贾家的后宅中,悄无声息的去世了,就如同一朵花,落在了水中,静悄悄的香消玉殒。薛蟠心中大恸,心也跟着空了一块。凉飕飕的,恨自己无用,恨自己无能,恨自己没有将她从贾家带出来。

  万幸,能重来了一世,他时刻想着靠近她,却还是不敢。他希望她能幸福,即使给予他幸福的不是自己。

  后来,她终于看见了自己,也接受了自己的心意。

  薛蟠觉得自己还是得老天眷顾的,终于等到了今日,能娶她为妻。

  今日,他在这念着催妆诗,催促着她画上妆,然后嫁给自己,做自己的新娘。从今天开始,她就是他的。

  薛蟠想着,不知道是不是今天的阳光太烈,薛蟠觉得自己眼睛有些花,看不清前面的东西。

  薛蟠低头,用袖子抹过眼睛。大喜的日子,高高兴兴的才是。

  薛蟠做完诗,凤姐就放行了,而黛玉穿着凤冠霞帔,盖着绣着龙凤呈祥的红盖头,由喜娘扶着出来。

  喜娘将黛玉扶到正厅,主位上放着林如海和贾敏的牌位,旁边主宾位上坐着礼亲王世子和世子夫人。贾母、贾政、王夫人和宝玉都没有来参加,贾母说自己病了,宝玉也病了,王夫人是侍疾,贾政要当值,就都没有来。他们没来,薛蟠也不以为意。

  薛蟠和黛玉给林如海和贾敏叩了三个头,薛蟠郑重说道:“岳父岳母大人,这一生我一定会好好待清宁的,岳父岳母大人放心。”

  薛蟠说完,站起身来,然后将黛玉扶了起来。

  而后两人又给礼亲王世子和世子夫人行礼。

  等拜过礼亲王世子夫妻,贾琏出来,正打算背着黛玉出门,皇后的懿旨到了,众人接旨。

  皇后懿旨道:“奉天承运,皇后诏曰:清宁县主静容婉柔,状元郎薛蟠龙章凤姿,实乃佳偶天成。本宫恭贺其新婚之喜,特赐玉如意一对,“永结同心”云锦八匹,“百年好合”蜀锦八匹,“吉祥如意”紫金锞十锭,“吉庆有鱼”金锞十锭。钦此!”

  薛蟠和黛玉谢过皇后赏赐,将这些赏赐加进嫁妆中,将其放到嫁妆的第一抬中。

  贾琏将黛玉背起,送入花轿。薛蟠翻身骑马,走在人群的最前面,脸上不自觉的挂着笑。

  到了薛家,喜娘将红绸的一端递到薛蟠的手里,另一端塞到黛玉的手中,一个丝绸做的大红花在红绸之间晃晃悠悠的。

  本来新娘下花轿之前,需要新郎在花轿的轿门上踢一脚,是新郎给新娘的下马威,薛蟠提前已经交代过喜娘,将这一项省了。

  能将黛玉娶回来,他疼她爱她尚且不及,怎么舍得先给她一个下马威。

  喜娘恭维了薛蟠几句,就应了下来。

  薛蟠牵着黛玉,从门口的火盆上面跨过。

  跨过火盆,他们的日子会红红火火的,平平安安,晦气全消。上一世的灾祸和不幸,都会离他们远去。

  薛蟠将黛玉牵进正堂,薛太太坐在主位,旁边放着薛父的牌位。

  傧相在旁边喊着:“一拜天地。”薛蟠和黛玉对着门口跪下三叩首。

  “二拜高堂。”薛蟠和黛玉转身,对着薛父和薛太太跪下三叩首,薛太太口中念好,连忙叫起。

  “夫妻对拜。”薛蟠和黛玉面对面站立,跪下,互相叩拜。

  “送入洞房。”薛蟠起身,将黛玉扶了起来,牵着往后院新房而去。

  到了新房,到处贴的都是红色的双喜字,一对龙凤红烛燃烧着,拔步合欢床上面是百子千孙的红账,黛玉一身凤冠霞帔的坐上上面,薛蟠挨着她,坐在她的旁边。

  宝钗和英莲将红枣、花生、桂圆、栗子等洒向黛玉怀中和拔步床上,这寓意着“早生贵子”。

  等撒过账,薛蟠从喜娘手中拿过秤杆,挑起黛玉的红盖头,他看着黛玉,脸上不由挂上了笑,眼中印着烛光,亮晶晶的。

  宝钗将合卺酒端了过来,薛蟠先拿了一杯,递到黛玉的手中,然后将另一杯拿到自己手中。

  两人将手中的酒喝了一半,然后交替过来,将彼此剩下的一半喝了。

  喝完合卺酒,英莲端了一碗圆润小巧的饺子过来。

  黛玉夹了一个饺子吃下,微微皱了皱眉。英莲还没开口,自己脸先红了。喜娘在旁边问道:“县主,生不生?”

  黛玉轻声答道:“生。”

  旁边外面传来一阵孩童的哄笑声,黛玉方才明白什么意思,脸也红了。

  吃过了饺子,薛蟠交代宝钗在新房好好陪着黛玉,他自己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他还要去前院陪客。

  到了前院,薛蟠还在京中的同年基本上都来了,翰林院中也来了许多同僚,宗室中也来了不少人,还有贾家、王家等亲戚,薛蟠开了六十桌,才将将够坐。

  薛蟠拉着贾琏、陆安、司徒澈、司徒湛等帮自己挡酒,今天对自己尤为重要,他可不想喝醉了。

  等敬了两桌酒,再将一杯酒喝进口中时,薛蟠感觉这酒味淡了很多,不像是酒,倒像是水,只沾了一点酒杯上的酒气。

  薛蟠回头一看,看见端着酒壶的贾琏朝着自己眨眼睛,就明白了过来,感情贾琏将酒换成了水,果然是他的好姐夫!

  薛蟠在前院招待客人,宝钗和英莲在新房陪着黛玉。

  有宝钗在,黛玉也安心了不少。

  宝钗先帮黛玉将头上的凤冠拆了下来,叫了水,让黛玉将妆卸了,然后让雪雁服侍黛玉去偏房中沐浴更衣,等黛玉收拾好出来。

  宝钗问道:“嫂子,你现在饿不饿?”

  黛玉还是对宝钗叫她嫂子有点不适应,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宝钗,如今再叫宝姐姐显然也不合适。

  宝钗笑道:“你和我哥哥一样,叫我宝钗就行。”

  黛玉轻咳了一声,方才窘迫说道:“宝钗,我有点饿。”

  宝钗让厨房端来吃食,有饺子、丸子还有面,让黛玉垫垫肚子。

  等黛玉吃完,将东西收拾好,宝钗、英莲又陪着黛玉说了会子话,天色已经晚了,司徒澈、贾琏和陆安将薛蟠给扶了回来。

  薛蟠口中嚷着:“我没醉,我还要喝。”然后躺在了床上,不一会就睡了过去。

  陆安并不知道酒被换了,新婚之夜,将新郎官灌醉了,他有些尴尬。而贾琏和司徒澈都知道怎么回事,也不说破,相视一笑,几人都离开了。宝钗和英莲交代雪雁和紫鹃守门,两人也离开了。

  新房中只剩下薛蟠和黛玉两人。

  黛玉看着薛蟠,有些无奈,弯下腰,想将薛蟠的鞋子脱了,腿放到床上去。

  薛蟠却突然将腿蜷了起来,眼睛清亮的看着黛玉,哪里有一点醉意。

  薛蟠笑道:“不用娘子,我自己来。”

  黛玉笑道:“你装醉?”

  薛蟠笑回:“春宵一刻值千金,我不装醉,怎么能快点回来?虽然没有醉,但是我喝的也不少。你等我片刻,我一身酒气,小心熏到了你。”

  薛蟠说完,就起身去内室,沐浴更衣,一身清爽的回来。

  薛蟠将黛玉拉到床边坐下,从床边上拿了一把剪刀,将头发剪下了一缕。然后将黛玉的头发也剪下一缕,和自己的头发用红绳扎在一起,放在绣着百年好合的香囊中,将香囊压在枕下。

  薛蟠将黛玉拥入怀中,说道:“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玉儿,我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黛玉脸上也染上一层红晕。

  薛蟠带着黛玉,倒在挂着百子千孙帐的床铺上,将床帐拉了下来。

  夜,渐渐深了。

  夜,还很长。

  作者有话要说:  注1:唐,贾岛 ,《友人婚杨氏催妆》。原文: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阳台近镜台。谁道芙蓉水中种,青铜镜里一枝开。

  感谢在2020-10-20 21:35:05~2020-10-21 23:42: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林浅冬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