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耽美小说>红楼之重生薛蟠娶了林黛玉>第73章 入住大观园风波

  贾元春回了宫中后, 就一直思索着清宁县主林黛玉。

  林姑父去世以后,皇上封了林姑父为列侯,封了黛玉为清宁县主。即使真如贾家所说, 这一切是黛玉将林家的百万家财献上去换来的, 那又如何?黛玉这个县主是实实在在的, 而且还有封号!

  林姑父这么多银钱献上去,如今在皇上心中占据一席之地, 是皇上心中的忠义之臣。林姑父已经去世了, 只余下黛玉一个孤女, 那么这份遗泽都在黛玉身上,以后就会落在黛玉的夫婿身上。

  黛玉是自己的表妹,这关系说亲近也亲近,说不亲近,等黛玉嫁人了,自然就和自己这个表姐疏远了。

  元春自然是希望能跟黛玉更加亲近一点的。既然黛玉如今住在贾家,如果能促成宝玉和黛玉的婚事,到时对宝玉有好处, 对自己也有好处。

  贾元春在宫中生活不易。母亲想让自己给宝玉求个爵位,因此不在意黛玉。元春苦笑, 爵位哪里是好求的?如今明明有更好的,更适合宝玉的路。

  元春听说黛玉带着林家的人独居在梨香院,平日里宝玉去找黛玉, 黛玉一般都不见的, 这怎么可以?元春觉得自己要向贾家表明自己的态度,还要给宝玉和黛玉制造相处的机会。

  还有大观园,如此景致,要是被封锁了, 岂不寥落?

  元春让太监夏守忠去贾家下了一道谕,让贾政不必封锁大观园,众姐妹和林黛玉、史湘云等只管在大观园中居住,宝玉也随进去读书。还给了贾家众人赏赐,其中宝玉和黛玉是一样的,是两柄上等宫扇、两串红麝香珠、两端凤尾罗、一领芙蓉簟,而给众姐妹和史湘云的是两柄上等宫扇、两串红麝香珠。(注1)

  等夏守忠走后,鸳鸯捧着元春赏赐给黛玉的东西,去了一趟梨香院,将东西呈给了黛玉,并将元春的谕令简单说了。

  鸳鸯笑道:“林姑娘,老太太说,既然娘娘说了,大观园可以入住,那边的景致好,白放着也可惜了。林姑娘住在这梨香院,到底狭窄了些。因此让林姑娘也随着众姐妹一起住到大观园中,彼此在一块相处着,也有个伴。”

  黛玉收下了东西,客气得让紫鹃将鸳鸯送走,然后去打听打听具体的情况。

  紫鹃将元春的谕令完整的内容,和给众人赏赐下来的物品都打听清楚,回来一五一十得都给黛玉说了,黛玉气的发抖。

  给自己和宝玉赏赐一样的东西?让宝玉这个已经十四岁的外男和自己住一个园子?

  她贾元春怎么好意思说出口!

  原先黛玉对贾元春就有些不满。不过她体谅到元春身在宫中,有些事情不是她的本意。因此,虽然不满,黛玉也都按捺在自己心中,从来没有表露过。

  不过这次,明明晃晃的,就是元春算计自己,真的当她好欺负不成?

  黛玉拿出奏折,铺开,开始给皇后娘娘写奏牒。写了两页,黛玉的气也慢慢散了,看了一下自己写的内容,都是对贾元春的不满和怒火。黛玉不由失笑。果然是封了县主,有了底气,自己的气性就是比以前大多了。

  不论怎么说,贾元春都是贾家的娘娘,是贾家的依靠。她不喜元春,但是也不想因为自己,让贾家蒙受太多的损失。

  在这次省亲的过程中,黛玉看出来了,元春身边的太监对元春并没有太多的敬意,元春在宫中的处境,并没有贾家人说的那么好。如果自己说的严重了,真的让宫中借此对元春进行了处罚,外祖母还不定心伤成什么样子。

  而且,元春怎么都是皇上的嫔妃,自己这样指责元春的不是,难免让皇上皇后觉得自己打了他们的脸。

  黛玉将之前的奏牒扔到火盆中,又重新拿了一本空白的。这次黛玉倒是没有写太多,只是说明收到贤德妃让自己住在省亲别墅的谕令,感谢贤德妃的美意,不过如今她还在孝期,只能辜负了,还望皇后娘娘海涵,其余的一个字都没有说。

  皇后娘娘收到自己的奏牒,自然会警告元春,如此就够了。

  黛玉封县主去宫中谢恩的时候,皇上赏了黛玉两个嬷嬷,姜嬷嬷和卫嬷嬷。还给了黛玉一块令牌,代表着黛玉的身份。

  黛玉将令牌和奏牒给姜嬷嬷,让林平将姜嬷嬷送到宫门口,让她将自己的奏碟送到皇后手中。

  皇后看了奏牒冷笑了一声,这贾氏如今越发的张狂起来。

  这省亲别墅,既然是为了省亲而专门建造,那么贾家人住进去,属于僭越。这些先不说,反正贾家僭越的事情,干得也不是一件两件了。皇上知道都不管,自己也犯不着管这些。

  不过,贾氏凭什么以为,她的手能伸的那么长,管到皇上亲封的县主面前!就是自己,在面对这些宗亲的时候,也是客客气气的,贾氏竟然敢下谕让清宁县主和一个外男住一个园子!听说还给孝期的清宁赏了红麝香珠?

  皇后写了一封懿旨,先夸清宁纯孝,赞扬她为天下子女之典范,让清宁安心守孝,不用顾虑其他。皇后挑选了两匹素色锦缎、一对东珠簪子和一对上好的和田玉镯子赏赐给清宁县主,以示嘉奖。她吩咐身边的大宫女田姑姑带着仪仗,和姜嬷嬷一起出宫,去贾家给黛玉下旨意。

  等姜嬷嬷走后,皇后让人将元春请了过来。

  皇后看着跪在阶下的元春。她本来是自己身边的女官,皇后也知道元春出身好,让她做女官委屈了她。本来打算等她到了二十五岁,皇上也坐稳了皇位,到时自己给她求个恩典,将她放出宫去。找那些皇上信中的大臣,有和她相合的,给她赐个婚,也不枉她伺候自己一场。谁知道,元春竟然在这档口,在自己的宫中算计皇上?

  幸好皇上没有因此迁怒自己!虽然给元春封了妃,但是也没见对她多亲近。皇上给皇后解释了元春和前朝的牵扯,让皇后不用管元春的事情。

  皇后知道元春身边有皇上的人盯着,因此自己对元春也是不怎么搭理,眼不见为净。没想到一个错眼,元春就给自己捅出了篓子。

  皇后不知道皇上还有没有其他的用意,因此也没有很苛责元春,只是淡淡的说道:“你虽然和清宁县主是亲戚,但是县主毕竟是县主,以后清宁的事情,你不要插手。”

  皇后害怕元春再干蠢事,比如给清宁再下个谕令之类的,说道:“本宫已经安排妥当,你也不用再下谕令了。”说完就让元春出去了。

  元春到了自己殿中后,又惊又怒,将自己手腕上的红麝香珠摔在地上,珠串散了开来,香珠滚了一地。抱琴连忙将门关上,元春伏在抱琴怀中哭了一场,到底不敢大声。

  田姑姑到了贾家,将皇后娘娘的懿旨颁布下去,将赏赐给了黛玉,对贾家的殷勤不软不硬的应付了几句,就离开了。

  等田姑姑走后,黛玉也遵从懿旨,会梨香院安心守孝去了。

  贾母看着这一幕,气的心口疼。

  自家的娘娘刚让黛玉去大观园,皇后娘娘的懿旨就到了,只让黛玉安心守孝,这不是打自家娘娘的脸吗?贾母觉得黛玉实在是太不懂事了,不就是换个地方住吗?为什么非要将娘娘的脸往地上踩!

  贾政来问道:“母亲,这懿旨一下,宝玉他们还搬不搬?”

  贾母掷地有声的说:“搬!皇后娘娘又没有说不让搬!娘娘的脸面在有些人那里不重要,我们自己人怎么也要给她撑起来!”

  过了几日,贾家将大观园收拾好了,名额牌匾也都挂好了,宝玉等人就带着人搬了进去。宝玉住了怡红院,史湘云住了蘅芜苑,探春住了秋爽斋,惜春住了蓼风轩,李纨住了稻香村。(注1)

  王夫人之前被关在梅园的时候,她身边的金钏和玉钏给了宝玉,彩云和彩霞被赵姨娘要去给了贾环。王夫人从梅园出来,手边没有人手,就时常将金钏和玉钏借过来使唤。后来她主持修建大观园的时候,从王家要了几个丫鬟,还从家生子中挑了几个,将身边的人补齐了。

  如今宝玉要进大观园中住,王夫人不放心,将金钏和玉钏依旧给了宝玉。

  王夫人叮嘱宝玉:“你在园中好好读书,不可整日玩乐,不然小心你父亲揭了你的皮。”又对着金钏、玉钏吩咐:“你们要好好照顾宝玉,多督促他读书学习。”

  宝玉、金钏和玉钏一起应了。

  等从正院中出来,金钏用手抚胸,长出了一口气,对着宝玉笑道:“宝玉,太太终于又把我给你了,吓死我了,我生怕太太一直留着我不放呢。”

  宝玉笑道:“你怕什么,即使太太不放你,我也会向太太将你讨过来。”

  金钏嗔了宝玉一眼:“如今你这么说,之前的时候,怎么一声不敢吭一声的?”

  宝玉笑道:“我不是想着你在太太身边,替我尽孝嘛。”

  金钏不理宝玉这话,见四下无人,只自己这三人,问宝玉道:“这一年来,你可想我?”

  宝玉伸手捉住金钏的手:“自然是想的,睡里梦里都是想的。”

  金钏听宝玉这样说,之前对宝玉怨念都淡了。她和宝玉已经有了肌肤至亲,宝玉迟迟不将她从王夫人身边要走,金钏日日战战兢兢的,生害怕王夫人发现自己的不妥之处,如果王夫人发现,她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而且,之前王夫人还给贾政找了个通房!天知道金钏当时有多后怕。幸好王夫人不知道怎么想的,从府外买了一个丫鬟廿儿,而没有从她身边原有的丫鬟中选。不然,选中自己的几率是最大的。幸好幸好!不过从此以后,金钏更加胆战心惊,生害怕王夫人一时念起,将自己也指给贾政。如果这样,自己也就只能去投井了。

  不过这些都过去了,现在听宝玉如此说,金钏不由脸红红的看着宝玉。玉钏看不下去,咳嗽了一声。宝玉才将金钏放开,一起往园子中走去。

  作者有话要说:  注1:元春赏赐的东西和宝玉几人在大观园的住处参考《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