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耽美小说>红楼之重生薛蟠娶了林黛玉>第55章 林如海

  分了家, 贾赦就从荣国府搬了出来,让王熙凤出来管家。让她多带着迎春学习管家和驭人。然后贾赦吩咐贾琏在外面行走的时候,看看有没有合适青年才俊。迎春年纪到了, 趁着分了家, 赶紧将迎春的亲事定下来。

  贾赦说了几点要求, 一要身家清白,知道上进, 二是要家中人口简单, 三是最好是京城人士或者长居京城。

  之前贾琏结交的一帮子狐朋狗友都不行, 眠花宿柳,不是良配。要找那种简单点的人家。迎春性子弱,在大宅门里面,她摆布不开,还是简单人家好。贾琏如今在皇帝面前挂了号,不受自己的影响,将来的前程是有的,将迎春嫁的近一点, 好护着点她,也好有个照应。

  这边贾赦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 那边贾政也有些志得意满。

  贾政想着,终于分家了,自己再也不用被人暗戳戳的指责, 长幼无序, 窃住荣禧堂了。如今这荣国府分给了自己,虽然是国公府邸,自己不能住在正堂,但是像如今这样, 住在荣禧堂偏房,自然是名正言顺。

  而且这荣国府大半地方,都要给自己的女儿建省亲别墅。

  分了家,次日一早,贾政就带着门下清客相公,审察两府地方,将宁府的会芳园,荣国府之前贾赦住的东院,王夫人礼佛的梅园还有几个院子并在一起,划了片,建立省亲别墅。请了一个老明公,号山子野者,一一筹画起造。(注1)

  贾政不惯于俗务,只管怎么铺张怎么安排,至于银钱,却是没有规划的。底下人巴不得如此,不过是尽这贾家账面上的钱使罢了。几个办事的,都恨不得从中捞上一大笔。

  贾政不清楚贾家的财政,贾母却很清楚,日日忧愁。她从几家老亲处,都借了银钱。史家本来就不富裕,给的不多。王家王子腾不在京都,也意思了意思。

  林家她也去了信。说了元春封妃的大喜事,太上皇下旨,贾家要建省亲别墅。还有想黛玉了,想接黛玉过来教养。不过扬州路远,还没有收到回信。

  还有薛家,薛家是商家,本来应该多给点。要是以前,说不定单是薛家的钱,就能将省亲别墅建起来。不过三年前薛家的生意就败了,赖大也上薛家木材行看过,没有啥好木料,生意萧条。

  薛家留在京都的管家上门祝贺,说已经给主家那边写信了。现今的话,木料子还有一些,会支援一些,其余的要等主子家回信。

  贾母气的够呛,觉得薛家忒没用了些,好好的生意,竟然能做成这个样子。

  过了两个月,林家回信了。

  林如海在信中说,恭喜贾家大姑娘封为娘娘。自己身体不好,想将黛玉送到贾府教养。希望贾家能派个主子去接,自己的贺礼会随着黛玉一起过来。

  贾母看着信,想着林如海此举何意。

  林如海之前非要将黛玉接走,如今听说贾家出了娘娘,就主动得将黛玉再送回来了。

  林如海一直身体不好,不知道如今的身体情况如何了。林家将黛玉送到贾家,那林家的家财呢?林家近枝无人,只有黛玉一根独苗,估计家财会随着黛玉一起过来。

  如果林如海去了,黛玉就是孤女,婚嫁困难。将她许配给宝玉,也算自己对敏儿有了交代,对黛玉的爱护之心。

  如今元春封了妃,宝玉是正儿八经的国舅爷了。即使林如海活着,宝玉也配得上黛玉。等黛玉来了,林家的财产就可以解了贾家的围。

  娘娘好了,宝玉才会好。宝玉好了,黛玉才会好。而且建了省亲别墅,娘娘也不会长住,不还是宝玉和黛玉的。

  贾母想着,这不过是肉烂在锅里,我真的是为了两个玉儿,操碎了心。

  林如海让贾家派人去接。贾母想来想去,找不到人选。宝玉不行,他还是个孩子。贾环,一个庶子,显得自己不够重视。将贾家小辈在脑子中过了一遍,竟然只有贾琏合适。

  林家应该是带着家财过来的,贾母有些犹豫。

  贾母想了想贾琏的为人,贪了林家的家财,想来贾琏还没有那么大的胆子。自己再敲打一番,应该没问题。

  贾母将贾琏唤过去,将林如海的信给了贾琏。说了林家的情况,林姑爷说自己生了病,害怕黛玉将来没有人照顾,让人去接黛玉来贾家。贾母敲打了贾琏一番,然后将这事交给贾琏,让贾琏往扬州一趟。

  贾琏拿着信,回自己家后问贾赦的意见。

  贾赦思索了一下道:“你林姑父是老狐狸了,好端端的,怎么会突然想将黛玉又送回来?之前你姑父可是硬顶着要将黛玉接走的!你去跑一趟也好,看看你姑父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是不是真的身体不好了。有什么能帮上忙的,你就帮一把。你林姑父那,自然有你的好处。而且,最近这一段时间,你最好不在京都呆着。二房要建省亲别墅,却苦于没钱。虽然分了家,你在京城,难免你祖母要把这担子往你身上压一压,让你再去亲戚处筹钱,这欠的都是人情。你二叔估计也会让你去筹办一些事情,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还是先躲了吧。”

  贾琏听贾赦这样说,这二日就往扬州去了。

  杨州,林家,一个月前。

  林如海看着从京都传来的消息,皇上大封妃嫔,太上皇下旨让皇帝的妃嫔省亲。

  这就是给群臣的一个信号,太上皇打算将手上的权利交给新帝的一个信号。

  林如海知道他要等的机会,终于来了。

  林如海不知道这是太上皇故布疑阵,还是真的如此。不过皇上已经登基三年了,坐稳了皇位。如果太上皇是试探皇上,皇上也有和他一拼的实力,毕竟皇上名正言顺。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的身体状况不好,他已经没有时间等下去了。

  他忧愁的是,如何将甄家的罪证送出去。

  林如海一直在分析皇家的种种迹象,就想提前看出皇上夺权的意思,先一步将甄家的罪证送出去。没有想到,太上皇来了这么一招,让所有人都意识到了太上皇要放权,惊了甄家这条蛇。

  林如海是巡盐御史,有向皇帝的专奏和密奏之权。不过以往这些密折,自己都是发给太上皇的。如今这罪证却是要发给皇上,自然不能用这密折的通道。

  而且,自从当今登基,林如海发现自己往京都方向的密折往来,好像都被查阅过。他试探了几封,发现确实如此。甄家在江南一家独大,还是忠顺亲王的外家,能做到这一点并不难。

  林如海作为巡演御史,监视甄家,是属于他的职责。借着职务之便,他一直在悄悄收集甄家的罪证。他一直做得很小心,应该没有被甄家发现。如果真的被甄家发现,甄家的动作就不会是这么简单的监视。不过他的职责如此,会引来甄家的怀疑,也是应有之义。

  而且他感觉,甄家应该不单单对他一人进行了监控,而是对所有的独立于忠顺亲王阵营的官员都防范了起来。

  林如海就当不知道此事,平日里该怎么给太上皇发折子,还怎样发。

  本来就算甄家监视了他的密折,他想用其他途径往京都送信,还是很容易的。不过太上皇这一招,弄得整个江南风声鹤唳的。林平早上已经发现,林家外面,有不明人士出现,好像在监视林家。

  甄家已经不单单是监控他的密折了,还监控起他这个人。林如海不得不谨慎再谨慎。

  如今,是甄家最慌张的时候,也是最容易狗急跳墙的时候。

  像甄家这种,忠顺亲王的外家,是忠顺亲王最有利的支持者,握着江南财政,欠着国家大笔的官银,又舍不得身上的权利,一定会被新帝视为眼中钉。

  自己是太上皇当年亲派的巡演御史,只要不引起甄家确切的怀疑,甄家应该不会直接和自己动手。不过自己也不能有太大的动作,以免将甄家的视线引到自己身上,让甄家真的怀疑自己。真的让甄家不管不顾的动起手来,自己没有丝毫的胜算。

  林如海之前想过的很多方案。但是这些人和自己一样,如今都在甄家的监视之下,为了不使甄家起疑心,算是不能用了。

  如今想来想去,能用且甄家不会怀疑的,林如海只能想到薛家和贾家。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人,就是贾雨村。

  这其中,贾家和甄家毕竟是老亲。有贾家在,甄家应该会相信自己没有其他的意思,省的甄家狗急跳墙,伤了黛玉。

  但是这密信,却是不能让贾家帮忙送的。

  在贾家眼中,林家和甄家孰轻孰重,林如海不敢赌。

  而贾雨村,毕竟是金陵知府,手中是有权的。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贾雨村今年就要回京述职。

  林如海之前打听过贾雨村在金陵做的事情,没打算让他帮自己送信。贾雨村攀附权贵,忘恩负义,如果此事交给他,他可能直接将自己卖了。贾雨村此人,终究还是在官场中变了,当时自己看错了人。

  不过贾雨村,还是可以利用一下的。

  林如海真正想要帮自己送信的人选,是薛家。

  之前他对薛蟠要娶林黛玉没有正面表态,但是这种态度,已经相当于拒绝了。

  自己拒绝后,薛蟠还在林家呆了两天,而且接下来的几个月,还是照常往林家送东西。如此可见,薛蟠对于林家应该是有一份真心的。不管薛蟠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黛玉,林如海都觉得,薛蟠其实是一个好人选。

  薛蟠之前给黛玉带信的时候,没有拆开黛玉的信件,因此对于薛蟠的操守,林如海还是信的过的。

  而且薛蟠此刻去京城,也有一个很好的理由,就是参加春闱,不至于引起甄家的怀疑。

  不过他要好好想想,怎样才能让薛蟠同意替自己送信。

  林如海思量着,咳嗽了一声,连忙用帕子捂住嘴巴,吐出一口血。

  林如海看了看帕子,不在意得将帕子扔到火盆中,坐在书桌前,开始给贾家写信。

  恰好贾家老太君又来了信,说的不过是老生常谈,是要接黛玉去贾家。贾老太君还说了元春封妃,特意点出太上皇要嫔妃娘家建省亲别墅,就差直接写让自己出银子了。林如海冷笑,不过这正和他意。

  林如海给贾家回了信,先恭喜贾家有了娘娘。然后说自己身体不好,快支撑不住了,让贾家派个主子过来,将黛玉接到贾家教养。而自己的贺礼也让黛玉一起带到贾家。

  这信林如海就是让甄家人看的。自己和贾家的关系越紧密,甄家对自己越放心。

  他要借着贾家的人,先将甄家的注意力从林家引开。

  等黛玉和贾家的人回京的时候,最好能和贾雨村同行。虽然黛玉和贾家的主子都是官家子弟,身上却没有实际的官职,甄家可能不放在眼里。不过贾雨村不同,他是有实权的官员,有他在,甄家就不会太过分。

  到时,想来甄家应该不会为难黛玉,而会选择和贾家套交情,让甄家的人暗中搜检行礼,然后让贾家的人看住黛玉。

  这样也行,只要黛玉能没有危险的到达贾家就行。

  这一波人,同时也是给真正送信的薛家打掩护。

  林如海写完信,将黛玉叫了过来,将自己的安排细细的叮嘱了一遍,说道:“如果到时候,甄家真的要搜,你就当自己不懂事,被吓住了,让他们搜,只要你平安就好。”

  黛玉一一应了。

  林如海之前已经让黛玉将甄家的罪证全部记在心里,如果薛家真的出现什么不测。黛玉平安到了京城,可以将这些默写出来,到时再找机会呈交皇上。

  作者有话要说:  注1:参考红楼梦。原文:次早贾琏起来,见过贾赦贾政,便往宁府中来,合同老管事的人等,并几位世交门下清客相公,审察两府地方,缮画省亲殿宇,一面察度办理人丁.自此后,各行匠役齐集,金银铜锡以及土木砖瓦之物,搬运移送不歇.先令匠人拆宁府会芳园墙垣楼阁,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荣府东边所有下人一带群房尽已拆去.当日宁荣二宅,虽有一小巷界断不通,然这小巷亦系私地,并非官道,故可以连属.会芳园本是从北拐角墙下引来一股活水,今亦无烦再引.其山石树木虽不敷用,贾赦住的乃是荣府旧园,其中竹树山石以及亭榭栏杆等物,皆可挪就前来.如此两处又甚近,凑来一处,省得许多财力,纵亦不敷,所添亦有限.全亏一个老明公号山子野者,一一筹画起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