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耽美小说>红楼之重生薛蟠娶了林黛玉>第48章 薛家族学

  考完院试后, 知道后面没有考试了,薛蟠那口憋着的气一泄,在家中昏睡了一天才缓过劲来。这还是他天天锻炼身体, 练习柳湘莲教的剑法, 体质好。

  而陆安, 体质差一点,直接就发烧了, 虽然当晚就退了烧, 但是还是喝了三天的药才调养过来。

  童子试的结果出来, 两人都考上秀才。等他们的高兴劲过去,陆先生让薛蟠和陆安将自己这几场考试的答题内容默写下来。

  陆先生看完以后,评价道,除了诗赋,其他的试卷答题情况,包括帖经、杂文和策论等,薛蟠答得比陆安还是好上那么一些的。但是薛蟠的排名,次次都比陆安低, 应该就出在诗赋上面。

  薛蟠的诗赋,实在是无法言说。虽然诗赋不是考生录取的重点, 但是有些考官,喜欢文采华丽的,就是会偏向诗赋好的考生。

  薛蟠的诗赋水平, 拉低了薛蟠的排名。幸好, 最后还在榜上,没有落榜。

  陆先生说:“你的诗赋还要多练,以后每天都写一首诗,让薛虹给你批改。”

  陆先生看着薛蟠的诗赋, 心中忧愁,诗赋写成这样,不知道到了乡试,该怎么办呀。不过薛蟠写的策问和八股文还好,四平八稳的。这些东西,平稳、言之有物就是好的。

  不过这也是以后的事情了,这高兴的时候,陆先生自然不会说出来扫兴。

  宝钗在薛蟠和陆安将童子试的题目都说出来后,也在私下里将所有的题目做了一遍,让陆先生批改。

  陆先生看了后,惋惜的看着宝钗,叹道:“薛虹的题目答得比你们两人都好。如果他去参加考试,一定会榜上有名。这次童子试的几次考试,案首的案卷都流传了出来。薛虹的考卷不比案首差,辞藻华丽,尤其是诗赋,饱含灵气。从薛蟠的排名可以看出,这主阅卷考官是喜欢有灵气的考生的,薛虹是有争一争案首的实力的。”

  宝钗听了,心中既高兴陆先生给自己评价这么高,又有些黯然,做的再好又如何,那个考场,自己是无论如何都进不去的。

  哥哥已经说过了,科举考试检查很严,会搜身,有时甚至会脱衣检查。

  等回了内院,薛蟠对宝钗说道:“妹妹,你如今也知道,男人能做的事情,女人也能做。男强女弱,不过是规则和世俗上给女人的枷锁。但是你自己不能给自己带上枷锁,多去看看世界,除了科举,你也能如男儿一般活着。而且,女儿家比男人,更坚韧。”

  薛蟠上一世眼睁睁的看着宝钗在后院,困在礼法教条中,将自己困死。这一世,他希望她能将这些都抛开,好好的为自己活一回。

  宝钗点头,她喜欢如今的生活,她不会放弃的。

  薛蟠和陆安考上了秀才,薛家专门给陆先生办了谢师宴,感谢陆先生对薛蟠的培养。

  谢师宴后,陆先生要辞馆。

  陆先生是秀才,考了一辈子,就考了个秀才,没有考上举人。

  陆先生的儿子也考了一辈子,终于考上了举人,举家搬迁到了京都,准备考进士。结果,考试次数太多,在考棚中把身体折腾垮了,到了京都没有考上进士,就去世了。妻子也改嫁了,只给陆先生留下一个小孙孙,就是陆安。

  陆先生只能在京都开馆教书,抚养陆安,教导陆安读书。

  后来陆安长大,陆先生想回金陵,却凑不够路费。正好遇见薛蟠找先生,就来到薛家。

  如今薛蟠和陆安都是秀才了,陆先生自认为没有本事教下去,就要辞馆。

  薛蟠却不想陆先生离开。

  他们相处了近两年,已经有感情了。而且薛蟠觉得陆先生教的实在是好。

  最后,薛蟠想了一个折中的法子。

  他们薛家在金陵,一共八房,加上叔伯堂兄弟,其实是大族。但是走科举的,实在是没有几个,大多都是商户,都是躺在祖宗的功劳薄上过日子。

  这样子是不行的,后辈不成器,是撑不起家业的。

  独木不成林,薛蟠希望薛家越来越好。

  薛家是商家,连个族学都没有,家里重视的话请私塾教孩子读书。家里不重视的话,就直接做了纨绔子弟。

  如今薛蟠虽然不是薛家的族长,却是是薛家的嫡枝,主事人,他觉得应该重视薛家族学的事情。

  薛蟠直接将薛家祠堂旁边的两进院落改了改,改成了薛家族学。

  后面那一进,让陆先生和陆安住,前面这一进,当做学堂。

  凡是薛家的子弟,都可以免费进学堂读书。

  薛蟠也害怕薛家族学变成贾家那样,所以给了奖惩。每个月都考试,前三名有奖励,而后三名有处罚。

  如果考上秀才,每人奖励一百两银子,考上举人,奖励五百两银子。让这些学生们没有后顾之忧。

  薛蟠开了祠堂,将族学的安排一一说明,让薛家族人送孩子入学堂,让陆先生当学堂的先生。

  “先生,如果你管不过来,有至交好友,也可以请来二三个,同您一同管理族学。”

  陆先生走了后,陆安还在薛家住,住在薛蟠院子的厢房中,和薛蟠一起读书。

  乡试三年一次。上一次是去年,他们刚刚回金陵的那一年。下一次还在两年后,薛蟠松了一口气。

  他如今的知识积累还很浅薄,如果现在考举人,考上的机会很微乎其微。两年以后,自己或许可以拼一下。

  算一下时间,两年以后,宝钗十五岁,刚好及笄,到时候再给宝钗说亲事,还是能赶得上的。订好了亲,在家中再留上二三年,到十七、八岁再出嫁。如果那时自己能考上进士,宝钗自然在婆家受重视。

  而两年以后,林姑娘正十三岁。一般上女孩子十三岁左右定亲,自己到时去林家提亲,有举人的功名,以林大人对自己的赏识,往好处想想,有那么一丝机会,林大人是会许婚的。

  况且自己还有一个杀手锏。

  林家数代单传,到了林姑娘这一代,更是只有林姑娘一个。

  薛蟠可以答应林大人,此生绝不二色,不纳妾,没有通房。如果将林姑娘嫁给自己,等林姑娘生第二个孩子的时候,可以和林姑娘姓林,继承林家的香火。

  想来如此条件,林大人会答应的。

  这一切,都建立在他考上举人的基础上。

  美好的生活,都需要自己好好努力呀。

  不过林如海的身体,薛蟠还是很担忧的。

  上一世的时候,林如海是在贾元春封为贤德妃前去世的,正好是二年后的九月初三。而下一次乡试在八月举行,放榜一般在九月十五日以前。

  不过上一世林如海认为林姑娘终生有托,心中已经没有牵挂,这一世有林姑娘陪着,林如海担心林姑娘的未来,应该能多活一段时间吧。

  薛蟠也想如今就去林家提亲,不过他有自知之名,如今的自己,配不上林姑娘。

  用宝钗的话说,就是他怂了。

  他确实是在面对林姑娘的问题上,格外谨慎。他不希望一次提亲不成,再也没有缓和的余地。

  薛蟠在扬州安排了人,一但林如海的身体出现什么变故,就立即通知自己,让自己有时间应对。

  薛蟠在京都的药店一直在收购珍贵的药材,每两个月往薛家送一次。每次薛蟠都将从京都的药铺中寄过来的人参、鹿茸、何首乌等补药,让福儿给林家送去,只希望林如海能长长久久的活着。

  虽然林如海数次推辞,但是薛蟠还是两个月送一次。时间长了,林如海就默许了。

  这次正好在童子试发案之后,薛蟠特意给林如海写了信,将自己的成绩给林如海说了,感谢林如海的赠书之恩。

  如今最迫切的是,给薛蟠重新找一个先生,举人或者进士功名的。

  许升在外面找了好久,同在京都一样,找不到愿意上门来的举人或者进士。这些人,都更愿意去找一个官方的职位,哪怕薛蟠出高价都不愿意来当先生。

  薛蟠原本以为,自己成为秀才,已经和之前不同了。如今的现实证明,他依旧是士这一阶层的最底层。

  如果实在没办法,薛蟠和陆安只能去金陵的府学上课了。府学老师皆是进士和举人,老师是不缺的。不过那里上课都是一个班一起上课的,有甲级班、乙级班和丙级班。薛蟠如果去,开始时一定会在丙级班,然后才能一点点升到甲级班。

  丙级班上课的进度太慢了,而甲级班的人,都是已经将需要学习的知识学习完了的,要开始为了乡试冲刺了。

  而薛蟠,很多新的知识都没有学习,乡试虽然也是以四书五经为主,但是有时也会考到其他儒家的典籍,比童子试内容更深,更广。这两个班级都不适合他,他需要有个老师,按照他的进度,因材施教,节省时间。

  薛蟠看林如海给他的书籍自学,但是没有人讲解,很多地方,他理解起来很吃力,这速度也太慢了。

  薛蟠正在两难之间。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9-01 21:31:34~2020-09-02 19:39:2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游手好闲妞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阿拉拉朵 2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