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游戏竞技>网络追狐>第一卷第09章 扑朔迷离

  在对付“9.11病毒”的日日夜夜里,吴梅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这对一个青年人来说显然是不够的。 如今“9.11病毒”案已经结案,电脑罪案调查科首战告捷,受到了局里的表彰。她从紧张的工作中松驰下来,感觉到非常疲倦。

  吴梅把头仰在转椅的靠背上,似睡非睡地筹划着搞一台大型的网络分析仪和一台网络追踪仪,有了这两件利器,她将能有效地分析与跟踪网络上的犯罪分子,而目前只能依靠软件进行这些工作,不仅工作强度大,而且耗时容易贻误战机。

  吴梅把网络上的黑客群划分为三大类,一类就是真正的黑客,这个群体只是在网络上进进出出,对社会并不造成危害,偶尔耍点小聪明,非法进入某个网络之后,还能把网络的漏洞告诉网络管理人员,并为网络的安全出谋划策。第二类就是真正黑客也不屑的群体,称之为“骇客”,这些人自恃有高超的网络技术,从事窃取情报、盗划银行巨款、制造传播病毒、泄露他人隐私等犯罪活动;第三类就是所谓的“红客”,他们在国家与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之时,利用网络为工具,组成联盟向敌对国的网络发起攻击,但也往往伤及无辜。

  对第一类人,吴梅大有惺惺相惜的情感,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愿意为他们网开一面,并且与他们中的一部分还结成未曾谋面的朋友。她认为信天游就是其中杰出的一员;对于第二类人她是深恶痛绝的,更以铲除这些网络上的败类为己任。但是对于9.11病毒”制造者,她认为属于防卫过度,并希望法院能够合理量刑;对于第三类人,吴梅有种雾里看花的感觉,站在国家与民族的立场上,她希望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但是作为一名网络警察,她又觉得网络是不分国界的,网络应该有网络的规则,而不应该把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不平之事,利用网络为手段来实施报复。

  吴梅漫无边际的遐想中断了,她看见李冠群领着一个40岁左右的女性走进门来。这位女性身着西装长裙,过于修饰的脸堆满了微笑,鼻子上架着一个很细的金丝眼镜,小巧的手提包得体地挎在右臂上。吴梅正欲起身,只见白帆先迎了上去。

  “李助理,有什么事吗?吴科长太累了,稍微休息一会儿。”声音小得吴梅几乎听不见,一种被理解的温暖覆盖了她,她付出的辛苦同志们都看在眼里,但不知领导怎么评价?吴梅想听听李冠群怎么说。

  “让她到床上去睡,别着凉了。这些天可把她累惨了,你们也应该替她多分担一些工作。”

  吴梅没有办法不站起来,她还没有累到如此的程度。说她工作狂她承认,说她为事业不珍惜身体她可不领情。只是现在工作千头万绪,有时候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希望明年再来几个专业人员吧。坚持一下,面包会有的。

  “大家都过来吧,看领导有什么指示,小王,做一下记录。”

  “这是市飞达银行行长于美华,这是电脑罪案调查科的吴梅科长,这是白帆和小王。”李冠群为大家相互介绍。

  “欢迎,于行长”吴梅上前与她握握手。心里想不会是银行找上门来给科里贷款买点网络设备吧。转念一想,不可能啊,那可需要局里的头头到银行去登门拜访啊。

  “吴科长,久仰大名啊,想不到这么年轻漂亮。”看来是社交场上的老手,讲话很会抓靓点。

  “大名谈不到,有什么事您就说吧。”吴梅客气地打断对方的寒暄。

  “在报纸上看到你们这些网络警察的事迹,这才下决心到这里来报案,我很佩服你们这些年轻人啊。”

  “你们慢慢谈,我还要参加一个会议,先走一步。”李冠群说完径直走出办公室。

  “事情是这样的,飞达银行在春风路有一个比较大的营业部,职员有46人,每年的存款额达1亿元之多,多年来一直是金融战线的先进单位。今年8月份的时候,春风路营业部的1个客户——钟云鹏找到市行,称他的银行户头分两次被划走1.8万元及11.3万元,特意来银行查询。

  我接待他并告诉他不要声张,因为银行系统都是采用计算机网络完成各种金融业务的,任何一笔往来,哪怕只有一分钱,在计算机系统里都有记录。

  “那查询的结果呢?”吴梅明知故问,否则这位行长就不会屈尊来到这里。

  “根据银行计算机的记录,确实有上述两笔款项被划往北京鸿业网络超市,用途是购物。而且划款手续正常,帐户名与密码完全正确,表面上看完全是客户自助划款行为,没有发现任何破绽。”

  “什么叫客户自助?”小王插嘴问。

  “就是指客户在与因特网相联接的任何一台微机上进行电子商务活动。大概的程序是这样的,首先进入北京鸿业网络超市的网站,按要求进行商品选购,然后使用规定结算方式进行付款。”

  “噢,是这样的。有无可能是客户无意间泄露了密码,而被他人冒用进行网络购物吧?”吴梅追问,希望得到更多的线索。

  “从理论上讲有这个可能性,但是客户坚决否认,并称从来就没有利用过客户自助的划款方式。”于行长一脸苦恼地说。

  “是否与北京鸿业网络超市联系过?”白帆觉得这是目前唯一可以进行追查的线索。

  “对方不接受银行方面的查询,他们只接受公安局与检察院的调查,理由是保护个人隐私。”

  于美华的手提电话不合时宜的叫起来,她报歉地笑了笑,拉开手提包取出小巧的手提电话。

  “我是。什么?总行来人了,要我赶回去汇报工作。好吧,我马上就回去。”

  “于行长,你也很忙,关于案情如果没有其它的情况,就在这里签个字,我们将立案侦察。你是不是要回银行,我让姜海燕同志与你同去,提取相关的计算机划款记录。”吴梅觉得从这位行长口中也只能知道这些了。

  “太感谢了,待结案之后我请客。小吴科长,我很佩服你这种干练的作风呀。今年青春几何?一定有很多人在追你吧,我身边可有几个优秀的小伙子,用不用给你介绍一下……噢,以后有时间再联系。”看到吴梅并不热心的样子,于美华打住话题告辞而去。

  “吴梅,于行长年轻时一定是个风情万种的人,你与她来往可要小心。”白帆对于美华颇有微词,吴梅不置可否地点点头。

  经请示领导,电脑罪案调查科兵分三路展开侦察工作。第一路是姜海燕和小王,持公安局介绍信到北京鸿业网络超市,询查两笔款购物的情况;第二路是吴梅,负责检查飞达银行春风路营业部的计算机系统,并在必要时对其金融业务进行全方位监控;第三路,由白帆联系相关的派出所,根据北京鸿业网络超市提供的情况,对提货人进行调查。

  一个月之后的11月5日,春山市首例网络金融案的案情分析会正在进行。

  “同志们辛苦了,虽然这起网络金融案的涉案金额较小,但是意义却非常重大,如果不能及时破案,犯罪分子还会变本加厉,不断地侵吞他人的金融财产,扰乱我市正常的金融秩序。我们一定要将网络金融犯罪扼杀在摇篮之中。”局长申建华开宗明义。

  “下面先请姜海燕同志介绍一下北京之行的情况。”主持会议的李冠群说。

  “我们奉命到北京之后,首先与北京市公安局取得了联系,在他们的协助下,找到了北京鸿业网络超市。其实查询工作比较简单,因为网络超市的所有工作都是在计算机控制下完成的,任何一笔交易都有据可查。”

  “查询过程就不用细说了,谈谈结果吧。”李冠群提醒姜海燕。

  “在7月13日,他们收到一张来自春山市的网络订单,购一台新上市的高清晰度数字电视HDV-200,价值(包括运输费用)为1.8万元,第二天就收到了飞达银行划过来的购货款。商品于款到之日起,立即通过航空公司起运到春山机场。按网络订单的记录,商品由购物者到机场自提。5日后,鸿业网络超市接到货物已收到的确认函,一次完整的网络购物完成了,没有可疑之处。这是网络订单和鸿业网络超市所提供的相关证据,请大家过目。”姜海燕说到这里时,小王把一些单据通过投影仪放映到大屏幕上。

  “那第二笔购物款11.3万元呢?”申建华翻看着手中的案件卷宗问。

  “根据银行提供的计算机记录,第二笔11.3万元购物款同样是划往北京鸿业网络超市的。但是我们查遍了超市的计算机记录,没有找到来自春山市的11.3万元网络订单,当然也没有11.3万元的购物款划过来。这里也有一些查询的记录,请大家过目。”

  “这意味着什么?吴梅,你能为大家解释一下吗?”申建华把目光投向吴梅。

  “这意味着有人拦路抢钱,11.3万元在网络上被劫到某一个银行的帐户上。据我推测,盗用他人款项进行购物的犯罪分子也不会知道这笔钱的下落。”

  “既然是这样,为什么购物人没有向北京鸿业网络超市提出查询呢?”

  “因为是一起盗用他人帐号和密码进行的网络购物活动,尽管在第二次购物的过程中出现差错,但是购物人却不敢进行查询。”白帆回答。

  “根据姜海燕从北京传回来的第一次购物记录,我们迅速赶到春山机场进行调查,确实有一台从北京发来的高清晰度数字电视HDV-200被提走,提货人提供了身份证、提货单等有效证件。”

  “提货人叫什么名字?”李冠群问

  “钟云鹏,就是那个自称失窃的客户。”白帆回答。

  “提货人真是钟云鹏吗?”

  “我们找到钟云鹏进行核实,他非常气愤,立即和我们到春山机场提货处接受辨认,结果是冒名钟云鹏的人与他在体型上相差甚远,在提货的时间内,他也有不在现场证明。”

  “到现在为止,第一笔款项的来龙去脉已经基本清楚,首先是窃取客户的银行帐号和密码进行网络购物,然后伪造身份证,冒名顶替提取货物,这个人我们权且称他为X。而第二笔款项就复杂了,看来在这起案件中,除X外还有一个更为阴险的网络高手Y。下面请吴梅谈谈对X与Y的看法。”申建华局长简单地总结了姜海燕与白帆的调查结果,把解X与Y的方程交给了吴梅。

  “正如局长所言,关于X我们已经锁定,同时我们已经确信有Y的存在,并且X并不知道Y的存在。11.3万元极有可能落入了Y的手中。如果Y中断与X的联系,我们很难查出Y的身份。”吴梅对于解X的方程已经成竹在胸,可是Y对于她来说,目前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很好,那就谈谈你的X吧,只有解出X,才有希望求出Y呀。李冠群风趣地说。

  “我们首先通过于美华与春风路营业部主任黄泰久取得联系,在其它员工下班之际,对营业部的计算机系统进行了秘密检查。检查的结果使我们认定,这个窃取客户帐号与密码的人就在营业部的内部。”

  “有什么根据?”

  “在计算机系统内,潜伏着一个监听的程序,对这个软件分析之后得知,它可以获取春风路营业部的客户帐号和密码,并把这些资料存入一个文本文件之中。由于这个软件开机时并没有运行,因此可以排除外部作案的可能性,因为只有内部人才有可能随时启动这个监听程序。”吴梅把这些技术性较强的分析尽可能说得通俗一些。

  “明白,那内部有几个人可以接触到计算机系统?”申建华站起身踱到窗前。

  “局长,据黄泰久介绍,只有两个操作员与客户部主任有密码可以使用计算机系统。为此,我对这个监听软件进行了修改,只要这个软件启动,将在我们的计算机上得到通知。昨天上午9:30分,这个监听程序启动了,我立即打电话询问黄泰久,现在是谁在使用计算机系统?回答是客户部主任朱麦琪。还有些情况让白帆补充说明一下。”吴梅坐下来与白帆耳语几句。

  “昨日上午11时,我与片警以户籍核查为名来到朱麦琪的家中,因为朱麦琪每日中午不回家,只有他爱人和孩子在家。管片的女民警与朱麦琪的爱人很熟,据说曾经一起学习过微机操作。我装成欣赏室内装璜的样子,对所有的房间进行了参观,在书房内,我惊喜地发现那台高清晰度数字电视,型号正是HDV-200。管片民警问及这台电视机时,朱麦琪的爱人告诉我们,它是北京购买的,价值1.8万元。”

  “我完全同意你们对调查与监控结果的分析,这个X的最大嫌疑人就是朱麦琪。那你们是如何确定Y的存在呢?”

  “春风路营业部计算机中的监听程序还附加着另外一个功能,那就是黑客经常使用的木马,换句话说就是具有间谍功能的程序。木马可以把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些重要资料和操作记录通过因特网送到某个指定的电子信箱中。这就说明在X的背后,还有一个盯着X在做什么的Y。”

  “据我所知,银行系统的网络与因特网都是隔离的。”局长申建华疑惑地追问。

  “以前确是如此,但是由于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某些银行每天在不固定的时间与因特网进行数据交换,尽管交换的数据都使用加密处理,但是对于一个网络高手来说,还是有机可乘的。”

  “是否有Y的蛛丝蚂迹?”李冠群问吴梅。

  “目前还一无所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一定是个精通网络的高手。”其实吴梅心中有一些疑虑没有说出来,她分析那个监听程序时感到非常震惊,这个程序的编制风格使她想起了一个人,那就是她网络上的良师益友——信天游。但是吴梅很害怕这种感觉,她甚至责怪自己染上了警察的多疑症。

  “可以拘捕朱麦琪以进一步搞清Y的身份。”申建华转过身来向李冠群交待。

  案情分析会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