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 12 章

  台下的观众和评委都是一头雾水,不明白这些几百年前的人和这支舞有什么关系。

  粉丝倒是很理解陈亦辞的心情,特别是之前看过他采访的,纷纷道:

  “辞辞是在向前辈们致敬吧?”

  “啊,是想说前辈们教了自己很多的意思吗?”

  “他好像从来没接受过什么训练吧,无论唱歌还是跳舞都是自己在家自学,之前看采访也是,都是自己看舞蹈歌唱大家们的视频或者教程。”

  “看他好像也没有时间鼓捣自己,每天除了种田只有剩下几个小时才能练一下吧。”

  评委纷纷对视,其中一人开口,想要把流程拉回来,问道:

  “你还有谁想要感谢的吗,比如……你的家人朋友?”

  他刚刚翻到陈亦辞的参赛资料,在上面写的是:出身于孤儿院,父母不详。

  按照节目炒热度的看点,这时候就应该提到一波自己的家庭情况。

  一个出身于小农村的选手,没有后台没有背景,也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凭着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就来参加这个节目本身就很让人唏嘘了,此刻再把无父无母、出身孤儿院的身世拿出来搏一搏,那就是标准的“美强惨”人设。

  节目收获了热度,选手也收获了人气和关注度,双赢。

  评委明知故问的提醒他,说完后直勾勾看着陈亦辞。

  听到家人这个词,陈亦辞眸子开始变得深沉而复杂。

  摄像眼疾手快的给了陈亦辞的眼睛一个特写。

  陈亦辞眼里像是情绪万千,像是感慨万分却又欲言又止,沉默的站在原地。

  评委鼓励的看着他。

  弹幕也看出了什么,纷纷竖起了耳朵。

  陈亦辞鼓起勇气:

  “我想要感谢我的爷爷、妈妈以及我哥哥。”

  “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我不可能有今天。”

  评委面色闪过一丝惊愕,纷纷默契低头看选手信息表。

  父母不详,出身孤儿院。

  没错啊。

  ……

  陈亦辞继续道:

  “他们都是很厉害的人,在各自的艺术领域也有很突出的贡献。”

  他想了想补充道:

  “我很有幸成为他们的家人。”

  弹幕这时候也品出不对了:

  有幸成为家人……这语气听上去怎么这么奇怪,好像是半路才成为家人一样。

  评委互相对视:

  这个走向和他们预想的不一样啊,这要怎么接下去?

  拿着话筒的评委咳了声,心道就算有家人,家里世世代代无非都是农民,能有什么艺术成就?

  弹幕也纷纷质疑:

  “家里人在艺术领域有突出贡献……这个措辞不太恰当吧,又不是什么如雷贯耳的艺术家,谁敢这么说啊。”

  “对呀,可以说家里人都热爱艺术,喜欢唱跳之类的,这么说也太掉好感了。”

  “emmm……真以为跳个舞唱个歌就是艺术家庭了,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