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穿越重生>女尊之科举仕途>第89章 论坛番外

  文岭大学某论坛。

  楼主:历史系教授让我们做课题,研究对文岭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lz辛辛苦苦研究了唐程,陈世宁,资料什么的查了个遍,结果教授让我全部重写呜呜呜

  1L:没看懂,划过。

  2L:问题不大呀,毕竟是文岭大学,历史系有文岭历史相关的题目很正常,总的来说只要跟这两位在历史书上都有名的名人沾边,不至于打回来重做吧?

  3L:可能是没写最后那位杨燕枫?虽然说她做的贡献跟前两位确实不能比,可好歹也算是在前面两位的基础上让文岭的发展延续了几百年。

  ……

  12L:这么说吧,打回来重写一点都不冤枉

  13L:y1s1,确实不冤枉,但凡你不是历史系的,甚至但凡你不是文岭大学历史系的,都稍微能理解一点

  14L【楼主】:这怎么说?历史书上都写着的呀,谈起文岭的历史,确实就离不开这两个人物,无论怎么着写她们对文岭的贡献,也不算偏题吧?

  15L:lz没问题吧?高中历史书上有的呀,标准答案了属于。

  16L:蹲一个解答

  ……

  21L:666,文岭大学历史系毕业生,对文岭历史上的历史名人都不知道,看来平常上课是真的没听过,或者压根就没来过

  22L:大概就做了个作业吧哈哈,别说历史系学生了,我一个中药学的学生都知道,跟那个杨世芳同一个时代的人物是吧?叫啥是真忘了,毕竟高中和初中历史书上还真没有

  23L:路过,文岭是真的要完蛋了,连自己历史上出名的历史人物听都没听过,还是专门学历史的

  24L:……所以你们在打什么哑谜,直接说不行吗?

  25L:无了语,一直阴阳怪气什么?什么历史人物这么牛逼,不知道她要被这么嘲?

  ……

  31L:这么说吧,没有她就没有今天能跟京海江三个地方齐名的文岭市,你们说牛逼吗?

  32L:还真是,这不是应该每一个正统的文岭人都应该知道的吗?我小时候还是听着她的故事长大的

  33L:我家里还有那位大人的官印,我家的地契房子,族上流传至今的,甚至现在的祖规都是只有分地,没有卖地,卖也只能卖给本家

  34L:楼上好有钱,慕了,我家祖上是迁居过来的,姥姥跟我说,就是因为跟那位大人是同一个家乡的人,不巧还同姓,所以我们家在这里一直都没有人会欺负我们

  35L:所以到底是谁?

  36L:我好像也知道是谁了!34楼姓木对吗?

  37L:对

  38L【楼主】:所以……她是?

  39L:玄乎啥呀,不就是圣武帝时期的木首相木拢溪吗?历史书上又不是没有,只是没有直接讲明她对文岭做出的贡献而已,而且圣武帝时期出现的良臣将相实在是太多了,就连被木拢溪一手提拔的杨世芳都比她有名,但实际上只要看过宁史的人就知道,史官可是单独为她做了一个卷,只介绍她一个人的生平和功绩。

  40L:这么说的话我有点印象了……什么历史书上有?不就一笔带过了?

  41L:还真如楼上说的,她那个时代出来的名人太多了,把她的光芒掩盖住了而已,但凡把她拎出来放在其他任何时期,在后世的知名度一定比现在高多了

  42L:所以她做了什么?

  43L:就像上面说的,也没做什么,只是文岭市的开拓者而已,没有她就没有今天的文岭

  44L【楼主】:这样的吗?那为什么我们专业书上都没有她?这不科学啊

  45L:正常的,你们老师从来都不按照课本讲课,看来你确实是从来没听过哪怕任何一节文岭历史,不然不可能听都没听过

  46L【楼主】:那这样的贡献,也不应该从初中到大学历史系的课本上,完全没姓名吧?不应该啊

  47L:哈哈哈哈哈,历史那么多风流人物,能被史书记载的才多少?能在历史书上留名的就更少了,正常的嘞

  48L:不过好歹是文岭大学历史系学生,历史书上没有你也应该知道吧?

  49L:好家伙涨知识了

  50L:不过也确实是编写历史书的那些人水平不行,怎么着也不该把这位给忽略了啊,文岭市可是从古富庶到今的,说句不太好听的,京市论底蕴都没咱们文岭富庶

  51L:可能宁朝太久远了,至今都有三千五百年了有,一般来说历史对于近代会详尽一点,越久远就越简略,这也是原因之一吧

  52L:50楼牛逼吹过了嚯,文岭还能有京市富庶?经济重心了解一下?你们文岭的富商在京市,能排进前一百不?

  ……

  59L:了解过一点的出来bb一句,京市还真不一定有文岭富庶,文岭从宁朝起至今一直以来都是富庶的,现在的京市历史上作为京都才多少年?要不是文岭是少数民族城市,京城定在哪还不一定呢

  60L:觉得文岭不如京市的,恐怕是不知道作为药物标准的文岭的中药产业到底有多大利润吧?而且文岭是藏富于民,百姓自身就很有钱,而且最最不可忽略的是——文岭的百姓本来就是一笔不可想象的巨大财富

  61L:文岭百姓是财富这句我真的是听过n遍了,而且还有说与其辛辛苦苦在大学读什么中药学,还不如找个文岭百姓学点什么,最可怕的是他们说的是真的……【哭笑不得】

  62L:……也没有这么夸张吧?

  63L:还真不夸张,学校里老师可不会真的教什么特别厉害的技术给你,但有些文岭百姓可就不一定了,而且祖上历史越久的越厉害,随便漏点什么给你学到了,那就是一辈子都能靠这个吃饭的

  ……

  72L:歪楼了吧?所以应该把木拢溪写进历史书啊,别的不说,就凭文岭市的奇迹就应该在历史书给她单独一段文字不过分吧?

  73L:个人觉得不过分

  74L:倒也不必吧?历史书那可是一个时代都没用多少文字去记载,她虽然说是文岭的开创者但……

  75L:楼上怕是对文岭能富庶起来,这件事到底有多厉害,没有清楚意识到吧?

  76L:听说还有人不知道木拢溪跟文岭之间的爱情的,过分了哈,我来围观此贴了

  77L:……什么爱情?

  78L:嘻嘻,你说什么爱情呢?文岭人民对木拢溪爱的深沉啊,这不是爱情,什么是爱情?【超大声】

  79L:天呐?咱这是文岭大学吧?都来文岭大学读书了,还有人敢质疑我木姐的功绩的?

  80L:敢质疑就把她叉出去,咱不欢迎她!!

  81L:质疑木析?从古至今古代那么多璀璨传统文化,能保留至今且还能发扬光大的还有哪些啊?你们看看中医没落了,戏曲匿声了,连国学都没落了,但是中医药学呢?就是咱国家最落魄,什么都拿不出手的时候,中药学也可以在国际上藐视任何国家吧?

  82L:啥功劳都堆在她头上,虽然说是老祖宗,但也不太好吧?虽然我也是土生土长的文岭人,但还是不能理解为什么几千年过去了,文岭人还是这么崇拜木析

  83L:楼上装啥呀

  84L:???什么意思,我装什么了?

  85L:你说你装什么了?但凡土生土长的文岭人,叫说起崇拜她从来不是说名字,崇拜的是药圣木析,不是木拢溪

  86L:你什么意思?

  87L:呵,药圣是她,又不是她,药圣更多是咱们古药学的一种信.仰,跟数学之神、门神、海神这类神祇一样,是职业信.仰。她是人不是神,这点咱文岭人还是能分清楚的,敬爱她但从来不是崇拜她

  88L:姐姐再教你个乖,想装文岭人,哪怕你真的没那么敬爱木拢溪,起码要承认她的功绩,楼上还是含蓄了点,要是没有她,我敢说古药学一定跟古医学一样没落下去了,就算有起色,也一定跟现在的中医一样被质疑,而不是像现在一样还能藐视一切其他药学

  89L:外地来求学的默默被吓到不敢说话,瑟瑟发抖

  90L:小妹妹不怕,只要你喜欢木拢溪,咱们就是异父异母的一家人

  91L:……我是小弟弟!

  92L:小弟弟乖,姐姐疼,都来咱文岭了就嫁在文岭了吧,咱文岭的女人贼疼男人了

  93L:禁止歪楼禁止歪楼

  94L:88L说的没毛病,本来古代医学的发展是要比药学更好的,药学本来应该是辅助而已,结果呢?看看现在的古医学都被质疑为假的,从来不存在了,想想如果没有文岭药学的发展,古药学要被质疑到什么程度

  95L:不应该吧,草药怎么可能会被质疑?连动物都知道有些要吃了能治病,人还质疑古药学的作用?古医学的没落是各种原因,相对而言古药学应该没那么容易没落吧

  ……

  105L:这可不一定,文岭医学的发展是建立在不断创新药方,并且完善保存药方,还有对于药植的种植和保护也是很尽心的,很多几千年前的药植,别的地方都绝迹了,可是我们文岭还能规模化种植,你想想看没有这个条件古药学是什么样子的

  106L:这么看的话,哪怕凭借古药学,木拢溪历史书上留名也不过分吧?

  107L:还有楼上那个装文岭人的,笑死了还问为什么能一直崇拜药圣,文岭人从出生乃至以后一辈子都在跟草.药打交道,只要你家种药植,就一定要感念一下药圣让百姓学会种药材,这可是吃饭的家伙,人家让你祖祖辈辈都有饭吃,就算过了几千年,你不感念吗?

  108L:哪怕你不是文岭人,最厉害的古药学专业就在文岭市,药学生还有不崇拜药圣的?

  109L:弱弱的说一句,有!看到药圣就头皮发麻,因为我小时候一但药材种死了,我爸就让我去药圣面前反思己过,我小时候听成了妖圣,一直以为她是个大妖怪,我种不好药材就要吃了我,心理阴影了

  110L:哈哈哈哈哈哈同一个世界同一个耳朵

  111L:我也……

  112L:我……

  113L:过分了哈,在讨论木拢溪的功绩的帖子下跟风玩这个梗不太好吧?砸场子了属于

  ……

  140L:去了解了一下文岭历史,确实震撼啊,但结合古代背景突然有点不太理解,为什么文岭会一直保持当初木拢溪那个发展模式,一直到现在,现在还是zf跟百姓签合同,药物的利润所有文岭百姓都有一份份子钱,这不应该呀

  141L:震撼吧?我也觉得不应该,三千五百年啊,期间文岭换了那么多官员,这么大利润,没有一个贪的吗?

  142L:所以才说lz研究的那几位厉害啊,中间不是没有断过,但都被她们力挽狂澜并且给文岭续命了

  ……

  162L:其实也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只要知道文岭百姓跟内陆中原百姓之间的关系,民族与民族之间微妙的联系就知道了,众所周知文岭是第二大少数民族,且一直以来都跟中原民族关系融洽,从没黑过脸,一直在联姻,现在的文岭人都不是纯粹的少数民族了。

  但是呢文岭又保持了一定的民族文化,就是因为保护本土民族文化,所以朝廷一直小心翼翼维护这个关系,这么说吧,只要稳住了文岭,整个西部地区全部都稳住了,这种情况下,谁敢打破木拢溪签订下来的两族友好契约?敢的等朝廷反应过来,敢为了一点银子让西部不稳,骨灰都给她扬喽

  163L:文岭人民都敢把她烧了,开玩笑

  164L:所以说文岭市的出现是个偶然,是我们何其有幸遇到了木拢溪,但文岭能发展至今,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必然的

  ……

  本来只是文岭大学的校园内部论坛,但不知不觉中火便了全网。

  这样一位在历史上黯淡失色的人物,再一次的被网友挖掘出来。

  网友津津乐道,但也不得不承认文岭大学的学生说的是对的,当然了,作为爱八卦不爱正史的网友,最后还是被这位一辈子只娶了一个美人夫郎的小姐姐圈粉了。

  就像某个网友说,草根出身,最后成为了三朝元老,还娶了帝卿的儿子,一辈子还只有一个夫郎,男的女的,谁不羡慕啊?

  随着木拢溪越来越火,最后惊动了教育局,没过几年,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历史书上都悄悄多出了几页纸。

  --------------------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11-28 06:13:15~2021-12-08 06:48:4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穗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晏之文 2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