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穿越重生>女尊之科举仕途>第71章 平封仓

  朝廷在承安府文岭州境内建立一个省级的粮仓,派遣下来的粮官定为从五品官员,是户部直属,不归文岭州管。

  和文岭州衙算是平交部门。

  文岭州境内的原田丰仓,被并入平封仓,原田丰仓仓大使归在新任粮官的属下。

  新官员过来的时候,还来州衙拜访过木析这个知州,哪怕粮官是京官,对木析这个年轻地方主官还是客客气气的。

  一点也不敢小瞧。

  此时许同知和孟同知的联盟,哪怕没有明说,大家伙也能看出来是散伙了。

  有意思的是许同知此时对着知州大人服软了。

  木析也知道原因,毕竟这个时候许同知要么接着抱孟同知的大腿,要么跟着知州。

  可这个时候再跟着孟同知有什么用?她手里没有权势,孟同知不可能仅仅因为要拉拢她一个无权的同知,就白白的让利给她。

  这个时候她能跟着的只有知州大人。

  跟着知州大人,也许她不能拿到之前那样大的利益,但是至少能保证她有好处能拿。而跟着孟同知就是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此时的许同知可能还没有认识到木析的真面目。

  不过无论许同知要站谁的队,州衙的局势已经定下来了。

  这么说吧,孟同知只拿着巡检司跟司狱司这两个重量级的单位,木析还真不是托大,她真没把这两个放在眼里。

  除非孟同知要造反,除非孟同知敢在她这个虎视眈眈的知州眼皮子底下贪赃枉法,否则拿住权力也没用,只能当个管理者,并不能借此牟利。

  此时的州衙,马判官是她的人,许同知已经没什么话语权了,胡同知跟木析同为中原人,就算不站木析的队,也不可能站在孟同知一边。

  这个时候可以说是大局已定了。

  最后是以孟同知主动找关系调任出文岭州为结尾。

  眼睁睁得看着昔日在孟西州权势滔天的孟同知,最后主动退离文岭州,对于一些对此内幕了解甚深的官吏来说,这一幕是极其震撼的。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①。

  可能也不过如此吧。

  木析不关心这些,新来的同知是朝廷平级调任过来的中原官员。

  这位官员来之前,吏部的官员还暗示她,她可以和这位官员磨合一下,培养这位当继任者。

  当然,因为文岭州的局面是木析一手打出来的,短期内把她调走其实对于刚刚发展起来的文岭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文岭州继任的官员人选,木析是有很大的话语权的,如果不是文岭州的副官里没有成气候,有能力的官员,木析甚至可以直接向吏部推荐人选,很大程度能通过。

  所以新任的官员到底合不合适当文岭的知州,新任的官员的执政理念是否和木析相冲突,会不会耽搁到文岭的发展,这就是吏部的大佬很关心的一件事了。

  基于此,对于日后文岭州的知州人选,木析拥有极大的话语权。

  木析也知道,这是圣人给她行的方便。

  圣人是希望文岭能发展起来,能依靠发展起来的文岭,温和的同化掉整个承安府,圣人当然不仅仅是照顾她的想法而已了。

  但木析依然感激圣人,毕竟她一点也不希望她殚心竭虑五六年为文岭州打下的大好局面,最后因为继任的官员和她执政理念的冲突而荒废掉,最后导致文岭不仅仅没能发展起来,反而比她到文岭县之前还倒退了。

  那样她怕她会气得吐血死。

  不过木析能影响到文岭州知州人选这个事,木析,吏部的大佬,圣人都知道,外人却是不知道的。

  起码这个新到的中原王姓同知是不知道的。

  此时距离下一次考评还有不到两年时间,新到的王同知家世背景很好,能力也不错,不然也不能抢到文岭州这个现在的肥差。

  她满心的以为自己是来摘桃子,来地方镀一层金的,别说那些本地官员了,连木析这个寒门出身的年轻官员都被她鄙视到了地里。

  新来的同知这样不懂事,这样嚣张,自然早就有人打报告到木析这里了。

  木析似笑非笑得安抚下属:“且安心,蹦跶不了几天。”

  与其关注这个没脑子的同知,她还不如好好教一教手下两个徒弟。

  一个是马瑶,马瑶她不是很担心,哪怕没有她,马判官也会带孩子。

  关键是云泪这个大龄单身女人,这才是木析所头疼的。

  云泪已经过了习武的最佳年龄。

  而且身体也在多年的耕种、奴隶生活中毁得七七八八,损了身体根基。

  奴隶的寿命都短,可以说要不是有云家给她打的武学底子,云泪可能活不过三十岁。

  木析发现云泪,确认她身份后就隐秘的向圣人汇报了,但奈何云泪身体底子不行,损了元气,在养好身体之前根本不可能长途跋涉。

  整个承安府,肯定是文岭的州衙最安全,所以圣人让云泪先在木析这里一会儿。

  日后等她身体养好,再随木析一起送回京城。

  木析只能把云泪当成州衙的客人一般养着。

  木析唯一庆幸的是,她看到云泪的第一时间就认出了她的身份,派人掩去了云泪不堪的过往,又赶上全民登记户籍,在没有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直接把云泪改为了良籍。

  从此以后,无论谁来查,云泪都是在一户农家长大的良民,不会有任何不堪记录。

  教云泪学识文字,仪态官话都不是木析最头疼的,木析最头疼的是该怎么给她找夫郎。

  不然无论怎么说,一个快三十岁的女人还没有夫郎孩子,怎么都说不过去。

  马瑶作为本地人,哪怕是一向喜欢为知州大人分忧的她,听到木析的烦恼也是连连摇头。

  她道:“大人你又不是没看过户籍,可不仅仅是咱文岭,整个承安府都是女多男少啊,您让我帮忙给人找夫郎,这不是难为我吗?我自个儿还没找到呢。”

  文岭的男女比例失调,整个文岭州十六万人口里,十六岁到三十岁的年轻人口有将近十万,其中四万五千多男子,五万三多女子。

  这意味着有八千多女子是找不到夫郎的。

  这里面还要考虑到有些权贵人家的女儿可能不止一个夫郎……

  木析:“……”

  本来生男生女比例应该是五五开,出现这样的失调有各种方面的因素,比如部分男丁参军,军户是不计入普通户籍的。

  再比如有些百姓在男女出生率上拿捏的死死的……

  总而言之,最后就导致了文岭的女子找夫郎真的很困难,没点银两本钱和家底,你还娶不起夫郎。

  当然,这也导致这里的小倌倌真的很兴盛,毕竟有着庞大的市场需求……

  也就是女尊的女子都彪悍,还能干,从小的教育让她们愿意主动扛起养家糊口的责任,当然,如果可以,她们更希望能娶到一个勤快听话的夫郎,能替她们分担责任。

  反正木析是不太能理解的,她还是感觉女人一个养活全家很苦。

  但是古代这种低生产力的时代,底层百姓谁不苦呢?

  别说古代了,木析前世小时候还经常看到很多老奶奶扛着锄头下地干活。在缺劳动力的古代,管你是男是女呢,事情不做就饿死,做不做?

  不理解,事情也确实是这样,她不能改变什么。

  当然,这种事情她只是不理解,对于小倌馆的存在她就是极其不爽了。

  这种倌馆,培养小倌的手段太残忍。小倌都是从小培养,并且服药绝嗣的,因为很多有钱的女人不愿意花时间怀上小倌的孩子。也因为怕出现人伦惨剧。

  这也就导致了小倌的晚年极其凄惨,本身就是贱籍,为人所瞧不起,而且还损了身子,没有子嗣在身,没有宗族庇护,可以说到了晚年,除了一点点不能露白的财产,没有丝毫明面上的保障跟威慑。

  木析作为地方主官,一个辖下极其缺人口的地方主官,反正于公于私,对于此事她都极其不爽。

  虽然木析也清楚,这种存在是为了缓和男女失调的社会矛盾,对于她稳定执政是有好处的,但她还是不爽。

  要不是清楚的知道之前打擦边球改贱籍为良,实际上已经引起了朝中御史的注意了,也清楚的知道以目前她的能量是没有办法改变这些的,她可能又要再次故技重施找借口为这些人改户籍了。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她清楚的知道圣人不会同意,不然无论如何她都要试试。

  木析还在沉思,马瑶就见缝插针的给她拍马屁了:“大人就不用担心这些了,早早就有了蓝颜知己。大人又年轻又貌美,哪怕不是官身也大把的美男愿意嫁给您,不像小的,至今都没找到合适的。”

  木析就乐了,马瑶作为马判官的女儿,只要愿意降低要求,怎么可能找不到夫郎?

  不过木析现在也算是了解到一点这个世界的风俗了,夫郎可不同于一般的小奴小侍,在等级森严的古代,门当户对才是成亲的基本要求。

  马瑶说的找不到夫郎,说的可不是找不到男人,而是和她门当户对的世家公子,高门嫡子里她找不到合适的。

  这么看的话,那云泪就更不好找夫郎了。

  她此前的经历,一般的良籍男子是不可能看得上她的。而此后的身份,一般的良籍男子又配不上她,毕竟云澜战功赫赫,其实是有爵位在身的,而云泪身为云澜唯一的嫡女,日后身份确实是贵重。

  但身份贵重归身份贵重,她此前的经历哪怕木析帮忙掩饰了,但单只是摆在明面上的那些信息,跟她身份堪配的高门大户人家,真不一定看得上她,只能降低标准娶夫了。

  不过这些都是日后云大将军要顾虑的事情,她思考的是该怎么把云泪没娶夫这事儿给圆过去。

  不然到时候京城里那些人精,怎么着都能猜到云泪此前的身份有问题。因为只要是良民,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拖到现在还没成亲。

  除非是奴籍,甚至是贱籍出身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