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穿越重生>顾枫的江湖>第29章

----------------------------------------------------

赵启南成了我们联系外界的桥梁,他像我一样是拭剑堂的闲子,背景干净的任谁也不会想到他会跟拭剑堂有什么瓜葛,他四处为我奔走,外人只能解读为是顾念兄弟义气。

拭剑堂是不会让我有事的,因为的任务才刚刚开始;洪湖派呢,为了面子也不会让我有事。因此在囚禁我的小院内外就有了三股势力:拭剑堂、洪湖派和姑苏陆家。拭剑堂在暗,段世嘉是以见证人和中间人的面目出现的,因此他能离我最近,他能坐在屋中陪我饮茶下棋,陆家的梁再要和刘青发就只能待在左右厢房,他们也喝茶,喝的焦躁不安,喝的浑身是火,火辣辣的。

出了这档子事总要给天下英雄一个交代,毕竟如今我的身份非同寻常,我想外面现在一定闹翻了天,这从左右厢房里进进出出的人就可以窥出个端倪。但段世嘉不说,我就不问,不问也好,问了也是白问,到了这一步,还有什么事能由得我?

我们照旧饮茶、下棋,喝酒、吃三鲜火锅,再饮茶、下棋,喝酒、品竹笋烧腊肉。如此,一日又一日,终于有一天,东厢房里发出一阵愤怒的躁动,陆家一个家臣跳到院子中间,指着正房大骂:“顾枫,你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他越骂越激动,就要往上闯,立即就发出脚步杂沓,拔刀拉剑的声音,继而又有厮打声。终于有人把他抬走了。

抬走他的那一刻,我恰巧落下制胜的一子,段世嘉把满把的棋子往盒子里一丢,说:“都结束了。”他站起身来不无感慨地说:“顾兄,善加珍重吧。”

我吁了一口气,心里竟是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

按预先设计好的,我将被流放到东海孤岛,终身不得还回中土,表面上看起来这是洪湖派与九鸣山庄实力相等,互相妥协的结果,实则是拭剑堂一手包办的。我想以清河师兄的精明,应该是可以看出点端倪的,他是个不能吃亏的人,怎么能善罢甘休呢。要堵住他的嘴,小恩小惠可行不通。果然,他得到了两样梦寐以求的大礼,首先是朝廷承认了他编练的洪湖乡军的确是保境安民义军,并授他为节制诸路义军的大帅;其次,推举他为黄山论剑十杰之首,一夜名满江湖。

前一份大礼既实惠又好看,拿着还不扎手。后一份大礼好看实惠,但拿起来就不那么顺手了。推举他做十杰之首,别人不说什么,但有三个人肯定会不服:张默山,虽然没有参加那晚的光明顶论剑,但没有参与论剑,并不表示就不能名列十杰,这根本就是两回事,就像你参加论剑,排名前十,依然可能被排除在外一样。

譬如李佩红,譬如我,或许应该还有陆云风。

李佩红的退出是堂里为平衡各方势力主动提出的;我呢,我若不退出,那退出的必定是陆云风,谁让九鸣山庄已日暮西山,再无让人心动的利用价值了呢。

张默山不服,是因为他是隐三仙共同教出来的弟子,即使因为误了时辰没能赶上当晚的论剑,也不会埋没他的天纵英才。他跟朱早不一样,朱公子笃信老庄,遇事不争,来晚了,给他一个席位,人家除了诚惶诚恐就什么也不说,张大侠却要说,即使是自己来晚了,他不知道感恩。

无瑕呢,她不服的原因当然是她觉得自己的武功并不次于苏掌门,前番因为我让了一步,此刻没有了我的顾忌她岂肯俯首。因为他们的不服,清河师兄的这个十杰之首就做的不十分光彩,总有些人在背后撺掇。

在我离开徽州的那一天,拭剑堂送给洪湖派的第三份大礼也到了,江南四美之一的海宁朱家小姐朱玉菡下嫁青烈为妻。朱玉菡那年二十二岁,享四美之名有四年了吧,她成名之时正是大姐退隐花场下嫁陆云冈之日。

一切都要结束了,押送我的队伍也由三方人马组成:代表洪湖派的刘青发、代表陆家的梁再要,还有居中监督的的钟向义和段世嘉。

那一天徽州飘着蒙蒙秋雨,青烈的婚礼正隆重举行,隐外三仙、五大盟主、八派掌门、江南八大家当家人、新晋十杰中除无瑕外,张默山、朱早、韦素君、刘庸、钟向义、陈南雁、段世嘉、陆云风等悉数到场道贺。清河师兄志得意满,喝的酩酊大醉。李少冲因为几次求见他被挡在门外,便在半夜时,牵了匹马独自来了太仓。

在被正式流放东海前,我在太仓王家住了一段时间,那几天风浪大,船无法出海,再有就是一些细节还未最好安排停妥。太仓王家曾随太祖起兵,因功封侯,以武立家,名将辈出。靖康南渡之后,定居太仓,弃武行商,渐成巨富,名列江南“八大家”之一。有一天,李少冲突然闯进了我下榻的鳞云庄。李少冲此时多半已经加入了拭剑堂,在我隐居天山的那段日子里洪湖穆家发生了很多事,穆英死了,穆英的一干弟子悉数被苏清河收服,穆英的万贯家财和女儿都被带去了小平山。晓霞没理由不让他入堂的。

但他不会知道我的真实身份,他此刻来探望我就只能理解为不忘旧恩。我已经身败名裂且即将被逐出中原,自然失去了他巴结的价值。

李少冲是和韦素君、杨秀、黄梅一起来的,黄山论剑后,紫阳真人把韦素君母亲的遗书交给了她,她从而得知自己与李少冲竟是曾经的结义姐弟。因此论剑一结束,她就忙着来认亲了。此事的真假我实难判别。紫阳宫和梨花社虽然表面上水火不容,但两家实源出一家,梨花社惯用美人计笼络人心的手段,难保紫阳宫就不会。昔日的杨氏三姐妹,以及再早一些的她本人的那些陈年旧事,无不让我心生怀疑。

可李少冲呢,此时不过籍籍无名的一个江湖小辈,说他是丧家之犬,怕也不为过吧,穆家没了,小平山似乎也不见容于他,否则他又何苦费尽心机离开苏师兄,千里迢迢去找他的旧相好呢。

看不懂,看不懂,这事我真是看不懂。

李少冲进屋的时候我正握一卷手,捧一杯茶,乐得逍遥。他见到我就说:“顾兄你受委屈了。”我摇头苦笑,说:“有书看有茶喝,夫复何求。”我拉了张椅子请他坐下,又拽动墙上的铜铃,让人送来茶点,他见我颇受优待,心下稍安,就说:“我也不信顾兄会做出那等事。白宫主邀集了朋友准备救你,你为何自己松了口呢。”他这话倒让我吃了一惊,我原想我若因为其他事而落难,以无瑕的脾气说不定就会来救我,但这种事不同,我与自己的旧相好私会而被捉奸在床,她怎么肯来救我。

李少冲跟无瑕并不认识,他的这些话,多半是道听途说,我就顺着他的话往下说:“黄山论剑,以武会友,不涉江湖恩怨,她来去自然无碍。若是因为我而陷在这件事里,她还能全身而退吗?李兄,换成是你,你会怎么做呢?”李少冲恍然大悟,起身说道:“顾兄原来是为了……白姑娘?”我说:“为了谁,如今都不重要了。倒是谢谢你能来看我,患难才见真情……我没交错你这个朋友。”话说到这,我就劝他速速离开。

李少冲走了,走后不久,李佩红和段世嘉就一起来找我,其实钟向义也来了,但他显然不想陷在我这件事里,说了几句话就借机出去了,且一去不回。

李佩红说:“一切都准备好了,明日卯时登船,雾开扬帆,到了仙山岛自会有人接应你,不过你要小心,那岛上卧虎藏龙,我们怀疑那里也有刺马营的人。”我问:“她什么时候会来。”李佩红不答,只将一张工笔仕女图交到我手里:“她是西域人,黄发碧眼,长相与中原人迥异,你不难认出。还有,在她的腹部和背上纹有烈火跳天纹。”段世嘉插嘴说:“这就要看顾兄有没有本事脱人家的衣裳了。”

李佩红笑笑说:“顾兄一定有办法的。”我看过那张图像,交给段世嘉,他就在火上烧了。交代了所有该交代的事,最后李佩红从贴身衣袋里取出一封封存良好的信封,说:“这是你的对号。”他把信封向段世嘉展示了一番,示意封存良好并无破损,信封交在我手上。他就转过身去看墙上的画,段世嘉则踱到古董架边,哈着腰去看那些假古董。我看完对号,放在火上烧了,把灰烬放进茶碗,浇上茶水,用手搅了搅。

我说:“仁义剑死了。”

他俩握着我的手,齐声说:“顾青阳活了。”

31.圣女杨清 [本章字数:3320 最新更新时间:2013-02-04 12:00:01.0]

----------------------------------------------------

我第一次见到她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确实是金发碧眼,但与图画上的娇美容颜相去甚远。她脸颊晒的红彤彤的,像没有放尽血的猪肉,且又瘦的可怜。她是和其他一群环肥燕瘦的女子一起被从海盗船上押下来的。

出海打猎的兄弟们,守在栈桥边上,每过来一个人,就大声唱诵出她们的优点,以便能在一堆黑压压的买主中寻得一个好价钱。我就是那堆买主的一个,从被人挑挑捡捡的奴隶一跃变成挑拣别人的买主,我只用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现在我的仙山岛廖家的护院管家,仙山岛这个地方距离东瀛日本、高丽和大宋的淮西,蒙古人占据的山东,几乎是同等的距离,因此岛上也是各方势力并存。

廖家源出山东,因不堪蒙古官吏圈占他的地,而奋起反抗,无处藏身只得避难在此。廖家家大势大,在仙山岛虽进不了四大家族,也算是有头有脸。一个月前,我被一伙盗贼从流放地-一个凄苦无人的荒岛掠到这里,像他们一样被卖做奴隶,做一个大侠不易,做一个奴隶更不易,特别是你明明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却要让别人来掌握一样,屡次的羞辱,饿饭,打骂,甚至其他难以启齿的事,我都一一忍受了,到仙山岛时,我已经成了一个目光呆滞、懦弱可欺的可怜虫了。

这时小刀找到我,他花了三两四钱银子外加一匹粗布买下了我,小刀其实姓刁,是堂里派来接应我的人,他潜伏在岛上已经六年了,当初他被当作奴隶贩卖到这时,廖家的管家一眼就相中了他,问他姓名,他说刁。管家就翻着白眼望天,老半天想不起来这个“刁”字该怎么写。就让小刀自己写,小刀用手指头在地上写下了个“刁”字,管家挥手给了他一鞭子,骂道:“这明明是刀吗,格老子的,你读过书吗?”众人都哈哈大笑。

小刀就这样把自己的姓改成了刀,不敢不改啊,在奴隶面前,管家就是王法。

我在山场砍了两个月木材,同去的六个人就剩我一个了,活儿太累,折筋断骨,吃的又极差,晚上没地方睡,累了一天吃了黑黢黢发霉的饭,倒头就睡,许多人睡下就起不来了。

像我这样的一个奴隶市价大约在三两左右,奴隶的来源主要是海盗掠来的渔民、南洋贩来的鬼奴,或劫掠商船时俘虏的水手,再有就是从宋、蒙、高丽、日本拐骗来的农民,按说花三两银子买一个奴隶和花点小钱搭一个窝棚给奴隶们住,以减少死亡率,二者之间相比较的话,后者应该更合算。但廖家人却不这么看,他认为这些被贩做奴隶的人,本身就是不祥之人,简单说都是倒霉蛋,倒霉蛋的身上都有股霉气,对有霉气的人怎可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