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玖小说>穿越重生>顾枫的江湖>第7章

当陈兆丽向我介绍说那个店主名叫武训宜,是个金盆洗手的镖师,此番是被曹洪拘去妻女,才不得不从的情由时,她从鼻腔里哼出一丝不屑。紫阳宫诸弟子之间的不睦,江湖上早有风传,先是杨氏三姐妹内讧,后是冷凝香与谢清仪不和,继而又说黄梅不服陈兆丽,杨秀跟韦素君争宠,恰似雾中看花,莫辨真假。

不过从那晚黄梅的表现看,这些传言倒是也不尽是虚妄。

因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缘故,我婉拒了陈兆丽邀我结伴去君山的建议,这让她颇感意外的同时,却赢得了黄梅和陈南雁对我的好感。想想也是,紫阳宫的弟子,多少人想巴结还巴结不上呢。

于是在这个皓月当空,虫吟蛙唱的夜晚,两个姑娘陪伴着我走了三里地,这过程中她们对我的称谓前后变了三次。先是黄梅把我由“顾大侠”变成“顾师兄”,继而又是她把我由“顾师兄”变成了“顾大哥”。当我意识到我们将在前面的三岔路口分别时,我甚至有些后悔当初的决定了。

目送三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浓厚的夜雾后,我就去找大黄,它正被蚊虫围攻,涂在它身上的驱蚊药水一般只能管两个时辰,我原本预计一个时辰就能回来的,结果却耽误了近三个时辰!我歉意地拍拍大黄,给它重新涂上驱蚊药水。风清月明的夜晚正是赶路的好时光,大黄被蚊虫咬的正烦躁,也同意走夜路。

又向前走了七八里路,我俩身上都起了层热汗,一阵冷风悄然吹过,乌云瞬间遮挡了月光。

多半又要下雨!我紧张地开始寻找避雨的场所,还好,不远处一片绿油油的秧田中间就有一座茅屋,那是农人为收存柴草农具而修造,几近废弃。

在这阴雨连绵、潮湿闷热的季节里,那里多半已变成鼠兔蚊蝇的欢乐场。我皱了皱眉头,还是沿着窄窄的田埂走了过去。走惯了平坦开阔地的大黄,对这种窄小湿滑的田埂显然很不适应,走的磕磕绊绊,好不狼狈,好几次差点把我挤进稻田里。

几丝破碎的灯光从封堵泥窗的芦席缝隙里透出来。我的心里咯噔一惊:这鬼地方,还有人住么?我说的是真话,那个茅屋哪里能住人哟:湿漉漉的土墙,朽烂的茅草,离着几丈远就被呛人的霉味熏着。这种在我看来连牲畜都住不得的地方,却是李少冲仅有的庇身之地。

李少冲那时又黑又瘦,两眼大而无神,眼窝深陷,颧骨高耸,因为长期饥饿的折磨,行为举止绵软无力,看上去似乎一阵强风就能吹倒他。他本是官宦之后,家世鼎盛时,也是呼仆使奴的纨绔公子。可惜家道衰落的太早,他的记忆里满是挥之不去的穷苦的影子。

那晚他刚刚写完半篇作文,身体虽然疲惫,心里却还是充满憧憬的,但他不肯承认这些,他小心翼翼地隐藏着自己的内心,倒像读书博取功名是件很丢人的事。他很诚恳地留在他的竹床上小憩片刻,我没有拒绝,我确实有点累,也觉得他是个淳朴的人,不会暗藏害人之心,我们聊的虽然不多,但却很投缘,对投缘的人,我是很乐意交往的,对于我的朋友,我自会倾尽所能地去帮助他。

就这样,在一个陌生人的面前,我所有的戒备都一起解除了,我安心睡下,不久就进入了梦乡。

如果没有后来发生的误会,我可以断定我和他一定会成为很要好的朋友,就像我此前结交的许许多多的朋友一样,虽分多聚少,但那份情谊却像一坛老酒,历久弥香。

误会是从他骑走大黄开始的。大黄的脾气并不算好,是那种陇西马普遍的倔脾气,陌生人想靠近它尚且要伤透脑筋,更不要说骑上它的背了。但大黄也有优点,他对所有我的朋友都十分友好,甚至还会跟人撒娇,有时它做的太过火了,让我都替它感到难为情。

李少冲在我睡着之后,因为文思蔽塞,写不出下半篇作文,才走出门去透气的,他落脚的这个茅屋是以每月四个大钱从一户农人手里租的,他已经三个月不曾交租,每日早出晚归,怕撞见房东受羞辱,这就是大热的天他为何要用破竹席遮住窗户的原因。

外面比屋内要凉爽的多,那时恰值雨过天晴,漫天的星斗,四处虫吟蛙唱,点点流萤飞。眼见此情此景,再念及自己的不得意,李少冲不觉长吁短叹,这时大黄秃噜了一声,似在回应他。这声响鼻勾起了李少冲对童年美满生活的回忆,想到今日的落魄,他含着一眶热泪走到大黄面前,抚摸着它稀稀落落的鬃毛。

大黄异常温顺,双眸晶晶发亮,似能读懂李少冲的心,李少冲于是更加感动,就翻身骑上它的背,约它出去走一遭,大黄只是象征性地打了个响鼻,见我没有回应,便带着李少冲奔向远处。

二日清早,我被一片鲜艳的红色晃醒,一道道耀眼的阳光从泥墙的缝隙里射进来。梅雨时节又一个难得的好天气。屋里升腾着一股淡淡的水汽,破瓦罐里还残存在半束艾草,飘着细细的青烟,呛鼻的霉味也在缕缕的晨风中变的很清很淡。

离床不远的土案上,一块小青石下镇着一张纸,是一阙西江月,题名《临江》:

孤灯常伴冷月,十年躬耕隆中。何来一日风云动,扶我直上九重。不尽江水滔滔,无边荒草苍穹。湮没了多少英雄,人生几度秋冬。

我读书不多,不懂诗词韵律,对这阙词的好坏,我无从评判,只隐约读出了一份悲戚和一颗跳荡不安的心。我摇头叹息了一番,决定赠他一些银两。钱买不到你想要的一切,但没有钱你甚至连想的勇气都没有了。他今日的落魄,不正是困在了“钱”上吗?

我把手伸向腰间,心里却是一沉:银袋子不在。

不好!我的大黄,我的行李……

望着空空如也的拴马桩,我真是欲哭无泪。一包银子一匹马,我自然能丢得起,丢不起的是我的这张脸!还趟过了大江大河呢,这么个小小的阴沟就让你翻了船?还阅人无数呢,你的识人之明哪去了?为何结结实实地栽在了一个穷酸的手里!

我自怨自艾了一阵,心结就慢慢解开了。

“算了,”我安慰自己,“甚大事,脑袋不还在嘛。”至于脸面,那值几斤几两?但心里到底还是有些不痛快,于是我拍了拍支撑茅屋的一根木柱,我只是轻轻地拍了那么一下子,它就剧烈地抖颤起来,我赶紧跳开来,它轰隆一声闷响,塌成了一堆废草烂泥。

我再次遇到李少冲是在岳阳城里。那天我受丐帮岳阳分坛坛主赵广之请,去赵家大宅吃饭,几个娇艳的女护**番上阵灌我酒,我招架不住,吃了个**分醉。饭后她们扯着我不让走,我执意不肯,我实在是受不了赵家大宅那股子酸臭味。

赵广执意要亲自送我回客栈,他还想在我这宿一宿。秉烛夜谈?那只是幌子。俩粗人,谁有那雅兴。抵足长叙,也肯定不是真的,大热天的,谁愿跟他挤一床睡?他是耐不住那六个如狼似虎的女护法的夜夜煎熬他,想来我这躲清静。

我和李少冲就在我下榻的客栈门前相遇了,他在地上蜷成一团,用手抱着头,任四个店伙豪情万丈地拳打脚踢。他披头散发的像个乞丐,这让赵广的脸上很难看。于是他黑着脸咳嗽了一声,那般伙计见着鬼一般躲去一旁。

店中掌柜一路小跑而来,满脸谄媚地说:“赵爷您千万别误会,这是个外地来的‘游嘴’,可不是咱自己弟兄。要不,您借咱八个胆,咱也不敢在您面前撒野呀。”

这话说的赵广颇为受用,他扯起那个乞丐瞅了眼,跟我说:“果然不是咱的人。”我怕那乞丐又要挨打,就借着醉意说:“相逢即是缘,你老兄总不能见死不救吧。”赵广竖起大拇指,说:“‘仁义剑’就是仁义,他这条命是你救的。”他转身问那掌柜:“他掘了你家祖坟,还是睡了你老娘?下手这么重,还要人活吗?”

掌柜把腰哈的像一只煮熟的虾,哭丧着脸道:“您老明鉴,小本生意的那经得起他这么天天白吃白喝。”赵广冷笑道:“休要跟我扯淡,就他这副衰像,还敢吃霸王餐?天下穷汉是一家,这人我收了。给个场子吧。”

赵广要收那乞丐做记名弟子,这倒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不过转念又一想,这也算不得什么,不过是个记名弟子,他收的还少吗?店主暗暗松了口气,赔笑道:“那是他前辈子修来的造化,他这磕头酒我送了。”就忙着招呼伙计救人、摆磕头拜师酒。

9.计连环 [本章字数:3435 最新更新时间:2013-01-12 11:57:43.0]

----------------------------------------------------

伙计们把李少冲带去后面洗了把脸,又束起头发,又寻了几块狗皮膏药贴住脸上伤口,收拾好了头脸,把一件半新不旧的衣裳往他头上一套,两个人架着来到前厅,给高高端坐着的赵广跪拜献拜师酒。赵广望见那杯中物,就把眉头皱起来,勉强用嘴唇沾了下,就放到一边了。

那晚我醉的真是太狠,赵广的收徒大典我就在一旁坐着,却始终没认出来那个乞丐就是李少冲。第二天日上三竿我才起床,酒意全消,神清气爽,洗漱后用了点汤饭,我换了件新衣,揣了几两银子准备出去走走,顺便寻摸件古董送给赵广做谢礼。赵广旧时也阔过,喜欢这些个东西。